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幼苗高6-10厘米左右時進行間苗或移栽;扦插苗從扦插床移入大田時,應(yīng)給予1周左右的遮蔭,使其能盡快緩苗。苗木移栽一般在春季3-4月進行,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為宜。移栽時要帶土球,小苗裸根移栽也可,但要保持根系完整,蘸泥漿,并進行重剪,以減少蒸騰量。
定植時最好施入一定量的基肥,生長期施氮肥,秋末改施磷鉀肥,秋天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以保證花芽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促使其花繁葉茂。
苗期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經(jīng)常中耕除草。生長季及干旱天氣注意及時澆水,并進行中耕除草,增強土壤透氣性,防止土壤板結(jié)。大苗移栽后連續(xù)澆4-5次透水,每次間隔7-10天。雨季應(yīng)注意排水,積水易引起爛根。
每年早春應(yīng)將枯枝、病枝、密枝疏剪。花后酌量修剪,將開過花的枝條留4-5個飽滿芽短截,促發(fā)新枝,備翌年開花用。夏季將當(dāng)年生新枝進行適當(dāng)摘心,促進花芽分化。日常管理中,剪去過密枝、多余的萌蘗、重疊枝、病蟲害枝和傷殘枝,使通風(fēng)透光。一般每叢留健壯枝條6-10個,其余疏除。為保持株形整齊,每可視具體情況重剪1次,使萌發(fā)新枝,控制株叢,使樹形保持緊湊,以免因枝條過長,造成花位逐年外移。
病蟲害防治:蝟實病蟲害較少。5-6月和秋季偶有芽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稀釋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另外,銹病也是常見病害,也要加強防治。
蝟實種子成熟期(平頂山)為8-9月,果實成熟后及時采種并除去果殼等雜物,取出種子陰干、濕沙貯藏,至翌年春季4月份左右播種于疏松濕潤的沙質(zhì)苗床上,覆上薄土并蓋上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約20天即可出苗,加強肥水管理,待苗高10-20厘米,分栽于大田。
扦插是切取花木的根、莖、葉的一部分,插于基質(zhì)中,使其生根發(fā)芽形成新的植株的一種方法,在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蝟實萌芽力、萌枝力都很強,這為我們獲得大量枝條進行苗木繁殖提供了條件。它于每年7-8月選取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進行嫩枝扦插,也可于翌年春季2-3月份選取蝟實一年生木質(zhì)化、半木質(zhì)化枝條,剪成10厘米左右長的插條,下端剪成斜面,用生根劑處理后扦插于苗床,澆適量水,每天噴水4-5次,保持土壤濕潤,經(jīng)過40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
由于蝟實具有較強的萌蘗能力,所以在其根部常有許多分糵,我們也可用分株繁殖法來獲取新的植株。分株繁殖于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挖取蝟實根部際周圍的萌糵條帶根分栽或?qū)⒛钢暾晖诔觯美信蓭讌?,每?-3個枝干并帶根,分成單叢移栽成活后加肥水管理即可。
分布區(qū)屬冬春干燥寒冷,夏秋炎熱多雨的半濕潤、半干旱氣候。極端最低溫可達零下21℃,年平均溫12-15℃,年降水量500-1100毫米,多集中于7-8月。
土壤多為褐色土,呈微酸性至微堿性反應(yīng)。在土層薄、巖石裸露的陽坡亦能正常生長,濕地則側(cè)根易腐爛而逐漸枯死。
蝟實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在相對濕度過大、雨量多的地方,常生長不良,易患病蟲害。
蝟實為喜光樹種,在林蔭下生長細弱,不能正常開花結(jié)實。常與土莊繡線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連翹〔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等組成稀疏灌叢。
蝟實的果實可借山羊、獾等動物傳播,但因種皮堅硬,果刺常鉤懸在其它植物體上,或雖果實落地而因土壤干燥,種子常不易發(fā)芽,所以一般天然更新苗極少。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fēng)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nèi)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yǎng)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yǎng)料入棚前菇棚...
陽臺黃瓜種植技術(shù)及注意事項1、陽臺黃瓜的播種時間一般是在早春1-3月時進行,當(dāng)然在夏秋6-8月也可進行播種。春播的話就采用浸種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蓋直播,而夏秋季播種則可選擇浸種直播或干種直播兩種方法。...
在食用菌栽培技術(shù)中,菌種生產(chǎn)技術(shù)難度大,要求高,且需要專門的設(shè)備和用品,適宜于專業(yè)菌種廠生產(chǎn)。平菇屬木腐菌,凡是適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養(yǎng)基,也都適合平菇菌絲的生長。本節(jié)僅對平菇的菌種分離和一些平菇專用的...
為中國特有種。產(chǎn)中國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及安徽等省。模式標本采自陜西華山。 生于海拔350-1340米的山坡、路邊和灌叢中。
多分枝直立灌木,高達3米;幼枝紅褐色,被短柔毛及糙毛,老枝光滑,莖皮剝落。葉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8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圓或闊楔形,全緣,少有淺齒狀,上面深綠色,兩面散生短毛,脈上和邊緣密被直柔毛和睫毛;葉柄長1-2毫米。
傘房狀聚傘花序具長1-1.5厘米的總花梗,花梗幾不存在;苞片披針形,緊貼子房基部;萼筒外面密生長剛毛,上部縊縮似頸,裂片鉆狀披針形,長0.5厘米,有短柔毛;花冠淡紅色,長1.5-2.5厘米,直徑1-1.5厘米,基部甚狹,中部以上突然擴大,外有短柔毛,裂片不等,其中二枚稍寬短,內(nèi)面具黃色斑紋;花藥寬橢圓形;花柱有軟毛,柱頭圓形,不伸出花冠筒外。
果實密被黃色刺剛毛,頂端伸長如角,冠以宿存的萼齒。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蝟實作為馳名中外的珍貴觀賞植物,歐美國家20世紀初就從中國引種栽培,被譽為“美麗的灌木”(Beauty bush)。蝟實植株緊湊,樹干叢生,株叢姿態(tài)優(yōu)美,開花期正值初夏百花凋謝之時,故更為可貴。其花序緊湊、花密色艷,盛開時繁花似錦、滿樹粉紅,給人以清新、興旺的感覺,且耐寒、耐旱、耐瘠薄,管理粗放,抗性強,可廣泛用于長江以北多種場合的綠化和美化。夏秋全樹掛滿形如刺猬的小果,作為觀果花卉,亦屬別致,是初夏北方重要的花灌木之一。蝟實于園林中群植、孤植、叢植均美。既可做為孤植樹栽植于房前屋后、庭院角隅,也可三三兩兩呈組狀栽植于草坪、山石旁、水池邊或坡地,使造景觀更加貼近自然,還可以與喬木、綠籬等一起配置于道路兩側(cè)、花帶等形成一個多變的、多層次的立體造形,既增加了綠化層次,又豐富了園林景色。同時,莖干直,材質(zhì)堅固細密,色彩潔白,易去皮和雕刻圖案,是開發(fā)高級手杖的上等好料,還不失為插花的理想花材。
蝟實是華北植物區(qū)系古老的殘遺成分,也是忍冬科殘遺屬種,與忍冬科其他物種的差異較大,起源于古北大陸南部,遠在第三紀以前即已形成和發(fā)展,成為分類上孤立、形態(tài)上特殊的種類,對研究華北植物區(qū)系的發(fā)生和與臨近地區(qū)植物區(qū)系的關(guān)系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在分類學(xué)及植物系統(tǒng)學(xué)上有一定研究價值,對于研究我國植物起源和古代植物區(qū)系發(fā)展具有一定意義。蝟實在中國山西、陜西、河南、湖北、甘肅、安徽6省區(qū)荒坡、林緣呈現(xiàn)塊狀間斷分布,對研究地史變遷、古氣候的變化也有重要的意義。
稀有種,蝟實是中國特有的單種屬。由于不合理開墾和過度放牧,加之樵采頻繁,植被破壞嚴重,致使生境惡化,天然更新不良,植株日趨稀少。海拔下限為350米,海拔上限1340(1900)米。
保護價值。蝟實是秦嶺至大別山區(qū)的古老殘遺成分,由于形態(tài)特殊,在忍冬科中處于孤立地位,它對于研究植物區(qū)系、古地理和忍冬科系統(tǒng)發(fā)育有一定的科學(xué)價值。蝟實花序緊簇,花色艷麗,是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木。
保護措施。在湖北神農(nóng)架已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正在籌建的河南濟源獼猴保護區(qū),已將蝟實作為重點物之一。中國科學(xué)院北京植物園及歐美植物園有引種栽培??稍诜植紖^(qū)內(nèi)的適生地區(qū)繁殖栽培。
格式:pdf
大?。?span id="o51kr2e" class="single-tag-height">23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shù)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ü谖灏?,橙黃或橙紅色?;ㄝ嗪诤稚?,革質(zhì)?;ê蠼Y(jié)橢圓 形碩果,內(nèi)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fā)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格式:pdf
大?。?span id="hvspm7t" class="single-tag-height">23KB
頁數(shù): 10頁
評分: 4.3
樸樹栽植技術(shù) 一、樸樹概述 樸樹,別名有沙樸、樸子樹、樸仔樹。落葉喬木,高達 20m,胸 徑 1m;樹冠扁球形。小枝幼時有毛,后漸脫落。葉卵狀橢圓形,長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對稱,鋸齒鈍,表面有光澤,背脈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時橙紅色,徑 4-5mm, 果柄與葉柄近等長,果核表面有凹 點及棱脊?;ㄆ?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態(tài)習(xí)性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氣候及 肥沃、濕潤、深厚之中性粘質(zhì)壤土, 能耐輕鹽堿土。 深根性,抗風(fēng)力強。 壽命較長,在中心分布區(qū)常見 200-300 年生的老樹??篃焿m及有毒氣 體。 三、樸樹的主要品種 在四川地區(qū),樸樹主要品種為小葉樸 、大葉樸、珊瑚樸、西川 樸。 (一)小葉樸 別名:黑彈樹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 20米,樹冠倒廣卵形至扁球形。 樹皮灰褐色 ,平滑 .當(dāng)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較深,無毛,散生 橢圓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