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第六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獎者 |
---|
獲獎名單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郝詒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令智,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廷棟,國土資源部,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耀如,中國地質科學院水工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管海晏,中國煤田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云嶺,勝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楊繼良,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殷先明,甘肅省地勘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黃兆洪,化工遼寧地質勘察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呂國安,甘肅有色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覃慕陶,廣東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黃第藩,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北京開發(fā)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思田,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袁學誠,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旭,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張一偉,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盧良兆,長春科技大學,教授2100433B
“白皮車”這種俗稱使用并不廣泛。中國鐵路2007年開始開行的CRH動車組列車采用通體白色的涂裝更符合“白皮車”的形象。25T型客車是25K型客車的后繼型號。2002年開始投產(chǎn),至2004年定型為25T...
你知道的那個門是北門。前進大街上那個是東門,飛躍路倚瀾觀邸那個門是西門,裝飾學院那個門是南門。李四光里西門最近,但是西門附近并沒有公交車,交通便利的是北門,里李四光走路大概十分鐘吧
分開畫!兩個房子我相信是住不同的人吧.我想你現(xiàn)在要了解的是戶主不是填房子的產(chǎn)權人,而是填住在里面的人,所以是要分開登記的.其實這樣有點說不清楚,如果你在的話可以找我,我可以試著幫你解答.
格式:pdf
大?。?span id="kw4scmi" class="single-tag-height">36.5M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5
在利彼茨克進行的第六次軋鋼會議,由冶金聯(lián)合公司軋鋼協(xié)會與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聯(lián)合組織。122個單位的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工作:冶金和機械制造企業(yè),科研所和設計院,高等學校,國家單位,生產(chǎn)業(yè)務單位和社會單位,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立陶宛、摩爾達維亞和烏茲別克斯坦部門雜志的編輯部、以及奧地利、英國、匈牙利、德國、意大利、荷蘭和法國的22個重點公司的專家。
獎項名稱: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創(chuàng)辦時間: 1989年
主辦單位:“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
獎項介紹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是中國地質行業(yè)最高層次的榮譽獎,1989年1月設立,這一獎勵以世界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為了紀念他創(chuàng)立地質力學,從理論上推翻“中國貧油”的謬論,對我國科學和地質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激勵中國的地質工作者獻身于祖國的建設事業(yè)。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共有四個獎項: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李四光地質教師獎和李四光特別獎。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用來獎勵在野外地質工作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員,包括長期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發(fā)現(xiàn)、重要新認識,或出色完成某項地質找礦任務,并有重大經(jīng)濟社會效益者;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對國家及地區(qū)經(jīng)濟建設提出建議,經(jīng)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社會或經(jīng)濟效益者;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和領導野外地質工作,并卓有成效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用來獎勵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包括在地質學某學科蜮領域中,有重要的新創(chuàng)見或發(fā)現(xiàn),或經(jīng)總結后豐富、發(fā)展和提高了某項地質學科領域理論者;在地質實驗工作中,有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革儀器設備并取得顯著經(jīng)濟或社會效益,或提出某種新技術、方法和理論者;通過科研工作,對地質工作及資源勘查、開發(fā)利用提出重要建議,并取得顯著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者;創(chuàng)造性開展科研組織管理工作,并做出重要貢獻者。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用來獎勵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方面表現(xiàn)突出,并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者。
李四光特別獎。專門用來獎勵對地質工作有特殊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頒發(fā)。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獲獎候選人先由基層推薦,報各自所屬主管部門初評后在頒獎前6個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員會提供申報推薦材料,由委員會下設的野外地質、地質科研、地質教師三個評獎小組進行分組評審,提出候選人名單,報委員會評選,確定獲獎者。
李四光獎每兩年評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并作為終身榮譽獎。每次獎勵人數(shù)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獲獎人數(shù)不得少于50%。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負責頒獎,獎品包括證書、獎章和獎金,獎金額度由委員會確定。頒獎日期定于李四光誕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時首次頒獎。該獎自設立以來截至2017年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第15次頒獎止,共有238位地質工作者獲得這一榮譽。其中40位在獲得本獎后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辦公室在每次頒獎后,出版一本反應獲獎者成就的圖書,第一、二次頒獎出版物名稱是《地質之光》,第二次未出版,從第四次開始,出版物名稱統(tǒng)一為《****(年份)第*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第一次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從第二次開始全部由地質出版社出版,一般逢單數(shù)年的9月出版,在當年的頒獎大會首發(fā)。出版物詳細情況如下:
1、地質之光——首屆李四光獎獲得者事跡報告集,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
2、地質之光——第三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事跡匯編,地質出版社,1997;
3、1995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1999;
4、1997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1999;
5、1999第六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01;
6、2001第七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03;
7、2003第八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05;
8、2005第九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07;
9、2007第十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09;
10、2009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11;
11、2011第十二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13;
12、2013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15;
13、2015第十四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17.
14、2017第十五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主要科學技術成就與貢獻,地質出版社,2019.
第五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簡介
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獲得者:
楊遵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德馨,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海濤,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湯中立,地礦部甘肅省地礦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獲得者:
王永基,冶金部中南地質勘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包家寶,地礦部江西省地質礦產(chǎn)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石禮炎,地礦部福建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貴明,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文恒,煤田地質總局江西煤田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金慶煥,地礦部廣州海洋地質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學仁,化工部四川化工地質勘查院,高級工程師
王秋華,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遼河石油勘探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獲得者:
熊光楚,有色北京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陳毓川,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見義,北京石油勘探開發(fā)院,教授級高工(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鶴齡,淮南理工學院,教授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獲得者:
翟裕生,中國地質大學,教授(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景福,成都理工大學,教授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