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起草單位:河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機系統節(jié)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品牌建設促進中心、中國電器工業(yè)協會、上海電科電機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大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力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江潮電機有限公司、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榮成市榮佳動力有限公司、美國國際銅專業(yè)協會上海代表處、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億科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深圳市鑫宇環(huán)標準技術有限公司、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通標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張亮、張偉、許立杰、李光耀、顧衛(wèi)東、鄭龍平、徐鶴江、王荷芬、王慶東、常顏芹、滕云、陳秉楠、吳薇群、陳歡、梁丹、倪悅勇、宋偉宏、劉磊。 2100433B
2021年5月21日,《電機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發(fā)布。
2021年12月1日,《電機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實施。
任何一種產品都具有從導入到衰退的過程
關于產品全生命周期與環(huán)境保護OK的了,沒問題的,搞定是
目前,綜合評價模型涉及四大類方法:1、數學方法:線性加權和函數法、乘數合成法、加乘混合合成法、代換法。2、多元統計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格式:pdf
大?。?span id="uicka4w" class="single-tag-height">912KB
頁數: 7頁
評分: 4.4
在系統分析機電產品生命周期特點基礎上,確定了系統研究邊界與范圍,建立了機電產品環(huán)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詳細闡述了評價指標的量化計算方法.最后以小型電機為例驗證了評價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和量化方法的可行性.
格式:pdf
大?。?span id="cykkowy" class="single-tag-height">912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LED照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研究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993年6月成立了負責環(huán)境管理的技術委員會TC207,負責制訂生命周期評價標準。繼1997年發(fā)布了第一個生命周期評價國際標準ISO14040《環(huán)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后,先后發(fā)布了ISO14041《環(huán)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目的與規(guī)范的確定和清單分析》、ISO14042《環(huán)境管理生命周期影響評價》、ISO14043《生命周期評價中的生命周期解釋》、ISO/TR14047《ISO14042應用示例》和ISO/TR14049《ISO14041應用示例》等文件。
昆蟲學定義:昆蟲的卵(或幼蟲和若蟲)從離開母體到成蟲性成熟產生后代為止的個體發(fā)育過程,稱為生命周期(lifecycle)或1個世代(generation),完成一個世代所需要的時間,稱為世代歷期。
生命周期理論有兩種主要的生命周期方法——一種是傳統的、相當機械的看待市場發(fā)展的觀點(產品生命周期/行業(yè)生命周期);另外一種更富有挑戰(zhàn)性,觀察顧客需求是怎樣隨著時間演變而由不同的產品和技術來滿足的(需求生命周期)。
產品/行業(yè)生命周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能夠幫助企業(yè)根據行業(yè)是否處于成長、成熟、衰退或其他狀態(tài)來制定適當的戰(zhàn)略。
這種方法假定,企業(yè)在生命周期中(發(fā)展、成長、成熟、衰退)每一階段中的競爭狀況是不同的。例如:發(fā)展——產品/服務由那些“早期采納者“購買。他們對于價格不敏感,因此利潤會很高。而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投資用于開發(fā)具有更好質量和大眾化價格的產品,這又會侵蝕利潤。
在這種方法中,由于假定事情必然會遵循一種即定的生命周期模式,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可預測的而不是有創(chuàng)意的、革新的戰(zhàn)略。
生命周期概念更有建設性的應用是需求生命周期理論。這個理論假定,顧客(個人、私有或公有企業(yè))有某種特定的需求(娛樂、教育、運輸、社交、交流信息等)希望能夠得到滿足。在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產品來滿足這些需求。
技術在不斷發(fā)展,人口的統計特征隨著時間而演變,政治環(huán)境則在不同的權力集團之間搖擺不定,消費者偏好也會改變。與其為了保衛(wèi)特定的產品而戰(zhàn),倒不如為了確保你能夠繼續(xù)滿足顧客需求而戰(zhàn)。
許多電視機生產商看到了他們處于成熟的電視機市場上,卻沒有看到自己還處在一個正在不斷成長中的家庭娛樂市場上。于是他們放棄了這個市場,眼睜睜地看著它同錄像機、家庭電腦以及未來的HDTV(高清晰度電視)一道進入了爆炸式的成長中。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是指本義--生命科學術語,即生物體從出生、成長、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過程。廣義是本義的延伸和發(fā)展,泛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客觀事物的階段性變化及其規(guī)律。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雷蒙德·弗農于1966年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中提出的。它從產品生產的技術變化出發(fā),分析了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對貿易格局的影響。他認為,制成品和生物一樣具有生命周期,會先后經歷創(chuàng)新期、成長期、成熟期、標準化期和衰亡期五個不同的階段。
生命周期評價的定義較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
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是一個評價與產品、工藝或行動相關的環(huán)境負荷的客觀過程,它通過識別和量化能源與材料使用和環(huán)境排放,評價這些能源與材料使用和環(huán)境排放的影響,并評估和實施影響環(huán)境改善的機會。該評價涉及產品、工藝或活動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提取和加工,生產、運輸和分配,使用、再使用和維護,再循環(huán)以及最終處置(國際環(huán)境毒理學和化學學會)。
第二種
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是評價一個產品系統生命周期整個階段,從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產品生產、包裝、市場營銷、使用、再使用和產品維護,直至再循環(huán)和最終廢物處置的環(huán)境影響的工具(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
第三種
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是對一個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輸入、輸出及其潛在環(huán)境影響的匯編和評價(國際標準化組織)。
綜述
上述的定義都是圍繞著產品對環(huán)境的影響評價而作出的。這與該思想在環(huán)境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有很大關系。從更大范圍來看,該定義還有些狹窄,為了讓更多的領域接受這個概念,其內涵應該進一步擴大。
著者將其定義為:生命周期評價就是對某物從產生到消亡以及消亡后所產生的效應進行全過程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