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式的紀念碑群體建筑跨堤建成,占地面積9215平方米,主要部分由碑體和園林雕塑組成。橫匾式屏面梯形碑體座東向西,面臨開源路大道,南依湛水碧波清流。壁體為象征平頂山形體的梯形狀,南北長26.5米,寬5米,高7米,表面用玉白色大理石貼面,正面鑲嵌著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筆揮毫的“獻身地質事業(yè)無尚光榮”10個锍金大字和提名,金光閃閃的大字遒勁豪壯,飽含著對廣大地質工作開拓建設者的殷切嘉勉和鼓勵。。題字左側是蘭色地質工作徽標。碑體背面鑲嵌著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銅雕,象征著鷹城在改革大潮中沖天騰飛,銅鷹下面有與照壁等長的黑、白、紅、黃四條橫線,寓意鷹城平頂山市有豐富的煤炭、鹽、電力資源和盛產(chǎn)黃的煙葉。2100433B
平頂山地質工作紀念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chǎn)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河南省美術藝術家協(xié)會吳樹華、耿泉聲和煤炭工業(yè)部平頂山礦務局設計院王繼忠設計興建的。紀念碑總投資近百萬元人民幣,始建于1988年,落成于1992年。為銘記401隊和其他為開發(fā)建設平頂山作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的歷史功績,1991年1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欣然命筆題詞:“獻身地質事業(yè)無尚光榮”。地質礦產(chǎn)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5月共同撰文立碑以示紀念。1992年10月10日舉行隆重的落成典禮和碑體揭幕式。
千余名地質隊員風餐露宿、篳路藍縷,歷經(jīng)三個春秋,先后提交平頂山地區(qū)多處的地質勘探報告,為我國發(fā)現(xiàn)探明新中國第一個特大型煤田作出重大貢獻。一九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chǎn)部授予401隊“地質找礦重大貢獻單位”的光榮稱號。如今,平頂山已成為我國重要能源化工基地。
由黑色大理石制成。
但是在重新組織評審團后,第二次評審結果她的設計仍然獲得第一名。委員會為慎重起見,重新仔細審閱了林瓔的作品,審閱之后覺得仍然是一個佳作,就拒絕了退伍軍人的要求。當時,內政部長華特還曾經(jīng)出面,下令暫停工程...
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在介紹越戰(zhàn)紀念碑之前提到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大廈等建筑
估計是認為這些建筑的性質都有共同點
格式:pdf
大?。?span id="xbusufs" class="single-tag-height">21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紀念碑建筑與城市景觀特色構成──平壤城市環(huán)境中的紀念碑建筑張建華城市景觀特色是近年來城市設計領域普遍重視的一個課題。從系統(tǒng)學的角度出發(fā)。合理組織城市的各種構成因素,使之成為一個功能合理、環(huán)境優(yōu)良、景觀獨特的城市整體是該課題探索的高層次目標。紀念碑建筑...
格式:pdf
大?。?span id="ft36a6y" class="single-tag-height">21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3
文章以圖表和照片的形式呈現(xiàn)了近年來國內以大劇院、體育場等為首的大建筑在短時間內集中建成的現(xiàn)象,對比了同時期內曾經(jīng)的"紀念碑"轉瞬即歿的命運,旨在討論這些建筑及其意義的偏離與統(tǒng)一。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占地數(shù)百平方米。此處的江堤格外敞亮寬闊,視野河道碧空,一覽無余。江流、江堤、江津城,人民的偉業(yè)殊勛,集游覽、觀光于一體的文物景點。荊江分洪工程于1952年修建,調集軍民30余萬人日夜奮戰(zhàn),僅用75天就勝利修建了可蓄納54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利設施,1952年工程竣工后隨即修建了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碑體為一塔行花崗巖建筑,下層西壁浮雕是工程建設興建時的畫面,中層四面鐫刻有題詞、碑文:南面是毛澤東同志的題詞:"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北面是周恩來同志的題詞:"要使江湖都對人民有利";東面是鄧子恢同志的古言頌詞;西面是李先念、唐天際同志撰寫的紀念碑文。紀念碑兩側,各有六角攢亭閣一座,亭閣內各立大理石碑塊,上面鐫刻有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的928位英模的名字。 2100433B
1950年冬,毛澤東主席親自審閱并批準了長江水利委員會向中央報送的《荊江分洪工程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1952年春,工程正式動工。中央調集了10萬兵力并決定動員20萬民工參加工程建設,力圖搶在當年汛期前完成這一宏偉工程。
2008年,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重新修整。
白龍山紅軍烈士紀念碑主體工程完工
11月9日,在這個晴朗而特別的日子,富源縣營上鎮(zhèn)白龍山烈士紀念碑主體工程全面完工,順利通過驗收。紀念碑主體工程于2017年6月開工,今年10月底完工。其余配套工程正在抓緊施工,預計2018年春節(jié)前完成道路硬化和廣場建設工程。該工程資金來源于縣民政局“白龍山烈士紀念碑建設工程”專項資金。前期平整場地和修通毛路加上主體工程紀念碑和四周圍欄、臺階、保坎等設施,目前已經(jīng)投入41萬元資金。
紀念碑位于富源縣營上鎮(zhèn)合依村白龍山上。白龍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新建成的紅軍烈士紀念碑坐西北朝東南。碑身為高10.1米、寬1.2米的正方體石柱,碑身下面有寬2.2米的基座。碑身的正面刻:“白龍山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碑基座的正面刻“紅軍入滇第一戰(zhàn)--白龍山戰(zhàn)斗”幾個大字和白龍山戰(zhàn)斗英雄事跡的小字。根據(jù)碑文記載:1935年4月24日,紅一方面軍長征途徑白龍山。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前衛(wèi)一師二團與滇軍獨立二團李嵩部展開激烈戰(zhàn)斗。經(jīng)過6個小時的戰(zhàn)斗,滇軍獨立二團李嵩部被擊敗,向西倉皇逃竄,紅軍主攻部隊攻占白龍山。本次戰(zhàn)斗中,有57名紅軍戰(zhàn)士犧牲。白龍山戰(zhàn)斗是紅軍進入富源后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斗,被稱為“紅軍入滇第一戰(zhàn)”。紀念碑周圍是漢白玉欄桿,欄桿上刻著紅軍長征經(jīng)典圖案。
據(jù)說,下一步計劃在紀念碑后面的墻上鑲嵌紅軍長征歷史故事和軍民魚水情深的石材深浮雕或泥塑背景墻。背景墻和烈士墓清理工程還需要20多萬元的后續(xù)資金。與之配套的從富興公路到紀念碑的毛路已經(jīng)修通,路面硬化已經(jīng)完成招投標,隨后就可以開工建設。
新建成的白龍山紅軍烈士紀念碑美觀、大方,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后,將繼續(xù)發(fā)揮“富源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極大地方便人們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牢記紅軍白龍山戰(zhàn)斗的歷史,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生活。每年四月,白龍山上的野生小杜鵑花紅得像一團團火焰,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非常壯觀。前來掃墓的人不僅可以緬懷革命先烈,還可以欣賞滿山的紅杜鵑。白龍山烈士紀念碑工程全面完工后,與山下塊澤河上的鐵索橋和雞蛋山溫泉形成紅色旅游產(chǎn)業(yè)鏈,對發(fā)展營上鎮(zhèn)的經(jīng)濟有很大的幫助。
文圖:高映仙
編輯/楊 艷 鄧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