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環(huán)境溫度為5℃~35℃。當施工環(huán)境溫度低于時應5℃,應對材料采取預熱保溫措施。預熱方法及預熱溫度應依照材料使用說明書的建議,但不應采用明火或蒸汽直接預熱。高于35℃時,應對材料采取恒溫儲藏或者降溫處理。
2.產品在低于5℃或高于35℃工作溫度時,設計者或使用者需進行充分試驗,驗證以確定其各項性能是否能達到設計和使用要求。
3.加固施工期間操作地點應保持通風良好,對于有突水危險的區(qū)域應實施警戒和安全防護措施。
4.施工區(qū)域有高溫熱害、通風不良、有毒有害氣體涌出、巖石冒落和涌水危害等危險因素存在時,應采取控制和治理措施,直至達到安全作業(yè)環(huán)境,并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
5.使用時,應對作業(yè)面外易受飛散物料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擋措施。工作地點選擇頂板無淋水區(qū)域,條件不允許時需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淋水滴入漿液中。
6.若需進行特殊工程條件下的使用,應經(jīng)過工程試驗,符合工程需要后方可施工。
強粘合力,迅速粘合地層;
低粘度,易滲透裂隙;
高彈性,不受地層運動破壞;
快速達到性能指標,施工迅速。
加固巷道或隧道的片幫和被壓酥的煤柱;
加固工作面過斷層時的破碎煤巖;
加固工作面支架或巷道頂部的破碎巖層;
充填和加固巷道高冒區(qū);
井下各種峒室圍巖的加固與堵水;
瓦斯抽排孔的封孔。
臺鉆安全操作規(guī)程本規(guī)程適用于臺鉆安全操作要求。一、使用臺鉆要帶好防護眼鏡和規(guī)定的防護用品,禁止戴紗手套。二、鉆孔時,工件必須用鉗子、夾具或壓鐵夾緊壓牢,鉆薄片...
您好,安全操作規(guī)范如下!一、使用臺鉆要帶好防護眼鏡和規(guī)定的防護用品,禁止戴紗手套。二、鉆孔時,工件必須用鉗子、夾具或壓鐵夾緊壓牢,鉆薄片工件時,下面要墊木板。三、不準在鉆孔時用紗布清除鐵屑,亦不允許用...
電氣設備作為用戶用電的保障,了解如何安全使用和維護電氣設備是十分有必要的。接下來祥泰電氣簡單介紹幾點電氣設備使用常識:1、 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故障或有征兆的設備、線路,必須立即停止使用,檢修之后才能再次使用...
成形后的抗壓強度范圍:5-55Mpa
反應完成時間:45-90S(可調)
反應溫度:80-120℃
膨脹倍數(shù):0-30(可調)
儲存期限:6個月
用于工作面煤壁注漿加固防止片幫,采掘面斷層破碎帶預注漿加固,巷道破碎帶超前加固或后注漿加固,小煤柱加固等;用于井壁、巷道及硐室、工作面底板等各種出水點的快速封堵,含水破碎巖層固結,快速構筑水閘墻等。
施工示意圖 煤層加固、堵水防滲、煤巖體注漿加固、工作面高冒區(qū)充填、巖巷或工作面巖層加固、高瓦斯條件下注漿加固、大量涌水條件下注漿堵水巖巷破碎圍巖注漿加固;巖巷掘進工作面過斷層或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井下巖層注漿堵水。
陷落柱加固材料采用獨特配方提高材料燃點,降低材料反應溫度,從而完全克服了目前常用化學注漿材料易于氧化自燃、不能安全使用的缺點。雙組份材料通過專用氣動注漿泵和混合槍,注入破碎煤、巖體、高冒區(qū)后迅速反應,與煤、巖體凝固生產高強度、有韌性的固結體,可有效對井下松軟破碎圍巖進行加固,有效防止水、瓦斯?jié)B入到井下工作空間,還能有效對工作面高冒區(qū)進行充填。
部分內容參考自徐州博泰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所編《陷落柱加固材料說明書》(說明書編號xz2451270)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8
起重安裝作業(yè)安全操作規(guī)范 1、起重安裝作業(yè)前,應確定工作步驟、施工方法及安全措 施。 2、使用新機具或采用新工藝時,必須經(jīng)過技術鑒定,并應 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在工作開始前進行交底。 3、起重機械進入現(xiàn)場后應經(jīng)檢查驗收,重新組裝的起重機 械應按規(guī)定進行試運轉,包括靜載、動載試驗,并對各種安全裝 置進行靈敏度可靠度的測試。扒桿按方案組裝后應經(jīng)試吊檢驗, 確認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試吊包括靜載重和動載重: 靜載重試吊的重量應為標定重量 的 1.25 倍 , 吊起重物 0.1~0.3m高,停留 10mim ,對各部位進 行檢查;動載重試吊的重量為標定吊重的 1.1 倍,起到適當高度 后,做扒桿轉動或行車移動等動作, 再檢查吊機各部位是否良好, 經(jīng)確認合格簽證后,方得使用。 4、參加起重吊裝作業(yè)人員 ,包括司機、起重工、信號指揮、 電焊工等均應屬特種作業(yè)人員, 必須是經(jīng)專業(yè)培訓、 考核取得合 格證、并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6
設備安裝安全操作規(guī)范 為保障施工安全 ,特制定以下安全操作規(guī)范 ,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 1、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前 ,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并宣講客戶要求的各種注意事項。 安排工作時要分工明確。 2、所有施工人員持證上崗 ,統(tǒng)一著裝 ,并配備廠牌 ,進入現(xiàn)場必須戴安全帽 ,高處 作業(yè)必須嚴格執(zhí)行高處作業(yè)安全管理規(guī)定 ,系好安全帶 ,并檢查安全帶是否安全 有效 ,有無破損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安全帶必須固定在牢固的設備結構件上。 3、施工項目負責人必須在現(xiàn)場監(jiān)護 ,嚴禁違章作業(yè)。 4、施工現(xiàn)場材料堆放整齊、分類、分規(guī)格標識清楚 ,不占用施工道路和作業(yè)區(qū)。 必須按平面布置搭設臨設 ,布置電焊機具 ,堆放各種材料整齊 ,使之井然有序。 5、安裝施工前應檢查工作面是否平整。 6、指揮叉車、吊車、等廠內機動車輛安全行駛 ,防止車輛傷害。 7、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工程必須設置專用保護零線。配電箱、開關箱采
陷落柱伴生斷層陷落柱的預測
利用陷落柱伴生斷層特征預報未知陷落柱
1 在48505工作面補副巷送道過程中,揭露兩條正斷層(見圖3),其中F1走向由NW轉S落差1.2~1.6米,傾角70°;F2走向由NW轉S再轉SW落差0.4~1.8米,傾角65°,觀察該段巷道頂板,可見許多條近于平行斷層走向且內有方解石充填的裂隙,有的裂隙內還有淋水,巷道兩煤幫疏軟,易片幫,片幫處可見光滑斷裂面,煤層卻未錯開。
依據(jù)以上特征,我們預該巷道右?guī)透浇疵褐鶅扔幸幌萋渲?,并依?jù)斷層走向曲率推斷該陷落柱直徑約為25米,后來在送補尾巷時,就在預測的位置揭露一陷落柱,預測基本符合實際。生產上根據(jù)我們的預測改變了設計,減少了無效進尺,降低了成本。
2 在48310工作面我們應用伴生斷層的特征成功地預測出前方的陷落柱,一次工作面由西向東正?;夭芍?,突然割見底板,我們去工作面經(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是一條正斷層,且走向為NE轉SE,斷層上盤易片幫,再割一刀后,斷層完全揭露,落差1.2~1.5米,斷層處煤層更疏松,易片幫,片幫處有與斷層面平行的光滑面,頂板可見充填方解石的裂隙。由此,我們推測前方5~10米有陷落柱,發(fā)出預報,讓隊組做好了準備工作,果如其然,第三天就揭露了陷落柱(見圖4),未出現(xiàn)以往突然遇見陷落柱要停產待料的局面。
陷落柱伴生斷層現(xiàn)象描述
伴生斷層的性質及特征:
伴生斷層均為正斷層;其斷層面為一光滑面,有擦痕,可見呈片狀的斷層泥,當揭露該斷層時易沿斷層面片幫;在水平剖面上,斷層線呈弧形,與陷落柱邊緣大致平行,其曲率一般較大,整個斷層走向變化較大,有的斷層走向變化可超過180°;所有伴生斷層的傾向,均呈放射狀由陷落柱中心向外傾斜;斷層的落差一般不大于2.0米;對于某一個陷落柱來說,其周圍可有多條伴生斷層,落差大小不一,從0~5米,相差較大;對于一條斷層來說,一般為中段落差大,向兩端落差很快變小,直至尖滅;斷層長度不一,長的可達百米以上,短的僅幾米。
陷落柱周圍伴生斷層的分布規(guī)律及光滑破裂面:
陷落柱的伴生斷層常常以數(shù)條呈同心狀繞陷落柱分布,形成一個斷裂帶。在該帶內相鄰兩斷層間距一般不大,多在5米左右,最大不超過10米,斷層兩端有的相互合并,有少數(shù)陷落柱不規(guī)則的,其伴生斷層可以與陷落柱邊緣合并(見圖1)。該帶一般寬約10~20米,甚至可達30米,因此煤層受到破壞的面積比陷落柱面積大的多;在整個斷裂帶內,往往并存許多光滑破裂面,工作面揭露后,可見其表面光滑為一摩擦鏡面,其上為一層斷層泥,且有擦痕,極象斷層面,但煤巖層未錯開。其產狀特征與伴生斷層相似,該光滑破裂面也存在于煤層頂板以上巖層,在揭露的頂板上可見許多張性裂隙,裂隙內有方解石充填,頂板含水處該裂隙可導水,當巷道或工作面揭露該裂隙,可有淋水出現(xiàn)。由于諸多斷層及光滑破裂面的存在,使該斷裂帶煤巖層比較破碎,是陷落柱及其周圍最易冒落的地方。若回采至該處易形成片幫、冒頂。
伴生斷層帶內煤巖層特征及與周圍煤巖層的關系:
在8#煤回采過陷落柱時,從揭露的煤巖層(見圖2)可以看出,伴生斷層在陷落柱周圍呈階梯狀產出,由陷落柱中心向外,煤層隨斷層下落。附近煤巖層均以陷落柱中心向外傾斜,且傾角均較正常煤巖層大,有的可達20多度。如果陷落柱某一邊多條伴生斷層落差的共同效果較大時,則在陷落柱邊可揭露現(xiàn)采煤層底板及其以下煤巖層。有的在陷落柱邊緣可見9#煤底板,在很短距離內抬升高度達6米以上,使人們產生一種感覺,陷落柱帶動附近地層跳起來,這種地質構造的存在,使頂板升高較多,支架接不上頂,加之該處煤巖層破碎、疏松,極易發(fā)生冒頂事故。
鋼軌傷損是鐵路軌道交通中較為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列車運行的安全與平穩(wěn),與運輸成本、鋼軌材料的選定以及相關的設計制造有著密切的關系。鋼軌需要支持并且引導機車按照規(guī)定的方向來行駛。然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鋼軌會出現(xiàn)損傷,例如常見的折斷、裂紋以及其他影響性能的各種情況。只有明確鋼軌傷損及其成因,才能更好地提高鋼軌探傷的工作質量。
主要是因為鋼軌在冶煉或者是軋制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材質比較差,或者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缺陷,使得機車在反復荷載的作用下,應力得以集中,疲勞源不斷增加并且擴展。鋼軌核傷主要發(fā)生在鋼軌的頭部位置內側,并且伴隨核傷的直徑加大,鋼軌所承載的能力便會隨之降低。因此在高速重復載荷的作用下,鋼軌極其容易發(fā)生折斷。
這是線路當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機車車輛車輪不斷作用于鋼軌的接頭上,使得承受最大的慣性力要比其他部位增加55%左右。因此在平常的鋼軌探傷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螺孔裂紋或者是馬鞍形磨耗等。
鋼軌縱向與垂直水平的裂紋主要是因為鋼軌制造工藝較差,沒有重視鋼錠中存在的嚴重偏析、縮孔、夾雜等問題。使得鋼錠在軋制成為鋼軌之后,那些缺陷就會成片狀地殘留在鋼軌頭部、鋼軌軌腰部位還有鋼軌軌底部位,相反地與鋼軌縱向平行,呈現(xiàn)水平或者是垂直的狀態(tài)。
從鋼軌腰垂直縱向裂紋向下發(fā)展,便成為了鋼軌軌底裂紋。鋼軌軌底銹坑或者是劃痕便會形成鋼軌軌底橫向裂紋。另外在制造鋼軌的過程中,鋼軌軌底有軋制、與墊板軌枕間不密貼等缺陷,使得鋼軌底部受到極大的應力,從而導致鋼軌軌底橫向裂紋或者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