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
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美國皂莢產(chǎn)地生境
原產(chǎn)美國。常生于溪邊和低地潮濕肥沃的土壤上,而較少生于干燥瘠薄的砂礫山丘上,多單株生長,偶爾成片。我國上海市的公園和植物園有栽培。
用繁殖:10月采下果實,取出,隨即播種;若春播,需將在水里泡脹后,再行播種。育苗時,開1.3m寬的高畦,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然后按行距33cm,開深約6-10cm的橫溝,把每隔4-6cm播粒,播...
用繁殖:10月采下果實,取出,隨即播種;若春播,需將在水里泡脹后,再行播種。育苗時,開1.3m寬的高畦,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然后按行距33cm,開深約6-10cm的橫溝,把每隔4-6cm播粒,播...
處理皂莢種皮厚而堅硬,透水性差,如不經(jīng)催芽處理,發(fā)芽出土慢且不整齊,發(fā)芽率低。 層積處理。在秋末冬初將浸入水中,每天換水1次,7天后撈出與濕沙混合進(jìn)行貯藏,經(jīng)常翻動使其溫度與濕度均衡,次年春天置于溫暖...
美國皂莢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45米;樹皮灰黑色,厚1-2厘米,具深的裂縫及狹長的縱脊;小枝深褐色,粗糙,微有棱,具圓形皮孔;刺略扁,粗壯,深褐色,常分枝,長2.5-10厘米,少數(shù)無刺。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復(fù)葉(具羽片4-14對),長11-22厘米;小葉11-18對,紙質(zhì),橢圓狀披針形,長1.5-3.5厘米,寬4-8毫米,先端急尖,有時稍鈍,基部楔形或稍圓,微偏斜,邊緣疏生波狀鋸齒并被疏柔毛,上面暗綠色,有光澤,無毛,偶爾中脈疏被短柔毛,下面暗黃綠色,中脈被短柔毛;小葉柄長約1毫米,被柔毛?;S綠色;花梗長1-2毫米;雄花:直徑6-7毫米,單生或數(shù)朵簇生組成總狀花序;花序常數(shù)個簇生于葉腋或頂生,長5-13厘米,被短柔毛;花托長約2毫米;萼片2-3,披針形,長2-2.5毫米;花瓣3-4,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與萼片兩面均同被短柔毛,雄蕊6-9;雌花組成較纖細(xì)的總狀花序,花較少,花序常單生,與雄花序近等長;子房被灰白色絨毛。莢果帶形,扁平,長30-50厘米,鐮刀狀彎曲或不規(guī)則旋扭,果瓣薄而粗糙,暗褐色,被疏柔毛;種子多數(shù),扁,卵形或橢圓形,長約8毫米,為較厚的果肉所分隔?;ㄆ?-6月;果期10-12月。
美國皂莢(學(xué)名:Gleditsia triacanthos)為豆科皂莢屬的植物。分布在美國以及中國大陸的上海等地,多生在溪邊和低地潮濕肥沃的土壤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美國皂莢主要價值
本種在許多溫帶國家常栽培供觀賞,也作綠籬和行道樹。莢果據(jù)稱含有29%的糖分而為牲畜所喜食。木材堅實,紋理較粗,頗耐用,為建筑、車輛、支柱等用材。
可做園林觀賞。木材堅實,紋理較粗,頗耐用,為建筑、車輛、支柱等用材。
格式:pdf
大?。?span id="yq61myg" class="single-tag-height">3.2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文章通過對皂莢形態(tài)特征及習(xí)性、分布的簡單闡述,目的是分析其在園林綠化中的廣闊應(yīng)用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環(huán)保鄉(xiāng)土樹種應(yīng)該引起廣大園林工作者的重視,使其能在在園林綠化設(shè)計及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揮多種價值。
格式:pdf
大小:3.2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研究了野皂莢枝干用于刨花板生產(chǎn)時,熱壓工藝條件對刨花板主要物理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野皂莢刨花含水率3%~5%、預(yù)設(shè)刨花板密度0.75g/cm3、脲醛樹脂膠施膠量8%、熱壓溫度150℃、熱壓時間4min、熱壓壓力3.5MPa的熱壓條件下壓制的野皂莢刨花板,可達(dá)到GB/T4897.3的用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