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喬木,小枝無毛,干后暗褐色,節(jié)膨大,有環(huán)狀托葉痕,芽體扁平,矩狀橢圓形,長2-2.5厘米,寬不及1厘米,略被短柔毛。葉革質(zhì),闊卵形,長8-12厘米,寬6-10厘米,先端尖銳,基部平截,全緣或偶為掌狀3淺裂,上面深綠色,發(fā)亮,下面較淺色,無毛,干后有細小突起,掌狀脈3-5條;網(wǎng)脈在上下兩面均明顯;葉柄長3-5厘米,無毛;托葉兩片,長2-2.5厘米,寬9毫米,稍彎曲,無毛,早落。
頭狀花序單生,有花7-8朵,直徑2.4厘米,花序柄長1-1.5厘米,被褐色絨毛;花兩性,萼筒藏于肉質(zhì)頭狀花序軸內(nèi),萼齒不明顯;花瓣4片,白色,線形,長1-1.2厘米,寬1-1.5毫米,先端2淺裂;雄蕊10-11個,長5-6毫米,花藥卵圓形,藥隔突出;子房半下位,被柔毛,花柱2,長2毫米。頭狀果序直徑約2厘米,有蒴果7-8個;蒴果大部分突出于頭狀果序之外,長7-8毫米,表面平滑,干后上半部裂開為4片。
長瓣馬蹄荷與馬蹄荷屬其他3個種相比,長瓣馬蹄荷具有特別明顯的花瓣;其他3個種罕見有花瓣的,或僅有極短的花瓣。
長瓣馬蹄荷生長在中國貴州的南部常綠闊葉林中。由于緯度位置偏南、地勢較低,因此熱量條件良好,年平均溫18.3℃,≥10℃的年活動積溫達5767.9℃,無霜期311天,溫暖的氣候為長瓣馬蹄荷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在荔波茂蘭,長瓣馬路荷生長在河谷斜坡上,土壤為由砂巖發(fā)育形成的酸性土,土層深厚,一般可達1米左右,pH值為5.5,有機質(zhì)含量較豐富。含有長瓣馬蹄荷的常綠闊葉林為以短刺米櫧(Castanopsis carlesi var. spinulosa)占優(yōu)勢的森林,除短刺米櫧外,主要種類還有青岡(Cyclobalanopsis glauca)、蕈樹(Altingia chinensis)、光葉石楠(Photinia glabra)、楊梅(Myrica rubra)、小花紅花荷(Rhodoleia parvipetala)、八角(Illicium verum)、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及榕樹(Ficus sp.)等。在林中,長瓣馬蹄荷與大果馬蹄荷(Exbucklandia tonkinensis)同時出現(xiàn),后者種群數(shù)量稍多。長瓣馬蹄荷喜溫、耐蔭,在常綠林下生長茂盛。
這個沒有信息價啊,只能查市場價,材質(zhì)不同價格也有差異,一般在50左右一平米吧
馬蹄金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但適應(yīng)性強,競爭力和侵占性強,生命力旺盛,而且具有一定的耐踐踏能力。其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排水條件適中,在沙壤和黏土上均可種植。馬蹄金多生于疏林下、林緣及山坡、路邊、...
、、、、 宋《清異錄》記載:"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寢磐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產(chǎn)地分布 編輯本段 瑞香原產(chǎn)我...
中國特有種,僅分布于中國貴州、廣西;在貴州分布極少,僅在南部邊緣地區(qū)零星分布,獨山維寨為其模式標本產(chǎn)地,荔波茂蘭也有;在廣西分布于北部山地。
長瓣馬蹄荷是馬蹄荷屬中原始類型,是僅具花瓣的種,在研究馬蹄荷屬植物的起源與進化上具有一定意義。其木材優(yōu)良,結(jié)構(gòu)細,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樹形枝葉美麗繁茂,可作南部地區(qū)的綠化樹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瀕危(EN)。
列入中國《貴州省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三級保護植物。
種群現(xiàn)狀
分布區(qū)極窄,種群數(shù)量稀少,并隨常綠闊葉林的破壞而急劇減少,在分布區(qū)內(nèi)已難于見到,有陷于瀕危的可能。
保護建議
保護含有長瓣馬蹄荷的常綠闊葉林是保護長瓣馬蹄荷的最根本性措施。在中國貴州較集中分布的荔波茂蘭立化的伍家河谷,森林植被較為完好,并含有多種稀有植物,宜于將此片森林劃入自然保護區(qū)范圍,以實現(xiàn)對常綠闊葉林的有效保護。此外進行采種繁殖,人工栽培以擴大其種群數(shù)量,進行異地保護也是可行措施之一。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vbindru" class="single-tag-height">8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基本內(nèi)容 瀝青瑪蹄脂 (SMA)是一種由瀝青、纖維穩(wěn)定性、砂粉及少量的 細集料組成 的瀝青瑪蹄脂填充間斷級配的粗集料骨架間隙組成一體的 瀝青混合料 。具有高 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礦粉、較大瀝青用量、低含量中間粒徑顆粒的組成特點。 高含量的粗骨料在混合料中顆粒面與面直接接觸、相互嵌鎖構(gòu)成的骨架直接承 受了荷載作用,這種骨架對溫度敏感性小。含量較高的礦粉與瀝青形成粘聚力 很高的膠凝狀物―――瑪蹄脂,使得混合料的整體力學(xué)性質(zhì)提高。這兩方面的 作用使混合料具有足夠的豎向與側(cè)向約束,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不產(chǎn)生或只 產(chǎn)生微小的永久性變形。 特點: (1)具有高的抗 車轍能力和溫度穩(wěn)定性; (2)優(yōu)良的抗裂性能; (3)良好的耐久性能,與傳統(tǒng)的 瀝青混凝土 相比,SMA的使用壽命增加 40% 左右。若使用改性后的瀝青,可進一步提高其性能; (4)較好的抗滑性能; (5)初期投入較高,但考慮使用壽命后年平均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6
通過對馬蹄山地區(qū)與螢石成礦有關(guān)的地層、巖漿巖和構(gòu)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總結(jié)了該地區(qū)螢石礦地質(zhì)特征、成礦規(guī)律及成因機制,闡述了成礦有利地層為中元古界長城系薊縣系魏家溝巖群(Ch-Jxw)、有利巖漿巖為燕山期中酸性巖漿巖、有利構(gòu)造為NE向和NNE向斷裂復(fù)合部位。巖體的接觸破碎帶與斷裂是主要的控礦構(gòu)造,成因類型為淺成中、低溫?zé)嵋毫严冻涮畹V床。
多生長于海拔1500米的山地雨林,在南嶺山地則多見于800-1000米的山地常綠林及山谷低坡處。 分布區(qū)年均溫17-22℃,年雨量1200-1650毫米,喜溫暖濕潤氣候,能耐蔭蔽,也能耐-5℃的低溫。要求土層深厚、疏松、濕閏的酸性紅壤、黃紅壤,土壤瘠薄則生長不良。 大果馬蹄荷在南亞熱帶較常見,是高溫濕潤型的常綠闊葉林優(yōu)勢種,群落以南亞熱帶或南嶺南坡為分布中心。中國廣西十萬大山一帶有以大果馬蹄荷為建群種的季節(jié)性雨林,海拔在400-500米,群落中優(yōu)勢種還有紫荊木、銹葉新木姜、苦竹等,廣東連南縣板洞自然保護區(qū)分布有“大果馬蹄荷 毛桃木蓮 紅錐 狗脊群落”,海拔為870米,在湖南都龐嶺自然保護區(qū)海拔800-1050米地區(qū),大果馬蹄荷為常綠闊葉林的優(yōu)勢種。
長瓣瑞香產(chǎn)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東部。
長瓣瑞香在海拔2500-2700m的林下灌叢中較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