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UG NX 10.0模具設計教程 | 作????者 | 高玉新、李麗、華方淳 |
---|---|---|---|
出版社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6年6月1日 |
頁????數 | 268 頁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111535843 |
版????次 | 1 | 叢書名 | 21世紀高等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規(guī)劃教材 |
《UGNX10.0模具設計教程》在內容編排上以電動車充電器下蓋產品的模具設計為總線,從該產品的建模到模具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前后連貫,邏輯性強,使讀者能夠輕松掌握模具設計的流程及設計方法。本書主要內容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建?;A,包括實體建模、自由曲面建模和裝配設計,介紹的命令均為注塑產品建模中的常用命令;另一部分是應用UGNX10.0/MoldWizard進行模具設計及相關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模具設計準備、分型設計、模架和標準件設計、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設計?! 禪GNX10.0模具設計教程》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為模具設計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工具書和企業(yè)的培訓教材?! 禪GNX10.0模具設計教程》附帶學習光盤,包含全書實例的源文件素材及結果文件,方便讀者系統、全面地學習。
前言
第1章UGNX.0基礎知識
1.1了解UGNX.0
1.1.1UGNX的主要技術特點
1.1.2UGNX的功能模塊
1.1.3UGNX.0的新增功能
1.2UGNX.0操作界面
1.3UGNX.0基本操作
1.3.1打開、保存文件
1.3.2鼠標的使用
1.3.3模型的視圖顯示方位和顯示樣式
1.3.4模型的顯示和隱藏
1.3.5對象的選取
1.3.6信息查詢與分析
1.4圖層設置
1.5坐標系的操作
1.6入門引例
1.7本章小結
1.8思考與練習
第2章UGNX.0建?;A
2.1草圖
2.1.1草圖環(huán)境
2.1.2創(chuàng)建草圖
2.1.3草圖的約束
2.1.4草圖的編輯
2.1.5草圖的操作
2.2實體建模
2.2.1實體建模概述
2.2.2基準特征
2.2.3基準體素特征
2.2.4成型特征
2.2.5掃描特征
2.2.6布爾運算
2.3特征操作
2.3.1拔模
2.3.2抽殼
2.3.3邊倒圓
2.3.4倒斜角
2.3.5修剪體和拆分體
2.3.6陣列特征
2.4特征編輯
2.4.1編輯特征參數
2.4.2移除參數
2.4.3移動特征
2.5實體建模實例:儀表蓋造型設計
2.6曲線
2.6.1曲線的繪制
2.6.2曲線的編輯
2.6.3曲線的操作
2.7曲面建模
2.7.1曲面概述
2.7.2由點構造曲面
2.7.3由曲線構造曲面
2.7.4由曲面構造曲面
2.7.5修剪片體
2.8曲面建模實例:咖啡壺造型
2.9裝配設計
2.9.1裝配概述
2.9.2裝配過程
2.綜合實例:電動車充電器下蓋造型設計
2.11本章小結
2.12思考與練習
第3章UGNX.0模具設計概述
3.1注射模的基本結構
3.2UGNX.0/MoldWizard工作界面
3.3UGNX.0模具設計流程
3.3.1初始化項目
3.3.2模具坐標系
3.3.3設置收縮率
3.3.4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3.3.5型腔布局
3.3.6模具分型
3.3.7模架的設置
3.3.8標準件管理
3.4入門引例
3.5本章小結
3.6思考與練習
第4章模具設計準備
4.1入門引例
4.2初始化項目
4.3模具坐標系
4.4設置收縮率
4.5創(chuàng)建工件
4.5.1工件類型
4.5.2工件方法
4.6型腔布局
4.6.1矩形布局
4.6.2圓形布局
4.6.3編輯布局
4.7綜合實例:電動車充電器下蓋模具設計準備
4.8本章小結
4.9思考與練習
第5章注塑模工具
5.1注塑模工具概述
5.2入門引例:接線盒零件模型修補
5.3實體修補工具
5.3.1創(chuàng)建方塊
5.3.2分割實體
5.3.3實體補片
5.4片體修補工具
5.4.1曲面補片
5.4.2修剪區(qū)域補片
5.4.3編輯分型面和曲面補片
5.4.4擴大曲面
5.4.5拆分面
5.5實體編輯工具
5.5.1替換實體
5.5.2延伸實體
5.6綜合實例
5.6.1充電器下蓋模型修補
5.6.2濕度儀下殼模型修補
5.7本章小結
5.8思考與練習
第6章分型設計
6.1模具分型概述
6.1.1分型面介紹
6.1.2UGNX/MoldWizard分型過程
6.1.3分型工具介紹6.2入門引例
6.3設計區(qū)域6.4創(chuàng)建區(qū)域和分型線
6.5創(chuàng)建曲面補片6.6設計分型面
6.6.1編輯分型線6.6.2創(chuàng)建過渡對象
6.6.3引導線設計6.6.4創(chuàng)建分型面
6.7創(chuàng)建型腔和型芯6.8交換模型
6.9備份分型/補片片體6.綜合實例
6..1電動車充電器下蓋的分型設計
6..2濕度儀下殼的分模6.11本章小結
6.12思考與練習第7章模架庫與標準件
7.1入門引例7.2模架設計
7.2.1模架的選用7.2.2UGNX.0/MoldWizard模架的加載
7.3標準件7.3.1標準件的加載和編輯
7.3.2標準件的后處理
7.4滑塊和斜頂7.4.1滑塊設計
7.4.2斜頂設計7.5鑲塊設計
7.6綜合實例:電動車充電器下蓋模具標準件設計
7.7本章小結7.8思考與練習
第8章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設計
8.1澆注系統的設計8.1.1澆注系統概述
8.1.2分流道設計8.1.3澆口設計
8.2冷卻系統的設計8.2.1冷卻系統概述
8.2.2冷卻系統設計8.3綜合實例:電動車充電器下蓋模具澆注系統和冷卻系統設計
8.3.1澆口設計8.3.2分流道設計
8.3.3冷卻系統設計8.4本章小結
8.5思考與練習第9章模具設計綜合實例
9.1設計要求9.2設計步驟9.2.1模具設計準備
9.2.2分型設計
9.2.3添加模架9.2.4斜頂設計
9.2.5添加標準件9.2.6澆注系統設計
9.2.7冷卻系統設計9.2.8建腔
9.3本章小結
9.4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2100433B
適讀人群 :機械、模具設計相關專業(yè)、本科
配套資源:電子課件、素材文件、25個操作視頻、習題解答
本書特色:
★本書在內容編排上以電動車充電器下蓋產品的模具設計為總線,從該產品的建模到模具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詳細介紹,前后連貫,邏輯性強。
★本書附帶學習光盤,包括本書實例所需的素材及結果文件,書中每個實例都詳細指出了此實例文件在光盤中的路徑,方便讀者系統、全面地學習。
余姚有很多的,不過聽我們廠里的老模具工說了。
CAD指的是AutoCAD(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Autodesk(歐特克)公司首次于1982年開發(fā)的自動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用于二維繪圖、詳細繪制、設計文檔和基本三...
模具設計不少于4個月,因為這個涉及到經驗的問題,不可能短期的!編程2個月是可以的!南通精英模具工作室!我們不保證你能學會,前提,你要認證學,你會了,我們可以分配到我們合作企業(yè)去工作,要是真的不是很理解...
格式:pdf
大?。?span id="psiv3en" class="single-tag-height">818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以開關外殼為例,簡要介紹了UG NX5.0在開關外殼三維產品設計、外殼注射模具設計及加工過程中的強大功能,可以看出:熟練運用UGNX5.0的Modeling、UG Mold wizard、UG CAM模塊的各種功能,能快速生成產品模型、模具及數控機床加工所需NC程序單,從而可減少模具設計周期,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格式:pdf
大?。?span id="6t6w47o" class="single-tag-height">818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以開關外殼為例,簡要介紹了UGNX5.0在開關外殼三維產品設計、外殼注射模具設計及加工過程中的強大功能,可以看出:熟練運用UGNX5.0的Modeling、UGMoldwizard、UGCAM模塊的各種功能,能快速生成產品模型、模具及數控機床加工所需NC程序單,從而可減少模具設計周期,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UG NX 10.0中文版自學視頻教程》一書結合具體實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述了UG NX 10.0中文版的各種常用功能及其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禪G NX 10.0中文版自學視頻教程》分為16章,主要包括UG NX 10.0基礎環(huán)境,UG NX 10.0常用工具,曲線操作,草圖的繪制,直接建模,放置特征,特征操作,編輯特征、信息和分析,曲面操作,GC工具箱,鈑金設計,裝配建模,渲染,工程圖,有限元分析和運動仿真等內容。
《UG NX 9.0曲面設計教程(UG軟件應用認證指導用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使用UG NX 9.0進行曲面設計的過程、方法和技巧,內容包括曲面設計的發(fā)展概況、曲面造型的數學概念、曲面基準特征的創(chuàng)建、曲線設計、簡單曲面的創(chuàng)建、自由曲面的創(chuàng)建、曲面的編輯、曲面中的倒圓角、TOP_DOWN自頂向下產品設計以及大量的曲面設計綜合范例等。
《UG NX 9.0曲面設計教程(UG軟件應用認證指導用書)》講解中所選用的范例、實例或應用案例覆蓋了不同行業(y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本書附帶2張全程多媒體DVD學習光盤,制作了244個UG曲面設計技巧和具有針對性的實例教學視頻并進行了詳細的語音講解,時間長達9.7小時(588分鐘),光盤中還包含本書所有的模型文件、范例文件和練習素材文件。另外,為方便UG低版本用戶和讀者的學習,光盤中特提供了UG NX 7.0、UG NX 8.0和 UG NX 8.5版本的素材源文件。
在內容安排上,為了使讀者更快地掌握UG軟件的曲面功能,書中結合大量的曲面設計范例對軟件中一些抽象的曲面概念、命令和功能進行講解,同時結合范例講述了一些生產一線曲面產品的真實設計過程,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曲面設計實戰(zhàn)狀態(tài);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實際操作界面,使初學者能夠盡快上手,提高學習效率。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實例豐富,講解詳細,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UG曲面自學教程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CAD/CAM課程上課或上機練習的教材。
第1章 UG NX 10.0基礎入門
1.1 UG NX 10.0功能詳解
1.2 UG NX 10.0應用程序的安裝要求與安裝過程
1.2.1 UG NX 10.0的安裝要求
1.2.2 UG NX 10.0的安裝過程
1.3 UG NX 10.0的啟動與退出
1.4 UG NX 10.0工作環(huán)境與定制
1.4.1 設置截面主題
1.4.2 UG10.0工作環(huán)境介紹
1.4.3 工具條及菜單的定制
1.4.4 角色設置
1.5 UG NX 10.0鼠標和鍵盤操作
1.6 UG NX 10.0的文件操作
1.6.1 創(chuàng)建工作文件目錄
1.6.2 文件的新建
1.6.3 文件的打開
1.6.4 文件的保存
1.6.5 關閉部件
1.6.6 導入與導出文件
1.6.7 使用中文文件名和文件路徑
1.7 UG NX 10.0的常用工具介紹
1.7.1 坐標系
1.7.2 矢量構造器
第2章 草圖設計
2.1 草圖設計基礎
2.1.1 進入與退出草圖設計環(huán)境
2.1.2 草圖的管理
2.1.3 定制草圖工具條
2.1.4 草圖參數的預設置
2.2 二維草圖的繪制(基礎)
2.2.1 “草圖工具”命令介紹
2.2.2 直線
2.2.3 輪廓線
2.2.4 矩形
2.2.5 圓
2.2.6 圓弧
2.2.7 圓角
2.2.8 藝術樣條曲線
2.3 二維草圖的繪制(高級)
2.3.1 偏置曲線
2.3.2 鏡像草圖
2.3.3 派生直線
2.3.4 相交
2.3.5 投影
2.4 二維草圖的編輯
2.4.1 操縱草圖
2.4.2 刪除草圖
2.4.3 復制/粘貼
2.4.4 修剪草圖
2.4.5 延伸草圖
2.4.6 制作拐角
2.4.7 將草圖對象轉化為參考線
2.5 二維草圖的幾何約束
2.5.1 添加幾何約束
2.5.2 顯示/移除幾何約束
2.5.3 幾何約束的備選解
2.6 二維草圖的尺寸標注
2.6.1 添加尺寸標注
2.6.2 修改尺寸值
2.6.3 尺寸移動
2.7 草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焊接板截面草圖
2.8 草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連桿截面草圖
2.9 草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軸用擋圈截面草圖
第3章 零件設計(高級)
3.1 布爾運算
3.1.1 布爾求和運算
3.1.2 布爾求差運算
3.1.3 布爾求交運算
3.1.4 布爾出錯消息
3.2 基本體素建模
3.3 拉伸
3.3.1 概述
3.3.2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3.4 旋轉
3.4.1 概述
3.4.2 創(chuàng)建旋轉特征
3.5 倒斜角
3.6 邊倒圓
3.7 UG NX 10.0零件設計一般過程
3.7.1 概述
3.7.2 創(chuàng)建基礎特征
3.7.3 創(chuàng)建其余特征
3.8 UG NX 10.0部件導航器
3.8.1 概述
3.8.2 部件導航器面板
3.8.3 部件導航器的操作
3.9 對象的操作
3.9.1 對象屬性設置
3.9.2 分類選擇對象
3.9.3 對象的刪除操作
3.9.4 對象的隱藏與顯示
3.9.5 編輯對象的顯示
3.9.6 對象的視圖布局
3.10 UG NX 10.0中的圖層操作
3.10.1 設置圖層
3.10.2 圖層可視性設置
3.10.3 移動與復制對象至圖層
3.10.4 圖層的應用案例
3.11 基準
3.11.1 基準平面
3.11.2 基準軸
3.11.3 基準點
3.11.4 點集
3.11.5 基準坐標系
3.12 孔
3.13 螺紋
3.14 三角形加強筋
3.15 抽殼
3.16 拔模
3.17 掃掠
3.18 特征的編輯
3.18.1 編輯定義截面
3.18.2 編輯參數
3.18.3 編輯位置
3.19 特征的操作
3.19.1 特征的移動
3.19.2 特征的重排序
3.19.3 特征的抑制與取消抑制
3.20 關聯復制
3.20.1 抽取幾何特征
3.20.2 復合曲線
3.20.3 鏡像特征
3.20.4 鏡像幾何體
3.20.5 陣列特征
3.20.6 陣列幾何特征
3.21 變換操作
3.21.1 比例變換
3.21.2 通過一直線鏡像
3.21.3 矩形陣列
3.21.4 圓形陣列
3.22 縮放體
3.23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機械手臂體
3.24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機械手旋轉缸體
3.25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機械手固定鱷板
3.26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機械手固定架零件
3.27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ABS控制器蓋
3.28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六——下控制臂零件
3.29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七——汽車轉向節(jié)零件
第4章 曲面設計
4.1 曲面設計概述
4.1.1 曲面設計基礎
4.1.2 顯示曲面網格
4.2 曲線線框設計
4.2.1 基本空間曲線
4.2.2 高級空間曲線
4.2.3 派生曲線
4.2.4 來自體的曲線
4.3 一般曲面設計
4.3.1 創(chuàng)建拉伸曲面
4.3.2 創(chuàng)建旋轉曲面
4.3.3 有界平面
4.4 高級曲面設計
4.4.1 直紋面
4.4.2 通過曲線組曲面
4.4.3 通過曲線網格曲面
4.4.4 藝術曲面
4.4.5 掃掠曲面
4.4.6 沿引導線掃掠
4.4.7 樣式掃掠
4.4.8 變化掃掠
4.4.9 橋接曲面
4.5 曲面的編輯
4.5.1 偏置曲面
4.5.2 抽取曲面
4.5.3 修剪曲面
4.5.4 延伸曲面
4.6 曲面倒圓角
4.6.1 邊倒圓
4.6.2 面倒圓
4.7 曲面分析
4.7.1 曲線曲率分析
4.7.2 曲面分析
4.8 曲面的縫合操作
4.9 曲面的實體化操作
4.10 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異型環(huán)裝飾曲面造型
4.11 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塑料外殼曲面造型
4.12 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吸塵器外殼曲面造型
4.13 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電鉆外殼曲面造型
第5章 鈑金設計
5.1 UG NX 10.0鈑金設計基礎
5.2 基礎鈑金特征設計
5.2.1 突出塊
5.2.2 彎 邊
5.2.3 法向除料
5.3 高級鈑金特征設計
5.3.1 沖壓除料
5.3.2 凹坑
5.3.3 筋
5.3.4 百葉窗
5.4 鈑金的折彎與展開
5.4.1 鈑金折彎
5.4.2 伸直
5.4.3 重新折彎
5.4.4 將實體轉換成鈑金件
5.5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鈑金支架
5.6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汽車制動鉗鈑金件
5.7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彈簧座鈑金件
第6章 GC工具箱應用
6.1 GC工具箱概述
6.2 齒輪建模
6.2.1 圓柱齒輪
6.2.2 圓錐齒輪
6.3 彈簧設計
6.3.1 圓柱壓縮彈簧
6.3.2 圓柱拉伸彈簧
6.4 加工準備
6.4.1 工件設置
6.4.2 配置
6.4.3 電極加工任務管理
6.4.4 加工基準設定
第7章 裝配設計
7.1 裝配設計基礎
7.1.1 裝配下拉菜單及工具條介紹
7.1.2 裝配導航器
7.2 裝配約束
7.2.1“裝配約束”對話框
7.2.2“對齊”約束
7.2.3“距離”約束
7.2.4“角度”約束
7.3.5“平行”約束
7.4.6“垂直”約束
7.3 裝配設計一般過程
7.3.1 裝配第一個部件
7.3.2 裝配其余部件
7.4 創(chuàng)建組件陣列
7.4.1 “參考”陣列
7.4.2 線性陣列
7.4.3 圓形陣列
7.5 編輯裝配體中的組件
7.6 引用集技術
7.7 簡化裝配
7.7.1 簡化裝配概述
7.7.2 簡化裝配操作
7.8 爆炸圖
7.8.1 爆炸圖工具條介紹
7.8.2 爆炸圖的創(chuàng)建與刪除
7.8.3 編輯爆炸圖
7.9 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機械手夾爪裝配
第8章 模型的測量與分析
8.1 模型的測量
8.1.1 測量距離
8.1.2 測量角度
8.1.3 測量面積及周長
8.2 模型的基本分析
8.2.1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
8.2.2 模型的偏差分析
8.2.3 模型的幾何對象檢查
8.2.4 裝配干涉檢查
第9章 WAVE連接器與參數化設計方法
9.1 WAVE連接器
9.1.1 新建WAVE控制結構
9.1.2 創(chuàng)建關聯零部件
9.1.3 零部件參數細節(jié)設計
9.1.4 更新零部件
9.1.5 鏈接部件
9.2 表達式編輯器
9.2.1表達式編輯器的概述
9.2.2 表達式編輯器的使用
9.2.3 建立和編輯表達式實例
9.3 可視參數編輯器
9.4 電子表格
9.4.1 UG NX 10.0電子表格功能
9.4.2 建模電子表格
9.4.3 表達式電子表格
9.4.4 部件族電子表格
9.5 參數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
9.6 參數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第10章 TOP_DOWN自頂向下產品設計
10.1 自頂向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10.2 電動剃須刀自頂向下設計概述
10.3 電動剃須刀整體外形設計
10.4 創(chuàng)建電動剃須刀刀頭蓋
10.5 創(chuàng)建電動剃須刀殼體組件
10.6 創(chuàng)建電動剃須刀后殼組件
10.6.1 后殼主裝配體
10.6.2 電池蓋
第11章 工程圖設計
1.1 UG NX工程圖設計概述
11.1.1 UG NX工程圖特點
11.1.2 工程圖環(huán)境與工具條介紹
11.2 工程圖的管理
11.2.1 新建工程圖
11.2.2 編輯圖紙頁
11.3 工程圖視圖創(chuàng)建
11.3.1 基本視圖
11.3.2 全剖視圖
11.3.3 半剖視圖
11.3.4 旋轉剖視圖
11.3.5 階梯剖視圖
11.3.6 局部剖視圖
11.3.7 局部放大圖
11.4 工程圖視圖操作
11.4.1 視圖的顯示與更新
11.4.2 視圖的對齊
11.4.3 視圖的編輯
11.5 工程圖的標注
11.5.1 尺寸標注
11.5.2 表面粗糙度標注
11.5.3 基準特征標注
11.5.4 形位公差標注
11.5.5 注釋編輯器
11.5.6 符號標注
11.5.7 自定義符號標注
11.6 工程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第12章 高級渲染
12.1 材料/紋理
12.1.1 材料/紋理對話框
12.1.2 材料編輯器
12.2 光源設置
12.2.1 基本光源設置
12.2.2 高級光源設置
12.3 展示室環(huán)境設置
12.3.1 編輯器
12.3.2 查看轉臺
12.4 基本場景設置
12.4.1 背景
12.4.2 舞臺
12.4.3 反射
12.4.4 光源
12.4.5 全局照明
12.5 視覺效果
12.5.1 前景
12.5.2 背景
12.6 高質量圖像
12.7 高級渲染綜合應用案例一
12.8 高級渲染綜合應用案例二
第13章 模具設計
13.1 概述
13.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模具設計的基本過程
13.2.1 初始化項目
13.2.2 模具坐標系
13.2.3 設置收縮率
13.2.4 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
13.2.5 模具分型
13.3 模具工具
13.3.1 概述
13.3.2 創(chuàng)建方塊
13.3.3 分割實體
13.3.4 實體修補
13.3.5 邊修補
13.3.6 修剪區(qū)域修補
13.3.7 擴大曲面
13.3.8 拆分面
13.4 分型編輯工具
13.4.1 編輯分型線
13.4.2 引導線設計
13.5 模具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
13.6 模具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第14章 數控加工與編程
14.1 概述
14.2 使用UG NX軟件進行數控加工的基本過程
14.2.1 UG NX數控加工流程
14.2.2 進入UG NX加工環(huán)境
14.2.3 NC操作
14.2.4 創(chuàng)建工序
14.2.5 生成刀路軌跡并進行仿真
14.2.6 后處理
14.3 銑削加工
14.3.1 底壁加工
14.3.2 表面銑
14.3.3 型腔銑
14.3.4 深度輪廓加工
14.3.5 固定輪廓銑
14.3.6 標準鉆孔
14.4 數控加工與編程綜合應用案例
第15章 運動仿真與分析
15.1 運動仿真概述
15.1.1 運動仿真界面與工具條介紹
15.1.2 運動仿真參數預設置
15.1.3 運動仿真流程
15.2 連桿和運動副
15.2.1 連桿
15.2.2 運動副和驅動
15.3 仿真力學對象
15.4 定義解算方案
15.5 運動分析
15.5.1 動畫
15.5.2 圖表
15.5.3 填充電子表格
15.5.4 智能點、標記與傳感器
15.5.5 干涉、測量和跟蹤
15.6 編輯仿真
15.6.1 編輯仿真對象
15.6.2 主模型尺寸
15.6.3 函數編輯器
15.7 運動仿真與分析綜合應用案例
第16章 有限元分析
16.1 概述
16.1.1 有限元分析概述
16.1.2 UG NX高級仿真模塊
16.1.3 UG NX有限元分析流程
16.2 有限元分析一般過程
16.3 裝配體結構分析
16.4 梁結構有限元分析應用
16.5 殼結構有限元分析
第17章 管道設計
17.1 管道設計概述
17.1.1 UG管道設計的工作界面
17.1.2 UG管道設計的工作流程
17.2 管道布線綜合范例——液壓工作站管道系統布線
17.2.1 進入管道設計模塊
17.2.2 管道部件設計
17.2.3 創(chuàng)建第一條管道線路
17.2.4 創(chuàng)建第二條管道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