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
主要用途是材用。
具體用途是建筑;電桿;造船;造紙原料等用材。
常綠針葉喬木;速生;優(yōu)質。
桉樹的種植: 一、適宜的環(huán)境 桉樹喜溫暖氣候,但不耐濕熱,氣候過熱生長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帶,耐寒性不強,僅能耐短暫時間的-7℃左右的低溫,如果在-5℃下經2-...
桉樹的種植:一、適宜的環(huán)境桉樹喜溫暖氣候,但不耐濕熱,氣候過熱生長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帶,耐寒性不強,僅能耐短暫時間的-7℃左右的低溫,如果在-5℃下經2-3天就會產生不同...
彩虹桉樹學名“剝桉”(Eucalyptus deglupta),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棉蘭老島口香糖”,是在北半球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種桉樹。成為“唯一”還不足以彰顯其非凡之處,除此之外...
氣候帶位于亞熱帶。
喜溫;喜濕;怕風;怕旱;較喜光。
多年生;花期7-9月;果期翌年2-3月成熟。
云南省林科院李淡清本場。
海拔:1861
經度:10205
緯度:2505
土壤類型:紅壤
平均溫度:15-20
保存單位: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一平浪林場
單位編號:000
庫編號:78
采集號:桉類種間雜交8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共享方式:部分有償
獲取途徑:郵寄
格式:pdf
大?。?span id="p9vuej3" class="single-tag-height">495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8
通過觀測野鳶尾(Iris dichotoma)×射干(I.domestica)雜交F2代群體(n=61)中每一個體的株高、花徑、花數(shù)、花色和彩斑等14個表型性狀,對F2代與雙親性狀差異、群體性狀變異、主要性狀間遺傳相關性及花色遺傳變異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明確F2群體性狀變異特點,指導夏季開花鳶尾育種實踐。結果表明:F2代12個性狀中,8個性狀的觀測值居于雙親之間;除花朵直徑和花朵數(shù)量外,花葶長等10個性狀基本均呈正態(tài)分布,屬多基因控制的數(shù)量性狀;性狀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外花被長與內花被長和外花被寬與內花被寬的相關度最高,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821和0.734,趨于連鎖遺傳;對顏色性狀的分析結果表明花色和花瓣彩斑的遺傳由不同基因調控,但都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控制。野鳶尾×射干F2代群體的花朵直徑、花朵數(shù)量、花葶長及花色變異豐富,利于大花、多花、花葶矮生和奇異花色的優(yōu)良單株的選擇。
格式:pdf
大?。?span id="qfgl4w5" class="single-tag-height">495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桉樹育苗技術 桉樹( Eucalyptus urophylla ) 科屬:桃金娘科桉屬 經濟價值和用途 :尾葉桉為速生短輕伐期優(yōu)良紙漿材樹種,也可作 防護林、防風林樹種。木材氣干容重 0.4 克/厘米 3 。其生長快,萌芽性 強。 分布和生態(tài)特性 :尾葉桉原產于東帝汶及其附近島嶼,天然分布區(qū) 在南緯 8°~10°。雖處于熱帶低緯度區(qū),但分布區(qū)海拔可達降水量 1000~1500毫米??上蛭覈衼啛釒V闊地域引種栽培。我國于 1976 年首次引進, 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北緯 25°以南的范圍進行引種試 驗和大面積栽培造林。 育苗技術: 1.播種育苗 (1)圃地選擇 :苗圃地宜建立在造林地附近,以便造林時能夠及時 把苗木運到造林地, 降低苗木損耗, 提高造林成活率。 若本地種源不足, 需從較遠圃地調入幼苗時, 苗木必須用 0.01×10-6“九二零”處理根部, 可以提高成活率。另外,苗圃地要求
海拔:1861
經度:10205
緯度:2505
土壤類型:紅壤
平均溫度:15-20
保存單位: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一平浪林場
單位編號:000
庫編號:76
采集號:桉類種間雜交4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海拔:1861
經度:10205
緯度:2505
土壤類型:紅壤
平均溫度:15-20
保存單位: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一平浪林場
單位編號:000
庫編號:77
采集號:桉類種間雜交5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共享方式:部分有償
獲取途徑:郵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