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秋海棠生長環(huán)境
生長于海拔2200-2900米的山坡流水溝邊,山坡林下陰濕巖石上或林緣濕處巖石上。
冬暖夏涼的溫度: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下生長迅速,莖葉茂盛,花色鮮艷。生長適溫為19-24℃,冬季溫度不低于10℃,否則葉片易受凍,但根莖較耐寒。
半陰半陽的光照: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適宜的光照強度,根莖類為200-300lx。另外對光周期反應(yīng)也十分明顯。在短日照和夜間溫度21℃的條件下,花期明顯推遲。
疏松肥沃的土壤:野生種排水好,腐葉土層的林下或巖石縫隙中,這對根部生長和發(fā)育極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葉土和炭土。堿性或粘重,易板結(jié)的土壤作為盆栽用途,不利于新根生長、導致莖葉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黃病。適合生長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樟木秋海棠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球形,直徑5-8毫米,周圍長出多數(shù)長短不等的纖維狀之根。
基生葉通常1片,有長柄;葉片兩側(cè)幾相等或略不相等,輪廓卵狀心形,長5-8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至深心形,邊緣有缺刻狀大小不等的重鋸齒,有時有極淺裂,上面深綠色,散生硬柔毛,下面淡綠色,稀帶紫色,沿脈被硬柔毛,掌狀7條脈,中部以上呈羽狀;葉柄長5-8 (-15)厘米,柔弱,有縱棱,下部近無毛,中部以上具柔毛,近頂端密;托葉卵狀披針形,被毛,早落。
花葶高6-15 (-21)厘米,柔弱,上部有柔毛,常在其中部以下偶有莖生葉,和基生葉同形,但較小,長3-4厘米,寬約25厘米;花深粉紅色,少數(shù),呈聚傘狀,花梗長5-10毫米,近無毛;苞片卵狀披針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花:花被片4,外輪2枚近圓形,長約9毫米,寬約7毫米,先端圓,外面有長毛,內(nèi)輪2枚橢圓形,長5-6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雄蕊多數(shù),整個呈球狀,花絲長0.8-1毫米,基部合生,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先端微凹;雌花:花被片5,形狀各異,外輪2枚大,多呈寬倒卵形,長6-7毫米,寬4-5毫米,先端圓,中間1枚,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圓,內(nèi)輪2枚橢圓形,長約 3.2毫米,寬約1.3毫米,先端圓鈍;子房倒圓錐狀,長5-6毫米,直徑約5毫米,被毛,3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花柱3,基部合生,柱頭呈環(huán)狀至螺旋狀,并帶刺狀乳頭。
蒴果下垂,果梗長2.1-2.5厘米,無毛,輪廓倒卵球形,長和直徑各約6毫米,幼時被柔毛,成熟后近無毛;具不等3翅,大的呈披針形,長約1.5厘米,直徑約4毫米,有縱棱,無毛,另2個呈短三角形;種子極多數(shù),小,長圓形,淡褐色,平滑。
分布于中國西藏(樟木);尼泊爾、不丹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中部。
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16~21℃,相對溫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要求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zhì)壤土。
在微堿性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好溫暖水濕、陽光充足的氣候環(huán)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漸枯死。以根莖在泥中越冬。中國南北各地池塘、河溝、沼澤中常有生長,常與穗狀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長旺盛。冬季生長慢,能...
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qū)主要優(yōu)良造林樹種之一。樹干通直,生長迅速,適應(yīng)性強。嗜陽光,喜酸性土壤。大興安嶺林區(qū)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由斑點病菌引起的葉斑病癥狀: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該種菌所侵染,但是許多生產(chǎn)者對之沒有足夠的重視,并不認為這是一種病癥,因為葉片邊緣壞死和葉片斑點是最常見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秋海棠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
控制方法:控制該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開始扦插繁殖之初就盡力避免感染病菌,發(fā)現(xiàn)病株后就及時集中銷毀;此外要盡量減少采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這樣也會抑制病情的發(fā)生和擴散;稍微降料的濃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發(fā)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葉斑病癥狀:病癥一般出現(xiàn)在秋海棠葉片邊緣、葉尖和破損葉片的葉脈上。壞死區(qū)域呈現(xiàn)黑褐色,然后是水漬狀。診斷方法是下部的葉片經(jīng)常會不規(guī)則形狀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邊緣為白色。
控制方法:噴灑殺真菌藥劑、減少植株受傷和將肥料盡量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都可以減少該病生。
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癥狀:秋海棠葉片灰霉病經(jīng)常發(fā)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莖處與基質(zhì)接觸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潤的病斑很快會擴散到整個葉整個植株,受害區(qū)域呈現(xiàn)壞死斑點,逐漸由褐色轉(zhuǎn)變?yōu)楹谏.斠归g溫度較低、白天溫度較高而且濕高時,病原孢子生長加快,受害的葉片上會長出灰綠色的霉狀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擴散成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降低灰發(fā)生和擴散的重要方式是促進葉片加快干燥、降低溫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
由腐霉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癥狀:感染這種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弱、葉片發(fā)黃。診斷方法是莖部和根系出現(xiàn)黑色的糊狀物,從插條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莖和葉片的部。根部和莖段的腐爛經(jīng)常是成片發(fā)生,而通過栽植床,很容易將病菌傳染給健康的插條。
控制方法:首先從源頭上控制,即從繁殖之初就使用無菌材料,對上盆基質(zhì)和栽植床進行消毒處在栽種前后用殺真菌藥劑進行處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盡量減少水的灌溉量以減少根腐病的發(fā)生,促進根的長勢。
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癥狀:發(fā)病后有褐色的霉狀物附著在病上。霉狀物可以從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是由于植物根莖部長出的霉狀物。立枯絲顏色常為紅褐色,外形似蜘蛛網(wǎng)。
控制方法: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噴灑不同的殺菌劑來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由白絹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癥狀:白絹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葉片和莖部最容易觀察到。最初,莖段與介質(zhì)接觸的地方有水漬狀病斑,另一個癥狀葉片表面或基質(zhì)上長出扇圓形的霉狀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隨著發(fā)育變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溫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則很容易導致插條的腐爛。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應(yīng)盡快移出種植區(qū)域并將植株銷毀。
格式:pdf
大?。?span id="wblf562" class="single-tag-height">1000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4
香樟木 編輯 香樟木,為樟科植物樟 Cinnamonum camphora (L.)Presl 的木材。常綠喬木,全株具香氣。 中文學名 香樟木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樟目 Laurales 科 樟科 Lauraceae 目錄 1簡介 2植物價值 3特征 4生長習性 5物種分布 6來源 7植物形態(tài) ? 采制 ? 性狀 8用途 ? 化學成分 ? 性味 ? 功能主治 ? 附注 1簡介 編輯 香樟 香樟木又名烏樟,是常綠的喬木,僅分布在 長江以南以及西南地區(qū)。整樹有香氣,木質(zhì) 細密,紋理細膩,花紋精美。質(zhì)地堅韌而且輕柔,不易折斷,也不易產(chǎn)生裂紋。樟木是我國 物產(chǎn)稀少的樹種之一,成長期很慢,一般需要 20多年才能成材,是稀有的上等木材。 千年香樟木根雕藝術(shù)茶幾 香樟木含有豐富的揮發(fā)性油脂,具有濃厚的特殊香氣,是高品質(zhì)香水的提取源之一。香 樟木家具和裝飾品置于居室
格式:pdf
大?。?span id="09ezhbr" class="single-tag-height">1000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香樟木的危害 綠色家園一 樟樹。樟科樟屬植物( Cinnamomum camphora)又名香樟,香樟 樹等。是提煉 樟腦、樟腦油(樟腦酊)、芳樟醇最重要的樹種。成材 的樟樹樹干和根部含有高至 20-25%的樟腦和樟腦油。 民間有用來制 作家具,雕刻品、木制品和家裝。 樟腦油主要集中在樟樹樹干和根部, 隔水蒸餾,樟腦和樟腦油隨 水蒸氣餾出,冷凝所得白色晶體為粗 樟腦,油狀液體為 樟腦油。天然 樟腦其化學成分(分子式 C10H16O)與合成樟腦相同,有粉狀和塊狀 兩種。天然樟腦純度高、比旋度大,雖然與 合成樟腦 成分相同,但在 醫(yī)藥等方面的特殊用途還是難以用 合成樟腦作完全代替。 樟腦油主要由樟腦和其它香精油(如桉葉油素、芳樟醇、松油槨、 黃樟素)以及副產(chǎn)品(如白樟油、紅樟油、藍樟油)。多種萜類化合 物組成。 樟腦(camphor)化學名為莰酮- [2] ,分子式為 C10H16O無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