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穗草屬,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稈有節(jié)或無,,平滑或粗糙。葉基生或稈生。苞片葉狀;小苞片呈鱗片狀;穗狀花序單一,頂生,具數(shù)個至10多個小穗,排成二列或近于二列;小穗具少數(shù)兩性花;鱗片復瓦狀,近二列;下位剛毛存在或不發(fā)育,通常生倒刺;雄蕊3,藥隔突出于花藥頂端;花柱基部不膨大,脫落,柱頭2。小堅果平凸狀。
中文名稱 | 扁穗草屬 | 稈有節(jié)或無 | 三棱形 |
---|---|---|---|
平滑或粗糙 | 葉基生或稈生 | 多年生草本 | 具匍匐根狀莖 |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稈有節(jié)或無,,平滑或粗糙。葉基生或稈生。苞片葉狀;小苞片呈鱗片狀;穗狀花序單一,頂生,具數(shù)個至10多個小穗,排成二列或近于二列;小穗具少數(shù)兩性花;鱗片復瓦狀,近二列;下位剛毛存在或不發(fā)育,通常生倒刺;雄蕊3,藥隔突出于花藥頂端;花柱基部不膨大,脫落,柱頭2。小堅果平凸狀。
扁穗草:剛毛直或微卷曲,較粗短,長為小堅果的1倍弱;藥較短,長2毫米。
華扁穗草:剛毛卷曲,細而長,長約為小堅果的3倍;藥長3毫米。
華扁穗草(原變種)
節(jié)稈扁穗草
細葉扁穗草
扁穗草屬基本信息
Blysmus Panz.
中國植物志>> 第11卷 >> 莎草科 Cyperaceae
3.扁穗草屬--Blysmus Panz., nom. conserv.
Panz. in Schultes, Mant. II (1824) 41--Nomochloa Beauv. in Lestib. Ess. Fam. Cyperac. (1819) 37, nom. rejic.
50元-80元之間。 酒壺一般為陶瓷制,也有金銀制,在藏族中,甚至有木制酒壺,但是對于很多當代藏族青年來講,木質(zhì)酒壺是較難見到了。木質(zhì)酒壺外形與木質(zhì)酥油桶差不多,現(xiàn)存的木制酒壺,實屬珍品。在現(xiàn)代,酒壺...
金屬扁酒壺價格在200元左右,金屬扁酒壺用途也特別廣泛,可以裝水、裝酒、家居擺設(shè),非常適合旅行、旅游、休閑運動攜帶,具有紀念性、觀賞性、實用性等特點,而且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氣息,是新潮流手工藝品的饋贈極品...
全世界有3種,中國產(chǎn)2種,分布于內(nèi)蒙古、四川、云南、西藏以及華北、西北等地。
格式:pdf
大小:97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通過對垂穗披堿草+雜類草型草場圍欄封育禁牧的效果調(diào)查分析,圍欄可明顯提高垂穗披堿草型草場的產(chǎn)草量和植被高度、蓋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復,同時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促進草群自然更新,隨著圍欄期限的延長,改善效果越加明顯,整個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步趨于良性循環(huán)。
扁穗草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疏叢,具短根狀莖。稈直立,高50-70厘米,具3-5節(jié)。葉鞘閉合,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脈間密生倒向微毛,尤以下部者為甚;葉舌短而堅硬,長約0.5毫米;葉片質(zhì)厚,扁平而邊緣稍內(nèi)卷,具橫脈,長20-30厘米,寬5-10毫米??偁罨ㄐ蜷L15-22厘米,含13-20小穗;穗軸節(jié)間角棱粗糙,下部者長14-20毫米,上部者長3-10毫米;小穗柄具刺毛,長約5毫米;小穗長12-14毫米(芒除外);穎狹披針形,先端漸尖,革質(zhì),脊上粗糙,第一穎具3脈,長5-6毫米,第二穎具4-5脈(側(cè)脈不明顯),長7-7.5毫米;不育外稃似穎,但較大,長10-14毫米,各具5脈,頂端具短尖頭;孕性外稃長10-12毫米,脊之頂端具狹翼,翼緣粗糙,先端延伸成長芒,芒長10-15毫米;內(nèi)稃短于外稃,較窄狹,脊具微纖毛;花藥長4毫米;子房頂端無毛,花柱極短?;ü谙募?。
春季及初夏,華扁穗草較柔嫩,為牦牛和馬所喜食,綿羊亦采食,夏秋仍為馬和牦牛所采食。華扁穗草的化學成分如表70所示。從表70所列材料可以看出,華扁穗草含粗蛋白質(zhì)較高,粗脂肪和無氮浸出物含量亦較高,粗纖維含量較少,由此可見其營養(yǎng)價值還是較好的小而且,隨著草的變粗老,其含粗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下降的幅度與其他莎草科草相比較還是較小的。所以,華扁穗草在天然草地中,其飼用價值是比較好的。
變種與模式種的區(qū)別,在于稈一般較粗,較高,高26-60厘米,有節(jié),中部以上生葉。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華扁穗草
多年生草本,有長的匍匐根狀莖,黃色,光亮,有節(jié),節(jié)上生根,長2-7厘米,直徑2.5-3.5毫米,鱗片黑色;稈近于散生,扁三棱形,具槽,中部以下生葉,基部有褐色或紫褐色老葉鞘,高5-20(-26)厘米。葉平張,邊略內(nèi)卷并有疏而細的小齒,漸向頂端漸狹,頂端三棱形,短于稈,寬1-3.5毫米;葉舌很短,白色,膜質(zhì)。苞片葉狀,一般高出花序;小苞片呈鱗片狀,膜質(zhì);穗狀花序一個,頂生,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1.5-3厘米,寬6-11毫米;小穗3-10多個,排列成二列或近二列,密,最下部1至數(shù)個小穗通常遠離;小穗卵披針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7毫米,有2-9朵兩性花;鱗片近二行排列,長卵圓形,頂端急尖,銹褐色,膜質(zhì),背部有3-5條脈,中脈呈龍骨狀突起,綠色,長3.5-4.5毫米;下位剛毛3-6條,卷曲,高出于小堅果約兩倍,有倒刺;雄蕊3,花藥狹長圓形,頂端具短尖,長3毫米;柱頭2,長于花柱約一倍。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深褐色,長2毫米?;ü?-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