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論與方法 | 作????者 | 郝振純 |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0-05 |
定????價 | 78 元 | ISBN | 9787030275950 |
郝振純(1958.3—),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yè)于華東水利學院陸地水文專業(yè),獲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yè)于該校工程水文水資源專業(yè),獲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1989年獲河海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89-2003年參加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國家專業(yè)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任實驗室副主任,2004-2006年擔任河海大學水資源環(huán)境學院副院長。
前言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空間數據分析方法
第3章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
第4章 多源信息提取流域特征方法研究
第5章 集水面積閾值研究
第6章 空間分辨率與取樣方式對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響
第7章 DEM分辨率的變化對徑流模擬的影響
第8章 降雨的時間和空間變化對徑流模擬的影響
第9章 考慮土壤水再分布的混合產流模型
第10章 土壤熱傳導模型
第11章 流域蒸散發(fā)分布式計算
第12章 概念性逐網格匯流模型
第13章 基于圣維南方程組的逐網格匯流演算
參考文獻
本書為作者多年從事水文規(guī)律模擬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研究成果總結,研究內容涉及分布式水文模擬的空間信息提取、尺度、資料時空分布的影響等問題,以及產匯流過程自身的一些理論研究。全書共十三章,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研究,涉及單一信息和復合信息的流域特征提取、集水面積閾值確定等內容;第二部分針對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尺度問題和資料空間分布情況對水文過程的影響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第三部分主要介紹了分布式模型的結構,針對土壤水再分布、土壤熱傳導、蒸發(fā)、產流、匯流等分布式水文模擬中的細節(jié)進行了描述和研究。
本書可供水文學、水資源、氣象、水利工程等學科的科研人員、從事水資源管理的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把每個過程的軸網都插入到一個文件里,然后通過塊存盤和塊提取功能,把項目上單位工程整合在一個工程文件里,這樣是可以操作,但運行非常慢,計算也不方便,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我國剛性路面設計采用彈性半空間地基上的彈性薄板理論,根據位移法有限元分析的結果,同時考慮荷載應力和溫度應力綜合作用產生的疲勞損壞確定板厚,以疲勞開裂作為設計指標。
太簡單了做個平面(分段要高),NOISE 修改器。打上透明材質,加上折射貼圖raytrace光線跟蹤,覺得不夠反射貼圖也加個。實體不會做……
格式:pdf
大?。?span id="skqgup7" class="single-tag-height">400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SWAT為當前比較流行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文章以所處不同大陸,地形、植被、土壤及氣候類型各異的東南亞老撾南木恩水電站、東非烏干達恩庫西河水電站和歐洲黑山共和國莫拉查河規(guī)劃梯級水電站工程為例,通過收集地形、植被、土壤及氣象等基礎數據,以SWAT為工具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對比實測和模擬徑流系列的相對誤差(Re)、相關平方系數(R2)以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數(Ens)為模型評價指標,得到SWAT模型在地理位置、地形及氣候各異地區(qū)的徑流模擬均有較好的適應性的結論,采用模型參數移用的方法,可快速獲得工程所在地與降雨相同年限的徑流系列。模型方法的成果可作為徑流成果的合理性檢驗,甚至可作為推薦的徑流成果使用。
《分布式水文模型應用與實踐》為作者多年從事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統研發(fā)與應用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研究成果總結,研究內容涉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參數優(yōu)選、初值設定、敏感區(qū)識別、土壤墑情、水情預報和產輸沙模擬。全書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框架剖析和應用概述之上,重點對一種參數優(yōu)選算法——“變域遞減隨機搜索算法”、一種分布式土壤含水量初值的設定方法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分布式水文模型應用與實踐》可供水文學、水資源、氣象、水利工程等學科的科研人員參考。
第1章 剖析分布式水文模型
1.1 整體認識
1.2 建?;A
1.3 模型結構
1.4 參數確定
1.5 單元劃分
1.6 算法實現
1.7 資料及其他
第2章 分布式水文模型應用概述
2.1 洪水預報預警
2.2 地下水數值模擬
2.3 生態(tài)模擬
2.4 農田水利
2.5 城市雨洪
2.6 水資源開發(fā)管理
2.7 變化環(huán)境影響研究
2.8 缺/無資料地區(qū)水文問題
2.9 巖溶地區(qū)水文過程模擬
第3章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參數優(yōu)選
3.1 研究區(qū)域與資料
3.2 算法描述
3.3 應用
3.4 結論與展望
第4章 分布式土壤含水量初值設定
4.1 定性分析
4.2 模型介紹
4.3 定量分析
4.4 應用實例
4.5 結論和展望
第5章 水文敏感區(qū)
5.1 水文敏感區(qū)
5.2 流域地表產流概率
5.3 邊界月份敏感線
5.4 平均水文敏感線
5.5 季節(jié)性水文敏感線
5.6 水文敏感區(qū)范圍的界定
第6章 基于TOPMODEL的水文敏感區(qū)識別
6.1 流域概況
6.2 算例構建
6.3 參數率定
6.4 典型流域地表產流及平均水文敏感線
6.5 典型流域月地表產流概率及季節(jié)性水文敏感線
6.6 典型流域水文敏感區(qū)范圍的生成
6.7 本章小結
第7章 平原區(qū)分布式土壤墑情模型
7.1 模型構建
7.2 參數率定
7.3 模型檢驗
7.4 推廣應用情況
7.5 效益分析
第8章 丘陵區(qū)分布式土壤墑情模型
8.1 模型結構
8.2 土壤水逐日遞推計算
8.3 壤水側向運動
8.4 檢驗與應用
第9章 用于流域洪水預報的分布式水文模型Il
9.1 任務背景
9.2 流域概況
9.3 數字流域構建
9.4 分布式水文模型構建
9.5 應用示例
第10章 分布式產輸沙模型
10.1 背景
10.2 可耦合產輸沙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10.3 分布式產輸沙計算
10.4 分布式模擬成果
10.5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本書是基于高新技術3S的有水文物理機理的LL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系列理論、方法和應用。本書內容范圍包括模型的產匯流理論、LL-I~LL-III分布式水文模型與應用,水文參數反問題模型,融雪融冰預報模型,雷達測雨實時校正和應用等。本書包括模型框架、模型原理、參數識別、多元數據融合、模型應用有全方位論述。模型應用包括洪水預報和防洪調度、考慮人類活動影響的二元驅動條件下分布式水資源模型預測、評價與水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