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葉杉木生物現(xiàn)狀
保護及保存現(xiàn)狀:
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價值:
不詳
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尚未充分利用
保護建議:
不詳
遺傳多樣性:
不詳
灰葉杉木識別特征
葉灰綠色或藍綠色,兩面有明顯的白粉。
灰葉杉木基本信息
拉丁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其它名:深綠葉杉木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數(shù)據(jù)缺乏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家養(yǎng)/栽培
水生陸生:陸生
重慶特有種:否
重慶模式種:否
產(chǎn)地:
引進來源:
引進時間:
市外分布:不詳
特有地區(qū):
稠李(Prunus padus L.)為薔薇科稠李屬落葉喬木,高可13m,樹干皮灰褐色或黑褐色,淺縱裂,小枝紫褐色,有棱,幼枝灰綠色,近無毛,單葉互生,...
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河南、吉林適應地區(qū)東北、華北、西北
杉木價格 杉木價格,雖然大多是以立方米計算的,...
格式:pdf
大?。?span id="ymuooga" class="single-tag-height">394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以我國南方地區(qū)的最重要針葉樹種——杉木為研究對象,采用誤差變量聯(lián)立方程組和啞變量模型方法,建立適合不同杉木生長區(qū)域(總體)應用的相容性立木材積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及生物量轉換因子函數(shù)。結果表明:二元立木材積方程和地上生物量方程均優(yōu)于其相應的一元模型;不同總體的模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總體A的模型估計值要大于總體B;一元和二元地上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預估誤差均在3%以內,可應用于不同區(qū)域的杉木林生物量估計。
格式:pdf
大?。?span id="om6w2a8" class="single-tag-height">394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4
以不同林齡杉木葉干重比、比葉面積、比葉重3個葉經(jīng)濟性狀指標為研究對象,利用ANOVA分析方法、Pearson相關分析方法、線性回歸方法分析杉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性狀間的差異以及性狀間相關關系,以探究植物葉片的干重投資-回報規(guī)律.結果表明:(1)5與20年生杉木為投資回報急進型,10與15年生為投資回報穩(wěn)健型;(2)葉片的葉片干重部署和投資預期回報比代謝活力變異性高,中幼齡杉木葉片干重部署和投資預期回報變異性比近熟、成熟林更高;(3)葉片干重部署與代謝活力呈負相關,葉片代謝活力與預期回報呈正相關;5年生杉木葉片代謝活力與干重部署、代謝活力與投資預期回報聯(lián)系更緊密;(4)葉片代謝活力對預期回報的影響程度為5年生最高.
灰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cv. Glauca):葉灰綠色或藍綠色,兩面有明顯的白粉。散生于杉木林中。
軟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 cv. Mollifolia):葉質地薄,柔軟,先端不尖。產(chǎn)于中國云南及湖南,生于杉木林中;南京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