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范圍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總則
5 粉煤灰的技術要求
5.1 分級及技術要求
5.2 試驗方法
5.3 標識
5.4 檢驗與驗收
5.5 保管
6 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的技術要求
7 摻粉煤灰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和檢查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細度試驗方法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需水量比試驗方法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含水量試驗方法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安定性試驗方法
條文說明
前言
1 范圍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總則
5 粉煤灰的技術要求
5.1 分級及技術要求
5.2 試驗方法
5.3 標識
5.4 檢驗與驗收
5.5 保管
6 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的技術要求
7 摻粉煤灰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和檢查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細度試驗方法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需水量比試驗方法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含水量試驗方法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 粉煤灰安定性試驗方法
條文說明
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簡介
書 名:《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
作 者:中國電力出版社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印刷時間:2007-12-1
版 次:第1版
字 數(shù):45000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2
頁數(shù):52頁
I S B N:1550831806
查收!
這個可以通過配比變動粉煤灰用量(0%~35%之間)就能計算出來。粉煤灰和水泥的差價基本上在一倍左右。例如相差150~200元/噸。摻粉煤灰混凝土要便宜15元/方 以上。
書名:《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
本標準根據(jù)《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下達2006年行業(yè)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發(fā)改辦工業(yè)[2006]1093號文)的要求修訂。
原D1/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自1996年頒布至今,10余年來,在推動粉煤灰在水電水利工程中的應用,促進水工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保證工程質量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優(yōu)質粉煤灰產(chǎn)量大幅提高,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不斷發(fā)展,對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混凝土質量方面的認識更加深入,粉煤灰在水電水利工程中的應用技術得到了飛速發(fā)展。
為了適應我國水電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與國內外同類標準的發(fā)展相協(xié)調,有必要對D1/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guī)范》進行修訂。本標準在修訂過程中既吸收了國內外同類標準中適合我國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的有關內容,又突出了水工混凝土的特點。
格式:pdf
大?。?span id="hp5ftpf"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4
通過對貴州粉煤灰資源情況及粉煤灰在水工混凝土中的應用情況的調查、總結和分析,列出了水工各品種混凝土的典型配合比及其性能參數(shù),提出了粉煤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建議今后要重視進一步在水工混凝土中的推廣應用。
格式:pdf
大?。?span id="13dt5nr"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介紹了粉煤灰在水工混凝土中的技術要求、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項。
本書主要介紹了高摻量粉煤灰固結材料試驗的研究成果,包括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高摻量粉煤灰注漿材料和高摻量粉煤灰干粉砂漿材料。本書對高等院校無機材料專業(yè)教師、學生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粉煤灰材料力學試驗,使用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分析試驗技術研究無機材料的礦物成分、微觀結構提供了參考。
1緒論
1.1引言
1.2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tài)綜述
1.2.1國內研究狀況
1.2.2國外研究狀況
1.3本章小結
2粉煤灰的物理化學特性
2.1粉煤灰的分類和分級
2.1.1粉煤灰的分類
2.1.2粉煤灰的分級
2.1.3粉煤灰的顆粒特性
2.1.4粉煤灰的細度
2.2粉煤灰的礦物組成
2.2.1粉煤灰中主要礦物的形成
2.2.2粉煤灰中的礦物相
2.2.3我國粉煤灰的礦物組成
2.2.4粉煤灰中的晶體礦物相
2.3粉煤灰的物理化學分析
2.3.1粉煤灰的物理特性
2.3.2粉煤灰的活性
2.3.3粉煤灰的放射性
2.4本章小結
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
3.1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力學試驗方法
3.1.1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試驗樣品的制備
3.1.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力學性能的試驗方法
3.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力學特性
3.2.1粉煤灰摻量與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密度的關系
3.2.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單軸抗壓強度
3.2.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彈性模量
3.2.4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泊松比
3.2.5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動彈性模量
3.2.6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單軸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及其特征
3.2.7粉煤灰建筑材料的三軸抗壓強度特性
3.2.8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抗剪強度特性
3.2.9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破壞特征
3.2.10影響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主要因素
3.2.11粉煤灰建筑材料經(jīng)過凍融后的強度變化規(guī)律
3.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在不同養(yǎng)護條件下的強度增長規(guī)律
3.3.1標準養(yǎng)護條件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2三種養(yǎng)護條件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3不同摻量條件下養(yǎng)護方式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4粉煤灰級別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5固化劑摻量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6成型壓力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影響
3.3.7粉煤灰細灰摻量對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影響
3.3.8影響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強度的其他因素
3.3.9推薦的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生產(chǎn)工藝參數(shù)
3.4本章小結
4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水化固結反應機理和微觀結構
4.1概述
4.2原材料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分析
4.2.1試驗原材料與方法
4.2.2粉煤灰和固結劑的化學分析
4.2.3粉煤灰建筑材料的礦物組成
4.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微觀結構分析
4.3.1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
4.3.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微觀結構的分析
4.4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水化反應
4.4.1粉煤灰-石灰-水體系水化反應形式
4.4.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水化反應過程
4.5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熱力學分析
4.5.1粉煤灰固結材料反應系統(tǒng)的ΔH分析
4.5.2粉煤灰建筑材料反應系統(tǒng)的ΔG分析
4.6本章小結
5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研究成果的應用
5.1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技術應用現(xiàn)狀
5.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生產(chǎn)工藝及其產(chǎn)品的特點
5.2.1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生產(chǎn)工藝
5.2.2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產(chǎn)品性能
5.2.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生產(chǎn)工藝參數(shù)
5.3高摻量粉煤灰建筑材料的技術經(jīng)濟分析
5.3.1技術分析
5.3.2經(jīng)濟效果分析
5.4本章小結
6高摻量粉煤灰注漿材料
6.1引言
6.1.1課題研究意義
6.1.2注漿法治理采空區(qū)的特點
6.2注漿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6.2.1注漿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6.2.2國內外地下注漿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
6.2.3國內注漿技術研究成果
6.2.4目前采空區(qū)注漿技術存在的問題
6.3注漿材料概述
6.3.1注漿液的基本性能
6.3.2注漿固結體的性質
6.4采空區(qū)注漿材料的技術要求和參數(shù)
6.4.1注漿材料的分類
6.4.2采空區(qū)注漿材料的技術要求
6.4.3注漿材料的技術參數(shù)
6.5高摻量粉煤灰新型注漿材料的試驗研究
6.5.1主要研究內容
6.5.2試驗目的和試驗方案
6.5.3試驗研究內容
6.6本章小結
7高摻量粉煤灰砂漿材料
7.1引言
7.1.1干粉砂漿發(fā)展現(xiàn)狀
7.1.2干粉砂漿的應用及發(fā)展狀況
7.1.3建筑砂漿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意義
7.1.4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砂漿種類及其特點
7.1.5國外干粉砂漿發(fā)展概述
7.1.6國內干粉砂漿發(fā)展概況
7.1.7未來我國建筑干粉砂漿市場需求預測
7.1.8我國建筑干粉砂漿行業(yè)目前存在的問題
7.1.9粉煤灰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及發(fā)展狀況
7.1.10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內容
7.2原材料對干粉砂漿的影響
7.2.1膠凝材料影響
7.2.2水泥強度等級對干粉砂漿性能的影響
7.2.3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對砂漿性能影響
7.2.4粉煤灰效應及其品質對干粉砂漿的影響
7.2.5粉煤灰品質對砂漿強度的影響
7.2.6高鈣灰與低鈣灰混摻對砂漿性能的影響
7.2.7不同品種商品粉煤灰對砂漿性能的影響
7.3砂子在粉煤灰砂漿中的要求及其影響
7.4試驗結果分析
7.5外加劑對粉煤灰干粉砂漿的影響
7.5.1化學添加劑對干粉砂漿的影響
7.5.2細分散有機聚合物添加劑對干粉砂漿的影響
7.5.3礦物外加劑對干粉砂漿的影響
7.5.4幾種激發(fā)劑對粉煤灰干粉砂漿的影響
7.5.5溫度對強度的影響試驗
7.5.6分析與討論
7.5.7幾種早強劑對粉煤灰干粉砂漿早期強度的影響
7.5.8試驗結果分析
7.6本章小結
8高摻量粉煤灰砌筑干粉砂漿的配比試驗
8.1粉煤灰砌筑干粉砂漿配合比的確定
8.1.1粉煤灰干粉砂漿性能的試驗
8.1.2不同配合比的粉煤灰砂漿性能試驗
8.2高摻量粉煤灰干粉砂漿砌體力學性能試驗
8.3試驗結果與分析
8.3.1試驗結果
8.3.2試驗結果分析
8.4高摻量粉煤灰干粉砂漿與傳統(tǒng)砂漿的性能比較
8.5本章小結
9系列粉煤灰干粉砂漿性能的研究
9.1粉煤灰抹灰砂漿
9.2內墻抹面粉煤灰干粉砂漿
9.3外墻抹面粉煤灰干粉砂漿
9.4地面耐磨粉煤灰干粉砂漿
9.5自流平粉煤灰干粉砂漿材料
9.5.1自流平粉煤灰砂漿材料
9.5.2自流平高強無收縮灌漿料
9.6粉煤灰瓷磚粘結劑
9.7干粉膨脹砂漿
9.8防水粉煤灰干粉砂漿
9.9本章小結
10粉煤灰干粉砂漿的生產(chǎn)應用
10.1推薦粉煤灰砂漿的生產(chǎn)配合比
10.2粉煤灰干粉砂漿生產(chǎn)技術要求
10.2.1粉煤灰干粉砂漿的原材料要求
10.2.2粉煤灰干粉砂漿生產(chǎn)工藝的技術要求
10.2.3應用技術要求
10.3粉煤灰系列干粉砂漿的操作工藝
10.3.1粉煤灰粘結砂漿的操作工藝
10.3.2粉煤灰抹灰砂漿的操作工藝
10.3.3粉煤灰砌筑砂漿的操作工藝
10.3.4粉煤灰地坪砂漿的操作工藝
10.4經(jīng)濟技術分析
10.4.1經(jīng)濟效益分析
10.4.2社會效益分析
10.4.3干粉砂漿在推廣應用中存在問題和發(fā)展方向
10.5本章小結
縮寫詞注釋
參考文獻
將烘干的粘土、粉煤灰和燒結磚的坯體,置于高溫條件下灼燒,由于不同的成分在灼燒過程中燒灼失重不一樣,且燒結磚體的燒失量大小是隨著坯體中采用粉煤灰和粘土的配合比及成分變化而改變的。
設燒結制品中,粉煤灰的摻量為X,其燒失量為L1.其它原料的摻量為Y,燒失量為L2,混合后原料的燒失量為L3.則:X+Y=L;XL1+YL1=L3
通過上述方程組可求出粉煤灰摻量。燒失量大簡單方便,求解容易,是可操作性和目前選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但燒失量法不適用于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所原料粉煤灰與粘土的燒失量相當時,而是目前大力倡導廢渣的利用,磚中摻了不止一種廢渣,比如粉煤灰與煤矸石、礦渣等,選用燒失量法將不再適合。也就是說燒失量法適用于只摻了粉煤灰,且粉煤灰與粘土的燒失量差異明顯的燒結磚中。選用此種方法時,應注意取料的"配套性",即原料和干坯是當時該產(chǎn)品所使用的。燒失量法是在獲得原料和混合料的燒失量的基礎上,沒有對燒結制品的分析,檢測時只選用這種方法,不能摒除實心粘土磚魚目混珠的可能,需要和對燒結制品的分析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不適宜單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