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繡球是灌木;小枝圓柱形或上部微具鈍棱,暗褐紅色,與葉、葉柄、花序均被糙伏毛,毛平臥,下部略膨大,二型,有不分枝的單毛和分枝的復毛,復毛成一長一短一字形分枝。葉紙質或近革質,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3-4.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楔形,邊緣除基部和頂端尖頭外,有具短芒尖的鋸形小齒,上面多數(shù)被復毛,下面被單毛,復毛稀少;側脈8-10對,纖細,彎拱,下面凸起,小脈網狀,下面微凸;葉柄細,長1.5-2厘米。
傘房狀聚傘花序具總花梗,初期未伸展時呈頭狀,覆以多數(shù)苞片,伸展后長約9厘米,寬11-14厘米,頂端稍彎拱,苞片卵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1.5厘米,被毛,內凹,早落;不育花少數(shù);萼片4,闊橢圓形或橢圓形,不等大,結果時較大的長1.5-1.8厘米,寬1.1-1.5厘米,先端圓,基部稍狹;孕性花未見。
蒴果鐘狀,不連花柱長約3毫米,寬3.5-4毫米,密被緊貼的單毛和少數(shù)復毛,頂端截平,宿存萼齒三角形,長約0.5毫米;宿存花柱2,長1.5-2毫米,上部擴大,直立或外反;種子褐色,橢圓形,不連翅長約0.5毫米,扁平,具縱脈紋,兩端各具長0.2-0.4毫米的翅,先端的翅寬而扁平,基部的收狹呈短柄狀。果期翌年1月。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通常用腐葉土、園土、有機肥按4:4:2比例配制,規(guī)模生產宜用草碳、珍珠巖、有機肥按6:2:2比例配制,用前徹底消毒。但花色受土壤酸堿度影響,酸性土花呈藍色,堿性土花為紅色。為了加深藍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鋁。為保持粉紅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若在園內種植,依植物根系的大小挖坑,坑的深度要比根系的長度再深60厘米。
葉片的蒸騰量很大,因此必須及時澆水,即使短時間的缺水萎蔫,也可造成葉緣干枯,花朵壞死。盆土要保持濕潤,但澆水不宜過多,特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澇引起爛根。冬季室內盆栽以稍干燥為好。過于潮濕則葉片易腐爛。盆土常保濕潤,但要防止雨后積水,以防繡球的肉質根因水分過多而腐爛。
繡球花為短日照植物,平時栽培要避開烈日照射,以60%-70%遮蔭最為理想。盛夏光照過強時適當?shù)恼谑a可延長觀花期。夏季、秋季:應放置半陰處或簾棚下,防止烈日直曬,避免葉片泛黃焦灼。盛夏光照過強時適當?shù)恼谑a可延長觀花期。入冬后,露地栽培的植株要壅土保暖,使之安全越冬;盆栽的可置于朝南向陽、無寒風吹襲的暖和處。冬季雖枯葉脫落,但根枝仍成活,翌春又有新葉萌發(fā)。
喜肥,一般每半個月追一次有機肥。生長前期氮肥要多一些,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期磷鉀肥多一些,亦可葉面噴施0.1%至0.2%的磷酸二氫鉀2至3次,花蕾透色后停止施肥。翻盆換土時要待服盆后可施以一兩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能促枝葉萌發(fā)。肥水要充足,每半月施肥1次?;ㄇ盎ê蟾魇┮粌纱巫贩剩源偈谷~綠花繁。再加入適量腐熟餅肥作基肥。
植株生長旺盛,耐修剪。對于剛種植的、比較小的植株最好先不修剪,因為花芽的形成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一般可從幼苗成活后,長至10-15厘米高時,即作摘心處理,使下部腋芽能萌發(fā)。然后選萌好后的4個中上部新枝,將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新枝長至8-10厘米時,再進行第二次摘心。當發(fā)現(xiàn)新生枝條長出后,在距新生枝基部約1厘米處截去老枝。去殘花或摘去花朵,可以促進植株開出更多的花。在兩年生的壯枝上開花,開花后應將老枝剪短,保留2-3個芽即可,以限制植株長得過高,并促生新梢。秋后剪去新梢頂部,使枝條停止生長,以利越冬。經過這樣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較優(yōu)美,大大加強了觀賞價值。
花傘房狀,聚傘花序具總花梗,初期未伸展時呈頭狀,覆以多數(shù)苞片,伸展后。枝葉密展,根肉質,適應性強,能地栽于家庭院落、天井一角,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高,故最適宜栽植于陽光較差的小面積庭院中。
虎耳草科植物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潮濕環(huán)境。垂頭虎耳草(Saxifraga nutans)是真正的水生植物。賓夕法尼亞虎耳草(S. pennsylvanicu...
繡球屬,約80種,落葉灌木或半灌木,分布于亞洲及美洲。中國約有45種,各地均產,主產西南。其代表種繡球。傘房花序球形,花全為不孕花;中國各地多有栽培,變種很多;入藥抗瘧清熱;也供觀賞。
繡球屬,約80種,落葉灌木或半灌木,分布于亞洲及美洲。中國約有45種,各地均產,主產西南。 其代表種繡球。傘房花序球形,花全為不孕花;中國各地多有栽培,變種很多;入藥抗瘧清熱;也供觀賞。
癥狀:露地栽培的植株,易發(fā)生于密集的球形花叢,使之產生水漬狀腐爛。溫室栽培時,容易發(fā)生芽變黑,并枯萎。
防治方法:
減少侵染來源。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銷毀。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施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溫室儲藏期,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苯來特1000倍液。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片受侵染后初為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點,逐漸擴大到1-3毫米,最大可達15毫米左右;后期病斑暗褐色,中心部分變灰白色,邊緣部分紫褐色,略隆起。病部產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徹底清除病殘體,燒毀或深翻土地,減少侵染源。
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77%可殺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癥狀:繡球對缺鐵非常敏感。由于鐵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當盆栽或地栽繡球缺鐵時,表現(xiàn)為植株頂端的新梢、嫩葉之葉脈間先開始失綠,由葉尖逐漸向葉基變黃,而葉脈仍保持綠色,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如果不能及時通過外源補充可被利用的鐵素,嚴重時整個新葉均會變成黃色,葉脈也逐漸變黃,最后幾乎變成了白色,植株生長顯得特別緩慢。一旦缺鐵非常嚴重時,中、下部的老葉也表現(xiàn)出葉脈間黃化的癥狀,葉緣或葉尖出現(xiàn)枯焦及壞死;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則葉片脫落,植株生長停滯而死亡。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一些生長旺盛的花卉種類嫩梢,也常出現(xiàn)臨時性的缺鐵癥。
防治方法:缺鐵癥一旦發(fā)生,其防治比較困難,一般應以預防為主,具體措施:
土壤改良,矯正土壤酸堿度,提高土壤中鐵的有效性和植株根系對鐵的吸收能力。如通過增施酸性有機肥、在有機肥中加硫黃、平衡施肥等措施來調節(jié)土壤酸度及養(yǎng)分供應。
調節(jié)施肥比例及肥料品種。如在堿性土壤上施酸性肥料。
采用葉面噴施、埋根等處理。葉面噴施用絡合態(tài)鐵(如尿素鐵等)以0.5%的濃度傍晚噴施,埋根即找到植株根新梢,用0.5%的絡合態(tài)鐵用瓶子或塑料袋裝后,將根新梢置入溶液中。
蟲害有蚜蟲和盲蝽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生于高山木中。產中國臺灣(臺東、花蓮)。模式標本采自臺灣臺東。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生長適溫為18-28℃,冬季溫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條件下6-8周,20℃溫度可促進開花,見花后維持16℃,能延長觀花期。但高溫使花朵褪色快。土壤pH值的變化,使繡球的花色變化較大。短日照植物,不甚耐寒。夏季酷暑忌烈日直曬,否則葉易焦枯黃,不適宜過分干燥,好生于含腐殖質豐富、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枝葉經霜凍易萎蔫枯凋,露地栽培地上部分冬季枯死,翌年從根莖萌發(fā)新梢再開花,如在溫室盆栽越冬,可保持常青。
宜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將已生根的枝條與母株分離,直接盆栽,澆水不宜過多,在半陰處養(yǎng)護,待萌發(fā)新芽后再轉入正常養(yǎng)護。
壓條繁殖可在芽萌動時進行,30天后可生長,翌年春季與母株切斷,帶土移植,當年可開花。一般春季3-4月進行高壓,6-7月即可生根,當年可剪下分栽。
在梅雨季節(jié)進行。剪取頂端嫩枝,長20厘米左右,摘去下部葉片,扦插適溫為13-18℃,插后15天生根。
格式:pdf
大?。?span id="zrtx2w2" class="single-tag-height">3.5M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4
利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和Duncan法檢驗,確立了繡球花的花、葉中黃酮的最佳提取條件及其含量測定。結果表明,用1:10(g/mL)的50%(V/V)乙醇水溶液,提取溫度為80℃,提取時間為1h,葉黃酮提取效率較好;用1:20(g/mL)的50%(V/V)乙醇水溶液,提取溫度為80℃,提取時間為1h,花黃酮提取效率較好。在該提取條件下,花、葉的黃酮含量分別為5.25%、2.27%(m/m)。
針葉天藍繡球主要聚集在草原和河堤之上,喜溫暖、濕潤及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熱、耐寒、耐瘠、耐旱、耐鹽堿,生長適溫為15-26℃,不擇土壤,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為佳。
繡球原產中國和日本。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繡球的生長適溫為18-28℃,冬季溫度不低于5℃?;ㄑ糠只?-7℃條件下6-8周,20℃溫度可促進開花,見花后維持16℃,能延長觀花期。但高溫使花朵褪色快。
繡球盆土要保持濕潤,但澆水不宜過多,特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澇引起爛根。冬季室內盆栽繡球以稍干燥為好。過于潮濕則葉片易腐爛。
繡球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處理10小時以上,約45-50天形成花芽。平時栽培要避開烈日照射,以60%-70%遮蔭最為理想。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但土壤pH的變化,使繡球的花色變化較大。為了加深藍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鋁。為保持粉紅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繡球原產中國和日本。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繡球的生長適溫為18-28℃,冬季溫度不低于5℃?;ㄑ糠只?-7℃條件下6-8周,20℃溫度可促進開花,見花后維持16℃,能延長觀花期。但高溫使花朵褪色快。
繡球盆土要保持濕潤,但澆水不宜過多,特別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澇引起爛根。冬季室內盆栽繡球以稍干燥為好。過于潮濕則葉片易腐爛。
繡球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處理10小時以上,約45-50天形成花芽。平時栽培要避開烈日照射,以60%-70%遮蔭最為理想。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但土壤pH的變化,使繡球的花色變化較大。為了加深藍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鋁。為保持粉紅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