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灌叢、溪邊、路旁或山谷;纏繞在灌木上。
攀援藤本,莖稍帶木質,具縱溝槽,無毛或具疏毛。羽狀復葉具3小葉,葉長17-27厘米;托葉長2-2.5毫米,不久脫落;葉柄長7-11厘米;小葉薄紙質,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6-13厘米,寬4-9.5厘米,先端漸尖,具短尖頭,長4毫米,基部圓或稍楔形;側生小葉明顯偏斜,長8-14厘米,基部截形,側脈每邊4-6,在兩面隆起;小托葉長2-3毫米,線形;小葉柄長4-5毫米??偁罨ㄐ蛞干L7-27厘米,花生于花序上部,占長度1/5-3/8,通常每節(jié)有3花;花梗長7-8毫米,密被銹色柔毛和淺黃色貼伏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約7毫米,寬約2毫米,早落;花萼密被絹質柔毛,萼筒杯狀,長5-6毫米,寬8-10毫米;花冠深紫色或紅色,旗瓣寬橢圓形,長2-2.5厘米,先端寬圓形,淺二裂,基部耳長約1毫米,瓣柄長,寬約2毫米,翼瓣長圓形,長3.2-4厘米,寬9-12毫米,瓣柄長約6毫米,耳長約2毫米,近基部邊緣有睫毛,龍骨瓣較纖細,長(3.6-)4(-4.5)厘米,先端彎曲,彎折長約1厘米,基部瓣柄長6-7毫米,耳長1-2毫米;雄蕊約與龍骨瓣相等;子房線形,長約7毫米,具5胚珠,花柱長約3.4厘米,柱頭小。莢果革質,長圓形,基部和先端彎曲,外形不對稱,長6.5-10厘米,寬2-2.3厘米,厚5-8毫米,幼時密被銹褐色剛毛,最后被柔毛和凋落的銹色螫毛,具12-16片狀薄翅狀褶襞,種子間有深的橫溝,背腹縫兩側具寬2-4毫米的翅;種子3-5,深紅褐色或黑色,長約11毫米,寬約9毫米,厚約7毫米,光滑,種臍黑色,長約為種子周長的5/8,無假種皮。
寧油麻藤分布范圍
產浙江、江蘇、江西、湖北、福建、廣東、廣西。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陽山。
暖地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蔭,耐旱,畏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強,但以排水良好的石灰?guī)r質土壤適宜。
油麻藤栽植套用“栽植攀援植物”定額子目。
油麻藤,三出羽狀復葉,花大蝶形,深紫色。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耐旱,畏嚴寒,是居家常種的一類植物。以下是油麻藤培植要點: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栽培最為適宜。栽植時,一窩2~3株土埋...
格式:pdf
大?。?span id="06tvlxp" class="single-tag-height">246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采用高速逆流色譜(HSCCC)方法從常春油麻藤豆莢中分離制備丁香脂素。HSCCC的溶劑系統(tǒng)條件為V(甲基叔丁基醚)∶V(甲醇)∶V(水)=2∶1∶1。從5 g粗提物中可一次分離得到純度89.5%的丁香脂素單體1.28g,進一步重結晶可得到純度98.1%的丁香脂素。分離得到的丁香脂素結構經電噴霧質譜(ESI-MS)以及核磁共振氫譜(1H NMR)和碳譜(13C NMR)進行鑒定。杭州不同地區(qū)的常春油麻藤豆莢中丁香脂素的含量在3.0 g/kg以上,是一種優(yōu)質的天然丁香脂素資源,通過高速逆流色譜分離制備可獲得大量天然丁香脂素。
格式:pdf
大小:246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文章結合常春油麻藤的生物生態(tài)學特性,介紹了常春油麻藤在公路邊坡綠化中的應用技術,評述了其綠化效果,為公路邊坡綠化防護提供經驗借鑒。
我國約有30種它的同屬植物,主產于南方溫暖地區(qū),均為大型纏繞性攀援植物,3出復葉,花大而顯著,部分為草質藤本。木本種類常見的尚有:白花油麻藤,花灰白色;寧油麻藤,萼被柔毛及棕色硬毛,花瓣紫色,大型藤木;土色黎豆,頂生小葉寬橢圓形、花紫色;波氏黎豆,花淡白色;大果黎豆,花紫紅色;美葉油麻藤,花紫色,長約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