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焊接修復技術(第二版) | 作????者 | 李亞江,張永喜,王娟 |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8年05月 |
ISBN | 9787122024091 |
第1章 概述
1.1 焊接修復的特點
1.1.1 修復破損或磨損的部件
1.1.2 修復制造新部件:再制造技術
1.2 金屬表面的磨損與腐蝕
1.2.1 金屬磨損及影響因素
1.2.2 金屬表面的腐蝕及影響因素
1.3 焊接修復應用現(xiàn)狀及前景
1.3.1 焊接修復應用現(xiàn)狀
1.3.2 焊接修復的應用前景
第2章 焊接修復方法及所用的材料
2.1 常用的焊接修復方法
2.1.1 電弧焊修復
2.1.2 金屬表面噴涂修復
2.2 焊接修復方法的適用性
2.2.1 焊接修復方法的選用
2.2.2 各種焊接修復方法的比較
2.3 焊接修復所用的材料
2.3.1 常用修復焊條的特點
2.3.2 修復用焊條的型號和牌號
2.3.3 修復用焊絲、焊劑的特點
2.4 堆焊合金的類型及特點
2.4.1 堆焊合金的類型
2.4.2 堆焊合金的應用特點
2.4.3 堆焊合金的選用
第3章 焊條電弧焊修復技術
3.1 焊條電弧焊修復的特點及工藝
3.1.1 焊條電弧焊修復特點及應用范圍
3.1.2 焊條電弧焊修復設備及輔助工具
3.1.3 焊條電弧焊修復工藝要點
3.2 焊條電弧焊修復應用實例
3.2.1 軸類零件的焊條電弧焊修復
3.2.2 電站設備損壞件的焊接修復
3.2.3 汽車零部件的焊接修復
3.2.4 軋輥及大型卷板機損壞件的焊接修復
3.2.5 磨煤機入口端蓋及擴徑機水罐裂紋的修復
3.2.6 煤氣發(fā)生爐爐底開裂的修復
3.2.7 ZG42CrMo軌道梁和升降立柱的修復
3.2.8 尿素吸收塔異種鋼及不銹鋼復合板的焊接修復
第4章 氣焊修復技術
4.1 氣焊修復的特點及工藝
4.1.1 氣焊修復的特點
4.1.2 氣焊修復用裝置
4.1.3 氣焊修復工藝
4.2 氣焊修復實例
4.2.1 鋼軌的氣焊修復
4.2.2 變速箱體及齒輪的氣焊焊補
4.2.3 鑄鐵汽缸蓋及汽缸體主軸承孔的氣焊修復
4.2.4 滑動軸承及軸瓦的氣焊修復
4.2.5 鋁制缸蓋及電極板的氣焊修復
第5章 埋弧堆焊修復技術
5.1 埋弧堆焊修復的分類及特點
5.1.1 埋弧堆焊修復的分類
5.1.2 埋弧堆焊修復的特點
5.2 埋弧堆焊工藝及參數(shù)
5.2.1 主要工藝參數(shù)
5.2.2 影響埋弧堆焊修復質量的因素
5.3 埋弧堆焊修復應用實例
5.3.1 合金結構鋼件的埋弧堆焊修復
5.3.2 鋼軋輥的埋弧堆焊修復
5.3.3 閥門密封面的埋弧堆焊
5.3.4 藥芯焊絲埋弧堆焊修復
5.3.5 鍛錘底座的埋弧堆焊修復
第6章 氣體保護焊修復技術
6.1 氣體保護焊修復的技術特點
6.1.1 鎢極氬弧焊修復技術
6.1.2 熔化極氣體保護焊修復技術
6.1.3 自保護管狀焊絲堆焊修復
6.2 鎢極氬弧焊修復實例
6.2.1 鋁青銅閥門密封面的堆焊
6.2.2 異種鋼蒸汽管道的TIG焊接修復
6.2.3 大型軟面齒輪打齒的TIG焊接修復
6.2.4 錫青銅古鐘的焊接修復
6.2.5 船用螺旋槳的TIG焊接修復
6.2.6 汽輪機轉子的鎢極氬弧焊修復
6.2.7 液力變矩器的鎢極氬弧焊修復
……
第7章 等離子弧堆焊修復技術
第8章 噴涂修復技術
第9章 焊接修復的質量檢驗
參考文獻
本書從實用性角度對工程結構中破損零部件的焊接修復技術作了闡述,簡明實用,具有指導實踐的意義。本書突出了焊接修復的技術特點和應用,能幫助讀者了解和學會解決一般焊接修復問題的方法和一些特殊的技巧。增加了一些新工藝和成功的經(jīng)驗,穿插了大量生產上經(jīng)常遇到的各種機械零部件焊接修復的應用實例,讀者能從這些實例中得到啟發(fā)和借鑒。
本書主要供從事與材料、機械制造和焊接技術相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yè)單位的有關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
你好:這是廣聯(lián)達內部的,賣的資料是不會有電子版外露的。只有書籍現(xiàn)在可以到網(wǎng)上去定購有優(yōu)惠活動。 每個分支客服那里都有,可以與你們當?shù)氐穆?lián)系一下。
陶瓷餐具看是出了什么問題,估計多半是破碎。陶瓷的現(xiàn)代修復一般都是以樹脂膠為主,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議修復后再使用,另外修復的成本遠遠高于陶瓷餐具的成本,一般來說如果是老東西還算是有修復的價值。
陶瓷餐具看是出了什么問題,估計多半是破碎。陶瓷的現(xiàn)代修復一般都是以樹脂膠為主,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議修復后再使用,另外修復的成本遠遠高于陶瓷餐具的成本,一般來說如果是老東西還算是有修復的價值。
格式:pdf
大?。?span id="mliix9e" class="single-tag-height">582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普光氣田在試氣投產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5口井套管頭心軸有不同程度的劃痕損傷,需進行修復。由于套管頭心軸為馬氏體不銹鋼410、鎳基合金718等特殊材質,國內外無施工先例和經(jīng)驗可借鑒。通過采用氬弧焊焊接工藝,并配合使用ERNiCrMo-3鎳基合金625焊絲,對5口井套管頭心軸焊接修復,均試壓合格,成功率達到100%。現(xiàn)場應用表明,該工藝適合特殊材質的焊接修復,為國內在特殊材質井口裝置的修復方面取得了寶貴的經(jīng)驗。
格式:pdf
大?。?span id="j8tbliq" class="single-tag-height">58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HT250型鑄鐵由于其特性較為復雜,焊接工藝特殊,在現(xiàn)場實際應用中,根據(jù)鑄鐵破裂的具體情況,提出修復方案,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進行修復。
該書于2005年出版后得到社會和眾多讀者的歡迎。本書第二版除了保持原有的突出焊接修復的工藝特點和實用性、反映當前焊接修復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給出一些典型工程結構破損零部件焊接修復的應用實例外,還更新和補充了新的應用實例,使之更加適合于實際應用。增加了一些新工藝和成功經(jīng)驗,引用了大量生產上經(jīng)常遇到的各種機械零部件焊接修復的實例。應指出的是,由于實例原作者受當時所處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所選用的修復方法和焊接材料不一定是最先進和最合理的,但仍希望讀者能從這些實例中得到啟發(fā)和借鑒。本書注重技術要點的簡明闡述和實際應用,通過對一些焊接修復實例的分析能幫助讀者提高焊接修復技能,了解和學會解決一般焊接修復問題的方法和一些特殊的技巧。本書適用性廣泛,主要供從事與材料、機械制造和焊接技術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特別是負責現(xiàn)場施工的技術人員和中、高級技術工人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yè)單位的有關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
本書從實用性角度對工程結構中破損零部件的焊接修復技術作了闡述,簡明實用,具有指導實踐的意義。本書突出了焊接修復的技術特點和應用,能幫助讀者了解和學會解決一般焊接修復問題的方法和一些特殊的技巧。增加了一些新工藝和成功的經(jīng)驗,穿插了大量生產上經(jīng)常遇到的各種機械零部件焊接修復的應用實例,讀者能從這些實例中得到啟發(fā)和借鑒。
本書主要供從事與材料、機械制造和焊接技術相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yè)單位的有關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
《焊接修復技術及案例分析》(作者王成文)針對焊接修復技術的適宜性和設備損壞的復雜性,介紹了焊接修復技術相關基礎知識,采用焊接修復活動的思維模式和修復工程理論指導生產實踐,歸納常用焊接修復技術措施和施工操作技巧,并精選了十八個焊接修復工程應用案例,探索焊接修復經(jīng)驗,闡述焊接修復的技術路線、工藝要點、工藝參數(shù)等內容。希望本書能對從事焊接修復的工程技術人員、維修焊工、學生、企業(yè)設備負責人有所啟迪,也愿為焊接新技術推廣、提高焊接修復實踐水平等方面作出貢獻。
《焊接修復技術及案例分析》(作者王成文)針對焊接修復技術的適宜性和設備損壞的復雜性,介紹了焊接修復技術相關基礎知識,采用焊接修復活動的思維模式和修復工程理論指導生產實踐,歸納常用焊接修復技術措施和施工操作技巧,并精選了十八個焊接修復工程應用案例,探索焊接修復經(jīng)驗,闡述焊接修復的技術路線、工藝要點、工藝參數(shù)等內容。希望本書能對從事焊接修復的工程技術人員、維修焊工、學生、企業(yè)設備負責人有所啟迪,也愿為焊接新技術推廣、提高焊接修復實踐水平等方面作出貢獻。
王成文,男,1965年2月出生,1986年7月畢業(yè)于太原工業(yè)大學(現(xiàn)太原理工大學)焊接工藝與設備專業(yè),大學本科、工學學士,高級工程師、國際焊接工程師。曾擔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職工技協(xié)焊接協(xié)會理事、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副秘書長。主持編寫了《焊接材料手冊及工程應用案例》和《焊接生產與工程管理》等技術書籍、高校教材,參與編寫了《簡明鈑金實用手冊》和《實用鈑金技術手冊》等著作。累積發(fā)表了焊接工藝研究、焊接修復技術、焊接工藝評定、焊接材料檢驗及焊接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科技論文四十余篇。先后完成二十余項科研課題,解決了許多焊接生產實際問題,其中《雙絲窄間隙埋弧焊工藝及設備的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發(fā)明二等獎。1994年、1995年被太原市經(jīng)貿委授予技術開發(fā)先進工作者。2003年被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xié)會評為機械制造優(yōu)秀工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