種中文名 | 唇凸姜花 |
生境 | 生境: 常綠闊葉林中, 林中 |
海拔下限 | 1000 |
海拔上限 | 100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nèi)分布 | 云南省 |
葉片狹橢圓形,長16-29厘米,寬3.5-8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葉柄長5-10毫米;葉舌近截形,長約5毫米,薄革質(zhì),無毛。穗狀花序頭狀,長7-8厘米,寬5-6厘米;苞片狹披針形,長1.7-2厘米,先端全緣,綠色,無毛,內(nèi)具1朵花;小苞片管狀,長約1厘米,微黃綠色;花多而密集,無毛;花萼管狀,長約2.5厘米,側(cè)裂達基部,微黃色,先端全緣;花冠管長約5厘米,直徑約2毫米,裂片線形,長4-5厘米,微黃色;側(cè)生退化雄蕊狹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3毫米,純白色;唇瓣狹倒卵形,長約3厘米,寬7毫米,先端凸起,純白色,基部狹縮成長柄;花絲長約5厘米,除頂部橙黃色外,其余微黃色,花藥長約1.2厘米,棕紅色;子房綠色,無毛。
格式:pdf
大?。?span id="ofdtyma" class="single-tag-height">129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馬來良姜兩種表型的花柱在光照和黑暗條件下運動情況存在顯著不同,為找出這種不同是由哪種光質(zhì)引起,進而研究了不同光質(zhì)對其運動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顯示,紅光和藍光在花柱運動過程中均起一定的作用。在紅光或者藍光下,兩種表型的花柱運動的幅度約為白光下的二分之一,且在紅光和藍光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表明紅光和藍光在花柱運動過程中的作用不是重疊的,而是相互協(xié)同的。
格式:pdf
大?。?span id="vfdi2uz" class="single-tag-height">129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8
對紅姜花組織培養(yǎng)進行研究 ,試驗結(jié)果表明 :誘導(dǎo)紅姜花葉片產(chǎn)生愈傷組織效果較好的培養(yǎng)基是MS +6-BA0.5mg/L+2,4 -D1.0mg/L;最適于愈傷組織分化的基本培養(yǎng)基是N6;6-BA、ZT和KT均能誘導(dǎo)愈傷組織分化不定芽 ,其中以6-BA為最好 ,在所試的6-BA濃度中 ,以3.5mg/L的效果較佳 ;生根培養(yǎng)階段 ,以附加NAA0.8mg/L或IBA0.8mg/L+0.15%活性炭的1/2MS培養(yǎng)基效果較好 ,生根率達100% ;在河沙上 ,試管苗移栽成活率可達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