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葉腫病發(fā)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葉時可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摘除;發(fā)芽前可噴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200的波爾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噴1次;發(fā)病后可噴灑65-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3-4次,隔7-10天噴1次。
葉斑病和褐斑病,于5-8月噴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銹寧4000倍液、50%代森錳鋅500倍液,隔10天噴1次,共噴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fā)展。為防止葉片黃化,還可增施硫酸亞鐵。
受害嫩枝葉片頂端布滿稠密的白色或粉紅色的螨質(zhì)層,有時葉片產(chǎn)生螨癭,多由蚜蟲刺傷葉片感染引起。其防治方法:在清除病葉的同時,噴灑含硫酸銅的藥劑;噴灑氧化樂果乳油或?qū)⑦秽ぶ苯臃庞谂鑳?nèi)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蟲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蟲。
杜鵑生長發(fā)育要求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多偏堿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杜鵑的根系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zhì)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ê笫?-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huán)境,北方氣候干燥,應及時澆水并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于改善土質(zhì)及花朵質(zhì)量也有良好效果。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fā)新枝,對于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于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fā)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diào)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后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yǎng)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yǎng),控溫在20-25℃,并經(jīng)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jīng)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于低溫狀態(tài),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后即可開花。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zhì)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氣、富含腐植質(zhì)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并經(jīng)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fā)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于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并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杜鵑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 如果發(fā)現(xiàn)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水溶液或2%的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后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濕性...
1.刺吸式害蟲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薊馬、椿象等.這類害蟲用針狀口器刺吸花卉組織汁液,引起卷葉、蟲癭,或是葉片上出現(xiàn)灰色、黃色小斑點,或出現(xiàn)葉片、枝條枯黃等癥狀....
方法如下:一、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控制病蟲害蔓延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藥劑的毒性來防治病蟲害,以保持園林花木的政黨生長,許多重要病蟲害如能及時合理地用藥,??傻玫接行Э刂啤;瘜W防治還有收效快的特點。當一些病蟲...
杜鵑花產(chǎn)于高海拔地區(qū),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質(zhì)、疏松、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并經(jīng)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fā)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產(chǎn)廣西北部和東北部,生于海拔850-1800米的疏林中或巖石上。模式標本采自廣西龍勝平水鄉(xiāng)紅灘。
紅灘杜鵑為常綠小喬木,高3-4米;樹皮褐色;小枝粗壯,綠色,幼時被稀疏的叢卷毛和剛毛,后變?yōu)榛液稚瑹o毛,花序下小枝直徑7-8毫米。冬芽頂生,卵形,長1.3厘米,無毛。
葉革質(zhì),堅硬,長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0-20(-30)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寬圓形,有小突尖頭,基部鈍或略近淺心形,邊緣微反卷,上面深綠色,中脈凹下,向下近基部有黃褐色剛毛,下面淡綠色,幼時具白色微柔毛,后變?yōu)闊o毛,側(cè)脈17-19對,在兩面均微凸;葉柄粗壯,長1.5-4厘米,密被褐色剛毛狀腺體。
傘形總狀花序,有花約8朵;總軸長2厘米,密被銹色長柔毛;花梗長10毫米,被淡褐色柔毛,無腺體;花萼薄,碟形,邊緣波狀,被流蘇狀毛,寬2毫米;花冠漏斗狀鐘形,長4厘米,粉紅色,裂片7,倒卵形,長15毫米,邊緣波狀;雄蕊15,不等長,長3-3.5厘米,花絲線形,無毛,花藥長橢圓形,長5毫米;子房長6毫米,密被黃色長腺毛,花柱長4厘米,疏被有柄腺體,柱頭凸透鏡狀,寬3毫米。
蒴果長圓柱形,長1.3-3厘米,直徑9-16毫米,有明顯的肋紋和腺毛殘跡。果期9-11月。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fā)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
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巖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jīng)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tài)。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墻或屏障。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種植以及后期養(yǎng)護 :栽植前,對所有苗木適當修剪,保證樹形的情況下短截側(cè)枝; 退掉容器后 把根部土球重上到下鏟 4-5 道,,底部鏟除 5CM左右,適當斷根,增強根 部生長。 栽植時,不能過深,埋土的痕跡是土地原來的水平位置,表層埋一層稀土并踏實,和樹 基部齊平即可。 埋土時也保證四周均勻, 不能出現(xiàn)空隙, 千萬不要埋的過深, 造成死苗。 栽植后及時澆透水。這時候要結(jié)合澆水進行灌根。灌根藥可采用國光的“根動力”,促 進根部愈合、分裂,增強毛細根和側(cè)根的生長。澆水后及時培土,踏實。防治有裂縫抽 風。 7天后再澆一次透水。對樹冠較大的要進行支撐保護,防治倒伏,造成根部再次受 損。 定植后對所有苗木噴灑一遍石硫合劑(有直接噴霧的成品)。 明年春天在苗木萌芽時噴施氫氧化銅,保證花色鮮艷。這時候要結(jié)合澆水,對每柱苗木 穴施硫酸銨符合肥,氮肥含量捎高一點(可參加尿素),一株在 200g。 在 5 月之前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8
紅棗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影響紅棗生長的病蟲害,解釋了其為害的表現(xiàn)規(guī)律和 原因,并且列出了三種防治紅棗病蟲害的措施: 棗園治理、激素防治、生物防治。 全方面的將紅棗的病蟲害控制在指標之下, 達到了增量增收與保護人體的健康的 目的。 關鍵詞 紅棗;病蟲害;防治措施;防治方法 我國新疆地區(qū)等地是種植紅棗的主要地區(qū)。 那里產(chǎn)的紅棗皮薄肉厚, 味道酸 甜可口,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每年從那里都會運輸大量的紅棗送往全國各地。 目前,紅棗已經(jīng)成為人人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 因此,紅棗的質(zhì)量是至關重 要的。但是近年來,由于對棗園的管理比較松懈,一些紅棗遭受了病蟲和危害, 質(zhì)量也隨著日趨下降。 因此,我們對棗園進行了全面的調(diào)查研究, 并且在其基礎 上進行了有效的防治。 1 紅棗的主要病蟲害 1.1 棗瘋病 棗瘋病在棗園里較少發(fā)生, 棗瘋病的病源為植原體, 是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 的一種
本變種與山光杜鵑的區(qū)別在于子房具有柄腺體;花冠通常有6-7枚裂片。
產(chǎn)甘肅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北部和西部。生于海拔1800-3500米的灌叢或森林中。
分 類
1. 杜鵑花亞科 Rhododendroideae Drude
01. 杜香屬 Ledum Linn.
02. 杉葉杜屬(杉葉杜鵑屬) Diplarche Hook. f. et Thoms.
03. 松毛翠屬 Phyllodoce Salisb.
04. 杜鵑花屬 Rhododendron Linn.
2. 綟木亞科 Andromededoideae (Drude) E. Busch
05.巖須屬 Cassiope D. Don
06. 吊鐘花屬 Enkianthus Lour.
07. 木藜蘆屬 Leucothoe D. Don
08. 馬醉木屬 Pieris D. Don
09. 珍珠花屬 Lyonia Nutt.
10. 金葉子屬 Craibiodendron W. W. Smith
11. 地桂屬 Chamaedaphne Moench
3. 白珠樹亞科 Gaultherioideae (Drude) E. Busch
12. 白珠樹屬(白珠屬) Gaultheria Kalm ex Linn.
13. 伏地杜鵑屬 Chiogenes Salisb.
4. 草莓樹亞科 Arbutoideae (Drude) E. Busch
14. 北極果屬 Arctous Niedenzu
5. 越桔亞科 Vaccinioideae Drude
15. 越桔屬 Vaccinium Linn.
16. 樹蘿卜屬 Agapetes D. Don ex G. Don
火紅杜鵑物種分類
火紅杜鵑(原變種): Rhododendron neriiflorum?Franch. var.?neriiflorum. 生于海拔2550-3600米的鐵杉杜鵑林或雜木林中。產(chǎn)中國云南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云南大理蒼山。 | |
網(wǎng)眼火紅杜鵑(變種): Rhododendron neriiflorum?Franch. var.?agetum?(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葉片下面有明顯的網(wǎng)紋突起和蜂窩狀凹點。 生于海拔2700-2800米的竹林或鐵杉林內(nèi)。產(chǎn)中國云南西部。模式標本采自云南碧江。 | |
腺房火紅杜鵑(變種): Rhododendron neriiflorum?Franch. var.?appropinquans?(Tagg et Forrest) W. K. Hu. 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花梗和子房有腺體,葉長8-11厘米,葉柄有時具腺體。 生于海拔2100-3600米的雜木林或針葉林下。產(chǎn)中國云南西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東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