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資源, 是生物質燃料的一種, 具有CO2 “零排放”的特性。但是, 秸稈氯元素含量高, 灰渣中鉀、鈉成分高, 熔點低, 鍋爐運行中容易造成結渣、腐蝕和堵灰。因此, 燃用秸稈的鍋爐需要解決爐前燃料輸送、破碎、儲存、防火以及鍋爐本體的結渣、堵灰、腐蝕等問題。
1 輸送、破碎
目前秸稈的輸送和破碎主要有4 種方式:
(1)在收購站將秸稈破碎之后再運至電廠, 此方式可保持電廠環(huán)境清潔, 但是運輸成本較高;
(2)在收購站打包, 運送至電廠料場堆放, 在入爐前破碎, 此方式運輸成本相對較低, 但需要注意料場防火;
(3)不破碎, 在收購站打包后運送至電廠直接入爐, 此方式對鍋爐燃燒技術要求極高, 燃料入爐后不易燒透, 會增加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
(4)將秸稈壓塊, 將松散的秸稈壓成顆粒狀, 其能量密度可增10 倍左右, 大幅度降低運輸和存儲成本。目前, 國內外常用第2 種方法。
2 低灰熔點結焦
同傳統(tǒng)燃料相比, 秸稈燃燒的低灰熔點問題尤其突出(某些秸稈灰熔點變形溫度約為650 ~ 700 ℃)。對此, 可從以下幾方面解決:
(1)水冷振動爐排與純風冷的爐排相比, 冷卻效果更佳, 更適合生物質燃料的燃燒。水冷振動爐排具有自撥火功能, 落在爐排上燃燒的秸稈能夠隨著振動頻率和振動周期進行翻滾, 防止外部生成的焦炭互相搭橋、結渣、粘結在爐排面上。爐排面積熱負荷可達3200 W/(m2 /h)。
(2)對于強結焦性秸稈, 應該選取較低爐膛容積熱負荷。由于采用分段送風技術, 爐膛斷面熱負荷可以達到1 700 kW/m2 , 爐膛容積熱負荷可達140 kW/m3 。
(3)生物質燃料的燃燒屬于擴散燃燒, 燃燒溫度較低, 其燃燒速度主要取決于氧氣到達碳粒表面的速度。因此, 送風應具有一定的剛度, 同時考慮在爐膛下部盡可能形成風簾, 加大風與碳粒的接觸面積, 增加秸稈在爐膛的停留時間。為防止結焦, 送風地點不宜過分集中, 風口的布置和送風方向應保證與之發(fā)生燃燒反應的燃料所釋放的熱量不足以產生結焦現(xiàn)象。
3 堵灰
生物質燃料的灰量按質量計不高, 但是由于比重輕, 所以體積大。在鍋爐尾部, 煙氣溫度較低, 灰中含有Cl 、S 、K 、N a 等元素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具有較強的粘結性和腐蝕性, 一旦粘在金屬表面就容易產生腐蝕。因此, 尾部受熱面的設計可考慮采用屏式布置形式, 此時煙氣盡管速度較低, 但是由于節(jié)距過大, 所以灰無法搭橋, 不易產生堵灰。
4 高溫、低溫腐蝕
秸稈的高溫腐蝕主要與Cl2 和HCl 有關。金屬表面在氧化環(huán)境中會形成一層Fe3O4 氧化膜, 可以對金屬起到防止氧化反應向金屬縱深發(fā)展的保護作用。但是, 由于Cl2 和HCl 的存在, Cl 元素在整個反應鏈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具體化學反應式如下:
M(s) Cl2(g) MCl2(s)
M(s) 2HCl(g) MCl2(g) H2(g)
MCl2(s) MCl2(g)
式中,M 代表Fe ,Cr ,Ni 。
金屬剝落層表面的金屬氯化物與氧氣發(fā)生如下反應:
3MC l2(g) 2O2(g) M3O4(s) 3Cl2(g)
2MC l2(g) (3/2)2O2(g) M2O3(s) 3Cl2(g)
由此可見, 氣態(tài)氯在幾乎沒有消耗的情況下不斷將金屬由金屬表面?zhèn)鬟f到氧氣分壓力高的剝落層表面。同時, 還伴有堿金屬氯化物的硫酸化與金屬氧化膜直接反應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其腐蝕反應式如下:
4M(s) 3Cl2(g) 2M3O2(s)
高溫腐蝕在金屬壁溫470 ~ 600 ℃之間速度較快,而目前國內燃燒秸稈鍋爐主蒸汽溫度多在此溫度范圍, 高溫腐蝕不可避免, 因此應盡可能地延緩高溫腐蝕。
延緩高溫腐蝕的措施主要為合理布置受熱面, 嚴格控制受熱面金屬壁溫和選取抗高溫腐蝕能力較強的材料。
當金屬壁面溫度低于150 ℃時, 低溫腐蝕的速度非???。這種腐蝕屬于電化學腐蝕, 是由于煙氣中的HCl 和SO3 在露點以下形成鹽酸和硫酸, 這些酸對受熱面金屬產生腐蝕。防止低溫腐蝕的方法是將排煙溫度控制在露點所確定的煙氣出口溫度之上。在按照常規(guī)布置方式無法滿足要求的情況下, 空氣預熱器采用蒸汽或水作為換熱介質是較好的解決方法。在經(jīng)濟性無法滿足的情況下, 可以考慮采用耐低溫腐蝕性能較好的材料。
生物質水冷振動爐排鍋爐結構:爐膛底部布置水冷振動爐排, 爐排下部設置3 個獨立風室。爐膛是下大上小的結構, 下部由爐膛上部擴口而來, 斷面積較大, 為燃燒區(qū)域;爐膛上部斷面積較小, 為燃盡區(qū)域。在爐膛燃燒區(qū)域出口處側水冷壁處沿爐膛高度方向設置三排交叉二次風和燃盡風。爐膛頂部設置后屏過熱器, 出口布置拉稀管。爐膛上部出口前設置后屏低溫過熱器, 其頂部布置噴水減溫器 。
(1)CFB 鍋爐可以燃用不同燃料, 包括高水分、低熱值燃料。利用CFB 鍋爐技術燃燒生物質(包括秸稈)已經(jīng)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 并有很好的商業(yè)業(yè)績。由于CFB 鍋爐結構的原因, 需要解決受熱面的磨損、循環(huán)物料平衡和物料結焦等問題。對中壓參數(shù)鍋爐, 其尾部受熱面布置需要認真考慮受熱面腐蝕問題。另外, 廠用電率高也是機組運行需要考慮的問題。
(2)水冷振動爐排鍋爐技術在國外也有很好的商業(yè)業(yè)績, 其關鍵部件是水冷振動爐排。
水冷振動爐排在國際上首次采用軟鏈接技術, 相對于常規(guī)硬鏈接對爐排進出口集箱的振動影響較小;爐排內介質為給水, 相同結構下水冷度大于水冷壁系統(tǒng)自然循環(huán)用水;爐排介質流動的動力來自給水泵, 同時設置有爐排專用鍋爐起動再循環(huán)管路, 確保鍋爐起動初期的水循環(huán)安全 。
負壓是保證煙循環(huán)通暢的!引風機拉負壓,鼓風機進風,平衡通風,保證足夠的含氧量,提高燃燒效率的!關于接線這是便于鍋爐以及各種附屬設備的參數(shù)查看,便于在鍋爐房操作控制的!一般都包括電磁閥,熱電偶溫度計,電...
生物質鍋爐與燃煤鍋爐的區(qū)別1、生物質鍋爐是以農林秸稈廢棄物為燃料,燃燒清潔無污染,而燃煤鍋爐是以礦石燃料煤炭為燃料,使用時產生了較多的粉塵,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2、生物質鍋爐具有直接排放不冒煙、不怕結...
缺點:生物質鍋爐只能燃燒固體生物質燃料,在設備設計不好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燃料燃燒不完全的情況,并且在部分地區(qū)有被取締的風險,所以缺點明顯。取締原因:取締的地區(qū)限制:禁燃區(qū)、生態(tài)紅線區(qū)、中心鎮(zhèn)區(qū)等環(huán)境敏感區(qū)...
中電洪澤熱電廠DGJ75/3 .82-4 型75 t/h 秸稈直燃鍋爐首次采用水冷振動爐排。
1 鍋爐結構
爐膛底部布置水冷振動爐排, 爐排下部設置3 個獨立風室。爐膛是下大上小的結構, 下部由爐膛上部擴口而來, 斷面積較大, 為燃燒區(qū)域;爐膛上部斷面積較小, 為燃盡區(qū)域。在爐膛燃燒區(qū)域出口處側水冷壁處沿爐膛高度方向設置三排交叉二次風和燃盡風。爐膛頂部設置后屏過熱器, 出口布置拉稀管。爐膛上部出口前設置后屏低溫過熱器, 其頂部布置噴水減溫器。
第一煙道是煙氣下行煙道。煙道內布置屏式過熱器, 能夠有效防止飛灰搭橋。
第二煙道是煙氣上升通道。側墻和后包墻均為包墻管過熱器結構。煙道內布置蛇形管低溫過熱器。尾部豎井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蛇形管省煤器和臥式布置的管式空氣預熱器。
2 汽水系統(tǒng)
鍋爐給水引至省煤器進口集箱, 在省煤器中吸熱后, 去爐膛底部的水冷爐排進口集箱。經(jīng)水冷爐排匯集到出口集箱, 再通過引出管進入鍋筒。在起動階段沒有建立起連續(xù)給水流入鍋筒時, 省煤器再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以將鍋水從鍋筒引至水冷爐排進口集箱和省煤器進口集箱, 防止省煤器系統(tǒng)管子內的水停滯汽化。
飽和蒸汽從鍋筒引出后, 由飽和蒸汽連接管引入蛇形管低溫過熱器進口集箱, 中間經(jīng)過第一級噴水減溫后, 由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引入爐膛上部的后屏過熱器, 通過換熱進入后屏過熱器出口集箱, 經(jīng)過第二次噴水減溫后進入第一煙道的高溫過熱器, 最后合格的過熱蒸汽由集汽集箱單側引出。
3 送風系統(tǒng)
從送風機送入的冷風經(jīng)過空氣預熱器加熱, 分為3 路進入鍋爐參與燃燒:第1路又分為2路, 1 路作為送料風, 由給料口與燃料一同進入爐膛, 另1 路作為播料風, 位于給料口的下部, 將燃料播撒進爐膛;第2 路由爐排底部經(jīng)爐排進入爐膛, 爐排下部配風采用分風設計, 每個風室的風量可以獨立控制;第3 路通過分層布置在側墻的二次風口進入爐膛。
中電洪澤熱電廠75 t/h 生物質發(fā)電機組于2007年12 月30 日成功通過72 24 h 試運行, 鍋爐燃料適應能力廣, 變負荷能力強, 最大負荷可以達到80 t/h ,汽溫平穩(wěn), 調節(jié)性能好, 各項參數(shù)均達到和超過設計值。運行期間, 鍋爐排煙溫度約135 ℃, 未發(fā)現(xiàn)低溫腐蝕和堵灰現(xiàn)象。鍋爐燃燒稻殼時, 飛灰含碳量為9 .6 %, 大渣含碳量為12 .2 %, 機械不完全燃燒損失控制在較低水平。經(jīng)折算后得出, 鍋爐效率為89 .36 %,高于設計值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h6ox1dq" class="single-tag-height">450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3
生物質成型燃料雙層爐排鍋爐溫度場試驗研究——介紹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的深入研究及鍋爐技術的成熟和鍋爐類型的多樣化為更好開發(fā)生物質能源創(chuàng)造了條件。
格式:pdf
大?。?span id="3ynb68n" class="single-tag-height">450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介紹逆推川頁推復合式垃圾焚燒鍋爐的原理及特點,及其產業(yè)化的前景。
第1章 生物質化工及材料概述
1.1 生物質化工技術及發(fā)展趨勢
1.2 生物質材料及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物質化工技術
2.1 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
2.2 生物質熱解技術
2.3 生物質液化技術
2.4 生物質氣化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章 生物質制氫及相關技術
3.1 生物質熱化學制氫技術
3.2 超臨界水中生物質氣化制氫技術
3.3 光催化重整生物質制氫技術
3.4 生物質乙醇水蒸氣重整制氫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 生物質新能源的制備
4.1 燃料乙醇的生產技術
4.2 燃料甲醇的生產技術
4.3 生物柴油的制備工藝
4.4 生物油
參考文獻
第5章 生物質制備平臺化合物
5.1 生物質甘油制備1,3-丙二醇
5.2 生物質制備糠醛
5.3 生物質制備新型平臺化合物乙酰丙酸
參考文獻
第6章 生物合成聚合物及應用
6.1 生物合成聚合物的種類和性質
6.2 聚羥基脂肪酸酯的生物合成
6.3 聚氨基酸聚合物的生物合成
6.4 生物合成聚合物的應用
6.5 結論及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聚乳酸合成工藝及應用
7.1 聚乳酸的合成工藝
7.2 聚乳酸的物理性質和性能
7.3 聚乳酸材料的改性
7.4 聚乳酸的成型加工
7.5 聚乳酸的應用
7.6 結論及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天然聚多糖及材料
8.1 纖維素及材料
8.2 纖維素纖維及復合材料
8.3 甲殼素和殼聚糖及材料
8.4 淀粉及材料
8.5 結論及展望
參考文獻
第9章 木質素及材料
第10章 天然蛋白質及材料
第11章 天然植物油及材料
第12章 生物質納米粒及應用 2100433B
本書介紹了生物質化工技術及其在能源、制氫和煉制化合物中的應用,同時還介紹了生物合成聚合物、生物質小分子化合物制備聚合物、生物質高分子及這些聚合物在材料領域中的應用。
本書收集了大量具有創(chuàng)新思想和科學價值的實例,以指導讀者更有效地從事生物質化工與生物質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fā)。
本書編寫時參考了千余篇相關文獻,內容豐富、新穎。
《生物質顆粒廠》認證生物質顆粒熱量檢測儀—生物質燃料熱值化驗儀 技術部《鶴壁市英特儀器儀表廠》木屑木粉顆粒熱量化驗設備,化驗稻秧谷殼卡數(shù)的儀器,化驗生物質燃料熱卡的儀器,生物質燃燒值檢測儀,生物質顆粒熱量化驗儀,生物質熱值檢測儀,全自動生物質熱量化驗儀,測試稻殼竹屑顆粒熱值機,化驗木屑大卡的設備,木頭木炭壓塊燃料熱值檢測儀器,測試生物質發(fā)熱量的機器,生物質發(fā)熱量檢測設備,秸稈鋸末顆粒熱值檢驗儀器,檢測固體生物質大卡的設備
快速準確的檢測化驗出草木、豆秸、稻草、稻殼、玉米秸、玉米芯、高粱秸、棉秸、麥秸、花生殼、花生秧、樹皮、樹枝、樹葉、雜木、核桃皮、核桃殼、木糠、等農林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發(fā)熱量大卡。
生物質顆粒熱量檢測儀的安裝方法
1 量熱儀加水:把內筒打掃干凈,放水口關閉后加入大約51升蒸餾水。
2 連接量熱儀和控制系統(tǒng):量熱儀后有數(shù)據(jù)線插頭,按照說明書安裝要求進行連接計算機或者單片機控制器。
3 安裝充氧儀、減壓閥:注意不要接觸油脂,外室氣壓調節(jié)到2.8-3.0
4 安裝檢查氧彈:試驗充氧看氧彈是否跑氣。
5 安裝氧彈支架
6 通電試驗量熱儀各功能:通訊控制是否正常、攪拌檢測是否正常、注水檢測是否正常、排水測試是否正常。點擊相應檢測看看運轉正常就正確。
二、量熱儀的調試---標定方法和步驟
1 提前1-2天注滿水。溢水口出水為注滿
2 在控制界面輸入興鶴儀器苯甲酸熱值(大約26470j)、點火絲熱值(熔斷點火42j,棉線點火160j)。
3 調節(jié)注水時間,使注水面剛剛埋沒氧彈頭。大約21-36秒
介紹:
主機有外筒、內筒組成。形成實驗所需環(huán)境,防止熱交換。外筒蓋上有溫度傳器,點火線,攪拌等。氧彈:耐受固體燃燒時產生的大壓力(60-70大氣壓),并能耐受液體燃料所產生的更大壓力。充氧儀:用于往氧彈輸送氧氣。
實驗流程
檢測顆粒熱卡的儀器多少錢?化驗顆粒大卡的設備哪家熱賣?采樣
用破碎機破碎至6毫米以下 → 取10——12克做全水
用二分器縮分(或手工縮分)
用鼓風干燥箱烘干樣品
用密封式制樣機制成0.2毫米以下生物質
取0.9~1.1克精確至0.0002克做灰分(用高溫爐項目2快灰)
取0.9~ 1.1克精確至0.0002克做分析水(用鼓風干燥箱)
取0.9~1.1克精確至0.0002克做發(fā)熱量(用熱值測試儀)
取0.9~1.1克精確至0.0002克做揮發(fā)份(用高溫爐項目6做揮發(f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