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種宜選擇20年生以上的優(yōu)良母樹,搖動或震動樹枝,成熟果實脫落,從地上收集成熟果實,當天裝入編織袋內(nèi)揉搓,除去果皮、果肉,置水中淘洗干凈,水跡稍干,立即播種。
紅楠種子含水量較高(43%),種子忌失水,切忌裸露陳放,否則喪失發(fā)芽率,種子無后熟期,因此,宜隨采隨播。若不能馬上播種,須及時用濕潤細沙短期(7-10天)貯藏,沙子不能太濕,這是貯藏成敗的關(guān)鍵,潤沙的標準是用手抓一把濕沙,用力握時不滴水,松開沙子又不散開(即接近60%的含水率)。按3份沙1份種充分混合貯藏。
分布于中國山東、江蘇、浙江、安徽、臺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中國東部各省及湖南(莽山),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福建、臺灣和廣西則多見于海拔600米以下。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生于山地闊葉混交林中。
在自然界多生于低山陰坡濕潤處,常與殼斗科、山茶科、木蘭科及樟科的其它樹種混生。多生長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林中,常與鉤栗、豹皮樟、樟樹、禿瓣杜英、栲樹、苦櫧、厚皮香等混生,少有成片純林。
閩楠與紅楠是兩種樹。閩楠是樟科楠屬樹種;紅楠也叫紅潤楠,是樟科潤楠屬樹種。閩楠與紅楠葉片明顯不一樣。紅楠葉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先端短突尖或短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革質(zhì),上面墨綠色有光澤,下較淡帶粉...
杭州紅楠衛(wèi)浴在以下地方有: 地址:杭州市下城區(qū)華中路6號 地址:杭州市下城區(qū)石橋路290號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qū)蔡馬東路5號 希望以上資料能幫到你,望采納。
紅葉石楠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tǒng)稱,是常綠小喬木,單葉輪生,葉披針形到長披針形,新梢及嫩葉鮮紅色,老葉革質(zhì),葉表深綠具光澤,葉背綠色,光滑無毛。喜歡濕潤,對于高溫比較能忍耐,也喜歡陽光,所以了解這些特...
常綠中等喬木,通常高10-15(20)米;樹干粗短,周圍可達2-4米;樹皮黃褐色;樹冠平頂或扁圓。枝條多而伸展,紫褐色,老枝粗糙,嫩枝紫紅色,二、三年生枝上有少數(shù)縱裂和唇狀皮孔,新枝、二、三年生枝的基部有頂芽鱗片脫落后的疤痕數(shù)環(huán)至多環(huán)。頂芽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鱗片棕色革質(zhì),寬圓形,下部的較小,中部的較寬,先端圓形,背面無毛,邊緣有小睫毛,上部鱗片邊緣的毛濃密。
葉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4.5-9(13)厘米,寬1.7-4.2厘米,先端短突尖或短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革質(zhì),上面黑綠色,有光澤,下較淡,帶粉白,中脈上面稍凹下,下面明顯突起,側(cè)脈每邊7-12條,斜向上升,稍直,至近葉緣時沿葉緣上彎,多少呈波浪狀,側(cè)脈間有不規(guī)則的橫行脈,小脈結(jié)成小網(wǎng)狀,在嫩葉上可見,構(gòu)成淺窩穴,在老葉的兩面上常不太明顯;葉柄比較纖細,長1-3.5厘米,上面有淺槽,和中脈一樣帶紅色。
花序頂生或在新枝上腋生,無毛,長5-11.8厘米,在上端分枝;多花,總梗占全長的2/3,帶紫紅色,下部的分枝常有花3朵,上部的分枝的花較少;苞片卵形,有棕紅色貼伏絨毛;花被裂片長圓形,長約5毫米,外輪的較狹,略短,先端急尖,外面無毛,內(nèi)面上端有小柔毛;花絲無毛,第三輪腺體有柄,退化雄蕊基部有硬毛;子房球形,無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花梗長8-15毫米。
果扁球形,直徑8-10毫米,初時綠色,后變黑紫色;果梗鮮紅色?;ㄆ?月,果期7月。
裸根苗采用“三覆二踩一提苗”的通用造林方法,并嚴格做到苗正、根舒、深栽、打緊。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撕開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中的基質(zhì)不散,在栽植時免去“一提苗”的過程。由于紅楠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較低,因此最好用容器苗造林。
苗木栽植后要及時澆水,以確保苗木根系與土壤密接,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頭3年及時剪除樹根處的萌發(fā)枝,確保主干的生長。紅楠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容易形成多干現(xiàn)象,影響主干生長,以培育用材和園林綠化樹種為目的的,在造林頭幾年要及時清除基部的萌芽和剪除主梢側(cè)邊的次頂梢,以確保主梢生長,加快主干高生長。
從造林第2年開始至郁閉前,于每年紅楠芽萌發(fā)前進行。在樹冠周圍開溝每株施復(fù)合肥0.25kg。
幼林撫育宜在生長高峰和旱季將到之前進行。造林的第一年撫育,一般以不少于三次較好。以后一般每年都要進行二、三次,及至幼林開始郁閉,林地雜草少了,可以每隔1-2年除雜松土一次。每年撫育的時間是4-6月和10-11月。在丘陵地造林的第一年要預(yù)防日灼的為害,如能在林內(nèi)間種農(nóng)作物,以耕代撫是促進林木生長較有效的辦法。
紅楠苗木出土后為了防止幼苗感染立枯病,每周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1次。
【入藥部位】紅楠的樹皮和根皮可入藥。
【藥性】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順氣;舒經(jīng)活血;消腫止痛。主嘔吐腹瀉;小兒吐乳;胃呆食少;扭挫傷;轉(zhuǎn)筋;足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孕婦禁服。
紅楠樹干高大通直,樹冠枝簇緊湊優(yōu)美,自然分層明顯,枝葉濃密,四季常青,觀賞期長,是優(yōu)美的庭園、行道、綠化樹種。紅楠有三個重要觀賞期:春天發(fā)葉期,鮮紅的鱗芽和幼葉,鮮艷美麗;春末花期,細小而金黃色的兩性花,覆蓋整個樹冠;夏天結(jié)果期,鮮紅奪目的果柄和藍黑色的漿果與濃綠色的葉子相映,顯得多姿多彩。適應(yīng)城市環(huán)境,廣泛用作庭蔭樹、行道樹、風景樹,適宜于種植空曠地,也可在草坪中群植或孤植。紅楠還能吸收空中的有毒氣體,是休閑區(qū)及工礦區(qū)的優(yōu)良綠化樹種。
紅楠木材光澤美麗,強韌硬重,耐水濕,材質(zhì)優(yōu)良,是珍貴的硬闊葉樹種。由于木材紋理通直,結(jié)構(gòu)細密,質(zhì)地輕軟,硬度適中,容易加工,干燥后不易變形,色澤艷麗、花紋美觀而成為我國建筑、橋梁、家具、膠合板等之良好用材。紅楠除了木材用途,其樹體化學成分十分復(fù)雜,其干、枝、葉、皮、種子亦具多種用途,全樹利用率非常高。其葉可提制芳香油,是優(yōu)良的天然香料,且精油中含有較多的奧化物,具顯著的抗菌、消炎、鎮(zhèn)痛作用;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及潤滑油。
樹皮含鞣質(zhì)0.48%,樹脂12.38%,橡膠0.688%,多量粘液質(zhì)。
根含芐基異喹啉生物堿:N-去甲亞姜罌粟堿和牛心果堿。
心材含廿四烷酸、槲皮素,dl-兒茶精等。心材可作驅(qū)蚊香原料。
葉含粘液質(zhì)是多糖和蛋白質(zhì)的復(fù)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
葉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5
紅花繼木的扦插繁殖方法 本文介紹紅花繼木的扦插繁殖方法內(nèi)容由云南花木小編整理提主要 針對紅花繼木扦育苗做重點介紹: 紅花繼木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 易變綠。適應(yīng)性強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fā)枝力強耐修剪。 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紅花繼木的繁殖方法 紅花繼木扦插繁殖 3~9 月均可進行選用疏松的黃土為扦插基質(zhì)確保 扦插基質(zhì)通氣透水和較高的空氣濕度保持溫暖但避免陽光直射同時 注意扦插環(huán)境通風透氣。 紅檵木插條在溫暖濕潤條件下 20 ~25 天形 成紅色愈合體 1 個月后即長出 0.1cm 粗、 1~ 6cm 長的新根 3~9 條。扦插法繁殖系數(shù)大但長勢較弱出圃時間長而多頭嫁接的苗木生長 勢強成苗出圃快卻較費工。 紅花繼木因種于繁殖的實生苗遺傳保守性不穩(wěn)定易出現(xiàn)白花枝條故 多采用扦插繁殖。 春季剪取健壯的 1 年生枝條剪成長 7-10 厘米的插 穗插入茁床入土深度達
格式:pdf
大?。?span id="zfphsgu" class="single-tag-height">8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4
垂枝紅千層的兩種繁殖方法介紹 垂枝紅千層 (詳情介紹 )的生長速度較慢,但是如果日照充足 的話則生長會較旺盛。 垂枝紅千層的栽培難度并不高, 萌發(fā)力強, 耐修剪,想要人工繁殖垂枝紅千層可以用扦插和播種的方法。 垂枝紅千層 一、扦插法 3 月剪半成熟不開花的側(cè)枝,長 10~12厘米,基部稍帶 1 年 成熟枝,扦插于半砂泥中,搭棚蓋蔭保持濕度,約 40天左右可發(fā) 根,待根群生長旺盛后,即上盆; 選擇健壯無病的成熟的垂枝紅千層插穗, 剪成 8厘米長一段, 將其外輪的葉片進行疏理,插穗基部剪成斜面。具體做法一:用 長槽做苗床,將花槽底部放人黑士和沙子 1:1混合的基質(zhì),厚度 為 4厘米。上部放沙子,厚度為 4厘米。將插條按 8×8厘米的株 行距插入苗床,插進的深度 3 厘米,插好后澆一遍透水,放到日 光直射的溫床里,將玻璃蓋上,白天要進行噴水,保持環(huán)境相對 溫度 80%左右,溫度 25—35℃,
紅楠亞組基本信息
紅楠亞組
Subsect. Elongatae S. Lee
中國植物志>> 第31卷 >> 樟科 Lauraceae >> 潤楠屬 Machilus
亞組1. 紅楠亞組--Subsect. Elongatae S. Lee in Act. Phytotax. Sin. 17(2): 46. 1979.
花序延伸,長5厘米以上。
本亞組我國產(chǎn)10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常綠喬木,高8-12米,胸徑達20余厘米,樹干挺直,樹冠小,分枝亦少;樹皮灰白色或淡褐色,光滑。小枝略粗壯,圓柱形,黃褐色,密被黃褐色短柔毛。頂芽卵圓形,鱗片外面被絲狀短柔毛。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2厘米,寬1.5-3厘米,先端短漸尖,尖頭鈍,基部寬楔形,鈍圓,薄革質(zhì),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cè)脈每邊8-12條,斜展,略彎曲,網(wǎng)脈細密,兩面均突起,中脈在上面下陷,下面密起;葉柄長1-2厘米,稍粗壯,初時被短柔毛,后毛漸脫落變無毛。傘形花序1-3個生于枝梢葉腋短枝上,短枝被黃褐色短柔毛;苞片4,外面有黃褐色短柔毛;每一花序有花5朵;花梗被灰黃色長柔毛;花被裂片6,卵形,外面中肋有灰黃色長柔毛,內(nèi)面無毛;能育雄蕊9, 花絲有灰黃色長柔毛;腺體圓形,具短柄;無退化雌蕊。果橢圓形,長約1厘米,直徑6- 7毫米,果托杯狀,深3-4毫米,直徑5毫米,邊緣平截;果梗長3-4毫米,被灰黃色短柔毛?;ㄆ?-9月,果期翌年2-3月 。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