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意匠十二講

《建筑意匠十二講》是2006年10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作家香山壽夫。本書采用大量實例闡釋了建筑的“空間、光、程序”等本原性的問題。

建筑意匠十二講基本信息

中文名 建筑意匠十二講 圖書編號 1730416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定????價 50 元
ISBN 9787112084364 [1]? 版????次 1
開????本 16 開

第一講關于空間居住和建造

建筑賦予空間以秩序,人類通過空間形成秩序

關于建筑的本質是避難所的錯誤認識

家是世界的模型

建筑藝術的綜合性是通過現(xiàn)實性來實現(xiàn)的

空間是以自己為中心呈同心圓狀向外擴展的

相關建筑實例介紹

在建筑空間當中不僅僅只有自己

通過共有空間來建立共同體

若干建筑宴例介紹

第二講關于房間中心和圍合

空間的基本形式是由中心和圍合部分構成

關于“單元”

中心是由什么形成的呢

關于柱子、火、水以及“圍合中的圍合”

圍合是由什么形成的呢

關于地面、屋頂、墻壁

空間總是希望向外擴展

關于空間的膨脹性

探求“起源”的意義所在

第三講關于房間的集合圍合和共同體

建筑是房間的共同體

房間之間是相互沖突的關于協(xié)調或者均衡

關于中心型平面輪廓的圍合和中心的圍合

關于螺旋形垂直和環(huán)繞或者確定和猶豫

關于線型平面

關于格子型平面

第四講關于窗戶空間和光

空間通過光來造型

關于光的兩種對立的觀點

柯布西耶和賴特,希臘和哥特

貫穿墻壁的光在圍合結構的厚度當中形成的窗子

充滿空間的光包圍著光的圍合

“照射在物體上的光”和“充滿空間的光”

第五講續(xù)關于窗戶光明和黑暗

被圍合了若干層的光關于日本的空間

從下方照射上來的光庭院、檐廊、屋檐內側、天井以及墻壁

從上方照射下來的光和從下方照射上來的光

圍合空間的面是多層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日本的建筑實例

窗子的各種不同的開啟方式分解它的形狀,再進行重新構筑

圍合空間的墻壁肯定有兩面以上

關于多層面的歐洲的建筑實例

第六講關于人口敞開和關閉

人口不僅表示歡迎,也表示拒絕,

同時也是等待的地方

希望人口成為房間

內部空間通過人口被表示出來若干實例介紹

人口是分化的

人口,其外部也可以成為房間

人口,可以讓人駐足停留,也可以讓人拂袖而去

立面是獨立的,或者可以被揭下來的

第七講關于場所地形和記憶

地形存在于建筑之前,并且限定空間

人類從地形當中發(fā)現(xiàn)空間

什么是“場所”是被賦予了“room”特征的地形

“明顯地形”和“隱蔽地形”

“隱蔽地形”的意義是在記憶的積累中被確定

若干實例的介紹

建筑將場所的特性視覺化

第八講關于表象居住和表現(xiàn)

內部可以居住的建筑,外部也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

作為表象的建筑

什么是“表象”

建筑是藝術嗎關于實用性和藝術性

是制約破壞了藝術嗎所有的藝術都是在制約當中成立的

作為藝術的建筑究竟要表現(xiàn)什么

建筑不能采取否定的表現(xiàn)關于共同價值的表現(xiàn)

第九講關于主題支撐和圍合

建筑的基本制約條件是什么與其他藝術領域進行比較

“圍合的主題”和“支撐的主題”是在對立當中共存的

從柱子到列柱從構筑性到圍覆性(1)

從拱到表皮從構筑性到圍覆性(2)

“圍合的主題”和“支撐的主題”之爭

第十講關于設計爭斗和一致

關于主題的對立統(tǒng)一

由于“圍合的主題”的肥大導致統(tǒng)一的崩潰哥特

另外一個例子文藝復興

“支撐的主題”的復興新古典主義

不論過分強調哪一方面的主題都會引起革命合理主義和現(xiàn)

代主義

第十一講關于分解還原和狂氣

現(xiàn)代主義是由還原主義的思想來支配的

關于分餌的過程和急躁

還原主義的思想是與革命愿望連接在一起的

關于工業(yè)化論和城市改造論

還原主義的思想將走向何方俄羅斯構成主義

關于有機主義的思考其意志和方法

第十二講關于秩序創(chuàng)作和時代性

懷疑對于創(chuàng)作來說意味著什么

關于虛無主義

關于建筑中文學態(tài)度的過剩

“太師椅懷疑論”和“施工現(xiàn)場的實在論”

建造的人從本質上相信實在

“觀察”和“創(chuàng)作”秩序是如何共有的

秩序一經(jīng)出現(xiàn),立刻就又消失不斷地修改

“秩序的寂靜(TranquilitiesOrdinals)”它存在于沉默的神秘之內

參考文獻

后記2100433B

建筑意匠十二講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建筑沙盤模型 材質:高密度防火板、亞克力、ABS板、真石漆等顏色:仿真色(定制)比例:1:100-1:5000制作主要工藝:三維雕刻技術、機械精密雕刻技術、手工制作技術、靜電植絨技術物理特點:還原建筑外觀風格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定制

m2 13% 重慶秒點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用巖棉氈 3000-5000×600×900mm 厚度:40-75mm 密度:60-100kg/m3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櫻花

m3 13% 上海麥芮節(jié)能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外墻氟碳漆 20kg/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立廣水漆*麗竹漆

kg 13% 南寧市立廣裝飾材料廠
建筑用多功能巖棉板 1200 ×600mm 厚度:25-250mm 密度:40-120kg/m3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櫻花

m3 13% 上海麥芮節(jié)能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十二生肖雕像 規(guī)格:15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石頭記

13% 河北石頭記雕塑有限公司
建筑用接觸器 輔助觸點2A-250V- EPN051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海格

13% 天津海格電氣有限公司
十二生肖雕像 規(guī)格:1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石頭記

13% 河北石頭記雕塑有限公司
十二生肖雕像 規(guī)格:10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石頭記

13% 河北石頭記雕塑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十二厘夾板 2440×12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佛山市順德區(qū)2005年2月信息價
十二厘夾板 2440×12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佛山市順德區(qū)2005年4月信息價
十二厘夾板 2440×12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佛山市順德區(qū)2005年3月信息價
十二厘夾板 2440×12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佛山市順德區(qū)2005年4月信息價
十二厘夾板 2440×122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佛山市順德區(qū)2005年1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價
建筑圍擋 2厚熱鍍鋅鋼板機械沖孔,孔徑φ10,100*100*5方鋼防風斜撐,詳見《中山市建設施工裝配式圍擋圖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 中山市2022年9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shù)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十二生肖擺件 1.十二生肖擺件2.規(guī)格:1500×2100|12個 1 查看價格 廣州千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7-26
建筑模型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用模型專用ABS跟進口亞克力制作,建筑與路網(wǎng)發(fā)光,環(huán)境淡雅寫實制作.|1套 3 查看價格 廣州市尚雅模型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   2022-11-09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7.2kg 1 查看價格 宏福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2019-09-25
建筑立面藝術涂鴉 建筑立面藝術涂鴉|1000m2 3 查看價格 深圳市尊藝油畫藝術品有限公司 廣東   2021-09-15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7.2kg 2 查看價格 衡水固金工程橡膠有限公司 四川   2019-09-20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8.613kg 2 查看價格 成都市福利凱新型保溫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   2022-11-02
JGN建筑 JGN建筑膠|10kg 1 查看價格 廣州瑞琪科貿(mào)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市 2010-05-24
建筑 搭建一個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數(shù)塊磚塊,參觀者可以拿磚塊填補到建筑上,模擬砌墻,可以做出自己設計的墻.以及有運輸磚塊裝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臺之間運輸.|1項 1 查看價格 鴻瑞工美(深圳)實業(yè)有限公司 全國   2022-10-24

本書作者在建筑本體設計的意義上展開理論的探求,并通過大量的實例來闡釋建筑“空間、光、場所、表象、程序”等本原性的問題。

建筑意匠十二講常見問題

  • 嶺南騎樓的建筑意義?

    騎樓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能嚴格區(qū)分人行與車行交通流線,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減少或避免了交通事故。 避風雨,防日曬,方便市民行走和購物。這些確實給地處炎熱、潮濕、多雨區(qū)的市民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

  • “建筑意”什么意思?

    說的是在建筑史中的,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誤認...

  • 十二醇與十二醇酯區(qū)別

    十二醇是指含十二個碳的醇,官能團為羥基;十二醇酯是指羧酸與十二醇化合得到的酯,官能團為酯基。

建筑意匠十二講文獻

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國傳統(tǒng)建筑意匠發(fā)微 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國傳統(tǒng)建筑意匠發(fā)微

格式:pdf

大?。?span id="zujd1fy" class="single-tag-height">196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作者在文中闡述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意匠來自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其基本思想是天人合一,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和師法自然,所謂“法人”在根本一仍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因為“人”是小宇宙。

立即下載

本書從城市規(guī)劃、建筑和園林設計,建筑的裝飾藝術和文化融合等多個方面探討建筑的哲理、意匠及其文化內涵??晒┙ㄖW、城市規(guī)劃學、環(huán)境藝術研究者和設計人員參考

上一講我們說過了如何看釉,主要是針對我們所采用的不同工具,觀察釉面來判斷生產(chǎn)瓷器的窯口,以及區(qū)分瓷器的年代、真假等等。而這一講的主要內容,則屬于陶瓷鑒定中看釉裝飾的一個范疇。實際上,顏色是鑒定的一個慨念,它主要是通過陶瓷裝飾的以下兩個方面來鑒真辨?zhèn)危浩湟?,是從顏色釉上來展開鑒定。這個顏色釉的定義主要為由窯口燒制而成的瓷器天然色,這其中包括黑色釉,以及各種釉裝飾所表現(xiàn)出的顏色釉。主要分為高溫釉:一道釉燒成如一個銅紅釉、黑釉、醬釉、祭藍、祭紅、冬青等。也有低溫釉,二次燒成的如孔雀蘭,珊瑚紅等。其二,則是由人工繪畫上的彩釉,這是一種在本色釉上描繪彩繪圖案的裝飾工藝。其中分為高溫釉下的彩釉,主要呈紅、青花、黃等色澤。以及在低溫釉上,上彩裝飾的三彩、五彩、粉彩、淺降彩等。

我們所說的看“顏色”,就是在鑒定和辨別各個時期的陶瓷時,根據(jù)釉色和彩色所體現(xiàn)出外在的顏色特性,以及通過所體現(xiàn)的顏色審美習慣特性,來鑒定出瓷器的出產(chǎn)地、朝代等信息。所以我們這里只談顏色表現(xiàn)出來的呈色性,不談產(chǎn)生顏色的化學特性。

1、春秋戰(zhàn)國時的原始青瓷為青黃色。由于胎體灰白細膩,而石灰釉為草木灰粉成釉面則很清薄,于是所體現(xiàn)在外在的就是青黃色,并伴隨很多很大塊的縮釉,不同于后來的縮釉點。

2、戰(zhàn)國后期至秦漢的則分為三種:

A、醬色。在原始瓷器和釉陶上都有表現(xiàn)。由于胎色灰紅等原因,再加上窯溫掌握不好,使得釉面有很多成為醬色釉,有大量的流釉現(xiàn)出。

B、青綠色。同樣的原因,釉面有時會變成非常好看的青綠色,這類釉的品相一般都不錯,而另外的則很容易被土黃色所浸潤。

C、還有多種灰青色帶黃色的,如同有土浸一樣。

D、綠釉陶色。這種釉陶實際包含了多種特色。這類釉陶綠色,深淺不一。由于長期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因而綠釉中的微銀色從釉中漬出,與空氣氧化后變得如水銀般閃閃發(fā)亮,這種現(xiàn)象也就是俗稱的“翻銀”。這是漢綠獨特的標志。雖然現(xiàn)代仿品中也多用水銀做,但表現(xiàn)得過于光亮,并在光線的照射下發(fā)出白色光芒。真正的漢綠釉在放大鏡下看呈厚薄不均狀,表面會形成很多不勻的釉面堆集,這也是后仿的仿制品所沒有的。后仿色是可以仿出深淺和水銀銹,但仿釉面一般都過于平坦。

3、魏晉南北朝,最后的原始青瓷:魏晉以及南北朝俗稱六朝,這個時期的原始青瓷已經(jīng)燒制的非常成熟,一般呈青黃色、青灰色,也有青綠色。將之作為一個系列,我們應該仔細掌握其具體特征,如洪州窯的就易脫釉,有帶玻璃質流釉。

4、東漢之后產(chǎn)生黑釉:當釉中鐵質達到10%和8%后,釉面就會變成黑色。成熟的黑釉應是三國之后的德清窯,色墨如漆,薄有細開片,時間上限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

5、時間到了隋朝,白瓷正式登上了中國陶瓷的歷史舞臺。事實上,從漢墓出土的文物里已經(jīng)有了白瓷的身影。到了北齊,出土的白釉瓷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更進一步。不過要說白瓷真正的成熟期,那只能是隋朝。隋朝的白瓷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刑窯、曲陽窯、鞏縣窯、登封窯,以此為一系列的白瓷一直延續(xù)到五代。這類白瓷釉面如白漆有淚痕,有的淚痕呈微黃色,這一特點到了宋代為定窯所繼承。

6、最成熟的唐代青瓷:“南青北白”的隋唐年間,南方的越窯青瓷占據(jù)了半壁河山。通常我們所看到的越窯瓷呈青灰色,釉面有起復,容易開片和被浸蝕。越窯瓷被腐蝕后一半脫釉,有的被浸蝕后釉層則變成粉磨狀。越窯青瓷年代的上下限大致從隋唐至五代。北宋的越窯瓷可以忽略不計。

7、彩釉裝飾開始興起:彩釉裝飾起源于南北朝時的歐窯生產(chǎn)的青釉褐斑,又稱點彩,是一種釉下彩。到唐代以后,長沙窯開始正式的將彩色裝飾自覺的作為一種技法,投入大窯生產(chǎn)。在長沙窯的青黃釉下,生產(chǎn)出釉下褐彩,釉下綠彩。同時,在南方的越窯也有分為青釉和點褐彩裝飾。我們通過唐至五代間,中國陶瓷彩釉裝飾的特點去分析特征,就會發(fā)現(xiàn)這類點釉最大的一個特征是:點彩的地方釉面紋飾略為凹陷,腐蝕程度也優(yōu)先于其它部位,很多推動亮光的如鐵銹。由于這類瓷質較后仿的火溫高、硬度大,聲音區(qū)別很大。

8、三彩是從唐代以后所發(fā)展起來的。

三彩是一類包含了多種概念的裝飾,它既有“唐三彩”的陶器低溫三彩,也涵蓋了明清以后的瓷器三彩。我們這一講主要是談釉彩,所以我們就以顏色為其歸類。

唐三彩,是一種鈾陶,加上低溫彩釉的裝飾陶器。它的制作流程一般是先將白色積土作原料的陶器燒成后,再淋上各種以銅、鐵、錳元素的金屬礦物著色劑。低溫色釉入窯低溫燒成。北方多,南方少,也有一次燒成的800度。一般呈色主要有綠、黃、藍、白、紫,以及黃綠白等色。器形方面則以陪葬品為主。唐三彩最大的特征,是將各種色澤的流動,非常自然的交融在一起。而后仿的則在色澤交融上表現(xiàn)為明顯不自然,有人為摻和的感覺。唐三彩的生產(chǎn)地以洛陽、西安的黃保窯居多。所以,如果你投資門類是三彩窯,就一定要追問來源地,以幫助你分辨真?zhèn)巍?/p>

(1)宋三彩

唐三彩多作為陪葬明器,并不能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宋三彩則不同,其大多作為陳設器與生活器皿使用,如瓷枕等。宋三彩以黃、綠、白三種色釉為主。區(qū)別與唐三彩,宋三彩不用藍釉。燒紙手法也是用刻劃方法進行修飾后,入窯燒成塑胎,按填入彩色釉再入窯二次燒成。彩色釉中還有艷紅,烏黑、翡翠釉等。

(2)遼三彩

遼金時代的北方地區(qū),曾大量燒造陶瓷,如內蒙的巴林右旗等地。遼三彩與宋三彩頗有相似之處,都是以黃白綠為主色調,但也有其自身特點:1、裝飾主要是印花和劃花;2、胎質多種。一種吸水率高,色澤呈淡紅色,另一種則是瓷化程度高的薄胎器。3、造型多是遼金特色的生活實用器。最有特色的經(jīng)典造型主要是:壺、六盤、海棠形盤。宋遼三彩與唐三彩還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就是宋遼三彩的彩釉之間并不交融。因為宋遼三彩采用的是填色,而唐三彩則是澆色。

(3)明三彩。

明三彩多以成組的喪葬用品形式出現(xiàn)。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縮小版的家用器物,從家私到全套的桌上擺設。另外一類則是出行禮儀,從開道者到抬驕子。其釉面亮青、肥腴,也有反鉛現(xiàn)象,鑒賞時注意成組器的分析。

(4)素三彩

素三彩是明清時景德鎮(zhèn)陶瓷系列中的一個新品種。它區(qū)別于唐宋遼三彩最大的地方,就是素三彩的瓷胎。這種工藝成熟是在明時期,而于康熙年間大行其道。其特點是素胎成瓷后,彩釉填繪,黃綠紫是其主色調,特別是紫色有種獨特的美感。有時也會用黑白,基本不會用紅色。因而只要是瓷器三彩,就只能按明中期之后的判斷來進行鑒定分析。

9、宋金時代的紅綠彩:宋代三彩是在陶器上產(chǎn)生,而宋金紅綠彩則是在北方窯的器上。這類產(chǎn)品與其它磁州窯等北方窯繪畫一樣,用大筆勾劃。畫風隨意,很容易脫釉。有的粗器是紅色的紅胎,紅色發(fā)黃透明度高,分析斷代時只能在宋元之間。

10、宋代白釉褐彩:宋代在瓷器上崇尚清白主流,刻劃印花等各種胎裝飾技法十分流行。而此時,以磁州窯為代表的一批北方窯,則流行起白釉褐彩的裝飾。實際這種褐彩遠看似黑彩,近看卻又猶如鐵銹,因而有的地方也稱之為“鐵銹花”。當然,這種褐彩早在南北朝的青瓷上就有所發(fā)端。這種褐彩有一個共同點:褐彩的部分硬度低于白釉。在這類出土器中,褐彩部分的腐蝕程度明顯要高于周圍,有的甚至破碎。在觀察時注意發(fā)現(xiàn),宋代褐彩與周圍的釉面有明顯的光差,褐彩處無光或者光比小,有的褐釉凹下,有的已經(jīng)開片又碎裂。這是區(qū)別于現(xiàn)代仿品最明顯的特征?,F(xiàn)代仿品褐彩與白釉一樣的光潔、平整或者同時做舊。

11、宋遼金黑地剔花和珍珠地劃花,也是從磁州窯發(fā)展起來的,主要以金代時期的北方作品為代表。其制法是用銳器剔劃出紋樣,把主紋外的空間悉數(shù)剔除,然后露出鈾下黑胎,形成白底黑花的釉面造型。這類器的白釉都是過度灰白的白色釉,與現(xiàn)代仿品區(qū)別很大,不露光。

12、黑地鐵銹花:遼金時期從北方出產(chǎn)而發(fā)展起來的,主要是山西窯口。其后大量生產(chǎn)的一種黑地裝飾,一般都是將氧化鐵多的釉,用毛筆繪在瓶、盤、碗上。釉后面,形成鐵紅色或褐色的紋飾。

13、宋代的黑釉器:宋代時期除了均釉等窯發(fā)明,紅紫等一色釉外,其他的大量產(chǎn)品均是以青白釉和黑釉器為主。特別是黑色,各類分窯都重點燒造。如定窯、吉州窯、建窯、耀州窯等種類豐富。吉州色純正,釉薄如漆皮。建窯則釉厚,有很大的淚珠,一般在色釉上描金。

14、窯變釉:這類釉多是在黑釉上窯變出褐色、黃色、淡青色等色澤,出玳瑁斑。這類釉面流動紋很明顯,在顯微鏡下釉面大小鱗片如蛇皮。此類釉面出土腐蝕嚴重,釉面斑駁且光照下色澤黯淡。釉面強度不高,若用放大鏡輕擊,聲音皮實。若是后仿,則釉面硬,擊打聲脆。窯變之外,還另有畫月梅圖,剪紙貼花,樹葉貼花等裝飾,這些與現(xiàn)代仿品之間的鑒別,主要也是從黑釉和裝飾上的光差上鑒別。

15、元代青花釉里紅:元代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一是由宋代的一元配方升級成二元配方。將宋代做瓷石胎的工藝,改由瓷石、高嶺土配比的二元配方,從而減少瓷器制作過程中的變形。瓷器制作也更規(guī)整、更大、更薄。二就是青花釉里紅成為一門相當成熟的裝飾技法,載入中國陶瓷發(fā)展的主流。因而鑒定青花釉里紅,上限到元代中晚期。

16、明代五彩:五彩是宋元五彩或加彩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釉上彩裝飾技法。即用多種材料在已燒成的瓷器上繪畫,在彩爐中低溫二次燒成。從現(xiàn)有的資料上看,早在明代宣德年間就已經(jīng)有了在精品瓷器上燒出的五彩瓷。其后,從開始生產(chǎn)到普及,一直持續(xù)到清代直至現(xiàn)在。為了以作區(qū)別,清代五彩燒成的溫度比較高,不如開始柔和的又稱之為“硬彩”。

17、宣德五彩:宣德五彩極少,一般認為主體三彩只有紅綠黃三種加青花。圖1(明宣德五彩 西藏薩迦寺保存)圖2(明宣德五彩 臺北故宮藏品)

18、成化五彩:成化五彩開始流行,多用青花勾線或填補一種色,因而也叫斗彩,或青花間裝五彩。斗彩是用青花勾輪廓,彩色填注染。而青花間裝五彩則是繪畫過程中,把青花作為圖案中的一個色系專門填充畫中某一物體。成化五彩的主要特點是顏色逐漸成熟,綠黃紫各有特點。紅色有鮮紅、油紅,以及黃彩后形成的黃上紅,綠色則有水綠、松石綠、孔雀綠等。黃有杏黃、密臘黃等。一般只用四色,開始用釩紅。與現(xiàn)代三彩最大區(qū)別是彩透明如水,側視則有水銀光,類似鉛綠釉的“翻鉛”。圖1(明成化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圖2(明成化 臺北故宮館藏)

19、萬歷五彩:萬歷是五彩瓷的普及階段。大量的民窯產(chǎn)品問世,并伴隨有大量出口,日本稱之為“芙蓉手”。萬歷五彩也是由青花、紅、釩紅、綠、黃、紫、孔雀蘭等色澤為主。但是鑒定時一定要注意,萬歷五彩從彩色基調上以紅為主,特別是濃紅。比較明顯的鑒定特征是紅色如棗皮紅發(fā)暗,彩色都透明,薄而軟,光亮,聲音脆。

20、晚明五彩:不很明顯的三彩特色,多是紅綠彩制品,與萬歷的區(qū)別是綠色面很多,紅色開始減少。

21、清康熙五彩:經(jīng)過明末崇禎到清初順治階段的過渡,五彩瓷真正奠定了康熙五彩大發(fā)展的條件。康熙五彩最大的特點是發(fā)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從而使五彩瓷真正的成為表現(xiàn)力豐富的彩色裝飾。因而只要發(fā)現(xiàn)彩瓷上有藍和黑色,上限就介定在康熙,這是康熙五彩才出現(xiàn)的特色。

(1)黑色一般是在黑彩上再加上一層綠釉,因而色黑如漆,發(fā)玻璃光。

(2)康熙五彩透明明亮,有崩彩的情況。

(3)大面的使用礬紅繪畫,這是后來很少有的。

(4)康熙五彩中,灰蘭、翠綠、黃綠、紫色占畫面比例比較大,與后來的一些色為主調的繪畫大不相同??床噬校词旄鱾€時期圖案繪畫中的主調,就可以很快推出大概年代。圖1(故宮博物院藏康熙五彩耕織圖瓶)

● 雍正粉彩: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影響,雍正朝制的釉上彩。其特征是繪制圖案時,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后在上面將彩色調開,調成深淺不一的色調。彩色中有的用蕓香油調合施彩,有些彩料則是進口的。如紅彩中有以黃金為著色劑的洋紅,又稱“胭脂紅”,又有洋黃、洋綠、洋白等色,由于焙燒溫度比三彩略低,色彩又以淡雅為主,因而又稱之為軟彩。盛行后取代三彩成為釉三彩的主流。圖1(雍正粉彩 大英博物館藏)

雍正粉彩的特點是:濃淡變化陰陽向背。淡雅柔和作為雍正三彩的主色調,突出藍、棗紅、灰藍色、深綠、黃。一般釉厚有油光,很少用礬紅。習慣用紅線勾臉,黑線勾眉眼,也有直接用彩瓷繪,不勾線的,用色塊形成正面為雍正獨有。主色調上開始有大面積的黑彩參與進來的,習慣用墨彩繪圖案,大面積紅色的色調沒有了。圖1(大英博物館藏雍正粉彩盤),圖2(上海博物館館藏雍正粉彩過枝紋盤)

● 乾隆粉彩:從乾隆時期開始,粉彩瓷開始有很大的時代特色,各種開光,百花不露地的繁褥的繪畫,使粉彩的繪畫特色發(fā)展到無以復加。乾隆生產(chǎn)的各類產(chǎn)品很多,品種很雜并以色彩特色上看,一是開光的色地多用,二是繪畫中主色調是以綠色為主的各種綠色為主,有時畫面中有三至四種以上的綠色,再以少量紅色的其它顏色,這個特征很重要,嘉慶與乾隆在顏色上很接近,可能綠色更加偏藍,深色,應該都有蛤蜊光。圖1(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 道光粉彩瓷:從道光開始,粉彩瓷中以綠色為重要色調,風格開始變化,不經(jīng)意中礬紅在畫面中的地位逐漸開始占比較多的地位,同時圖案中,其它的多種色的運用比較豐富,藍料彩多用,一般都有蛤蜊光。

● 同治光緒粉彩:同治和光緒粉彩是清代彩瓷的最后階段,民間大量生產(chǎn)。而這些瓷器生產(chǎn)中,由于生存的需要,色彩越來越趨向簡單化,在小件器中,主要以淺藍色、淺綠色、新彩淺藍色(這個色澤很特別,同治光緒都沒有)、鐵紅色、紫色,色多透明,露出勾輪廓的黑色,色調很少,修飾上加以描金,描金衣飾是鑒定清晚期后中早期的分水嶺。大器上多用粉紅粉綠,藍色做邊飾,主要正面中的紋飾,多用不同的皺紋來進行繪畫,而不是靠各種顏色的堆積來表現(xiàn),少數(shù)有蛤蜊光。

● 新粉彩:在清末民國流行了一段淺彩之后,由于大量進口了新的進口彩料后,彩色更加豐富了,可以描畫更多的層次,而且可以在描畫過程中就能觀察到色彩的配比。于是,文人畫中的各大名家,紛紛運用新粉彩,開展文人的繪畫,如珠山八友、嶺南畫派的高劍父等。新粉彩徹底跳出了傳統(tǒng)色彩的束縛,按圖案需要來用色,有幾種色極細極平,用得幾乎摸不出色的厚度,這是特征,民國粉彩在放大鏡下多有起泡,而現(xiàn)在所有的毛糙感。

● 民國淺降彩:清末的新品種,主要是按中國畫的繪畫風格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空靈雅淡的意境,很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睞,能夠更好地把詩、書、畫在瓷器上有機結合起來,也是受雍正黑彩的影響。色調比較簡單,以水黑彩為線條畫輪廓,并加以皺揉,使線條虛化,再以淡赭、花青、小綠、草綠、淡藍,極少注染山水,低溫燒成。色彩特點是淺色黑色淺而淡,色彩都不上玻璃白,直接繪畫上去,多在“米湯白”釉上繪畫。由于用色極淡,因而也很容易磨損,與雍正墨彩相比,色淡無光,主要是畫工皺法不一樣,很容易分辨。民國開始被新粉彩所代替,現(xiàn)在仿的淺彩,色黑有光。

● 墨彩:清代雍正年間琺瑯有直接影響產(chǎn)生了粉彩,同時景德鎮(zhèn)也用國產(chǎn)的料仿燒水墨琺瑯繪畫紋樣效果,在白瓷器上以墨料繪畫,再經(jīng)低溫燒烤而成猶如白紙作畫,墨色淡彩,時稱彩水墨。雍正墨彩的特征是很淡,有時揉一點淡褐色,淡礬紅,與后來淺降彩相似,但淺降彩揉進去的有淡藍色、淡褚。民國開始,墨彩是用的艷墨,一層玻璃釉,現(xiàn)在仿的墨也是艷墨,在清代的用墨色。宋的畫面中,墨色都淺淡,現(xiàn)在仿的色太黑,一眼就發(fā)現(xiàn)有問題。

本文轉載自夏志鋼(武漢壺語堂博物館館主)

神工意匠:徽州古建筑雕刻藝術內容簡介

徽州民宅的雕刻裝飾,從審美角度講,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文化角度講,凝聚了更多的人文情節(jié)?!渡窆ひ饨场罩莨沤ㄖ窨趟囆g》從全新的視角對徽州古代建筑雕刻的保護傳承與創(chuàng)新、藝術特色、承載的文化內涵以及南方、北方古代建筑藝術的差異等方面對中國古代建筑進行了論述?!渡窆ひ饨场罩莨沤ㄖ窨趟囆g》的題材新穎,內容豐富,且關于徽州古建筑雕刻的書籍在我國尚屬少數(shù)。相信會收到讀者歡迎并取得良好收益。

神工意匠:徽州古建筑雕刻藝術作者簡介

北京藝術博物館現(xiàn)收藏各類古代藝術品近五萬件,時代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明清,藏品門類廣泛,主要包括歷代書法和繪畫,碑帖及名人書札,宮廷織繡,宮室瓷器,古代家具,歷代錢幣及璽印等。還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國的古籍圖書十余萬冊。

安徽省博物館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是當時全國四大樣板館之一。2010年12月28日更名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也成為毛澤東主席唯一視察過并就博物館事業(yè)作出指示的博物館,也是黨的三代領導集體核心視察過的博物館。并獲評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展陳大樓被省政府納入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筑意匠十二講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