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子佛甲草,一年生草本,莖細(xì)弱,分枝叉開的。3葉輪生或?qū)ι?,倒卵狀匙形,長8毫米,寬2.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有距,全緣。聚傘花序花疏生,無梗;萼片5,線形,長2毫米,寬0.5毫米,先端鈍;花瓣5,披針形,長5毫米,先端急尖,鈍,有3脈;雄蕊10;心皮5,成熟時極叉開的,基部合生,長3.5毫米,寬2毫米,先端有喙,喙長1毫米。種子卵狀橢圓形,長1毫米,兩端有細(xì)尖,紅色。
海拔2,000米至3,500米的地區(qū),多生于高山。
產(chǎn)我國臺灣玉山、阿里山、次高山。
1、耐旱:非常耐旱的‘植物,久不澆水也不會旱死,但葉片會干枯,進入假休眠。 2、耐澇:多日下雨少量潰水也無妨。 3、耐熱,在酷暑烈日燒烤下,絕不蔫萎反而越熱生長越旺,枝葉緊湊。 4、耐蔭:屋后坡...
【功用主治-佛甲草的功效】清熱,消腫,解毒。 治咽喉腫痛,癰腫,疔瘡,丹毒,燙傷,蛇咬傷,黃疸,痢疾。 ①《本草圖經(jīng)》:爛研如膏,以貼湯火瘡毒。 ...
a.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對屋頂進行維護清理;b.用護欄固定種植范圍;c.在護欄范圍內(nèi)的屋頂面上首先鋪上一層陶粒;d.然后在陶粒上鋪一層細(xì)沙,用以充墊陶粒的空隙,同時高出陶粒層的表面;e.在細(xì)沙上鋪一層有機肥...
播種或扦插、分株繁殖。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除冬季外均可進行,直接分離母株根際發(fā)出的蘗枝,以每株叢帶2~4芽從根莖處劈開即可。切口稍干燥后,栽植于合適的盆中,在蔭蔽處養(yǎng)護一段時間,便可轉(zhuǎn)入正常栽培管理。
2.播種繁殖
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種。早春進行。種子覆以薄土,保持15~18℃的條件,3~5周即可發(fā)芽。待1~2片真葉后,再移植上盆。
3.扦插繁殖
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扦插可在4~9月份進行,剪取2~5厘米長的插穗,剪口晾干2~5天,再插入繁殖砂床中,保持陰蔽環(huán)境,生根后即可繁殖。葉片較大時,也可用葉插,但也須將剪口晾干后再進行扦插。
1.露地栽培
早春3~4月除去覆土,充分灌透水,促芽萌發(fā)。生育期間適當(dāng)追以液肥。秋末冬初地上干枯后,及時剪去,覆土越冬。
2.盆栽
每年早春翻盆分栽,雖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一般盆土宜用園土、粗砂和腐殖土混合配制,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以利排水。盆栽可置于光照充足處,保持葉色濃綠。生長期放在陽光充足處。生長季節(jié)澆水不可過多,掌握"間干間濕"和"寧干勿濕"的原則。宜在盆土表層完全干燥后再澆水,忌盆內(nèi)和水,否則易引發(fā)根腐爛和病害;空氣濕度大的雨季(7~8月),應(yīng)嚴(yán)格控制澆水。 一般不予以追肥,但在生長期內(nèi)可適當(dāng)施以液肥,保持植株旺盛生長。冬季在棚內(nèi)越冬即可,放在背風(fēng)向陽處,保持適度濕潤,但不澇。
在栽培過程中,注意通風(fēng),防止病蟲害發(fā)生。生長適溫是:3~9月為13~20℃,9月至翌年3月為10~15℃。盆栽可2~3年換盆一次。
病蟲害
土壤過濕時,易發(fā)生根腐病,應(yīng)及時排水或用藥劑防治。此外,可有蚜蟲為害莖、葉,并導(dǎo)致煤煙病;蚧蟲為害葉片,形成白色蠟粉。對于蟲害,應(yīng)及時檢查,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刮除或用肥皂水沖洗,嚴(yán)重時可用氧化樂果乳劑防治。
格式:pdf
大?。?span id="k5uhocy" class="single-tag-height">19.6MB
頁數(shù): 22頁
評分: 4.4
KJYJ-JN-002佛甲草種植屋面
格式:pdf
大?。?span id="mfszwyq" class="single-tag-height">19.6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佛甲草(Sedum lineare)是目前國內(nèi)屋頂綠化的常用草本植物。文章介紹了佛甲草的生態(tài)習(xí)性及其在屋頂綠化中的生態(tài)、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并對其在廣東省推廣應(yīng)用涉及的種植技術(shù)(采種、育苗和病蟲害防治)和施工技術(shù)進行了總結(jié)。
紅子佛甲草(存疑種)簡介
113. 紅子佛甲草(臺灣植物志) Sedum erythrospermum Hayata, Ic. Pl. Formos. 3: 110. 1913; Liu, T. S. et N. J. Chung in Fl. Taiwan 3: 17. 1977.--Sedum arisanense Yamamoto, Suppl. Ic. Pl. Formos. 2: 19. f. 12. 1926.--Sedum brachyrhinchum Yamamoto, l. c. 2: 19, 1926. 一年生草本,莖細(xì)弱,分枝叉開的。3葉輪生或?qū)ι孤褷畛仔危L8毫米,寬2.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有距,全緣。聚傘花序花疏生,無梗;萼片5,線形,長2毫米,寬0.5毫米,先端鈍;花瓣5,披針形,長5毫米,先端急尖,鈍,有3脈;雄蕊10;心皮5,成熟時極叉開的,基部合生,長3.5毫米,寬2毫米,先端有喙,喙長1毫米。種子卵狀橢圓形,長1毫米,兩端有細(xì)尖,紅色。 產(chǎn)我國臺灣玉山、阿里山、次高山。模式標(biāo)本采自臺灣玉山。 ?
星果佛甲草(存疑種)Sedum actinocarpum Yamam.
亞馬景天(存疑種)Sedum almae Fröd.
岷江景天Sedum balfourii Raym.-Hamet
的確景天(存疑種)Sedum definitum H. Lév.
格林景天(存疑種)Sedum gorisii Raym.-Hamet
小萼佛甲草(存疑種)Sedum microsepalum Hayata
能高佛甲草(存疑種)Sedum nokoense Yamam.
北京景天(存疑種)Sedum pekinense H. Lév. & Vaniot
葉花景天(存疑種)Sedum phyllanthum H. Lév. & Vaniot
石碇佛甲草(存疑種)Sedum sekiteiense Yamam.
史梯景天(存疑種)Sedum stevenianum Rouy & E. G. Camus
細(xì)小景天(存疑種)Sedum subtile Miq.
等萼佛甲草(存疑種)Sedum triangulisepalum T. S. Liu & N. J. Chung
截柱佛甲草(存疑種)Sedum truncatistigmum T. S. Liu & N. J. Chung
疏花佛甲草(存疑種)Sedum uniflorum Hook. & Arn.
種中文名:紅籽佛甲草
別 名:紅子佛甲草、八寶草、大豆瓣、豆瓣菜、對葉景天、粉菜、佛指甲、胡豆七、火丹草、火焰草、景天、石頭菜
種拉丁名:Sedum erythrospermum Hayata
科中文名:景天科
科拉丁名:Crassulaceae
屬中文名:景天屬
屬拉丁名:Sedum
國內(nèi)分布:臺 灣
海 拔:2000-3500
中國植物志:34(1):155
英文植物志:8:249
一年生草本,莖細(xì)弱,分枝叉開的。3葉輪生或?qū)ι?,倒卵狀匙形,長8毫米,寬2.5毫米,先端鈍,基部漸狹,有距,全緣。聚傘花序花疏生,無梗;萼片5,線形,長2毫米,寬0.5毫米,先端鈍;花瓣5,披針形,長5毫米,先端急尖,鈍,有3脈;雄蕊10;心皮5,成熟時極叉開的,基部合生,長3.5毫米,寬2毫米,先端有喙,喙長1毫米。種子卵狀橢圓形,長1毫米,兩端有細(xì)尖,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