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房杜鵑 | 灌叢杜鵑 | 斑葉杜鵑 |
雪山杜鵑 | 金江杜鵑 | 太白杜鵑 |
雪山杜鵑(原變種) | 金頂杜鵑 | 卷葉杜鵑 |
黃毛雪山杜鵑(變種) | 金頂杜鵑(原亞種) | 兜尖卷葉杜鵑(變種) |
裂毛雪山杜鵑(變種) | 大葉金頂杜鵑(亞種) | 線形卷葉杜鵑(變種) |
棕背杜鵑 | 短尖杜鵑 | 卷葉杜鵑(原變種) |
棕背杜鵑(原變種) | 乳黃杜鵑 | 巫山杜鵑 |
毛枝棕背杜鵑(變種) | 魯浪杜鵑 | 黃毛杜鵑 |
腺房棕背杜鵑(變種) | 魯浪杜鵑 | 都支杜鵑 |
巴朗杜鵑 | 優(yōu)異杜鵑 | 裂毛杜鵑 |
粉鐘杜鵑 | 山地杜鵑 | 寬葉杜鵑 |
白毛粉鐘杜鵑(變種) | 德欽杜鵑 | 寬葉杜鵑(原變種) |
粉鐘杜鵑(原變種) | 大炮山杜鵑 | 烏蒙寬葉杜鵑(變種) |
馬爾康杜鵑 | 奇異杜鵑 | 大理杜鵑 |
多葉杜鵑 | 櫟葉杜鵑(原變種) | 曲枝杜鵑 |
寬鐘杜鵑 | 櫟葉杜鵑 | 川滇杜鵑 |
銹紅杜鵑 | 凝毛杜鵑(變種) | 棕背川滇杜鵑(變種) |
麻點(diǎn)杜鵑 | 氈毛櫟葉杜鵑(變種) | 川滇杜鵑(原變種) |
金背杜鵑(亞種) | 櫟葉杜鵑(原變種) | 理縣杜鵑 |
麻點(diǎn)杜鵑(原亞種) | 波密杜鵑 | 白毛杜鵑 |
腺蕊杜鵑 | 甘肅杜鵑 | 褐毛杜鵑 |
粗脈杜鵑 | 藏南杜鵑 | 褐毛杜鵑(原變種) |
礫石杜鵑 | 平臥杜鵑 | 汶川褐色杜鵑(變種) |
丹巴杜鵑 | 矮生杜鵑 | 宏鐘杜鵑 |
干凈杜鵑 | 隴蜀杜鵑 | 皺皮杜鵑 |
落毛杜鵑 | 毛脈杜鵑 | 中甸杜鵑 |
疏毛杜鵑 | 普格杜鵑 |
產(chǎn)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于海拔3350-4250米的高山林緣或多石巖坡灌叢中。
多葉杜鵑形態(tài)特征
矮小灌木,高0.6-1.5米;幼枝密被銹色至灰色絨毛;老枝無毛,緊接花序下枝條直徑4-5毫米;花期時(shí)芽鱗多少宿存。葉厚革質(zhì),長圓形,長4-7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鈍,具內(nèi)彎的小尖頭,基部鈍或圓形,邊緣反卷,上面微有細(xì)皺紋,除中脈槽內(nèi)被幼時(shí)毛殘余外,其余無毛,側(cè)脈11-14對,微凹,下面布凹址毛被,上層毛被厚,銹紅色,綿毛狀,由分枝毛組成,下層毛被薄,緊貼,中脈份起,被毛,側(cè)脈隱藏于毛被內(nèi);葉柄長0.5-1厘米,密被銹紅色絨毛。
頂生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軸長5毫米,被叢卷絨毛,花梗長1-1.5厘米,疏被叢卷絨毛或近于無毛;花萼長約6毫米,杯狀,裂片5,不等大,披針形,長1-5毫米,無毛;花冠鐘形,長3.5-3.8厘米,白色,筒部一側(cè)向上具深紅色斑點(diǎn),內(nèi)面基部被微柔毛,5裂,裂片近于圓形,長1.2-1.4厘米,寬1.8-2厘米,頂端深缺;雄蕊10,不等長,長1.5-2厘米,花絲向下擴(kuò)展,下半部密被微柔毛,花藥長圓形,黃褐色,長1毫米;雌蕊比花冠較短,比雄蕊稍長;子房圓柱狀圓錐形,長5毫米,直徑約3毫米,密被銹紅色絨毛,無腺體,花柱無毛,柱頭頭狀。果未見?;ㄆ?月。
大葉香樟和小葉香樟的最大區(qū)別就是:1、小葉香樟的葉片上有腺點(diǎn),而大葉的沒有。2、大葉樟比小葉香樟葉子大,生長快,樹干要直,樹皮比較清綠,香樟樹皮比較深黑紅,比大葉樟耐寒。小葉樟又名香樟、樟樹,樹皮細(xì)時(shí)...
是高山杜鵑
水竹葉屬,物種為多年生(少一年生)草本,約50種,分布于東半球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有水竹葉M. triquetra(Wall. )Bruckn. &...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菫菜目 |
目英文名 | Violales |
科中文名 | 杜鵑花科 |
科拉丁名 | Ericaceae |
屬中文名 | 杜鵑花屬 |
屬拉丁名 | Rhododendron |
種中文名 | 多葉杜鵑 |
種拉丁名 | Rhododendron bathyphyllum Balf. f. et Forrest |
生境 | 生境: 杜鵑灌叢中, 冷杉林緣, 石坡 |
海拔下限 | 3350 |
海拔上限 | 4250 |
是否中國特有 |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nèi)分布 | 云南省, 西藏自治區(qū) |
格式:pdf
大?。?span id="eztm0ii" class="single-tag-height">54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以贛州城區(qū)為調(diào)研對象,對城市綠地中秋色葉植物的種類、分布及應(yīng)用特點(diǎn)展開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贛州市秋色葉植物共計(jì)32科52種,其應(yīng)用形式包括孤植、對植與列植等,并對贛州地區(qū)秋色葉植物的具體應(yīng)用情況進(jìn)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議。
格式:pdf
大?。?span id="vbc0ygx" class="single-tag-height">54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3
對北京市區(qū)五環(huán)內(nèi)主要的植物園、公園、城市主干道、高校及廣場的彩葉植物種類及其在園林中的應(yīng)用進(jìn)行了調(diào)查和分析。結(jié)果表明:北京園林彩葉植物中:1)常見種類共108種,隸屬于67屬,41科,較多的科有薔薇科、漆樹科、槭樹科和衛(wèi)矛科;2)根據(jù)色彩在葉面上的分布和觀賞期可分為春色葉類、秋色葉類、雙色葉類、常色葉類和斑色葉類;3)園林應(yīng)用方式主要有行道樹、園景樹、彩籬、模紋花壇、風(fēng)景林和垂直綠化;4)園林應(yīng)用中存在種類多樣性低、種類結(jié)構(gòu)不平衡、養(yǎng)護(hù)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最后對北京園林彩葉植物的引種、選擇和應(yīng)用提出建議。
腺房杜鵑 雪山杜鵑 雪山杜鵑(原變種) 黃毛雪山杜鵑(變種) 裂毛雪山杜鵑(變種) 棕背杜鵑 棕背杜鵑(原變種) 毛枝棕背杜鵑(變種) 腺房棕背杜鵑(變種) 巴朗杜鵑 粉鐘杜鵑 白毛粉鐘杜鵑(變種) 粉鐘杜鵑(原變種) 馬爾康杜鵑 多葉杜鵑 寬鐘杜鵑 銹紅杜鵑 麻點(diǎn)杜鵑 金背杜鵑(亞種) 麻點(diǎn)杜鵑(原亞種) 腺蕊杜鵑 粗脈杜鵑 礫石杜鵑 丹巴杜鵑 干凈杜鵑 落毛杜鵑 疏毛杜鵑 | 灌叢杜鵑 金江杜鵑 金頂杜鵑 金頂杜鵑(原亞種) 大葉金頂杜鵑(亞種) 短尖杜鵑 乳黃杜鵑 魯浪杜鵑 魯浪杜鵑 優(yōu)異杜鵑 山地杜鵑 德欽杜鵑 大炮山杜鵑 奇異杜鵑 櫟葉杜鵑(原變種) 櫟葉杜鵑 凝毛杜鵑(變種) 氈毛櫟葉杜鵑(變種) 櫟葉杜鵑(原變種) 波密杜鵑 甘肅杜鵑 藏南杜鵑 平臥杜鵑 矮生杜鵑 隴蜀杜鵑 毛脈杜鵑 普格杜鵑 | 斑葉杜鵑 太白杜鵑 卷葉杜鵑 兜尖卷葉杜鵑(變種) 線形卷葉杜鵑(變種) 卷葉杜鵑(原變種) 巫山杜鵑 黃毛杜鵑 都支杜鵑 裂毛杜鵑 寬葉杜鵑 寬葉杜鵑(原變種) 烏蒙寬葉杜鵑(變種) 大理杜鵑 曲枝杜鵑 川滇杜鵑 棕背川滇杜鵑(變種) 川滇杜鵑(原變種) 理縣杜鵑 白毛杜鵑 褐毛杜鵑 褐毛杜鵑(原變種) 汶川褐色杜鵑(變種) 宏鐘杜鵑 皺皮杜鵑 中甸杜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