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大跨度預應力連續(xù)梁懸灌澆筑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 | GJEJGF235-2010 |
---|---|---|---|
完成單位 | 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 | 劉寶新、劉積海、張杰、王偉、陸海英 |
審批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 主要榮譽 | 國家二級工法(2009-2010年度) |
榮譽表彰
2011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公布2009-2010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建質[2011]154號),《大跨度預應力連續(xù)梁懸灌澆筑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9-2010年度國家二級工法。 2100433B
應該是合攏啊!
18米
對多跨連續(xù)梁、板,當跨度差不超過多少時,可按等跨連續(xù)梁、板計算
對于五跨和五跨以內的連續(xù)梁、板,跨數按實際跨度考慮..對于五跨以上的連續(xù)梁、板,當跨度相差不超過10%時,且各跨截面尺寸及荷載相同時,可近似按五跨連續(xù)梁、板進行計算.
格式:pdf
大小:215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2010 年 9 月( 下) 針對強風高墩上施工大跨度連續(xù)梁的特點,采用懸臂梁對稱灌筑 法進行施工 。主要做法為:用塔吊進行材料提升,使用纜索整體拼裝 、 拆卸掛籃,混凝土采用泵送,操作人員采用工業(yè)電梯垂直運送至作業(yè) 面。0# 段采用在大鋼度托架和墩頂上組拼大塊模板方法施工,循環(huán)段 及合攏段使用菱形掛籃施工,合攏順序為先中跨后邊跨,中跨合攏采用 水平體外支撐,邊跨合攏增設剪刀撐,施工邊跨不平衡段時在中跨進行 壓重以保持受力平衡,灌筑中跨合攏段前先在中跨兩端壓重,灌筑時進 行均勻卸載。施工方案以平衡作業(yè)為基本原則,貫穿于各工序中 。 1 施工準備 梁部懸灌施工前要做好如下的準備工作: 1) 設計掛籃并加工。 2) 加工各梁段的波紋管 、各種彈簧墊圈、預應力筋墊板。 3) 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檢校各種儀器設備 4) 做施工計劃,并按計劃準備施工材料 。 5) 確定混凝土的運送方案,根據設計強度選配
格式:pdf
大?。?span id="cqhysla" class="single-tag-height">215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懸灌梁施工技術現在已趨于成熟,但對于在惡劣環(huán)境下施工的高墩大跨懸灌梁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為進一步的完善懸灌梁施工工藝,筆者對高墩大跨度連續(xù)懸灌梁施工工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大跨度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施工工法》的應用實例如下:
霸王河1號特大橋位于R=1600米的曲線上,連續(xù)梁部分跨徑布置為60 100 60米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在里程DyK501 126(1號墩)~DyK501 226(2號墩)位置與既有京包鐵路為4線(1級電氣化)鐵路相交跨越,標準中心線與既有鐵路約為24°夾角。該工程具有一下特點:
1.該橋施工方案采用采用轉體施工方案,支架上分段預壓,分段澆筑形成T構,之后進行T構轉體,待轉體就位,線性調整完畢后,封閉球鉸,利用鋼殼進行中跨合攏施工,完成跨鐵路部分施工,最后進行邊跨合攏施工。
2.安全防護難度大,跨既有京包鐵路4線,每5分鐘就過一輛列車,行車密度極大,連續(xù)梁的梁底距離電氣化接觸網上方距離僅為30厘米(這是接觸網改造后的距離),用傳統(tǒng)的吊架方法根本無法施工。
3.合攏段的鋼殼施工技術填補中國國內空白。
4.截至2009年,霸王河1號特大橋的主跨100米的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施工屬于中國國內第一。
5.施工結果評價
霸王河1號特大橋連續(xù)梁轉體橋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座轉體橋,同時大跨度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橋也是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一次施工,轉體施工工法,得了很好的成效,并與2010年9月27日成功、安全地合攏,施工中無任何安全事故,得到呼和浩特鐵路局、蒙冀鐵路有限公司、中鐵第一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監(jiān)理公司、北京交通大學、中鐵第五設計院、重慶大學等多家單位的高度好評;路內、路外多家單位參觀學習,為同類工程施工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整座大橋被建設單位評為“優(yōu)質工程”,并節(jié)省了大量的鋼材和勞動力,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效益。
6.推廣前景
隨著橋梁不斷發(fā)展,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以及在工程中的應用,該方法會更加安全可靠、操作簡潔、實施快速、降低造價,在橋梁建設中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產生越來越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采用轉體施工施工克服上跨構造物或交通密集公路,鐵路的困難,尤其是對修建處于交通運輸繁忙的城市立交橋和鐵路跨線橋,其優(yōu)勢更加明顯。因而轉體施工方法,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大跨度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施工工法》適用于鐵路與公路等跨各種道路橋梁的施工。
《大跨度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
連續(xù)梁T構完成,拆除支架完成后,對單個轉體進行稱重試驗,按照試驗結果進行合理配重;利用專用QDCL2000-300型連續(xù)頂推千斤頂、YTB液壓泵站及LSDKC-8型主控臺組成整套轉體系統(tǒng)后進行轉動,轉體到位前,利用轉體系統(tǒng)的點動功能緩慢就位,準確調整軸線位置及合攏口兩側標高后對鋼撐腳及環(huán)道臨時固結,并在三個合攏口之間設置型鋼作臨時固結措施,確保結構穩(wěn)定。
《大跨度曲線連續(xù)梁轉體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敘述如下:
工藝流程
轉體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操作要點
一、施工準備
由于轉動要求很高,轉動時間較短,施工準備內容很多,所以轉體施工準備十分關鍵,它直接影響施工進展和施工封鎖要點,施工準備工作主要有清理滑道,箱梁不平衡力測試及配重,設備測試,轉體的氣候條件要求,防超裝置等其他轉體準備工作準備。
1.清理滑道
1)拆除砂模:分三組對稱拆除,每組3人,共9人;
2)清理滑道,滑道要清理干凈,不得有碎混凝土塊、鋼筋、木板等雜物,清理完畢后在撐腳底與滑道頂的間隙中墊10毫米厚四氟乙烯板,并涂滿黃油。
2.箱梁不平衡力測試及配重
該橋屬于曲線橋,采用不平衡轉體,在實際配重中跨和邊跨達到不平衡,并使得邊跨2~3對鋼撐腳與滑道面四氟滑板發(fā)生輕微接觸。
3.設備測試
1)轉體過程中的液壓及電器設備出廠前要進行測試和標定,并在場內進行試運轉;
2)設備安裝就位。按設備平面圖將設備安裝就位,連接好主控臺、泵站、千斤頂間的信號線,接好泵站與千斤頂間的油路,連接主控臺、泵站電源。
3)設備空載試運行。根據千斤頂施力值(啟動牽引力按靜摩擦系數μs=0.1,轉動牽引力,按動摩擦系數μd=0.06考慮),反算出各泵油壓值,按此油壓值調整好泵站的最大允許油壓,空載試運行,并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并在不同時間段,不同溫度下進行設備的空載運行及流量控制;空載運行正常后再進行下一步工作。
4)安裝牽引索。將預埋好的鋼絞線牽引索順著牽引方向繞上轉盤后穿過千斤頂,并用千斤頂的夾緊裝置夾持住,先用1~5千牛逐根對鋼絞線預壓,再用牽引千斤頂在2MPa油壓下對該束鋼絞線整體預緊,使同一束牽引索各鋼絞線持力基本一致。
5)全面檢查轉體結構各關鍵受力部位(特別是中墩負彎矩處)是否有裂紋及異常情況。拆除所有支架后用全站儀對轉體結構進行觀察,監(jiān)測時間要求達到2小時以上。
4.轉體的氣候條件要求
轉體施工時風速不能大于10米/秒(即5級大風),轉體前一周與氣象部門及時溝通,保證轉體不在大風及雨雪天氣下進行。
5.防超裝置
為保障轉體施工時轉動不超過設計位置,應加設限位裝置。轉體前在轉體就位位置滑道外緣焊接ф32限位螺母或鋼筋,當梁體就位時在其前端放置I32a字鋼橫梁,使工字鋼橫梁與轉盤撐腳接觸位置即可轉體就位位置。
6.其他準備工作準備
1)在轉體施工前,完成轉體“T”構的欄桿、電纜槽等橋面附屬工程,避免轉體時和轉體后橋面施工墜物造成京包線的行車安全。
2)在轉體前將橋面的雜物和不用的機械設備清理干凈,以免風大吹落物體。
3)對轉體半徑覆蓋范圍內的施工設備清理干凈、場地平整、材料機具碼放,做好文明現場。
4)在上轉盤上安裝轉動角速度標尺。
二、轉體施工
1.轉體系統(tǒng)的組成
轉體系統(tǒng)主要由球鉸、下滑道、鋼撐腳、轉體系統(tǒng)牽引索及動力系統(tǒng)組成
1)牽引動力系統(tǒng)根據計算使用200噸連續(xù)千斤頂即可。該橋轉體系統(tǒng)施工由具備施工經驗的柳州OVM公司負責。每套自動連續(xù)轉體系統(tǒng)由2臺ZLD2000型連續(xù)提升千斤頂、2臺ZLDB液壓泵站和1臺LSDKC-8電腦主控臺通過高壓油管和電纜線連接組成。
2)牽引索
轉體轉盤埋設有兩束牽引索,每束鋼絞線的數量為7根。
2.轉體結構的牽引力、安全系數及轉體時間的初步計算
此橋是跨既有京包4線兩側現澆,轉體重量1號墩4231.6噸、2號墩4352.3噸,此轉體依最重的2號墩4352.3噸計算。
1)轉體牽引力計算公式為:T=2fGR/(3D)
式中T——牽引力(千牛)
G——轉體最大總重力43523(千牛);
R——轉盤半徑(米);為1.25米;
D——牽引力偶臂(米)該橋牽引力偶臂為8米;
f——摩擦系數,取靜摩擦系數取0.1。
動力摩擦系數為:取0.06。
靜摩擦力:T=2fGR/(3D)=2×0.1×43523×1.25/3×8=45.3噸<400噸
動摩擦力:T=2fGR/(3D)=2×0.06×43523×1.25/3×8=27.2噸<400噸
動力儲備系數:400/45.3噸=8.8
鋼絞線的安全系數:2×7(根/臺)×26(噸/根)/45.3(噸)=8.0
定型球鉸支座廠家提供的靜、動摩擦系數分別為0.1和0.06。從此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千斤頂動力儲備和鋼絞線的安全已達到了工程設計要求。
2)轉體時間
根據施工圖紙中要求的平轉設計線速度為≤1.2米/分鐘,再考慮箱梁的平穩(wěn)和安全取線速度為0.5米/分鐘。
轉體角度最大為28°(設計為24°,根據現場實際1號墩變更為28°),箱梁輻射最大半徑為49米。
轉體總弧長(28×3.14159/180)×49=23.95米。
轉體時間為:23.95/0.5=47.9分鐘,考慮其他綜合情況,取轉體時間為50分鐘。
當兩梁端距離到1.3米(轉動角速度標尺剩下10厘米)時,采用10秒、5秒、2秒和1秒點動就位,所需時間50分鐘。
轉體全過程計劃要點時間約為:50 50=100分鐘。
3.轉體施工步驟
1)試轉
在上述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正式轉動前兩天,進行結構轉體試運轉,全面檢查一遍牽引動力系統(tǒng)、防傾保險體系等是否狀態(tài)良好。試轉時應做好以下兩項重要數據的測試工作:
(1)啟動牽引力數據的采集:啟動時要采用分級加載,測定啟動所需牽引力。
(2)每分鐘轉速,即每分鐘轉動主橋的角度及懸臂端所轉動的水平弧度距離,應將轉體速度控制在設計要求內,以控制轉動的角速度為主即0.02rad/分鐘,鋼絞線伸長為0.02×400=8厘米。
(3)控制采取點動方式操作,測量組應測量1秒、2秒點動一次懸臂端所轉動水平弧線距離的數據,以供轉體初步到位后,進行精確定位提供操作依據。試轉過程中,應檢查轉體結構是否平衡穩(wěn)定,有無故障,關鍵受力部位是否產生裂紋。如有異常情況,則應停止試轉,查明原因和采取相應措整改后方可繼續(xù)試轉。
(4)試轉的角度
根據轉體前梁與京包線距離最近為4米。確定試轉時的橫向轉動距離為2.57米,轉動角度為3°,牽引索伸長20.9厘米(理論計算)。
2)正式轉體
轉體實施
同步轉體控制見圖2。同時啟動,現場設同步啟動指揮員,采用對講機進行通信指揮。連續(xù)千斤頂公稱油壓相同,轉體采用同種型號的兩套液壓設備,轉體時控制好油表壓力,并進行同步觀測。
(1)試轉結束,分析采集的各項數據,整理出控制轉體的詳細數據;
(2)轉體結構旋轉前要做好人員分工,根據各個關鍵部位、施工環(huán)節(jié)、對現場人員做好周密部署,各司其職,分工協(xié)作,由現場總指揮統(tǒng)一安排,具體見附表1霸王河1號特大橋轉體施工技術組人員及分工名單;
(3)液壓控制系統(tǒng)、要點審批、氣象條件、結構物等全部就緒并滿足轉體要求,各崗位人員到位,轉體人員接到指揮長的轉體命令后,啟動動力系統(tǒng)設備,并使其在“自動”狀態(tài)下運行;
(4)設備運行過程中,各崗位人員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時刻注意觀察和監(jiān)控動力系統(tǒng)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橋面轉體情況,左右幅梁每轉過5°,向指揮長匯報一次,在距終點50厘米以內,每轉過2厘米向指揮長匯報一次;
(5)轉體結構接近設計位置(距設計位置的距離需由測試出的系數計算確定)時,系統(tǒng)“暫?!薄榉乐菇Y構超轉,先借助慣性轉動,結束后,動力系統(tǒng)改由“手動”狀態(tài)下改為10秒、5秒、2秒、1秒的點動操作。每點操作一次,測量人員報軸線走行現狀數據一次,反復循環(huán),直至結構軸線精確就位。整個轉體施工過程中,用全站儀加強對T構兩端高程的監(jiān)測和轉盤環(huán)道四氟走板的觀察。
3)轉體就位
轉體就位采用全站儀中線校正,允許其中線偏差不大于2厘米?,F場就位測量方案
(1)中心垂球控制:用垂球校核箱梁端中心于臨時排架上的中心線是否重合;
(2)在箱梁兩端的邊跨直線段上布置2臺全站儀,把每臺儀器的視線方向設定在箱梁理論中心方向,然后進行轉體就位過程觀測;
(3)在箱梁的兩端各布置1臺水平儀,用來觀測箱梁端部就位后的梁頂高程。
轉體就位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中線校正,軸線調整到位后,準確測量各懸臂端實際標高,利用千斤頂在轉臺位置施加力,調整合攏段兩側的標高,測量達到要求后,利用鋼楔塊將鋼撐腳與滑道之間間隙塞死并焊接牢固。
轉體精確就位后,立即進行封盤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轉盤結構固結。清洗底盤上表面,焊接預留筋,立模澆注封閉轉動球鉸混凝土,使上轉盤與下轉盤連成一體。
4.轉體施工結束后工作步驟
1)精確測量,調整線形??赏ㄟ^配重及千斤頂進行微調。
2)拆除轉體設備,進行承臺后封部分施工。
3)進行中跨合攏段施工。
4)進行邊跨合攏段施工。
高速鐵路施工工序管理要點 第三冊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懸臂澆筑線形監(jiān)控
作者:上海鐵路局 著
「聲明:素材來源騰訊視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