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府" 位于烏拉街鎮(zhèn)東北隅,現(xiàn)永康路南,西南距鎮(zhèn)政府約300米。建于清光緒年間,是管理打牲烏拉地方總管三品翼領(lǐng)云生的私人府邸。因鎮(zhèn)內(nèi)還有"東府"、"前府",而云生宅邸居此,兼居"兩衙署"之后,故稱"后府"。光緒六年(1880年),云生任烏拉總管后,開始營建府邸,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落成。辛亥革命后,"后府"逐年敗落。民初尚有余輝,至偽滿,只殘留四合院一套。雖還有人看守院落,但百花園和南園早已凋零,院墻幾傾,滿目蕭條。后曾作為永北縣政府,辟為永吉縣"四化站"、縣煉鐵廠辦公室、縣師范學(xué)校老師住宅?,F(xiàn)僅存正房和西廂房。
"薩府"位于吉林市第三中學(xué)(原永吉縣第三中學(xué))院內(nèi),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1年),系時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第十三任總管(正四品)索柱的私邸,為典型的清初時期"二進四合院"格局。1786年索柱調(diào)任吉林副都統(tǒng)之后,轉(zhuǎn)賣給他人。因其曾為一顯貴薩大人所有,所以亦稱薩府。建筑面積500?,有門房三間,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六間,與清末時期相比,明顯存在著奢侈豪華與簡易典雅之別。正房有套間,間壁為松木板結(jié)構(gòu),地面為松木地板,飛檐翹脊,曾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脊飾,文革被砸掉。解放后,"薩府"一直辟作永吉三中教室。2004年以后,薩府歸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學(xué)管理和使用,局部曾幾經(jīng)小修,所以整體上保護較好。
清真寺位于烏拉街鎮(zhèn)西南,距鎮(zhèn)政府700米處,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是烏拉街僅存的一處寺廟建筑。坐西向東,殿是長方形宮殿式的樓閣,北廊 5間,南廊3間,對廳3間,正殿匾額正書"德維教化"。此寺院對廳和南廊已拆除,1984年人民政府撥款重修?,F(xiàn)北廊為講堂。該寺自建立以來,一直是穆斯林們宗教活動的場所。在各大節(jié)日里,均舉行隆重的禮拜,禮主麻及做各種紀(jì)念性的活動。
中國工程造價組織QQ群合集--------------------------------------中國工程造價組織①78896907中國工程造價組織②91405557中國工程造價組織③873253...
大連歐洲建筑群在大連市中山區(qū)人民路中山路口(友好廣場)附近。中山廣場是大連最好的能欣賞到精美歐洲建筑的廣場。它始建于1899年,當(dāng)時大連被俄國統(tǒng)治,負(fù)責(zé)城市規(guī)劃建設(shè)的俄國人薩哈羅夫,以法國首都巴黎式的...
你好,嶺南建筑的特征可歸納為:1、務(wù)實性,嶺南建筑的本質(zhì)所在,就是以真實為主;2、兼容性,古今中外,一切精華為我所用,這是嶺南建筑博各家之長、豐富自己的做法;3、世俗性,這是嶺南建筑注意民間建筑,大眾...
格式:pdf
大?。?span id="5a0d1bm"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雷發(fā)達(dá)是康熙時期的一位宮廷建筑大師,他將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及則例傳給后人,為清代皇家建筑的建設(shè)、皇家建筑風(fēng)格的形成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xiàn)。
格式:pdf
大?。?span id="s5mdn8w"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雷發(fā)達(dá)是康熙時期的一位宮廷建筑大師,他將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及則例傳給后人,為清代皇家建筑的建設(shè)、皇家建筑風(fēng)格的形成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xiàn)。
名稱:三房清代建筑群
級別:進賢縣文物保護單位
公布時間:2004年7月
時代:清代
類型:古建筑
地址:進賢縣羅溪鎮(zhèn)三房村
簡介:
村莊朝東南,有一字排開的“大夫第·南國風(fēng)高·都尉第·簪纓世第”匾花屋,皆有鏤雕石刻門罩,內(nèi)有木雕門窗。另有清道光牌坊并屋及進士第等磚木結(jié)構(gòu)民宅18幢,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有古井1口。
文/閆紅
清朝定都北京后,皇家建設(shè)的重點轉(zhuǎn)向園林方面。那時,從海淀鎮(zhèn)到香山,共分布著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西花園、熙春園、鏡春園等90多座皇家園林。在眾多皇家園林中,圓明園、清漪園(頤和園)、避暑山莊、北海最為出名。
(圓明園3D復(fù)原圖)
圓明園,位于清華西路北,在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朝重修擴建。圓明園占地5200畝,水域占1/3,建筑面積達(dá)16萬平方米,有樓臺殿閣、亭榭館等園林建筑140余處。園內(nèi)拓湖壘山,廣植花木,造大小山丘250座,各式橋梁200余座,集景百余處。園內(nèi)建有一組歐洲古典宮苑,俗稱西洋樓,南北兼融,中西合璧,構(gòu)成舉世罕見的園林建筑群,西方人譽之為“萬園之園”。園中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字畫,文物珍寶,堪稱文化藝術(shù)寶庫。
(頤和園)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郊。初為金貞元元年(1153)建的帝王行宮。清乾隆十五年(1750)開始大規(guī)模擴湖堆山,歷時15年完成,定名清漪園,當(dāng)時頤和園與暢春園、圓明園和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并稱“三山五園”。頤和園總面積約5000畝,水面占3/4。各種建筑近百處,共3000余間、6000多平方米。頤和園吸取了中國古典造園藝術(shù)的精華,成功地把北方山川的雄渾與南方水鄉(xiāng)的多姿融為一體。1998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確定頤和園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避暑山莊一景)
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又稱熱河行宮。是清代皇帝避暑、行獵和從事政務(wù)的大型行宮??滴跷迨?1711年)以四字題名36景。乾隆十六年(1751年)擴建避暑山莊,乾隆十九年(1754年)又以三字題名36景。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避暑山莊全部竣工。除此之外,在避暑山莊的東向和兩面山麓間,相繼建成十一座寺廟。這些寺廟規(guī)模宏大,壯麗豪華,集中了漢藏等各式佛寺的建筑風(fēng)格,是避暑山莊外圍繞的重要景觀。
(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故宮的西面,其歷史可追溯到遼代,元代時正式成為皇城內(nèi)苑。今天的規(guī)模成于明清兩朝。園林總體以瓊?cè)A島為中心,四面環(huán)水;島以頂部的白塔為圓點,周圍散布著多處殿、臺、樓、閣;而在南北向上,善因殿、普安殿、正覺殿、堆云積翠排樓、永安石橋、團城形成一條軸線;東西向上,智珠殿、木牌樓、石橋形成另一軸線。造型優(yōu)美的白塔高高矗立在島頂,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亭、臺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林木中,若隱若現(xiàn)。
參考書目:
王其鈞編著,《中國建筑圖解詞典》
李臨淮編著,《北京古典園林史》
張妙弟主編,《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
編輯 |施祺 別畢卉
▲清康熙 青花群仙祝壽圖四方大花盆
花之于人,是一份閑情,一種心境;盆之于花,則彰顯情趣,相得益彰,在此特從網(wǎng)上選取清代花盆若干,與盆友一起欣賞。
▲清康熙 青花竹林七賢圖花盆
▲清雍正 粉彩錦雞牡丹圖花盆
▲清雍正 仿汝釉長方花盆
▲清乾隆 斗彩纏枝蓮紋方形花盆
▲清乾隆 青花花鳥紋大花盆
▲清乾隆 斗彩纏枝蓮紋海棠形折沿小花盆
▲清中期 豆青釉刻花水仙盆
▲清中期 斗彩花卉紋大花盆
▲清中期 斗彩花卉紋大花盆
▲清晚期 天藍(lán)釉印花卉水仙盆
▲清·天藍(lán)釉水仙盆
▲清十八世紀(jì) 斗彩海水江芽仙鶴壽桃紋花盆
▲清光緒 宮地粉彩秋葵八方花盆
▲清乾隆 堆塑粉彩福壽花盆
▲清光緒 淡綠釉青銅紋水仙盆
▲清光緒 墨彩四季花卉圖花盆
▲清光緒 “大雅齋”茶花臘梅鵲雀登梅花盆
▲清光緒 黃地墨彩長方形大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