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工程電磁兼容(第二版) | 作????者 | 路宏敏 |
---|---|---|---|
ISBN | 978-7-5606-2466-2 | 定????價 | 29.75元 |
出版社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2-05 |
第1章 電磁兼容緒論
1.1 電磁干擾與電磁污染 2
1.2 電磁兼容 9
1.2.1 電磁干擾與電磁騷擾 10
1.2.2 電磁兼容的含義 10
1.2.3 系統(tǒng)電磁兼容性 11
1.3 電磁兼容學(xué)科的發(fā)展 12
1.3.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 12
1.3.2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其以后的25年 13
1.3.3 20世紀60年代后 14
1.3.4 中國的電磁兼容發(fā)展概況 15
1.4 電磁兼容的研究內(nèi)容 17
1.5 電磁兼容學(xué)科的特點 20
參考文獻 22
第2章 電磁兼容基本概念
2.1 基本電磁兼容術(shù)語 26
2.1.1 一般術(shù)語 26
2.1.2 噪聲與干擾術(shù)語 26
2.1.3 發(fā)射術(shù)語 28
2.1.4 電磁兼容性術(shù)語 28
2.1.5 相關(guān)術(shù)語之間的關(guān)系 31
2.2 電磁干擾的產(chǎn)生條件 31
2.2.1 電磁干擾三要素 31
2.2.2 敏感設(shè)備 34
2.3 常用EMC單位及換算關(guān)系 36
2.3.1 功率 37
2.3.2 電壓 38
2.3.3 電流 39
2.3.4 功率密度 39
2.3.5 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 40
2.4 電纜的功率損耗與信號源特性 42
2.4.1 電纜的功率損耗 43
2.4.2 信號源特性 46
2.5 電磁騷擾源 49
2.5.1 電磁騷擾源的分類 49
2.5.2 自然電磁騷擾源 50
2.5.3 人為電磁騷擾源 51
2.6 電磁騷擾的性質(zhì) 53
2.7 電磁環(huán)境 56
2.7.1 環(huán)境的電磁現(xiàn)象 56
2.7.2 端口的概念 57
2.7.3 環(huán)境分類與設(shè)備位置 58
2.8 電尺寸與電磁波頻譜 59
2.8.1 電尺寸 59
2.8.2 電磁波頻譜 61
參考文獻 64
第3章 電磁騷擾的耦合與傳輸理論
3.1 電磁騷擾的耦合途徑 68
3.2 傳導(dǎo)耦合的基本原理 69
3.2.1 電路性耦合 69
3.2.2 電容性耦合 71
3.2.3 電感性耦合 74
3.3 電磁輻射的基本理論 78
3.3.1 電磁輻射的物理概念 79
3.3.2 基本振子電磁場分布的一般表示式 79
3.3.3 近區(qū)場與遠區(qū)場 81
3.3.4 近區(qū)與遠區(qū)間的轉(zhuǎn)換區(qū) 83
3.3.5 高阻抗場和低阻抗場 84
3.4 近區(qū)場的阻抗 85
3.4.1 電基本振子近區(qū)場的波阻抗 85
3.4.2 磁基本振子近區(qū)場的波阻抗 86
3.5 輻射耦合 88
3.5.1 導(dǎo)體的天線效應(yīng) 88
3.5.2 輻射耦合方式 89
參考文獻 90
第4章 電磁兼容性控制
4.1 分析和解決電磁兼容性問題的一般方法 92
4.1.1 問題解決法 92
4.1.2 規(guī)范法 93
4.1.3 系統(tǒng)法 93
4.2 電磁騷擾的抑制策略 94
4.3 空間分離 95
4.4 時間分隔 95
4.5 頻率劃分和管制 96
4.5.1 頻譜管制 96
4.5.2 濾波 97
4.5.3 頻率調(diào)制 97
4.5.4 數(shù)字傳輸 97
4.5.5 光電傳輸 98
4.6 電氣隔離 98
參考文獻 99
第5章 屏蔽理論及其應(yīng)用
5.1 電磁屏蔽原理 102
5.1.1 電磁屏蔽的類型 102
5.1.2 靜電屏蔽 102
5.1.3 交變電場屏蔽 103
5.1.4 低頻磁場的屏蔽 105
5.1.5 高頻磁場的屏蔽 106
5.1.6 電磁場屏蔽 108
5.2 屏蔽效能 109
5.2.1 屏蔽效能的表示 109
5.2.2 屏蔽效能的計算方法 110
5.3 無限長磁性材料圓柱腔的靜磁屏蔽效能 110
5.3.1 圓柱腔內(nèi)的靜磁場 110
5.3.2 圓柱腔的靜磁屏蔽效能分析 112
5.3.3 圓柱腔的靜磁屏蔽效能計算實例 112
5.4 低頻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計算 113
5.4.1 矩形截面屏蔽盒的低頻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計算 113
5.4.2 圓柱形及球形殼體低頻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計算 114
5.5 計算屏蔽效能的電路方法 115
5.5.1 低頻屏蔽問題的定性討論 116
5.5.2 屏蔽的電路方法 117
5.6 屏蔽的平面波模型 123
5.6.1 導(dǎo)體平板的屏蔽效能 123
5.6.2 平面波模型推廣到非理想屏蔽結(jié)構(gòu) 126
5.6.3 屏蔽效能計算的解析方法 127
5.7 孔隙的電磁泄漏 130
5.7.1 金屬板縫隙的電磁泄漏 131
5.7.2 金屬板孔隙的電磁泄漏 132
5.7.3 截止波導(dǎo)管的屏蔽效能 134
5.7.4 孔陣的電磁屏蔽效能 135
5.7.5 通風(fēng)窗孔的屏蔽效能 137
5.8 有孔陣矩形機殼屏蔽效能公式化 139
5.8.1 理論分析 140
5.8.2 結(jié)果與討論 142
5.8.3 結(jié)論 145
5.9 抑制電磁泄漏的工程措施 145
參考文獻 151
第6章 接地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
6.1 接地及其分類 156
6.1.1 接地的概念 156
6.1.2 接地的要求 156
6.1.3 接地的分類 157
6.2 安全接地 157
6.2.1 設(shè)備安全接地 157
6.2.2 接零保護接地 158
6.2.3 防雷接地 159
6.2.4 安全接地的有效性 159
6.3 導(dǎo)體阻抗的頻率特性 160
6.3.1 直流電阻與交流電阻的廣義描述 160
6.3.2 導(dǎo)體電感 161
6.3.3 如何選擇搭接條 163
6.4 信號接地 163
6.4.1 單點接地 164
6.4.2 多點接地 166
6.4.3 混合接地 167
6.4.4 懸浮接地 167
6.5 屏蔽體接地 167
6.5.1 放大器屏蔽盒的接地 167
6.5.2 電纜屏蔽層的接地 168
6.5.3 電纜屏蔽層的一端接地與兩端接地 170
6.6 地回路干擾 172
6.6.1 接地公共阻抗產(chǎn)生的干擾 172
6.6.2 地電流與地電壓的形成 173
6.7 電路的接地點選擇 174
6.7.1 放大器與信號源的接地點選擇 174
6.7.2 多級電路的接地點選擇 175
6.7.3 諧振回路的接地點選擇 176
6.8 地回路干擾的抑制措施 176
6.8.1 隔離變壓器 176
6.8.2 縱向扼流圈 178
6.8.3 光電耦合器 180
6.8.4 差分平衡電路 181
參考文獻 183
第7章 搭接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
7.1 搭接的一般概念 186
7.2 搭接的有效性 188
7.3 搭接的實施 190
7.3.1 搭接的電化學(xué)腐蝕原理 190
7.3.2 搭接表面的清理和防腐涂覆 190
7.3.3 搭接的加工方法 191
7.4 搭接的設(shè)計 191
7.5 搭接質(zhì)量的測試 195
參考文獻 195
第8章 濾波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
8.1 濾波器的工作原理和類型 198
8.1.1 濾波器的工作原理 198
8.1.2 濾波器的類型 198
8.1.3 EMI濾波器的特點 199
8.2 濾波器的特性 199
8.3 反射式濾波器 201
8.4 吸收式濾波器 205
8.5 電源線濾波器 209
8.5.1 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 210
8.5.2 電源線濾波器的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 210
8.6 濾波器的安裝 212
參考文獻 214
第9章 EMC標準簡介
9.1 EMC標準化組織 220
9.1.1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220
9.1.2 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 221
9.1.3 TC77的組織結(jié)構(gòu)及其主要任務(wù) 222
9.1.4 與EMC相關(guān)的其他IEC技術(shù)委員會 223
9.1.5 有關(guān)地區(qū)和國家的EMC標準化組織 223
9.1.6 我國EMC標準化組織 223
9.2 國際EMC標準簡介 224
9.2.1 標準體系和分類 225
9.2.2 CISPR標準簡介 226
9.2.3 IEC/TC77標準簡介 228
9.2.4 歐洲EMC標準簡介 232
9.2.5 美國EMC標準簡介 241
9.2.6 德國EMC標準簡介 243
9.3 我國國家EMC標準簡介 244
9.3.1 我國國家EMC標準 244
9.3.2 我國國家軍用EMC標準 250
9.3.3 我國國家TEMPEST 技術(shù)標準 253
9.4 EMC標準舉例 254
9.4.1 GJB 151A—97簡介 254
9.4.2 GJB 152A—97簡介 256
參考文獻 257
第10章 EMC測量
10.1 概述 260
10.1.1 EMC測量分類 260
10.1.2 EMC預(yù)測量與EMC標準測量 261
10.2 EMC測量設(shè)施 262
10.2.1 開闊試驗場 262
10.2.2 屏蔽室 263
10.2.3 電波暗室 266
10.2.4 橫電磁波小室 267
10.2.5 混響室 268
10.3 EMC測量設(shè)備 271
10.3.1 測量接收機 271
10.3.2 電磁干擾測量設(shè)備 275
10.3.3 電磁敏感度測量設(shè)備 280
10.4 EMC測量實例 280
10.4.1 測量步驟和過程 280
10.4.2 測量報告 289
參考文獻 296
[WTHZ]第11章 PCB的電磁兼容性[WTBZ]
11.1 PCB元器件的EMC特性 298
11.2 PCB走線帶的EMC特性 299
11.3 PCB的EMC設(shè)計技術(shù) 302
11.4 PCB電磁兼容性設(shè)計的一般原則 303
11.4.1 PCB板層布局原則 303
11.4.2 PCB元器件布局原則 305
11.4.3 地線、電源線和信號線布置原則 306
11.4.4 布線設(shè)計原則 307
11.5 PCB的EMC實現(xiàn) 308
11.5.1 時鐘電路 308
11.5.2 輸入/輸出及內(nèi)部連接 311
11.5.3 背板及附屬卡 312
11.5.4 散熱片 314
11.5.5 元件組 314
11.5.6 旁路、去耦和儲能 317
11.5.7 鐵氧體元件 321
11.5.8 集成電路 322
11.6 PCB的電磁兼容性分析商用軟件簡介 325
11.6.1 EMC仿真分析軟件簡介 325
11.6.2 PCB的電磁兼容性設(shè)計實例 327
11.7 印制線拐角的頻域分析 334
11.7.1 印制線拐角特性阻抗突變的理論分析 335
11.7.2 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與討論 336
11.7.3 主要結(jié)論 339
參考文獻 339 2100433B
本書從電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出發(fā),在充分考慮其工程應(yīng)用背景的前提下,系統(tǒng)地介紹了電磁兼容(EMC)的基礎(chǔ)知識、 控制電磁兼容性的策略和方法、 抑制電磁干擾的相關(guān)技術(shù)、 電磁兼容標準和測量以及印制電路板(PCB)的電磁兼容性。本書內(nèi)容豐富、深入淺出 既有理論分析與基本原理的闡述,又有工程應(yīng)用問題的解決方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讀性。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chǔ)上修訂的。這次修訂增補了EMC標準簡介、EMC測量和PCB的電磁兼容性三章內(nèi)容。
本書適合電子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電技術(shù)、通信工程、儀器和測試技術(shù)、電氣工程等相關(guān)專業(yè)的師生使用,也可供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參考。
你好:這是廣聯(lián)達內(nèi)部的,賣的資料是不會有電子版外露的。只有書籍現(xiàn)在可以到網(wǎng)上去定購有優(yōu)惠活動。 每個分支客服那里都有,可以與你們當(dāng)?shù)氐穆?lián)系一下。
《廣聯(lián)達圖形算量軟件入門到精通第二版》》、《廣聯(lián)達圖形算量軟件入門到精通第二版》
可以在此處下載,鏈接是http://elf.fwxgx.com/download
你也一定是學(xué)生吧!我也是,我也在尋找。但我要告訴你,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都是自己的,我剛剛看到了這些話,就乖乖做了,告訴你:抄答案可不好哦~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提出來,大家可以幫你的。我要告訴你的...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3
地結(jié)合起來。一味追求實測和一味追求仿真的思路均是片 面的。以下列舉了大量的典型 EMC仿真實例,介紹對各類 電磁兼容問題如何有效地采用 CST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預(yù)估, 開闊電磁電路仿真軟件的應(yīng)用思路。 電磁仿真軟件有一個共性,就是它們都與要仿真物體 的電尺寸相關(guān)。電尺寸定義為被仿真物體的幾何尺寸(米) 除以所涉及最高頻率對應(yīng)的波長(米),單位是波長數(shù)。 電磁仿真分為電路仿真、準靜電磁仿真、全波電磁仿真、 高頻漸近仿真等四大類算法以及它們的混合算法。除了電 路仿真不涉及到結(jié)構(gòu)實物的物理尺寸外,其余均與其電尺 寸有關(guān)。注意,這里講的路仿真指的是純電路仿真,即基 于 SPICE 網(wǎng)絡(luò)的電壓電流仿真,不包含三維結(jié)構(gòu)分布參數(shù) 提取的概念,因為此時將涉及場仿真,即比電路仿真高一 個級別的 “準靜電磁仿真 ”。 根據(jù)電尺寸的大小,我們將電磁兼容仿真分為以下四 個層面: a) 印刷電路板板級 EMC仿真 [
書名: 工程電磁兼容(第2版) 書號: 7-115-15174-1/TN·2836
原書名: 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rinciples, Measurements, Technologies, and Computer Models
原出版社: IEEE Press
叢書名: 圖靈電子與電氣工程叢書
分類: 電子電氣 >> 基礎(chǔ)理論
作者: V.Prasad Kodali
譯者: 陳淑鳳 高攸綱 蘇東林 周璧華
出版日期: 2006-09-14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56
第1章 導(dǎo)論 1
1.1 電磁環(huán)境 1
1.2 歷史沿革 1
1.2.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 1
1.2.2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戰(zhàn)后的前25年 2
1.2.3 后25年 4
1.3 EMI與EMC概念和有關(guān)定義 5
1.4 實際經(jīng)驗和有關(guān)情況 8
1.4.1 輸電線 8
1.4.2 電源線 9
1.4.3 開關(guān)和繼電器 9
1.4.4 電話設(shè)備 9
1.4.5 射電天文學(xué) 9
1.4.6 生物效應(yīng) 10
1.4.7 飛機導(dǎo)航 10
1.4.8 軍用設(shè)備 11
1.4.9 安全可靠的通信 11
1.4.10 集成電路 12
1.5 頻譜管理 12
1.5.1 發(fā)射機和接收機 12
1.5.2 頻譜空間 13
1.5.3 電信 14
1.5.4 發(fā)展趨勢 15
1.6 EMI和EMC綜述 15
1.7 分析計算舉例 16
1.7.1 非線性 16
1.7.2 電抗耦合 18
1.7.3 導(dǎo)線的輻射 19
1.7.4 電路中的EMI源 21
參考文獻 21
習(xí)題 22
第2章 EMI的自然源與核源 24
2.1 引言 24
2.2 天體的電磁噪聲 25
2.3 閃電放電 26
2.3.1 地閃 26
2.3.2 云際放電 27
2.3.3 閃電產(chǎn)生的電磁場 27
2.3.4 閃電放電對傳輸線的效應(yīng) 29
2.4 靜電放電 30
2.4.1 電荷積累與放電 30
2.4.2 ESD波形模型 34
2.4.3 ESD等效電路 35
2.4.4 ESD的輻射場 35
2.5 電磁脈沖 37
2.5.1 表面核爆炸產(chǎn)生的電磁脈沖 38
2.5.2 高空核爆炸 38
2.5.3 電磁脈沖感應(yīng)電壓 39
2.5.4 通過電纜屏蔽層的電磁脈沖耦合 42
2.6 小結(jié) 42
2.7 實例 42
參考文獻 43
習(xí)題 44
第3章 設(shè)備和電路產(chǎn)生的電磁干擾 46
3.1 引言 46
3.2 電磁發(fā)射 46
3.2.1 系統(tǒng) 47
3.2.2 電氣設(shè)備 48
3.3 來自繼電器與開關(guān)的噪聲 49
3.3.1 電路模型 49
3.3.2 噪聲特性 50
3.3.3 電磁干擾的效應(yīng) 51
3.4 電路中的非線性 52
3.4.1 放大器的非線性性質(zhì) 52
3.4.2 調(diào)制 53
3.4.3 互調(diào) 55
3.4.4 交調(diào) 55
3.5 無源互調(diào) 55
3.6 傳輸線中的串?dāng)_ 56
3.6.1 多導(dǎo)體傳輸線 56
3.6.2 實例——三導(dǎo)體傳輸線 59
3.7 輸電線中的瞬變 60
3.7.1 感應(yīng)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61
3.7.2 輸電干線上的浪涌 62
3.8 電磁干擾 66
3.8.1 輻射耦合 66
3.8.2 傳導(dǎo)耦合 66
3.8.3 輻射與傳導(dǎo)組合 67
3.9 小結(jié) 67
3.10 實例 68
參考文獻 70
習(xí)題 71
第4章 概率和統(tǒng)計物理模型 73
4.1 引言 73
4.2 概率描述 73
4.3 統(tǒng)計物理模型 74
4.4 干擾的建模 74
4.4.1 干擾的分類 74
4.4.2 A類干擾 75
4.4.3 B類干擾 78
4.4.4 實例 82
4.5 電磁干擾/電磁兼容統(tǒng)計模型 82
4.5.1 環(huán)境電磁噪聲 83
4.5.2 電路中的電磁干擾 85
4.5.3 設(shè)備發(fā)射的統(tǒng)計模型 85
4.6 小結(jié) 85
參考文獻 86
習(xí)題 86
第5章 開闊試驗場地 88
5.1概述 88
5.2 開闊試驗場地測試 88
5.2.1 輻射發(fā)射測試 88
5.2.2 輻射敏感度測試 89
5.2.3 測試場地 90
5.2.4 測試天線 90
5.3 測試注意事項 92
5.3.1 電磁環(huán)境 92
5.3.2 電磁散射體 92
5.3.3 電源和電纜的連接 92
5.4 開闊試驗場地 92
5.4.1 固定式EUT 93
5.4.2 固定式天線 94
5.4.3 EUT-天線的間距 94
5.5 地形粗糙度 94
5.6 歸一化場地衰減 95
5.6.1 遠區(qū)電場 95
5.6.2 場地衰減和歸一化場地衰減(NSA) 10
5.7 測試場地非理想性的測量 105
5.8 天線系數(shù)測量 109
5.8.1 標準場地法 109
5.8.2 注意事項 110
5.9 測試誤差 110
5.10 小結(jié) 110
5.11 實例 111
參考文獻 113
習(xí)題 113
第6章 輻射干擾測試 116
6.1 引言 116
6.2 暗室 116
6.2.1 暗室 116
6.2.2 使用暗室進行測試 118
6.2.3 測試誤差的來源 120
6.3 橫電磁波小室 123
6.3.1 橫電磁波小室 123
6.3.2 使用橫電磁波小室進行測試 126
6.3.3 測試誤差的來源 133
6.4 混響室 136
6.4.1 混響室 136
6.4.2 使用混響室進行測試 138
6.5 吉赫茲橫電磁波小室 139
6.5.1 GTEM小室 139
6.5.2 使用GTEM小室進行電磁兼容性評估 141
6.5.3 與開闊試驗場地測試結(jié)果的比較 142
6.6 測試設(shè)施的比較 142
6.6.1 暗室 143
6.6.2 TEM小室 144
6.6.3 混響室 145
6.6.4 GTEM小室 146
6.6.5 測試不確定度 146
參考文獻 146
習(xí)題 148
第7章 傳導(dǎo)電磁干擾測試 150
7.1 引言 150
7.2 傳導(dǎo)電流/電壓的特點 150
7.2.1 共模與差模干擾 150
7.2.2 共模與差模干擾舉例 151
7.3 電力線上的傳導(dǎo)電磁噪聲 153
7.3.1 電力線上的瞬態(tài)干擾 153
7.3.2 低壓交流線上浪涌信號的傳播 154
7.3.3 艦船與飛機上的傳導(dǎo)電磁干擾 155
7.4 設(shè)備的傳導(dǎo)電磁干擾 156
7.4.1 傳導(dǎo)電磁干擾的測試設(shè)備 156
7.4.2 傳導(dǎo)電磁干擾的測試配置 159
7.4.3 共模與差模干擾的測試 163
7.5 傳導(dǎo)電磁干擾抗擾度 164
7.6 檢波器與測試 165
參考文獻 166
習(xí)題 167
第8章 脈沖干擾抗擾度 169
8.1 引言 169
8.2 脈沖電磁干擾抗擾度 169
8.3 靜電放電 171
8.3.1 靜電放電脈沖 171
8.3.2 靜電放電測試 173
8.3.3 靜電放電發(fā)生器 176
8.3.4 靜電放電測試等級 179
8.4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 179
8.4.1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 179
8.4.2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測試的試驗臺 181
8.4.3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發(fā)生器 182
8.4.4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測試 184
8.5 浪涌 184
8.5.1 浪涌 184
8.5.2 浪涌測試 185
8.5.3 浪涌測試波形 187
8.6 小結(jié) 190
參考文獻 190
習(xí)題 191
第9章 接地、屏蔽與搭接 193
9.1 電磁兼容技術(shù)工藝 193
9.2 接地 193
9.2.1 接地原理及實踐 194
9.2.2 接地注意事項 200
9.2.3 接地電阻的測量 202
9.2.4 電磁兼容中的系統(tǒng)接地 204
9.2.5 電纜屏蔽體的接地 207
9.2.6 設(shè)計舉例 208
9.2.7 附加實例 210
9.3 屏蔽 210
9.3.1 屏蔽理論及屏蔽效能 211
9.3.2 屏蔽材料 220
9.3.3 在不連續(xù)處屏蔽的完整性 221
9.3.4 導(dǎo)電涂料 227
9.3.5 電纜屏蔽 227
9.3.6 屏蔽效能的測試 230
9.3.7 幾個實例 234
9.4 電氣搭接 235
9.4.1 搭接帶的形狀與材料 236
9.4.2 優(yōu)良搭接的一般準則 238
9.5 小結(jié) 239
9.6 實例 240
參考文獻 241
習(xí)題 242
第10章 電磁干擾濾波器 244
10.1 引言 244
10.2 濾波器的特性 244
10.2.1 阻抗失配效應(yīng) 246
10.2.2 集總元件低通濾波器 246
10.2.3 高通濾波器 253
10.2.4 帶通濾波器 254
10.2.5 帶阻濾波器 256
10.2.6 介入損耗濾波器設(shè)計 257
10.3 電源線濾波器設(shè)計 262
10.3.1 共模濾波器 263
10.3.2 差模濾波器 264
10.3.3 共模差模組合濾波器 264
10.3.4 電感器設(shè)計 265
10.3.5 共模扼流圈的泄漏電感 266
10.3.6 泄漏電感的降低 266
10.3.7 電源線濾波器:設(shè)計示例 266
10.4 濾波器安裝 268
10.5 濾波器的評估269
10.6 小結(jié) 270
參考文獻 270
習(xí)題 271
第11章 電纜、連接器及部件 273
11.1 引言 273
11.2 電磁干擾抑制電纜 273
11.2.1 吸收電纜 274
11.2.2 帶狀電纜 277
11.3 電磁兼容連接器 277
11.3.1 尾巴效應(yīng) 278
11.3.2 連接器屏蔽 278
11.3.3 連接器測試 279
11.3.4 互調(diào)干擾(生銹螺栓效應(yīng)) 282
11.4 電磁兼容襯墊 282
11.4.1 導(dǎo)線編織網(wǎng)襯墊 282
11.4.2 金屬絲屏蔽襯墊 283
11.4.3 定向金屬絲網(wǎng)柵 283
11.4.4 導(dǎo)電合成橡膠 284
11.4.5 透明的導(dǎo)電窗 284
11.4.6 導(dǎo)電膠 284
11.4.7 導(dǎo)電滑脂 284
11.4.8 導(dǎo)電涂料 285
11.5 隔離變壓器 285
11.6 光隔離器 288
11.7 瞬態(tài)及浪涌抑制器件 288
11.7.1 氣體管浪涌抑制器 289
11.7.2 半導(dǎo)體瞬態(tài)抑制器 293
11.7.3 瞬態(tài)防護混合電路 295
11.8 電磁兼容附件:綜述 296
11.8.1 電纜 296
11.8.2 連接器 297
11.8.3 鐵氧體部件 297
11.8.4 電磁兼容襯墊 298
11.8.5 瞬態(tài)防護器件 299
11.8.6 小結(jié) 299
參考文獻 300
第12章 頻率指配和頻譜節(jié)約 302
12.1 引言 302
12.2 頻率分配和頻率指配 302
12.2.1 規(guī)定 302
12.2.2 頻譜利用 303
12.2.3 頻譜利用率的評估 304
12.3 調(diào)制技術(shù) 306
12.3.1 模擬調(diào)制 306
12.3.2 數(shù)字調(diào)制 308
12.3.3 設(shè)計折中 309
12.3.4 實例設(shè)計考慮 310
12.4 頻譜節(jié)約 310
12.4.1 目標函數(shù)的最小化 311
12.4.2 圖形標色 314
12.4.3 注釋 316
12.4.4 啟發(fā)式搜索 316
12.4.5 基于線性代數(shù)的網(wǎng)格頻率指配方法 322
12.5 頻譜節(jié)約:小結(jié) 322
參考文獻 324
習(xí)題 324
第13章 電磁兼容計算機建模與仿真 326
13.1 引言 326
13.2 通用和全面的評估方法 326
13.3 復(fù)雜系統(tǒng)的電磁兼容分析 328
13.3.1 建模技術(shù)、物理系統(tǒng)及求解方法 330
13.3.2 電磁場分析和預(yù)測程序 336
13.4 自動化的系統(tǒng)級EMC分析過程描述 341
13.4.1 數(shù)值程序外部系統(tǒng)建模 345
13.4.2 數(shù)值程序內(nèi)部系統(tǒng)建模 347
13.4.3 建模和分析過程 348
13.5 電磁兼容計算建模和仿真的發(fā)展方向 351
13.5.1 專家系統(tǒng)及其他先進軟件仿真技術(shù)的應(yīng)用 352
13.5.2 基于專家系統(tǒng)的電磁兼容性軟件包 353
13.6 小結(jié) 354
參考文獻 355
習(xí)題 356
第14章 信號完整性 358
14.1 引言 358
14.2 信號完整性問題 359
14.2.1 典型信號完整性問題 359
14.2.2 信號完整性問題會發(fā)生在哪里 360
14.2.3 電子封裝中的信號完整性 360
14.3 信號完整性分析 361
14.3.1 設(shè)計流程中的信號完整性分析 361
14.3.2 信號完整性分析的原則 363
14.4 設(shè)計中的信號完整性問題 365
14.4.1 上升時間和信號完整性 365
14.4.2 傳輸線、反射、串?dāng)_ 366
14.4.3 電源/地噪聲 367
14.5 建模和仿真 369
14.5.1 電磁建模技術(shù) 369
14.5.2 SI工具 370
14.5.3 IBIS 371
14.6 信號完整性實例 372
參考文獻 374
第15章 EMC標準 376
15.1 引言 376
15.2 EMI/EMC相關(guān)標準 376
15.3 MIL-STD-461/462 377
15.3.1 傳導(dǎo)干擾控制 378
15.3.2 輻射干擾控制 379
15.3.3 中等暴露電平時的敏感度 380
15.3.4 其他軍用標準 380
15.4 IEEE/ANSI標準 381
15.5 CISPR/IEC標準 382
15.6 FCC法規(guī) 382
15.7 英國標準 383
15.8 VDE標準 383
15.9 歐洲標準 384
15.10 日本的EMI/EMC標準 386
15.11 性能標準——一些比較 386
15.11.1 美國軍用標準 386
15.11.2 IEC/CISPR標準 387
15.11.3 ANSI標準和FCC規(guī)定 388
15.11.4 脈沖干擾抗擾度 389
15.12 小結(jié) 389
15.13 更新 390
15.13.1 美國軍用標準 390
15.13.2 ANSI/IEEE標準 391
15.13.3 CISPR/IEC標準和歐洲標準 391
15.13.4 標準和測試程序 392
參考文獻 392
第16章 文獻選錄 394
16.1 電磁干擾的實際影響及相關(guān)內(nèi)容 394
16.2 電磁噪聲:源及說明 395
16.3 開闊試驗場地測量 398
16.4 輻射發(fā)射及輻射敏感度的實驗室測量 399
16.5 傳導(dǎo)發(fā)射及傳導(dǎo)敏感度的測量 401
16.6 脈沖干擾抗擾度的測量 401
16.7 接地、屏蔽與搭接 402
16.8 電磁兼容濾波器 405
16.9 電磁兼容部件 406
16.10 頻譜管理及頻率指配 407
16.11 電磁兼容計算機模型 408
16.12 信號完整性(SI) 412
附錄1 EMC專業(yè)術(shù)語 414
附錄2 EMI/EMC單位 423
附錄3 參考文獻 424
附錄4 EMI/EMC標準(商用與非軍用標準) 427
附錄5 EMC電子資源 432
索引 4332100433B
本書介紹了電磁兼容的基本知識,并提供了電磁干擾源、電磁兼容/電磁干擾測量、控制電磁干擾的技術(shù)工藝、計算機仿真與設(shè)計以及國際電磁兼容標準的新信息。本書將以嚴格解為基礎(chǔ)的電磁兼容基本理論與最新的實際應(yīng)用相結(jié)合,簡明直觀,實用性強。
本書可供有實際經(jīng)驗的工程師參考,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