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鋼結構基本構件設計 1 總則和材料 1.0 總則 1.1 鋼材分類和性能 1.2 選材變通方法 2 設計基本規(guī)定 2.1 設計原則 2.2 荷載 2.3 設計指標 2.4 變形規(guī)定 2.5 構造 3 基本構件計算 3.1 受彎構件 3.2 軸心受力構件和拉彎、壓彎構件 3.3 疲勞計算 3.4 塑性設計 4 連接 4.1 焊接 4.2 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 4.3 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群的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4 拼接連接 4.5 連接設計實例第2篇 單層房屋鋼結構設計 5 單層房屋鋼結構的組成 5.1 概述和受力體系 5.2 排架荷載 6 單層房屋的屋面 6.1 國內曾采用過的幾種屋面材料 6.2 壓型鋼板和夾芯板的板型及檁距 6.3 發(fā)泡水泥復合板(太空板) 6.4 各種屋面設計參數(shù) 6.5 板的連接 6.6 建筑構造 6.7 壓型鋼板的計算 6.8 壓型鋼板的構造 6.9 壓型鋼板的連接構造與計算 7 屋蓋結構 7.1 檁條 7.2 屋架 7.3 托架和托梁 7.4 天窗架 7.5 網(wǎng)架 7.6 屋蓋支撐 8 吊車梁 8.1 概述 8.2 吊車梁系統(tǒng)的組成和類型 8.3 設計的基本要求 8.4 實腹式焊接吊車梁 8.5 實腹式鉚接吊車梁 8.6 吊車桁架 8.7 箱形焊接吊車梁 8.8 壁行吊車梁和懸掛式吊車梁 8.9 制動結構、輔助桁架及支撐 8.10 吊車梁與柱的連接計算及構造 8.11 吊車軌道和車擋 8.12 吊車梁設計實例 9 門式剛架 9.1 剛架特點及適用范圍 9.2 結構形式及有關要求 9.3 內力和側移計算 9.4 構件截面設計 9.5 節(jié)點設計 9.6 剛架設計實例 9.7 剛架設計系列 9.8 有關剛架設計中的若干問題 10 排架柱 10.1 設計的一般要求 10.2 柱的計算及構造 10.3 柱間支撐 10.4 廠房縱向剛度和溫度應力計算 10.5 柱及柱間支撐的抗震構造措施 10.6 柱及柱間支撐實例 11 墻架 11.1 一般說明 11.2 墻架結構的布置 11.3 墻架構件的截面計算 11.4 墻架的連接節(jié)點 11.5 墻架構件的計算示例 11.6 墻架構件選用 12 工作平臺結構 12.1 一般說明 12.2 平臺結構構件的形式和計算 12.3 平臺結構的連接和構造 12.4 平臺梁的構造及其計算特點 12.5 平臺柱的構造和梁柱的連接 12.6 平臺柱的柱腳及柱間支撐計算 12.7 欄桿和鋼梯 13 制作、運輸、安裝、防銹和防火 13.1 概要 13.2 鋼結構的制作 13.3 鋼結構的運輸和安裝 13.4 防銹與防火第3篇 鋼結構設計計算圖表 14 穩(wěn)定系數(shù) (1)軸心受壓構件的截面分類 (2)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 15 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 (1)無側移框架等截面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2)有側移框架等截面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3)柱上端為自由的單階柱下段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4)柱上端可移動但不轉動的單階柱下段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5)柱上端為自由的雙階柱下段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6)柱上端可移動但不轉動的雙階柱下段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 16 鋼材的規(guī)格及截面特性 (1)型鋼的規(guī)格及截面特性 (2)鋼板的規(guī)格及尺寸 (3)冷彎型鋼的規(guī)格、尺寸及截面特性 (4)兩個等邊及不等邊角鋼組合時連接填板的最大間距 17 組合截面特性 (1)兩個熱軋等邊角鋼的組合截面特性(按GB/T 9787-1988計算) (2)兩個熱軋不等邊角鋼(兩短邊相連)的組合截面特性(按CB/T 9788-1988計算) (3)兩個熱軋不等邊角鋼(兩長邊相連)的組合截面特性(按CB/T 9788-1988計算) (4)兩個熱軋普通槽鋼的組合截面特性(按GB/T 707-1988計算) (5)兩個熱軋輕型槽鋼的組合截面特性(按YB164-63計算) (6)焊接工字形鋼的截面特性 (7)焊接槽形鋼的截面特性 18 緊固件的規(guī)格、尺寸及重量 (1)半圓頭鉚釘(粗制)的規(guī)格(按GB/T 863.1-1986) (2)沉頭鉚釘(粗制)的規(guī)格(按CB/T 865-1986) (3)半沉頭鉚釘(粗制)的規(guī)格(按GB/T 866-1986) (4)普通C級六角頭螺栓的規(guī)格(按GB/T 5780-2000) (5)普通C級工型六角螺母的規(guī)格(按GB/T 41-2000) (6)普通C級平墊圈的規(guī)格(按GB/T 95-1985) (7)普通A級、B級六角頭螺栓的規(guī)格(按GB/T 5782-2000) (8)普通A級、B級工型六角螺母的規(guī)格(按GB/T 6170-2000) (9)普通A級平墊圈、A級平墊圈(倒角型)的規(guī)格(按CB/T 97.1-1985、GB/T 97.2-1985) (10)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的規(guī)格(按GB/T 1228-1991) (11)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螺母的規(guī)格(按GB/T 1229-1991) (12)鋼結構用高強度墊圈的規(guī)格(按GB/T 1230-1991) (13)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的規(guī)格(按GB/T 3632-1995) (14)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母的規(guī)格(按GB/T 3632-1995) (15)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墊圈的規(guī)格(按GB/T 3632-1995) (16)標準型彈簧墊圈的規(guī)格(按GB/T 93-1987) (17)輕型彈簧墊圈的規(guī)格(按GB/T 859-1987) (18)工字鋼用方斜墊圈的規(guī)格 (19)槽鋼用方斜墊圈的規(guī)格 19 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承載力矩設計值 (1)受彎構件的承載力矩設計值 (2)軸心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穩(wěn)定) 20 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 (1)焊接連接的承載力設計值 (2)普通螺栓的承載力設計值 (3)高強度螺栓的承載力設計值 21 橫梁的固端彎矩 (1)一端固定一端鉸支梁的固端彎矩計算公式 (2)兩端固定梁的固端彎矩計算公式 22 單跨等截面門式剛架彎矩剪力計算公式 (1)雙坡門式鉸接剛架計算公式 (2)雙坡門式剛接剛架計算公式第4篇 有關標準 相關內容和技術資料 23 標準名稱 (1)材料的標準 (2)型鋼、鋼板的標準 (3)緊固件的標準 (4)焊接接頭形式與尺寸的標準 (5)涂料的標準 24 材料的性能 (1)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2)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3)普通碳素鋼、熱軋圓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4)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用原鋼材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5)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性能等級及其力學性能 (6)碳鋼焊條的藥皮類型和焊接電源 (7)碳素焊條熔敷金屬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8)低合金焊條熔敷金屬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25 型鋼的規(guī)線距離和連接尺寸 (1)熱軋角鋼的規(guī)線距離 (2)熱軋工字鋼的規(guī)線距離 (3)熱軋槽鋼的規(guī)線距離 (4)熱軋普通工字鋼的連接尺寸 (5)熱軋輕型工字鋼的連接尺寸 (6)熱軋普通槽鋼的連接尺寸 (7)熱軋輕型槽鋼的連接尺寸 26 吊車技術資料 (1)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DQQD型5~50/10t吊鉤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2003年 (2)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DSQD型5~125t吊鉤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2003年 (3)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75/20~125/30t吊鉤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2003年 (4)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150/30~400/80t吊鉤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2003年 (5)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5~50/10t吊鉤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2003年 (6)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1~10t吊鉤LDB型電動單梁起重機技術規(guī)格參考文獻
本手冊基于近年來的工程設計經(jīng)驗和科研成果,根據(jù)新頒布的《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以及其他相關國家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編寫,內容包括:鋼結構設計基本規(guī)定與計算,單層房屋鋼結構,涉及門式剛架、排架、屋架、網(wǎng)架等設計,以及設計例題、構件選用表、構件承載力計算表與有關計算用圖表資料。高層鋼結構將編入下冊出版。
本書可供建筑結構設計、施工、教學人員使用和參考。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2006-12-01 第2版2006-12-01 第16次印刷開 本:16開頁 數(shù):664頁ISBN:7112081459
求鋼結構設計手冊、剛接鋼結構設計,還有請教各位大神,鋼結構設計入門的話用哪個軟件比較好?
中建工出版的《房屋鋼結構設計》作者:沈祖炎,陳以一,陳揚驥,對鋼結構的基礎設計內容講解比較全面。中建工出版的《鋼結構基本原理(第二版)》作者:沈祖炎等。對鋼結構原理的講解很精辟,深入淺出??茖W出版社的...
哪位好人有鋼結構設計手冊、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規(guī)范的電子版。。
百度文庫里搜搜,應有盡有,自己下載。
格式:pdf
大?。?span id="hduvgkv"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28頁
評分: 4.5
Sap2000鋼結構設計手冊_中文資料
鋼結構設計手冊信息
書名:看世界土木工程系列典籍--美國鋼結構設計手冊(上冊)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定價:65
條形碼:9787560829777
ISBN:ISBN 7-5608-2977-5
作者:ROGER L.BROCKENBROUGH
印刷日期:2006-3-1
出版日期:2006-3-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shù):精裝20開,586頁
簡介:譯者序
2001年底,時任同濟大學出版社總編的周克榮教授委托同濟大學建筑工程系鋼結構研究室作本書的翻譯。當時,國內鋼結構發(fā)展的高潮已初露端倪,工程界對學習發(fā)達國家的鋼結構技術抱有極大熱情。面對千余頁的《美國鋼結構設計手冊》,曾計劃用1年時間完成翻譯工作。翻譯主力全靠在讀的研究生們,校譯則由教師承擔。
期間先后參加本書翻譯工作的有鋼結構研究室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翟紅、徐建設、郭小農(nóng)、楊晶、陳之毅、韓琳、陳建興、王偉、卞若寧、張峰、彭禮、童駿、楊永華、吳香香、江曉峰、田海、陳譽、黃永強和在同濟做博士后研究的宋振森老師。譯者們在完成課程學習和課題研究的同時,日以繼夜,勤奮工作,但畢竟時間有限,且《手冊》涉及知識面甚廣,不是憑著讀過的專業(yè)英語課程就能輕易完成的,故此一段工作已耗時甚多。輪及教師審校時,困難亦超出預計:繁重的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使得連續(xù)工作難以實現(xiàn);為妥切把握原文和譯文之間的對應,所費查詢和切磋功夫也不在少數(shù);分解作業(yè)帶來的統(tǒng)稿時,在語言表達統(tǒng)一和風格相近上所花的功夫,竟比第一稿翻譯還要費時。諸種因素累加,致使出版一拖再拖。所幸歷經(jīng)四年,三易譯稿,今夏終于盼見付印的曙光。
本書內容豐富。前五章包含結構鋼材性質、加工制作、連接、一般結構的分析原理和特殊結構的分析方法,可以視為鋼結構設計的基礎知識;六至十章主要是關于建筑鋼結構的內容;最后五章都是關于橋梁鋼結構的介紹。前十章由陳以一教授、趙憲忠副研究員分工承擔了校對、修改、潤色?,F(xiàn)集成一冊首先出版。后五章的第一稿由陳以一先做了部分校改,其后全部委托從京都大學留學歸國、專攻鋼與組合結構橋梁的吳沖教授接手校對和修改,擬作為第二分冊年內出版。
考慮到我國出版標準的要求和讀者的閱讀習慣,前十章付印前,請研究生葛利俊對表格、公式、習題和文字中的英制單位加注了國際單位。(加"x"號的公式系本書編輯所加)。
參加本書翻譯工作的大多數(shù)研究生們今天或畢業(yè)、或出國,僅有幾位還能以"學生"的身份看到自己的作品印成書,雖然有些遺憾,但作為主持翻譯工作的教師,由衷地感謝各位付出的辛勤勞動。
希望本書的翻譯和出版,對國內鋼結構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能有一點積極的作用。
限于譯者、校者的專業(yè)水平與中英文水平,錯訛之處恐是難免的問題。讀者海涵固然幸甚,愿指教一二,更不勝感激。
陳以一 趙憲忠
2006年2月10日
內容簡介
《鋼結構設計手冊(下)(精)》為鋼結構設計手冊第三版的下冊,內容為多高層鋼結構房屋,全部按照最新頒布的《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督ㄖ拐鹪O計規(guī)范》(GB 50011—2001),以及《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99—98)等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編寫。主要有設計基本原則、結構布置與結構體系,構件和節(jié)點計算、組合樓蓋、制作安裝與防火,并附有設計實例、工程實例、以及焊接坡口、堅固件連接、結構組裝與安裝允許偏差、國內外H型鋼等資料。上冊除基本規(guī)定外,主要為單層房屋鋼結構、輕型門式剛架及網(wǎng)架。 《鋼結構設計手冊(下)(精)》可供建筑結構設計、施工、教學人員使用和參考。2100433B
內容簡介
《簡明鋼結構設計手冊》根據(jù)最新頒布的國家標準《鋼結構 設計規(guī)范》(GBJ17-88)以及有關的材料和設計標準 編寫而成?!逗喢麂摻Y構設計手冊》共20章、10個附錄。其內容包括鋼 結構基本構件設計、單層廠房鋼結構設計、高層建筑 鋼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計算圖表。闡述鋼結構塑性 設計、壓型鋼板設計、鋼與混凝土組合板、組合梁以 及圓鋼管結構節(jié)點的設計。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