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道路通行能力 | 外文名 | The road capacity |
---|---|---|---|
解????釋 | 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最大交通實體 | 單????位 | pcu |
道路通行能力是表示道路所能承擔車輛通過的能力。當?shù)缆飞蠈嶋H交通量小于其通行能力時,道路上行駛車輛處于自由行駛狀態(tài),車速較高,交通密度較小,車頭時距分布規(guī)律符合負指數(shù)分布,車輛能實行超車;當?shù)缆飞蠈嶋H交通量接近或等于其通行能力時,道路上行駛的車輛用接近勻速的車速跟蹤行駛,出現(xiàn)車隊行駛現(xiàn)象,車頭時距分布接近均數(shù)值;當?shù)缆飞蠈嶋H交通量超過其通行能力時,道路上行駛車輛密度增大,車速降低,出現(xiàn)交通擁擠和阻塞現(xiàn)象。因此,在公路規(guī)劃和設計階段,應對各類公路設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行分析和評價.
影響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道路條件、交通條件和交通外環(huán)境等。道路條件指的是道路幾何組成狀況,如車道數(shù)、車道寬度、側向余寬、行車視距、縱坡、路面狀況、沿線街道化狀況等;交通狀況指的是交通流的車輛組成和分布規(guī)律特性,如交通量大小、混合車種、行人、非機動車干擾等;交通外環(huán)境指的是道路交通以外的自然條件,如沿線地形、地物、景觀、氣候等。這三方面因素組合起來直接影響行車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按車輛運行狀態(tài)的特征可分為:路段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在合流、分流狀態(tài)下的通行能力,交織運行狀態(tài)的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的分析和計算,在公路設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可利用通行能力資料正確選定公路類型和車道數(shù)、交織長度等,以適應交通需求;二是可用于評估現(xiàn)有路網(wǎng)對當前交通的承受能力和充分程度,預測將來交通量增長可能超過公路通行能力的時間,以及早作出改善交通的措施;三是可用于對多種目的交通運行分析(如瓶頸路段),并提出改善交通運行的評價。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將道路通行能力分成不同的類別,常用的分類如下。
(1)根據(jù)道路設施和交通體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為機動車道通行能力、非機動車道通行能力和人行道(橫道)通行能力。
(2)根據(jù)車輛運行狀態(tài)的特征不同,通行能力可分為路段通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匝道和匝道連接點通行能力和交織路段通行能力。
(3)根據(jù)通行能力的性質和使用要求的不同,通行能力可分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實用通行能力,實用通行能力又稱設計通行能力。其定義如下:
①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和交通都處于理想條件下,由技術性能相同的一種標準車,以最小的車頭間距連續(xù)行駛的理想交通流,在單位時間內能通過道路斷面的最大車輛數(shù)。也稱理論通行能力,因為它是假定理想條件下的通行能力,實際上不可能達到。
②可能通行能力是指考慮到道路和交通條件的影響,并對基本通行能力進行修正后得到的通行能力,實際上是指道路所能承擔的最大交通量。
③實用通行能力是指用來作為道路規(guī)劃和設計標準而要求道路承擔的通行能力。
根據(jù)車輛運行狀況的特征,道路通行能力可分為四類情況: ①較長路段暢通無阻的連續(xù)行駛車流的通行能力,一般稱為路段通行能力,它是整個街道和道路交通系統(tǒng)通行能力的基礎,如市郊公路或城市無橫向干擾...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設施所能疏導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時段(通常取15min或lh)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及運行質量要求下,道路設施通過交通流質點的能力。通行能力一般以veh/h(輛/小時)、pc...
根據(jù)通行能力的性質和使用要求,分成基本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實際通行能力。
⑴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環(huán)境條件下,公路設施在四級服務水平時所能通過的最大小時交通量,即理論上所能通行的最大小時交通量。
⑵設計通行能力是指在設計某一公路設施時,根據(jù)對交通運行質量的要求,即在一定服務水平要求下,公路設施所能通行的最大小時交通量。因此,設計通行能力與選取的服務水平級別有關。
⑶實際通行能力是指在設計或評價某一具體路段時,根據(jù)該設施具體的公路幾何構造、交通條件以及交通管理水平,對不同服務水平下的服務交通量(如基本通行能力或設計通行能力)按實際公路條件、交通條件等進行相應修正后的小時交通量。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格式:pdf
大?。?span id="bxemdbd"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3
實施預防性養(yǎng)護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探討——公路是是國家運輸網(wǎng)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公路的養(yǎng)護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道路通行能力理論》系統(tǒng)地介紹了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時融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納入了新的技術標準,主要內容包括路段、匝道、交織區(qū)、收費站、交叉口、公共交通設施、自行車道、行人設施的通行能力以及交通仿真技術在通行能力分析中的應用。
《道路通行能力理論》可作為有關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交通運輸?shù)葘I(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教材,也可供從事交通規(guī)則、設計、建設和管理等工程領域的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1.2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進展與發(fā)展趨勢
1.3 有關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知識
思考題
第2章 路段通行能力
2.1 基本路段的界定
2.2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2.3 一級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
2.4 雙車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匝道及匝道與主線連接點通行能力
3.1 概述
3.2 匝道車行道通行能力
3.3 匝道與主線連接點通行能力
3.4 匝道服務水平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交織區(qū)通行能力
4.1 概述
4.2 交織區(qū)交通運行特性
4.3 通行能力分析
4.4 服務水平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收費站通行能力
5.1 概述
5.2 收費站車輛排隊理論
5.3 收費站交通特征
5.4 收費站的通行能力計算
5.5 規(guī)劃和設計階段通行能力分析
思考題
第6章 公共交通線路通行能力
6.1 概述
6.2 公共交通線路的通行能力
6.3 軌道交通客運能力
思考題
第7章 行人交通設施和自行車道通行能力
7.1 行人交通流特性
7.2 行人交通設施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
7.3 自行車道的設置標準
7.4 自行車交通特性
7.5 自行車道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 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
8.1 概述
8.2 無信號交叉口交通特性
8.3 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計算方法
8.4 無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
8.5 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
9.1 交通信號
9.2 信號交叉口的交通特性
9.3 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計算
9.4 信號交叉口的服務水平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 環(huán)形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11章 立體交叉口通行能力
第12章 交通仿真在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2100433B
第1篇道路通行能力基礎理論
第1章緒論3
1.1概述3
1.2道路通行能力研究進展與發(fā)展趨勢4
1.3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攻關目標與關鍵技術7
1.4道路通行能力的應用與決策7
第2章道路通行能力基本概念與分析程序9
2.1交通流基本參數(shù)9
2.2交通參數(shù)特性13
2.3車型分類及車輛折算系數(shù)17
2.4交通運營設施19
2.5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基本程序20
2.6道路服務水平分析基本程序25
第3章路段通行能力30
3.1概述30
3.2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31
3.3一級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35
3.4雙車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39
3.5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44
3.6其他等級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46
第4章匝道及匝道與主線連接點通行能力49
4.1概述49
4.2匝道車行道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53
4.3匝道與主線連接點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59
第5章交織區(qū)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69
5.1概述69
5.2交織區(qū)交通運行特性74
5.3交織區(qū)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77
第6章收費站通行能力86
6.1概述86
6.2收費站的通行能力計算92
6.3規(guī)劃和設計階段通行能力分析93
第7章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96
7.1概述96
7.2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96
7.3無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100
7.4無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103
第8章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106
8.1概述106
8.2信號交叉口通行能力106
8.3信號交叉口服務水平117
第9章環(huán)形交叉口通行能力119
9.1概述119
9.2無信號環(huán)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與服務水平120
9.3信號控制環(huán)形交叉口通行能力126
第10章立體交叉通行能力128
10.1概述128
10.2立體交叉通行能力分析方法130
10.3立體交叉服務水平132
第11章區(qū)域路網(wǎng)通行能力134
11.1概述134
11.2區(qū)域路網(wǎng)通行能力分析方法134
11.3區(qū)域路網(wǎng)服務水平評價方法138
第12章公共交通客運通行能力141
12.1概述141
12.2常規(guī)公共交通通行能力142
12.3快速公交通行能力149
12.4軌道交通通行能力153
第13章交通仿真與通行能力155
13.1交通仿真分析軟件介紹155
13.2交通仿真模型157
13.3交通仿真在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中的應用158
第2篇國內外相關研究案例
案例一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研究177
1.1簡介177
1.2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估算方法177
1.3研究方法179
1.4數(shù)據(jù)分析及結果182
1.5結論187
案例二高速公路附加車道對道路通行能力的影響研究188
2.1簡介188
2.2研究方法189
2.3CORSIM仿真分析194
2.4結論198
案例三高速公路作業(yè)區(qū)通行能力仿真研究199
3.1簡介199
3.2文獻綜述199
3.3仿真方法與通行能力估計202
3.4變量參數(shù)與通行能力關系206
3.5通行能力評估模型構建216
3.6結論232
案例四高速公路施工作業(yè)區(qū)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233
4.1簡介233
4.2文獻綜述233
4.3現(xiàn)場調查與模型選擇235
4.4結論238
案例五信號交叉口貨車的PCE值研究239
5.1簡介239
5.2文獻綜述239
5.3數(shù)據(jù)調查與處理240
5.4數(shù)據(jù)分析及仿真模型檢驗243
5.5仿真結果248
5.6結論255
案例六通行能力在信號交叉口展寬車道設計中的應用256
6.1簡介256
6.2ATL特性256
6.3ATL交通量估算260
6.4安全性267
6.5結論269
案例七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研究270
7.1簡介270
7.2數(shù)據(jù)調查與處理270
7.3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確定276
7.4結論291
案例八HCM在交通規(guī)劃中的應用滿意度調查293
8.1簡介293
8.2HCM在交通規(guī)劃中的應用294
8.3相關工作294
8.4調查方案與結果295
8.5結論300
案例九北美公共交通通行能力302
9.1公共交通通行能力與影響因素302
9.2常規(guī)公交通行能力307
9.3軌道交通通行能力319
9.4輕軌通行能力325
9.5通勤鐵路通行能力331
參考文獻338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