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山坡或緩坡地的等高線開成平臺,臺面寬以1.5m左右,栽植密度為1.5×2.0m或2.0×2.0m均可,最好能以等邊三角形排列最佳。挖穴規(guī)格為0.6×0.6×0.5m,每穴施入有機肥5—10kg或1kg磷肥,并用表土回填至高出地面15cm左右。
苦丁茶苗的栽植時間一般選擇春、秋兩季,最好在春季雨后天晴1—2天后栽植。種植時根系要舒展,不能屈根。填土至苗木根頸后壓實,澆足定根水,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最后再覆蓋2—3cm厚的表土,并蓋上稻草,保溫保濕,以防土壤板結和水土流失,覆蓋厚度以不見土壤為宜。
苦丁茶苗栽植后的前兩年,每年安排除草或松土5—6次,每年施肥四次,栽植成活后施第一次肥,應施進口復合肥,每株50克,用水沖化后澆施;第二次是在5—6月份,用豬糞肥每株3kg或復合肥每株50克澆施;第三次是在7月份,施復合肥,每株100克,采取直接施放,距樹蔸30cm處開挖一條穴,施入復合肥后用土覆蓋;第四次是在9月份,用豬糞肥浸豆餅,待發(fā)酵后每株施入3kg,其中豆餅含量0"_blank" href="/item/復合肥">復合肥100克直接施入,每年冬季用雞、鴨糞肥施放一次,每次每株5kg。
苦丁茶樹修剪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苦丁茶樹形成矮、壯、寬、平、密的樹冠。栽植成活后第一次抽梢過后開始逐年修剪,促進苦丁茶樹的低位分枝,控制頂端生長優(yōu)勢,使苦丁茶樹控制在2m高左右,并能達到五級以上分枝樹形,苦丁茶樹分枝多,產量就高,也便于苦丁茶葉芽的采摘管理。
苦丁茶樹是采摘葉片供人食用的植物,應盡量少使用農藥或用低毒、高效的廣譜性農藥進行防治,以減少農藥在苦丁茶樹葉中的殘留量,如蚜蟲、蠐螬、天牛等可用水胺硫磷、魚藤氰500—1000倍液噴施,對炭疽病可用白菌清、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施,還可采用噴施磷酸二氫胛肥,以養(yǎng)代治的做法效果很好。
常綠闊葉喬木樹種,既是傳統(tǒng)飲料,又有藥用價值,還可作為綠化美化環(huán)境作用。
苦丁茶樹體形高大,華蓋四蔽,有的樹齡近千年。茶葉沖泡出來后,湯色清澈明亮,綠中透黃,苦味淡而回甘濃,滋味鮮爽,香氣沁人心脾,在當地有“長壽茶”和“美容茶”之說。炎熱夏日,約上三五好友,置一茶室,品茶聊天,是不錯的選擇。
苦丁茶樹是冬青科常綠闊葉喬木樹種,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云南、江西、福建、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
茶樹種植時間:一年四季中,春、秋二季都適宜茶苗種植。早春在(2月下旬~3月上旬)、深秋在(10月中旬~11月份)為種植的最佳時期。茶樹生長習性:【土壤】: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
土壤: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堿度PH值4.5~6.5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
投資都有風險。國家政策鼓勵油茶種植推廣,很多地方還有補貼。現在國內的食用油缺口很大,油茶不與糧食爭地,很有發(fā)展的潛力。 具體的成本與您的管理水平有關。油茶很好管理,施肥就用農家肥,病蟲害少,耐干旱,而...
生長于海拔250米至1,50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灌叢中、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竹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常綠大喬木,高達20米。樹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淺裂;小枝粗壯,黃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5~2.5厘米;葉片厚革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8~28厘米,寬4.5~7.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疏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花序簇生于葉腋,圓錐狀;花4數:雄花序每枝有3~9朵,花萼裂片圓形;花冠反曲:雄蕊與花冠等長;雌花序每枝有1~3花?;ㄝ嘀睆?毫米;花冠直徑5毫米,花辦卵形;子房卵形;果球形,紅色,外果皮厚,平滑,分核4顆,背部有3條縱脊,內果皮骨質。花期4~5月,果期6~11月。
苦丁茶是分布于華中一華南一帶的常綠喬木,壽命可長達幾百年以上,具有耐溫、喜蔭、喜濕、怕浸的習性。其適生地區(qū)較茶樹更廣一些,抗寒力尤比茶樹強。
格式:pdf
大?。?span id="4mubiwi" class="single-tag-height">5.5MB
頁數: 14頁
評分: 4.4
四川興事發(fā)現代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內部培訓教材 1 / 14 欒樹種植技術 欒樹別名:燈籠樹、搖錢樹、金雨樹、國慶花,是一種喬木,生 長于石灰石風化產生 的鈣基土壤中,不耐 寒,在中國只分布在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下游,在海河流域以 北很少見,也不能生 長在硅基酸性的紅土 地區(qū)。欒樹春季發(fā)芽 較晚,秋季落葉早,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生長緩慢,樹形扭曲美 觀,不太成材,木材只能用于制造一些小器具,種子可以榨制工業(yè)用 油。但是一種良好的綠化用樹。 一、形態(tài)特征 欒樹高達 20m,胸徑 最大可達 1米;樹冠近圓 球形,樹皮灰褐色,細縱 裂,小枝稍有棱,無頂芽, 皮孔明顯;奇數羽狀復葉 互生,有時部分小葉深裂 四川興事發(fā)現代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內部培訓教材 2 / 14 而成不完全的 2回羽狀復葉,長達 40cm,小葉 7-15cm,小葉卵形或 卵狀橢圓形,先端尖或漸尖,葉緣具粗鋸齒,近基部常有深裂片
1、花茶的制備
茶樹鮮花經過揉切 、 解塊 、 篩分 、 發(fā)酵 、干燥等工序可制成碎茶。
感官審評認為鮮葉配入適量的茶樹花制作紅碎茶 , 完全可以提高或改善品質 , 效果良好 。其品質表現外形顆粒緊結 , 色澤潤亮 , 香氣鮮爽有花香 , 滋味濃強鮮爽度好 , 湯色紅艷 , 葉底紅勻明亮 , 并且將鮮葉紅碎茶與茶樹花紅碎茶以適宜 比例拼配 , 能提高或改善成茶品質 , 制成的紅碎茶達到出口紅碎茶的優(yōu)質標準 , 并能降低加工成本 , 增加了茶農的經濟效益。
2、茶樹花花粉被譽為 “花粉之王 ”, 其營養(yǎng)豐富 、 味道甘甜 , 具有特殊的茶香氣息 。茶樹花粉中蛋白質含量為29.18%, 脂肪含量為 2.34%, 蛋白質質量較高, 是一種優(yōu)良的蛋白質營養(yǎng)源 。與油菜 、 蕎麥 、 玉米 、 向日葵等 種主要商品花粉相比 , 茶樹花粉還原糖含量居中 ,蛋白質 、 氨基酸 、 維生素含量最高 , 脂肪含量最低 ?;ǚ郾緛砭褪且云涓叩鞍?、 低脂肪的營養(yǎng)特點著稱的 , 而茶花粉在這一點上尤其突出。
3、酒類產品的開發(fā)
茶樹花酒是一以茶樹花為主要原料 , 經生物發(fā)酵 、過濾 、勾兌 、陳釀 、降度 、殺菌等工序而制成的新一代風味型酒 ,該酒度數低 、色澤透亮 、口感較溫和 , 又富含茶多酚 、氨基酸 、茶多糖 、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 。以茶和茶樹花開發(fā)的保健酒 , 既有酒的風味 ,又有茶的保健功能 , 是一種色 、香 、味較佳的飲品。
4、茶樹花飲料的開發(fā)
茶樹花提取液具有花的芬芳和茶葉的青澀 , 是很好的 “茶花飲料 ”
茶樹種植后約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達盛產期,三十年后即開始老化,此時可從基部砍掉,讓茶樹重新生長,再到老化后就須挖掉重種。
2001年《茶樹花的開發(fā)利用》項目通過了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和評審;2003年《茶樹花加工工藝》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并在40多個國家申請了同族國際專利,在全球注冊了《茶樹花》服務商標和37個類別的商品商標;40多個茶樹花產品配方成功問世,即將獲得國家新資源應用證書;2004年《中國茶樹花產業(yè)發(fā)展建議書》呈報國務院審批;2005年茶樹花產業(yè)發(fā)展項目得到國家總理和各個相關部委領導的多次批示,同年徐紀英被列入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之一,被業(yè)界稱為"茶樹花之母"。
茶樹花的開發(fā)利用價值
全國可采集鮮花300多萬噸,可制成干花原料50多萬噸。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培、儲量豐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資源。
茶樹花內含有效成份與茶葉基本相同,只是花與芽葉的生長作用不同而成份含量各有差異?;ǘ湟虺袚z傳任務所以其蛋白和糖類物質含量較芽葉高。為此,茶樹花是一種難得的天然復合型原料。
利用茶樹花的加工工藝技術對花鮮花進行深加工提取和分離純化,使其形成各種類別型號的產品中間體原料。由于茶樹花的抗氧化性強、免疫能力高,中間體原料添入到食品飲料、藥品、日用化妝品和婦女兒童衛(wèi)生等產品中,可增加產品的功能性和新穎性。
茶樹花的資源狀況
據2009年國土資源部統(tǒng)計,全國茶園面積已達2800萬畝,分布于19個省1000多個縣。成齡茶園每畝可采鮮花200千克以上,全國可采集鮮花500萬噸左右,可制成干花原料30多萬噸。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培、儲量豐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資源。
茶樹花的社會經濟效益
1.茶農利用冬閑收花,每畝可增收400-500元。全國茶區(qū)可增收100多億元。
2.翌年茶葉可增產30%,還可提高茶葉的質量和食用安全性。
3.用茶樹花原料進行深加工,價值可增加數倍。
4.不僅讓上億茶農(中國的茶農人口1億多)直接受益,還能創(chuàng)造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轉業(yè)崗位。
茶樹花"三新產業(yè)"
茶樹花"三新產業(yè)":新資源、新產品、新用途。
茶樹花劃時代的豐碑
"三新產業(yè)",走進三農,服務大眾。
茶樹無公害施肥技術
茶樹施肥應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基肥、追肥相結合。茶樹施肥氮、磷、鉀比較合理的比例為1:0.3~0.5:0.7,平均約為1:0.4:0.6 。
1.底肥 底肥是在茶籽播種或茶苗定植前施用的肥料,其作用主要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土壤熟化,以利茶苗早發(fā)快長。底肥一般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等有機肥10噸及茶樹專用肥30~50千克。底肥數量較少時,要集中施在播種溝里。底肥數量較多時,要全面分層施用,即先將熟土移開,生土不動,開溝約50厘米,溝底再松土15~20厘米,按層將肥與土混合,先施底層,再施第二層,最后放回熟土。
2.基肥 基肥是指在茶樹地上部全年生長停止后施用的肥料,其余作用主要是為茶樹根系在秋、多季的活動及翌年春茶萌發(fā)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同時改良茶園土壤性質,為茶葉高產優(yōu)質奠定基礎?;蚀蠖家詭省⒍逊屎惋灧实扔袡C肥為主,再加適量磷、鉀肥,一般每畝施菜餅100~150千克,摻合茶樹專用肥40千克,不同地區(qū)茶園基肥施用時間不同,如山東在白露前后,長江中、下游茶區(qū)在9月底至10月底,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則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海南在12月上旬。不同樹齡的茶樹基肥施用位置和深度不同,1~2年生直播茶苗,施在距根頸5~10厘米處,施肥深度15~20厘米;1年生扦插苗施在距根頸10~15厘米處,施肥深度10~15厘米;3~4年生茶樹,施在距根頸15~20厘米處,施肥深度20~30厘米;成年茶樹,施在樹冠邊緣垂直下方,施肥深度20厘米。
3.追肥 追肥是指在茶樹地上部生長期間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不斷補充茶樹礦質營養(yǎng),以進一步促進茶樹管生長,達到持續(xù)高產的目的。由于茶葉生產需要更多的氮素,故追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適當配施磷、鉀及微量元素。
追肥主要分兩個時期。
一是春茶追肥。茶樹經過冬季休眠之后,生長能力強,需肥量大,第1次追肥俗稱催芽肥,其施用時期一般根據茶樹生育的物候期來確定,當茶芽伸長到魚葉初展期施肥的效果最好。長江中、下游茶區(qū)約在3月上、中旬左右,即在茶園正式開采前15~20天施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