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脈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oligoneura)為鳳仙花科鳳仙花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于海拔2,900米的地區(qū),見于山溝針闊葉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稱 | 薔薇亞綱 | 拉丁學名 | Impatiens oligoneura Hook. f.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目 | 龍膽目(Gentianales) |
科 | 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 | 屬 | 鳳仙花屬(Impatiens) |
種 | 薔薇亞綱 | 分布區(qū)域 | 四川省 |
生長于海拔2,900米的地區(qū),也生長于山溝針闊葉林下。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一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粗壯,有分枝,枝和小枝細。葉互生,具柄,葉片膜質(zhì),有光澤,卵形或橢圓形,長4-6厘米,寬2-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無腺體或邊緣有少數(shù)細腺體,邊緣具粗圓齒狀鋸齒,齒端具小尖,側(cè)脈3-5條,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1-4厘米。總花梗生于上部葉腋,長于葉柄,長3-4厘米,具1花,中上部具苞片;苞片寬卵形或圓形,長4-5毫米,頂端突尖,具齒,脫落?;S色,具紅色斑點,長3-3.5厘米,側(cè)生萼片2,斜卵形或卵狀長圓形,漸尖,中肋背面增厚,具翅,邊緣具齒或全緣。旗瓣近扁圓形,寬1.7厘米,鈍,中肋背面增厚,中央的龍骨突直達頂端。翼瓣具寬柄,長2.2厘米,2裂,基部裂片圓形,上部裂片較大,反折,圓形或?qū)捀危敹藞A形,背部具伸長反折的小耳;唇瓣檐部漏斗形,長2厘米,基部狹成短于檐部頂端小棒狀的細距;口部斜上,寬12毫米,先端具鈍尖頭。花絲短寬;花藥卵形,急尖。子房紡錘形,直立,漸尖。未成熟的蒴果線形.
此種葉脈少數(shù),上面有光澤;總花梗在中上部具有齒的苞片;側(cè)生萼片邊緣具齒。
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俗稱指甲花。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產(chǎn)中國和印度,在民間廣泛栽培。鳳仙花的汁液可以用來染指甲。
鳳仙花是人工栽培的花卉,如果播種在草地上,自然是可以生長的。性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寒,適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鳳仙花適應性較強,移植易成活,生長迅速。 生長季節(jié)每天應澆水一次,炎熱的...
一、選地栽植 1.選地整地。玫瑰花耐旱,應選陽光充足,地勢高燥,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施堆肥3000kg/667m2,深翻20-30cm,然后整平作畦。 &n...
格式:pdf
大?。?span id="kulc4iz" class="single-tag-height">1.6M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以金華市某污水處理廠污泥為研究對象,研究污泥堆肥對鳳仙花生長及土壤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處理與對照相比,污泥堆肥60%+園土20%+爐渣20%,施用效果最好。污泥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機質(zhì)含量,土壤理化性質(zhì)有明顯改善,但同時也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土壤Pb、Cu、Zn含量變化甚微。
格式:pdf
大?。?span id="gbjk1ch" class="single-tag-height">1.6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為了探明重金屬Cu-Zn處理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選用鳳仙花種子為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濃度的Cu-Zn處理對鳳仙花種子的萌發(fā)、幼苗生長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10~40 mg/L低濃度處理時,Cu-Zn處理對鳳仙花種子的萌發(fā)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仍低于對照處理;而在40~320 mg/L高濃度處理時,隨著Cu-Zn處理濃度的增加,鳳仙花種子的發(fā)芽率呈下降趨勢。Cu-Zn處理對鳳仙花幼苗的生長表現(xiàn)出低促高抑效應,當Cu-Zn處理濃度為40 mg/L時,呈現(xiàn)出抑制作用,且隨著濃度的升高抑制效應逐漸增強。Cu-Zn處理對鳳仙花幼根生長的抑制作用大于對芽生長的抑制作用。Cu-Zn處理下鳳仙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受到顯著的抑制。
簡介
贊比亞鳳仙花供觀賞。它與同樣引種于非洲的蘇丹鳳仙花主要區(qū)別是:葉狹卵形或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特別是沿中脈和側(cè)脈毛較密,側(cè)脈8-14對,邊緣具細鋸齒或細鋸齒狀小齒,葉柄上部具許多長2-4毫米具柄腺體,花粉紅色至深紅色或朱紅色。
少花杜鵑是常綠灌木,高約1-2米;枝條細瘦,當年生枝嫩綠色,被短柄腺體及硬毛;老枝灰白色,無毛,常有縱的裂紋。葉常3-5枚密生于枝頂,革質(zhì),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短尖或圓形,有細尖頭,基部圓形,中脈在上面凹陷,在下面隆起,側(cè)脈9-11對,在兩面均不明顯,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兩面無毛;葉柄粗短,長僅3-5毫米,上面平坦,下面圓柱狀。
花序2-3花,總軸長約2毫米,無毛,基部常有多數(shù)宿存的芽鱗,鱗片膜質(zhì),橢圓形,長1-1.3厘米;花梗長約1.5-3厘米,有稀疏的短柄腺體;花萼小,盤狀,有5個波狀的突起,邊緣有短腺毛;花冠漏斗狀,乳白色粉紅色或淡黃色,長3-3.5厘米,直徑3-4厘米,5裂,裂片圓形,長1.5厘米,寬1.8厘米,頂端有凹缺;雄蕊10,長1.2-3厘米,不等長,花絲基部有短絨毛,花藥卵圓形,長約2毫米,棕色;雌蕊與花冠近等長;子房圓錐狀,長3-4毫米,密被有柄腺體,花柱長2-2.5厘米,基部有同樣的腺體,上部光滑;柱頭膨大。
蒴果圓柱狀,長2-2.5厘米,直徑4-6毫米,彎曲,有腺毛?;ㄆ?月,果期8月。
葉片上的粗細不等的脈絡,叫做葉脈。葉脈分兩種的:
網(wǎng)狀脈—葉脈相互交錯,形成網(wǎng)狀。大多數(shù)雙子葉植物的葉菊有網(wǎng)狀脈。
平行脈—葉脈互不交錯,大體上平行分布。大多數(shù)單子葉植物的葉菊有平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