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石梓形態(tài)特征
葉闊卵形,長9-22厘米,寬10-18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常淺心形、稀楔形下延成柄,表面基生脈外面近葉柄具2-4個極顯著的腺體,全緣、稀具淺裂,基生脈三出,側(cè)脈3-5對,和第三回脈近平行,細脈及網(wǎng)脈均表面平坦、被毛、略顯,背面隆起,顯著;葉柄長5-11(-14)厘米。頂生圓錐花序,總花梗長15-30厘米;花大,長達4厘米,外面黃色,密被銹色絨毛,內(nèi)面紫色。花萼鐘狀,長3-7毫米,頂端具5個尖三角形小齒,無腺體;花冠上唇全緣,或二淺裂,下唇3裂,中裂片極大;長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喉部達1.4厘米;子房無毛。核果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平滑,長16-20毫米,成熟時黃色,干后黑色,核4室,常僅有種子1顆。花期3-4月,常先葉開放;果期5-6月。
海拔460-1300米的干燥疏林中。
滇石梓分布范圍
產(chǎn)思茅、普文、西雙版納,我國廣東海南亦有。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越南(北部至中部)和馬來亞;在坦桑尼亞歸化。
多年生宿根草本。莖叢生,質(zhì)堅硬,灰綠色,節(jié)膨大,高度約50┩。葉厚線形,對生。莖葉與中國石竹相似而較粗壯,被有。花大,具芳香,單生、2-3朵簇生或成聚傘花序;萼下有菱狀卵形小苞片四枚,先端短尖,長約萼...
你好 康乃馨又名香石竹,原產(chǎn)地中海區(qū)域、南歐、及西亞,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常綠亞灌木,作一年生和多年生栽培。花色豐富,有紅、黃、橙、紫、粉、白等純色系,也有帶異色條斑、暈斑等變化?,F(xiàn)代香石竹多數(shù)已喪失芳...
葉黃槿為常綠大灌木至小喬木,被星狀毛。主干不明顯,高可達3-4m。其葉大,如心形,葉柄長3-8cm。其花,雄蕊多數(shù)為單體,雄蕊筒包圍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開裂。單葉,葉草質(zhì),互生,革質(zhì),...
格式:pdf
大?。?span id="7vivxkw"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span id="lvcdl95"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6
共晶石墨 (A、D、E、B 型及珊瑚狀石墨 )的形成 在共晶結(jié)晶階段生長的片狀石墨依分布及形態(tài)特點可分成 A、D、E、B 型石墨, 它們分別在不同化學(xué)成分及過冷條件下形成。 A型石墨是生長于早期形成的共晶晶粒內(nèi)的片狀石墨。 在過冷度不大、 成核能力 較強的熔液中生成。由于分枝不很發(fā)達,故石墨分布較為均勻。 A 型片狀石墨是 非正常共晶反應(yīng)條件下形成的,石墨片超前生長幾乎像初生相。 D 型石墨又稱過冷石墨, 大的過冷造成強烈的石墨分枝是生成這種石墨的主要原 因。石墨分散度大,比 A 型石墨更細更短。尺寸在 20%26mu;ml 以下,大部分 在 2~%26mu;gm 范圍內(nèi)。在奧氏體枝晶問呈無方向性分布。石墨端部曲率半 徑小,近似尖形。根據(jù)共晶系的分類, D 型過冷石墨是在石墨與奧氏體高度共生 的正常共晶條件下形成的。 石墨與奧氏體以相同的生長速度同時伸入液體, 從而 限制了它的長大。石墨呈
亞洲石梓,攀援灌木,高1-3-(10)米;幼枝有刺或無刺及黃褐色柔毛,小枝略具棱及皮孔。葉片紙質(zhì),卵圓形至倒卵圓形,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頂端漸尖,長3-9厘米,寬2.2-8.5厘米,全緣或3-5淺裂,表面近于無毛,背面具深褐色綿毛或至少在脈上有毛,并有腺點,側(cè)脈3-4對;葉柄有褐色絨毛,長0.5-4.5厘米,有溝槽。聚傘花序組成頂生總狀花序;苞片葉狀,被毛,早落,花序梗長2-7厘米,被褐色柔毛;花大,黃色,具短柄;花萼鐘狀,近于平截或有4個小裂齒,外面密生深棕色柔毛和2至數(shù)個黑色盤狀腺點,內(nèi)面無毛,長3-6毫米,寬4-5毫米;花冠長2-5厘米,外面具貼生的銹色毛,喉部以上擴大,頂端4裂,呈二唇形,上唇全緣,下唇3裂,花絲密生腺狀毛;子房無毛,4室,花柱線形,稍伸出花冠管外,柱頭不等長2裂。核果倒卵形至卵形,無毛 。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單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露兜樹目 |
目英文名 | Pandanales |
科中文名 | 牡荊科 |
科拉丁名 | Viticaceae |
屬中文名 | 石梓屬 |
屬拉丁名 | Gmelina |
種中文名 | 四川石梓 |
種拉丁名 | Gmelina szechuanensis K. Yao |
生境 | 本種沒有生境資料 |
海拔下限 | 1200 |
海拔上限 | 300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nèi)分布 | 四川省 |
小葉石梓基本信息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單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露兜樹目 |
目英文名 | Pandanales |
科中文名 | 牡荊科 |
科拉丁名 | Viticaceae |
屬中文名 | 石梓屬 |
屬拉丁名 | Gmelina |
種中文名 | 小葉石梓 |
種拉丁名 | Gmelina delavayana P. Dop |
生境 | 本種沒有生境資料 |
海拔下限 | 1500 |
海拔上限 | 170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nèi)分布 | 云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