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鳶尾(學(xu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葉鞘纖維及披針形的鞘狀葉。根狀莖二歧狀分枝,斜伸,棕褐色;根較粗壯,少分枝。葉略彎曲,暗綠色,有光澤,劍形或條形,有3-5條縱脈?;ㄇo光滑,不分枝或偶有側(cè)枝,有1-2枚莖生葉;苞片2-3枚,草質(zhì),綠色,狹披針形,內(nèi)包含有1-2朵花;外花被裂片匙形,有深紫色的環(huán)形斑紋,內(nèi)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直立。蒴果橢圓形,頂端有細(xì)長而尖的喙;種子為多面體,棕褐色,旁附有小翅?;ㄆ?月,果期7-8月。
根狀莖用于食滯腹脹,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痔漏,癰腫癤毒。生于山地、路旁、林緣或疏林下。產(chǎn)中國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中文學(xué)名 | 小花鳶尾 | 拉丁學(xué)名 | Iris speculatrix Hance |
---|---|---|---|
別稱 | 亮紫鳶尾,八棱麻,六輪茅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 百合目 | 亞目 | 百合亞目 |
科 | 鳶尾科 | 屬 | 鳶尾屬 |
種 | 小花鳶尾# | 亞種 | 雞冠狀附屬物亞屬 |
命名者及年代 | Hance,?1875 |
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進行一次,于春、秋兩季或花后進行。鳶尾在花后進行分株(要避開梅雨季節(jié)),在冬季到來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開花。分割根莖時,以3至4個芽為好。分株若太細(xì),則會影響翌年開花。在進行分株繁殖時,應(yīng)將植株上部葉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鳶尾大多數(shù)品種宜淺植。栽植間距依種類而異,強健種為50×50厘米,一般品種在20×20厘米左右。
若采用種子繁殖,應(yīng)在種子成熟后立即進行,這樣種子容易萌發(fā),2至3年即可開花。
一只種球經(jīng)過一年的種植開花后養(yǎng)分將會耗盡,產(chǎn)生新根,新球周圍又會有許多子球,子球通過1至2年的種植,又可發(fā)育成開花球。世界花卉種植專家對球根鳶尾的腋芽、鱗莖、莖盤、花莖等不同器官進行組織培養(yǎng),使之長出新的球莖,這為加速繁殖及培育無病害的健壯母球提供了新辦法。
小花鳶尾形態(tài)特征
小花鳶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葉鞘纖維及披針形的鞘狀葉。根狀莖二歧狀分枝,斜伸,棕褐色;根較粗壯,少分枝。葉略彎曲,暗綠色,有光澤,劍形或條形,長約15-30厘米,寬0.6-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有3-5條縱脈。
花莖光滑,不分枝或偶有側(cè)枝,高20-25厘米,有1-2枚莖生葉;苞片2-3枚,草質(zhì),綠色,狹披針形,長5.5-7.5厘米,頂端長漸尖,內(nèi)包含有1-2朵花;花梗長3-5.5厘米,花凋謝后彎曲;花藍(lán)紫色或淡藍(lán)色,直徑5.6-6厘米;花被管短而粗,長約5毫米,外花被裂片匙形,長約3.5厘米,寬約9毫米,有深紫色的環(huán)形斑紋,中脈上有鮮黃色的雞冠狀附屬物,附屬物表面平坦,似氈絨狀,內(nèi)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約3.7厘米,寬約9毫米,直立;雄蕊長約1.2厘米,花藥白色,較花絲長;花柱分枝扁平,長約2.5厘米,寬約7毫米,與花被裂片同色,頂端裂片細(xì)長,狹三角形,子房紡錘形,綠色,長1.6-2厘米,直徑約5毫米。
蒴果橢圓形,長5-5.5厘米,直徑約2厘米,頂端有細(xì)長而尖的喙,果梗于花凋謝后彎曲成90度角,使果實呈水平狀態(tài);種子為多面體,棕褐色,旁附有小翅?;ㄆ?月,果期7-8月。
鳶尾在野生狀態(tài)下生長于灌木林緣,陽坡地、林緣及水邊濕地。種植環(huán)境喜濕潤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沙壤土或輕黏土,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pH值為8.7、含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喜光,也較耐陰,在半陰環(huán)境下也可正常生長。喜溫涼氣候,耐寒性強。
小花鳶尾(學(xué)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葉鞘纖維及披針形的鞘狀葉。根狀莖二歧狀分枝,斜伸,棕...
美國薄荷編輯 美國薄荷(學(xué)名:Monarda didymaL.):也叫馬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12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葉質(zhì)薄,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背面有柔毛,緣有鋸...
這本書看封面就是很久以前的 這本書是1984年出版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幾乎找不到了 閣樓里的小花》這是咱們翻譯過來的名字,V.C.ANDREWS的作品,原名為《flowers?in?the?attic》。卓越...
小花鳶尾主要價值
?鳶尾類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花色鮮艷,栽培容易,且春季萌發(fā)早,綠葉成叢極為美觀。園林中多叢植或于花境、路旁栽植。其花卉具有葉色優(yōu)美以及花枝挺拔的特點,可以用以花群、花叢以及花鏡。根據(jù)地段進行種植,對花色、花期以及株高的各不相同的鳶尾類觀賞草進行搭配選擇,也可以對其他的種類的花卉進行選擇。具有一些根莖類相對較矮并且有髯毛的品種,喜歡在石灰質(zhì)以及耐干旱的土壤中生長,尤為適合在巖石景觀中進行布置使用,在綠化的時候不要對過多的喬木進行種植,只需要在一些適當(dāng)?shù)奈恢脤σ欢康牡桶嗄具M行種植。在對配植的植物種類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從觀賞期等方面進行充分考慮,需要其能夠與鳶尾進行互補。擁有較多的水生種類以及濕生性種類,在水景園中的布置中鳶尾類植物也具有極為廣泛的應(yīng)用。多數(shù)品種可以在潮濕的土壤中生存。鳶尾類植物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對各個種類的水景園進行布置。而且,這類品種在布置的時候,最適合從水中到岸上的連續(xù)構(gòu)圖,可以根據(jù)水分的條件要求,對其自然式水體進行設(shè)置。
根狀莖:辛、苦,寒。有小毒。消積,化瘀,行水,解毒。用于食滯腹脹,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痔漏,癰腫癤毒。
苗藥:白馬回陽,威陽覓:根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湘藍(lán)考》。
常見病害。主要為害植株的莖或葉的基部,嚴(yán)重時整株死亡。高溫多濕,土壤貧瘠板結(jié)時發(fā)病率高。防治方法:輪作期應(yīng)在4年以上。適當(dāng)通風(fēng),避免栽培過密。發(fā)病期前定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葉枯病是一種常見病,這種病傳染性非常強,對鳶尾生長有較大影響?,F(xiàn)將其發(fā)病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癥狀多從葉尖部開始發(fā)生,發(fā)病初期葉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狀干枯,以后逐漸向葉基部侵染,最后導(dǎo)致整個葉片呈焦枯狀,并出現(xiàn)黑色粒狀物。發(fā)病規(guī)律是病原菌以菌核狀態(tài)在土壤或病株殘體上越冬,仲春伴隨雨、風(fēng)或澆水傳播,整個生長季均能發(fā)病,6至9月為發(fā)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加強檢疫,不引進帶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強日常養(yǎng)護,防止栽植地積水。發(fā)病初期及時將病葉剪除,減少侵染源。冬季將地表葉片剪除,集中燒毀。如有發(fā)病可用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與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交替噴施,連噴4至5次,每次間隔8至10天。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莖鱗片基部變軟,之后呈現(xiàn)灰褐色,上覆白色霉?fàn)钗?,最后完全腐爛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溫度愈高,病害發(fā)展蔓延愈快。防治方法:①用四氯丹及免賴得消毒種球。②用蒸氣滅菌法或用溴化鉀烷消毒土壤。③與劍蘭及小蒼蘭輪作。
主要表現(xiàn)在植株局部生長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漬狀腐爛。其病因是線蟲經(jīng)土壤在染根部,較難控制。防治方法:①以四氯丹+免賴得消毒種球。②土壤消毒,或在種植后發(fā)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③用溴化甲烷消毒處理。
患尻腐病的鳶尾表現(xiàn)生育不良,葉變黃,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敗,后期生有白色霉菌,防治方法:①氧化苦土壤消毒。②洛比龍浸漬球根消毒。
主要表現(xiàn)為葉部有灰白色輪點或黃、白色條斑,把植株葉片透光看,有許多透明的小斑點,不久變紫色斑點,由下部葉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該病毒由蚜蟲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觸傳染。防治方法:①繁殖時選無病植株或球根。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③用馬拉松、氧化樂果、蚜滅多等農(nóng)藥防治蚜蟲。
植株受害后有局部性的生長阻礙,花苞枯萎,根系呈現(xiàn)許多短小窄黑的根,嚴(yán)重時球根將爛掉。防治方法以蒸氣滅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蟋蟀主要是在雜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葉片。防治方法:①噴灑七氯滅蟲。③及早除掉雜草。
另外,鳶尾在生長過程中還易發(fā)生蚜蟲、紅壁虱等蟲害,主要是在高溫干燥時發(fā)生,大發(fā)生時不易滅絕,因而要在早期噴灑有機硫磺劑(克殺螨、滅螨法等)和其他殺壁虱劑,同時使用敵敵畏等殺蟲熏煙劑,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溫多濕和整個開花期易產(chǎn)生藥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噴完藥后用清水淋洗。有條件使用注射管加壓噴水,除蟲的效果也很好。
生于山地、路旁、林緣或疏林下。產(chǎn)中國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模式標(biāo)本采自香港。
鳶尾既可以保護地種植,也可以露地種植。任何類型的土壤,只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并且不板結(jié),都可種植鳶尾。良好的土壤結(jié)構(gòu)對鳶尾的生長很重要,沙壤土栽培效果最好,因為沙壤土的通氣透水性好,非常有利于鳶尾根系的擴展。為了改善粘質(zhì)土壤的結(jié)構(gòu),可在種植前將草木灰、珍珠巖、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深耕混勻;如果土壤的沙性強,滲漏過快,可在種植后的土壤表層撒上稻殼、松針和草炭等覆蓋物來緩解。
種植鳶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般采用深翻晾曬或化學(xué)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曬一般時間為20天左右,化學(xué)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噴灑進行消毒。種球在種植前也必須消毒,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鐘即可。種球到貨后應(yīng)立即進行消毒和種植,如果不能立即種植,則必須儲存在2℃以下且通風(fēng)良好的冷庫,儲藏不可超過兩個星期,儲藏太久會對以后莖葉的生長不利,同時也增加根冠受青霉菌感染的機會。
種植鳶尾時,要求土溫低于20℃。如果預(yù)計栽培期間的平均溫度會超過23℃,則不能種植鳶尾,必須將種植期提前或延后。如果要得到高品質(zhì)的切花,最好使用大規(guī)格的種球,9/10或10/+。種植鳶尾種球必須十分小心,特別是根系已經(jīng)開始生長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損傷根系。種植深度以種球頂部距土表7-10厘米為宜。淺植的球莖容易因土壤干燥而受損并且在生長后期容易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種植密度以每平方米80-100個球莖為宜 。
種植后的土壤溫度很重要,最低溫度為5-8℃,最高溫度20℃,最適溫度為16-18℃。氣溫最低5℃,最高25℃,最適為15℃。
鳶尾喜水,栽培過程中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土壤過干,不利于植株生長,一般在非雨季,可每10天左右澆一次透水,雨季可自然降雨,秋末要灌足防凍水。翌年早春要及時澆解凍水,解凍水必須澆足澆透。種植前必須澆一次水,以保證種植期間土壤濕潤,利于快速生根。種植后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同種球充分接觸。以后的土壤濕度以保持濕潤為標(biāo)準(zhǔn),即手握成團,松開不散。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諝獾南鄬穸缺3衷?5-80%為好。鳶尾對鹽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種植前施基肥不可?。ㄓ袡C肥除外),因為鳶尾對土壤鹽分很敏感,如果種前施肥,會增加土壤中的含鹽量,妨礙鳶尾發(fā)根??刹捎煤笃谧贩实姆椒?,但鳶尾對氟比較敏感,如過磷酸鈣和三磷化物是禁用的,可用含氟低的二磷酸鹽。種植前可施入牛馬糞或烘干雞糞作基肥,基肥施入后應(yīng)與栽培土壤拌勻,春季栽植成活后,可于初夏追施一次尿素,初秋追施一次磷鉀肥,秋末結(jié)合澆凍水再淺施一次牛馬糞,也可直接撒于圃地。
栽植鳶尾的圃地,要提前做好滅草工作。栽植過程中如有雜草應(yīng)及時人工拔除,盡量不采用化學(xué)除草劑來清除雜草。
秋天,當(dāng)花頂以下3厘米均著色時便可采收。在春夏兩季,花頂展開1厘米時就可切下,花頂指花蕾完全著色的部分。采收時連根拔起,采收后將花朵立即扎成捆,否則盡快放入冷藏室。采收后,首先切掉球根,除去過長的葉尖和影響美觀的黃褐色葉子,然后分級和捆扎。以5厘米一個等級為宜,捆扎在一束中的鳶尾,最長枝與最短枝最好不超過3厘米,花頂部對齊。采收后立即送入預(yù)先調(diào)到2℃的冷藏室。秋冬季采收的花莖柔軟易曲,捆扎后應(yīng)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2℃的冷藏室至少兩小時。
格式:pdf
大?。?span id="wmga8lf" class="single-tag-height">357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排屋小花園裝修三要素:如何將春天關(guān)進小花園 1、空間規(guī)劃 做好空間規(guī)劃是任何空間包括花園的第一要義,花園雖小但也需要“五臟”俱全。簡單來 說,花園里自然是少不了花花草草的點綴,不然又怎么稱得上花園呢。但是花園里不僅要 有花草樹木,也要有路,這“路”可以使石子路,也可以是石板鋪設(shè)的,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 延伸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還需要有休息區(qū)吧,賞花休閑都需要這樣一個空間,簡單的竹 椅也好,浪漫的秋千搖籃也罷,總之是離不開設(shè)計師的規(guī)劃的。 2、植物匹配 花園里種植什么植物也有講究,并不是喜歡什么就隨意填充的。從植物的提及來說,小一 點的花草需要有,大一點的樹木也需要有,各自以均勻的比例分布。從色彩上來說,并不 是真的“色彩繽紛”才是最美的,倘若真的是這里一株紅的花,那里一株藍(lán)色的花,中間 夾雜著黃色、粉色,只會給人凌亂的感覺,色彩的錯落有致好似插花一般講究。 3、考慮季節(jié) 花園不同于室內(nèi)設(shè)計,自然
小花鳶尾根物種信息
?Iris speculatrix Hance 小花鳶尾。
別名:
八棱麻,菖蒲,華鳶尾,亮紫苞鳶尾,亮紫鳶尾,六棱麻,六輪茅,絲毛七。
小花鳶尾,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鞘纖維及被針形的鞘狀葉。根莖橫生,較粗壯,環(huán)節(jié)顯著?;~劍形或條形,長10-40cm,寬3-8m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全緣;莖生葉3-4片,較基生葉短?;ㄇo扁平,有苞片2,披針形;內(nèi)含l-2花;花梗長3-5.5cm,花謝后彎曲;花藍(lán)紫色或淡藍(lán)色,直徑5-6cm,外輪裂片匙形,有深紫色的環(huán)形斑塊,中脈密具橙黃色須狀附屬物,內(nèi)輪裂片披針形,傾斜;雄蕊3,花藥白色;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扁平,3分枝,花瓣狀,先端2裂,邊緣有齒。蒴果橢圓形,長5-5,5cm,直徑l-1.5cm,先端有細(xì)長而尖的喙,熟時縱裂為3瓣。種子梨形,棕褐色?;ㄆ?-5月,果期7-8月。
小花鳶尾蘭形態(tài)特征
莖較長,長1.5-7厘米。葉5-9枚,二列互生于莖上,兩側(cè)壓扁,肥厚,線形,多少鐮曲,長1-3厘米,寬1-2(-3)毫米,先端漸尖,下部內(nèi)側(cè)有較寬的干膜質(zhì)邊緣,脈不明顯,基部無關(guān)節(jié)。花葶生于莖頂端,長2.5-6.7厘米,近圓柱形,無翅,近花序下方疏生數(shù)枚不育苞片;不育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總狀花序長2-5.5厘米,直徑約1.5毫米,具數(shù)十朵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0.8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略有鈍齒;花梗和子房長1-1.2毫米,略長于花苞片;花綠黃色或淺黃色,直徑約1毫米;中萼片卵形,長約0.8毫米,寬約0.4毫米,先端鈍;側(cè)萼片與中萼片相似,但略寬;花瓣近長圓形,略長于萼片,寬約0.3毫米,邊緣多少呈不甚明顯的嚙蝕狀;唇瓣輪廓近長圓形,長約1.7毫米,3裂而中裂片再度深裂;側(cè)裂片位于唇瓣基部兩側(cè),卵形,長約0.3毫米,先端鈍;中裂片先端深裂成叉狀;小裂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0.8毫米;蕊柱粗短,直立。蒴果橢圓形,長1.8-3毫米,寬1.2-1.7毫米;果梗長0.7-1毫米?;ü?-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