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1
文獻3
第2章 電磁射線在工件表面的行為4
2.1 Fresnel公式4
2.1.1 Fresnel吸收公式6
2.1.2 Fresnel公式,Brewster效應7
2.1.3 全反射8
2.2 激光技術中Fresnel公式的特殊應用9
2.2.1 Brewster效應9
2.2.2 全反射9
文獻9
第3章 工件對激光的吸收10
3.1 現象描述11
3.1.1 相互聯系12
3.1.2 波公式13
3.1.3 零件的幾何形狀13
3.1.4 邊界條件13
3.2 非導體14
3.2.1 電偏振15
3.2.2 離子偏振16
3.2.3 塑性材料中的填充材料18
3.3 等離子體的介電性能18
3.3.1 無碰撞等離子體19
3.3.2 碰撞決定的等離子體20
3.4 金屬材料的吸收22
3.5 Drude吸收模型23
3.6 金屬材料的吸收率及其與溫度的關系25
3.7 表面狀態(tài)的影響28
文獻30
第4章 能量傳遞和熱傳導31
4.1 能量傳遞公式31
4.2 熱傳導機制32
4.3 具有常數系數以及Green函數的熱傳導公式33
4.3.1 點熱源35
4.3.2 線熱源36
4.3.3 橫向無限膨脹表面熱源38
4.3.4 橫向無限膨脹體積熱源41
4.3.5 高斯光強分布42
4.3.6 有限材料厚度42
4.4 熱物理常數與溫度的關系43
4.5 短脈寬時的熱傳導44
文獻44
第5章 熱力學46
5.1 彈性變形46
5.1.1同軸加載47
5.1.2同軸應變47
5.2熱致應力47
5.3塑性變形48
5.3.1塑性變形舉例49
文獻49
第6章相變50
6.1鐵碳相圖50
6.1.1純鐵50
6.1.2鐵碳混合52
6.2珠光體組織硬化54
6.2.1碳的擴散54
文獻56
第7章熔池流態(tài)57
7.1質量、動量和能量平衡57
7.2邊界條件58
7.3平面流勢60
7.3.1源熔流和偶極熔流60
7.3.2柱體周圍的熔流61
7.4層狀邊界層流63
7.4.1摩擦決定的邊界層流65
7.4.2慣性決定的邊界層流66
文獻67
第8章光致蒸發(fā)68
8.1熱動態(tài)平衡中的蒸發(fā)壓力68
8.2蒸發(fā)率69
8.3光致蒸發(fā)過程中的粒子和能量平衡72
8.4采用燃燒波描述蒸發(fā)過程75
8.5蒸發(fā)和Knudsen層的動態(tài)描述78
文獻80
第9章等離子物理81
9.1Debye半徑和定義83
9.2等離子熱動力學以及靜力學的幾個結果85
9.2.1理想等離子的狀態(tài)數86
9.2.2理想等離子的狀態(tài)參數88
9.2.3Coulomb糾偏89
9.2.4質量作用法則以及Saha公式91
9.3等離子體的傳遞性能94
9.4電磁波與等離子體的相互作用98
9.5非平衡過程103
9.6LTE模型中的等離子輻射106
9.6.1線性輻射107
9.6.2兩個連接狀態(tài)之間過渡區(qū)的吸收108
9.6.3線性輻射的輻射能量108
9.6.4線性輪廓109
9.6.5軔致輻射110
9.6.6復合輻射110
9.6.7儀器影響111
文獻111
第10章激光光源113
10.1CO2激光器113
10.1.1基本原理113
10.1.2結構113
10.2Nd∶YAG激光器115
10.2.1基本原理115
10.2.2結構115
10.3半導體激光器117
10.3.1基本原理117
10.3.2結構和性能118
10.4準分子激光器121
10.4.1基本原理121
10.4.2結構122
文獻123
第11章表面技術124
11.1激光相變硬化124
11.1.1目的124
11.1.2工藝125
11.1.3物理基礎128
11.1.4應用研究128
11.1.5工業(yè)應用實例131
11.2激光重熔135
11.2.1物理基礎136
11.2.2工藝139
11.2.3應用研究140
11.2.4工業(yè)應用實例142
11.3激光拋光143
11.3.1目的143
11.3.2工藝144
11.3.3設備146
11.3.4應用舉例147
11.4熔覆149
11.4.1目的149
11.4.2工藝149
11.4.3材料技術152
11.4.4應用153
11.5合金化和彌散化155
11.5.1目的155
11.5.2物理基礎156
11.5.3工藝157
11.5.4應用研究158
11.5.5應用舉例161
11.6激光脈沖沉積工藝161
11.6.1物理基礎162
文獻166
第12章熱變形技術168
12.1彎曲168
12.1.1引言168
12.1.2過程模型169
12.1.3變形研究173
12.1.4激光微變形技術在繼電器生產中的應用173
文獻176
第13章快速成形技術178
13.1激光選區(qū)燒結178
13.1.1引言178
13.1.2塑性粉末的激光選區(qū)燒結178
13.1.3金屬材料間接激光選區(qū)燒結179
13.1.4金屬材料直接激光選區(qū)燒結180
13.1.5激光選區(qū)熔化181
13.2激光生長技術183
13.2.1介紹183
13.2.2激光生長零件的性能184
13.2.3CAD/NC結合187
13.2.4應用范圍188
13.2.5修復190
13.3立體印制191
13.4層加工技術193
13.4.1層加工技術19
13.5非激光支持快速成形工藝194
13.5.1固相結合技術194
13.5.2熔覆沉積制造技術196
13.5.3三維印刷技術197
13.5.4層銑削技術198
文獻199
第14章連接技術200
14.1金屬材料的焊接200
14.1.1熱導焊200
14.1.2深熔焊205
14.1.3激光復合焊208
14.2熱縮性材料的激光焊接213
14.2.1目標213
14.2.2工藝基礎214
14.2.3應用研究217
14.2.4工業(yè)應用218
14.2.5小結220
14.3釬焊220
14.3.1物理基礎221
14.3.2工藝222
14.3.3工業(yè)應用224
14.4微小件焊接224
14.4.1引言224
14.4.2工藝和結果225
文獻229
第15章去除和打孔技術232
15.1單脈沖打孔232
15.1.1物理基礎233
15.1.2工藝236
15.1.3應用236
15.1.4應用舉例238
15.2叩擊打孔240
15.2.1物理基礎240
15.2.2工藝242
15.2.3應用243
15.2.4應用舉例244
15.3環(huán)轉打孔244
15.3.1工藝245
15.3.2應用246
15.3.3應用舉例247
15.4微結構化248
15.4.1引言248
15.4.2微結構化中的光束變換248
15.4.3對激光的吸收250
15.4.4應用舉例252
15.5清洗253
15.5.1工藝253
15.5.2應用舉例254
文獻257
第16章分離技術260
16.1激光助燃切割260
16.1.1引言260
16.1.2助燃切割對功率的要求和供給260
16.1.3火焰助燃切割261
16.1.4工藝原理263
16.1.5燃燒穩(wěn)定的激光助燃切割265
16.2熔化切割266
16.2.1基礎266
16.2.2工藝參數267
16.2.3帶有反射光學系統(tǒng)和火焰噴嘴的熔化切割270
16.2.4應用舉例272
16.3高速切割272
16.3.1基礎272
16.3.2工藝274
16.3.3應用舉例275
16.4升華切割275
16.4.1引言275
16.4.2激光升華切割的能量平衡276
16.4.3非金屬材料升華切割的應用舉例277
16.5激光精細切割279
16.5.1引言和應用范圍279
16.5.2工藝基礎279
16.5.3所用光源281
16.5.4應用舉例281
文獻283
第17章系統(tǒng)技術285
17.1過程監(jiān)控285
17.1.1目的285
17.1.2工藝的分類285
17.1.3加工前以及加工后的過程監(jiān)控286
17.1.4原位過程監(jiān)控287
17.1.5帶有空間測量功能的過程監(jiān)控290
17.1.6具有視覺傳感功能的過程監(jiān)控291
17.2激光加工數控設備297
17.2.1設備模型297
17.2.2基本組成部分299
17.2.3激光加工數控設備的功能擴展305
文獻311
第18章激光測量技術315
18.1光三角法315
18.1.1引言315
18.1.2幾何參數的測量316
18.1.3光三角傳感器的Scheim飛行條件以及特征線317
18.1.4應用舉例319
18.1.5經濟意義324
18.2相干法325
18.2.1Michelson干涉儀326
18.2.2Mach-Zehnder干涉儀328
18.2.3Fizeau干涉儀330
18.2.4Speckle干涉法330
18.2.5白光干涉儀332
18.3光致熒光法335
18.3.1熒光基礎335
18.3.2生物科學中的熒光標記338
18.3.3光致熒光的經濟意義342
18.4共焦顯微術342
18.4.1目的342
18.4.2基礎343
18.4.3分辨能力344
18.4.4應用舉例345
18.4.5共焦雙光子顯微鏡346
18.5光學存儲介質的掃描系統(tǒng)347
18.5.1目的347
18.5.2物理基礎347
18.5.3掃描系統(tǒng)的技術實現348
18.5.4DVD的進展349
18.6激光發(fā)射光學顯微術351
18.6.1工藝目標351
18.6.2基礎352
18.6.3工藝描述354
18.6.4時間分辨光譜儀356
18.6.5數據處理357
18.6.6測量范圍358
18.6.7應用舉例359
文獻361
附錄A光學366
A.1Fresnel公式的推導366
A.2等離子體的介電性能368
A.3通過復數描述電磁場370
文獻371
附錄B連續(xù)體力學372
B.1坐標系統(tǒng)和變形梯度372
B.2變形373
B.3時間導數376
B.4Reynold的傳輸理論377
B.5質量平衡378
B.6動量平衡378
B.7材料公式380
B.7.1彈性體380
B.7.2牛頓流體381
B.8能量公式382
B.9能量傳輸計算中幾個重要數學公式的總結385
B.9.1空間積分385
B.9.2時間積分387
B.9.3誤差函數388
B.9.4指數積分388
B.10金屬中的擴散388
文獻390
附錄C光致蒸發(fā)391
C.1Clausius-Claperyon公式391
C.2與溫度相關的蒸發(fā)焓392
C.3速度轉矩393
文獻393
附錄D等離子物理394
D.1熱動力學的幾個結果394
D.2多次加載離子的概括396
文獻397 2100433B
本書主要內容為激光材料加工的物理基礎、基本工藝以及應用實例,內容上涵蓋了激光加工領域的最新進展,是激光加工領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在校研究生的重要參考書。本書的2~9章為材料加工基礎,主要對激光材料加工過程中基本物理現象進行理論闡述;本書第二部分為激光技術的應用,首先論述了工業(yè)用重要光源的特征;
作者:張冬云
定價: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72635
出版日期:2008.04.01
印刷日期:2008.04.11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第一篇 個人禮儀1 講究禮貌 語言文明2 規(guī)范姿勢 舉止優(yōu)雅3 服飾得體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禮儀1 家庭和睦 尊重長輩2 情同手足 有愛同輩第三篇 校園禮儀1 尊重師長 虛心學習2 團結同學 共同進...
前言第一章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現代設計的發(fā)展現代設計教育第二章 現代設計的萌芽與“工藝美術”運動工業(yè)革命初期的設計發(fā)展狀況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第三章 “新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的背景法國的“新藝...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格式:pdf
大?。?span id="r2muhy2" class="single-tag-height">546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1 工程常用圖書目錄(電氣、給排水、暖通、結構、建筑) 序號 圖書編號 圖書名稱 價格(元) 備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動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結構體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jié)能專篇-暖通空調 ?動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 -剪力墻、框 支剪力墻結構、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內容介紹
《VBA應用基礎與實例教程(第2版)》介紹了Word 2003和Excel 2003的VBA基礎知識以及程序設計技術。通過大量應用實例,探討了VBA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方法,給出了有關技術要點和全部源代碼。讀者可以分析、改進、移植這些軟件,拓展應用領域,開發(fā)自己的作品。
《VBA應用基礎與實例教程(第2版)》理論聯系實際,內容豐富、實用,涵蓋了VBA從基礎到高級應用的內容,對計算機軟件開發(fā)和應用人員都會有所幫助。
2100433B
《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光盤中還附贈了100分鐘VBA語法與實例講解的多媒體視頻教學文件、所有實例的代碼文件和源文件、Excel VBA公司辦公應用模板108個。對于一個沒有計算機語言基礎的用戶來說,學習代碼的編寫都會心有余悸,但是現代企業(yè)的高效辦公又離不開Excel VBA的應用,它能快速處理手工完成的各種辦公難題,讓辦公更加輕松快捷?!禘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是為這些只有Excel基礎,沒有計算機語言基礎的用戶編寫的。當然如果你有語言基礎,學習起來就更加方便快捷了。與其他Excel VBA書籍相比,《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有以下顯著特點,值得一看。
起點超低:讀者只要會用Excel的常用功能進行表格處理,就能學會《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的VBA代碼。實例豐富:每小節(jié)的知識點后都跟隨應用實例的詳細講解過程,讓讀者隨時學以致用。講解透徹:按照理論緊跟實例操作的順序,分層剖析語法內容,由潛入深,易學易懂。全面學習:除實體書之外,《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的語法講解和實例應用部分還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視頻。
《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從Excel 2007 VBA的開發(fā)環(huán)境講起,圍繞VBA的語法、代碼結構、在表格編輯和高效辦公中的應用逐步展開,具體內容如下:第1~3章:從VBA的開發(fā)環(huán)境開始,介紹VBA與宏的關系、VBA語法基礎知識、VBA中的運算符、表達式、變量、代碼結構等內容。提供了“用宏制作公司周考勤表”等實例。第4~5章:主要從VBA在單元格和表格設計中的應用入手,講解VBA在表格制作中的基本應用。提供了“實現在選定單元格中的運算”、“制作項目進度表”等實例。第6~13章:主要針對Excel表格中的VBA高級應用展開,包括特殊數據處理、統(tǒng)計和查詢、數據分析與預測、高級圖表的制作、窗體設計、數據的輸入和輸出等內容。提供了“統(tǒng)計分析銷售數據”、“商場銷售表的分析與預測”、“快速合并銷售表”、“制作業(yè)務能力分析圖”、“產品滿意度調查表”、“員工考核系統(tǒng)”等實例。第14章:以“客戶信息管理系統(tǒng)”這個綜合實例串聯《Excel VBA基礎與實例應用(2版)》所講的全部內容,起到應用提高的目的。
《SolidWorks基礎與實例應用》適合國內機械設計和生產企業(yè)的工程師閱讀,也可作為SolidWorks培訓機構的培訓教材、在校大中專相關專業(yè)學生的SolidWorks學習教材,以及SolidWorks愛好者和用戶的自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