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共分6篇:第1篇為概論,主要講述房屋建筑學研究的內(nèi)容和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極其作用;第2篇為建筑空間構成及組合,主要講述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的組合設計,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確定和剖面設計,建筑物體形組合和立面設計,建筑在總平面中的布置;第3篇為常用結構支承系統(tǒng)所適用的建筑類型,主要講述墻承重結構支承系統(tǒng)所適用的建筑類型,骨架結構支承系統(tǒng)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空間結構支承系統(tǒng)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第4篇為建筑構造,主要講述樓地層、屋蓋及陽臺、雨篷的基本構造,墻體的基本構造,墻及樓地面層,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門和窗,建筑防水構造,建筑保溫、隔熱構造,建筑變形縫,建筑工業(yè)化;第5篇為工業(yè)建筑設計,主要講述工業(yè)建筑環(huán)境設計,單層工業(yè)建筑設計,多層工業(yè)建筑設計;第6篇 工業(yè)建筑構造,主要講述單層工業(yè)建筑外墻及廠房大門、地面構造,單層工業(yè)建筑天窗構造,鋼結構廠房構造,工業(yè)建筑特殊構造。
第一篇 概論
第1章 房屋建筑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第2章 建筑設計的程序及要求
第二篇 建筑空間構成及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組合設計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確定和剖面設計
第3章 建筑物體型組合和立面設計
第4章 建筑在總平面中的布置
第三篇 常用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第1章 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第2章 骨架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第3章 空間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第四篇 建筑構造
第1章 建筑構造綜述
第2章 樓地層、屋蓋及陽臺、雨篷的基本構造
第3章 墻體的基本構造
第4章 墻及樓地面面層
第5章 基礎
第6章 樓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設施
第7章 門和窗
第8章 建筑防水構造
第9章 建筑保溫、隔熱構造
第10章 建筑變形縫構造
第11章 建筑工業(yè)化
第五篇 工業(yè)建筑設計
第1章 工業(yè)建筑概述
第2章 工業(yè)建筑環(huán)境設計
第3章 單層工業(yè)建筑設計
第4章 多層工業(yè)建筑設計
第六篇 工業(yè)建筑構造
第1章 單層工業(yè)建筑外墻及廠房、地面構造
第2章 單層工業(yè)建筑天窗構造
第3章 鋼結構廠房構造
第4章 工業(yè)建筑特殊構造
主要參考文獻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指導委員會規(guī)劃推薦教材 (共40冊), 這套叢書還有 《鋼結構(上冊)》,《混凝土結構(中冊)》,《鋼結構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 等。 2100433B
一、單選題(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V 1. 為了使外墻具有足夠的保溫能力,應選用(導熱系數(shù)?。┑牟牧掀鲋?。 A. 強度高B. 密度大C. 導熱系數(shù)小D. 導熱系數(shù)大 滿分:4 分 2. 低...
一、單選題(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V1. 為了使外墻具有足夠的保溫能力,應選用(導熱系數(shù)小)的材料砌筑。 A. 強度高B. 密度大C. 導熱系數(shù)小D. 導熱系數(shù)大 滿分:4 ...
房屋建筑學 土木學院的 偏重施工,結構方面比較強,一般做廠房等形象要求不高的建筑(個人意見)建筑學 建筑規(guī)劃學院 偏重設計(建筑功能、形象等),美感、空間感要求更高,更時尚些吧都可以到設計公司上...
格式:pdf
大?。?span id="z0f0zma" class="single-tag-height">18K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4
1 房屋建筑學知識淺談 摘要 建筑是供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娛樂的場所,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 使用要求,建筑結構的設計, 設備的安裝都要符合建筑的功能要求。 設計建筑不 僅要滿足一定的功能要求, 還要考慮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為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 生活環(huán)境。建筑不僅僅是有遮蔽的內(nèi)部空間, 而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 其內(nèi)部 的構造和設備技術體現(xiàn)了人類的智慧的結晶。 本文將運用所學知識對建筑設計中 的實例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建筑空間室內(nèi)頂棚的具體設計, 建筑平面布局,防火, 設備以及樓梯間的實例分析。 關鍵詞 層高 凈高 樓板 建筑平面布局 樓梯間 一、學習的認識 1.1 對建筑理解 從廣義上講,建筑是指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供人們生活、學習、工作、 居住以及從事生產(chǎn)和各種文化活動的房屋稱為建筑物。 其他如水池、水塔、支架、 煙囪等間接為人們提供服務的設施稱為構筑物。 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
格式:pdf
大?。?span id="0wyoxpc" class="single-tag-height">18KB
頁數(shù): 16頁
評分: 4.4
第一章 一、填空題: ⒈建筑是指____與____的總稱。 ⒉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質的不同,通??梢苑譃椋撸撸撸撸吆停撸撸撸撸?。 ⒊生產(chǎn)性建筑指_____和_____,非生產(chǎn)性建筑及_____。 ⒋民用建筑按層數(shù)分類可以分為____、____和____。 ⒌在修建一幢房屋的過程中,設計是其中極為重要的階段,設計的全部工作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⒍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等。 ⒎建筑設計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____、____、____。 ⒏炎熱地區(qū)的建筑因考慮___、___、___,所以建筑處理較為__ _;寒冷地區(qū)則應考慮_____,建筑處理較為_____。 ⒐____是高層建筑、電視塔等設計中考慮結構布置和建筑體形的重要因 素。 ⒑風向頻率玫瑰圖上的風向是指由____吹向______。 ⒒水文條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
房屋建筑學 | 2版: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房屋建筑學 | 2版:200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第1章 AutoCAD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繪圖與AutoCAD簡介
1.1.1 計算機繪圖的概念
1.1.2 AutoCAD的發(fā)展歷程
1.1.3 AutoCAD的功能概述
1.2 中文版AutoCAD2005的安裝
1.2.1 使用單機中文版AutoCAD2005軟件的系統(tǒng)要求
1.2.2 單機中文版AutoCAD2005軟件的安裝
1.3 中文版AutoCAD2005的工作界面
1.3.1 下拉菜單欄
1.3.2 工具欄
1.3.3 繪圖區(qū)
1.3.4 系統(tǒng)命令行與文本窗口
1.3.5 狀態(tài)欄
1.3.6 工具選項板窗口
1.3.7 對話框與快捷菜單
1.4 圖形文件管理和退出AutoCAD
1.4.1 新建一個AutoCAD圖形文件
1.4.2 打開已有的AutoCAD圖形文件
1.4.3 保存AutoCAD圖形文件
1.4.4 退出AutoCAD
1.5 了解AutoCAD的基本操作
1.5.1 激活命令的幾種途徑
1.5.2 結束或退出命令的幾種方法
1.5.3 "命令行"操作
1.5.4 透明地使用命令
1.5.5 命令的重復、撤消與重做
1.5.6 關于鼠標的功能與操作
1.5.7 用鼠標對圖形進行縮放與移動
1.5.8 獲取聯(lián)機幫助
1.6 AutoCAD的繪圖環(huán)境設置
1.6.1 設置繪圖選項
1.6.2 設置圖形單位
1.6.3 設置圖形界限
1.7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創(chuàng)建簡單的二維圖形
2.1 創(chuàng)建線對象
2.1.1 繪制直線
2.1.2 繪制射線
2.1.3 繪制構造線
2.2 創(chuàng)建多邊形對象
2.2.1 繪制矩形
2.2.2 繪制正多邊形
2.3 創(chuàng)建圓弧類對象
2.3.1 繪制圓
2.3.2 繪制圓弧
2.3.3 繪制橢圓
2.3.4 繪制橢圓弧
2.4 創(chuàng)建點對象
2.4.1 繪制單點
2.4.2 繪制多點
2.4.3 繪制等分點
2.4.4 繪制定距分點
2.5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控制圖形顯示
3.1 重新繪制和重新生成圖形
3.2 縮放與平移視圖
3.2.1 縮放視圖
3.2.2 平移視圖
3.3 使用鳥瞰視圖查看圖形
3.4 命名視圖
3.4.1 了解命名視圖
3.4.2 創(chuàng)建命名視圖舉例
3.5 AutoCAD的視口
3.5.1 視口的概念和作用
3.5.2 視口的創(chuàng)建和命名舉例
3.5.3 視口的分割與合并
3.6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精確高效繪制圖形
4.1 使用坐標
4.1.1 了解坐標系
4.1.2 直角坐標、極坐標以及坐標點的輸入
4.1.3 坐標顯示的控制
4.1.4 使用用戶坐標系
4.1.5 使用點過濾器
4.2 使用對象捕捉
4.2.1 設置對象捕捉選項
4.2.2 使用對象捕捉的幾種方法
4.3 使用捕捉、柵格和正交
4.3.1 設置捕捉和柵格選項
4.3.2 使用捕捉與柵格
4.3.3 使用正交模式
4.4 使用自動追蹤
4.4.1 設置自動追蹤選項
4.4.2 使用極軸追蹤
4.4.3 使用對象捕捉追蹤
4.5 應用舉例
4.5.1 應用舉例1
4.5.2 應用舉例2
4.5.3 應用舉例3
4.5.4 應用舉例4
4.5.5 應用舉例5
4.6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創(chuàng)建復雜的二維圖形
5.1 創(chuàng)建多段線
5.1.1 繪制多段線
5.1.2 編輯多段線
5.2 創(chuàng)建樣條曲線
5.2.1 繪制樣條曲線
5.2.2 編輯樣條曲線
5.3 創(chuàng)建多線、
5.3.1 繪制多線
5.3.2 設置多線樣式
5.3.3 編輯多線
5.4 徒手繪制圖形
5.4.1 創(chuàng)建徒手線
5.4.2 創(chuàng)建修訂云線
5.5 創(chuàng)建面域
5.6 創(chuàng)建填充圖案
5.6.1 添加圖案填充
5.6.2 編輯圖案填充
5.6.3 控制圖案填充的可見性
5.6.4 分解圖案
5.7 繪制圓環(huán)、寬線與二維填充圖形
5.7.1 繪制圓環(huán)
5.7.2 繪制寬線
5.7.3 繪制二維填充圖形
5.8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編輯圖形對象
6.1 選擇對象
6.1.1 在使用編輯命令前直接選取對象
6.1.2 在使用編輯命令后選取對象
6.1.3 使用SELECT命令選取對象
6.1.4 全部選擇
6.1.5 快速選擇
6.1.6 過濾選擇
6.2 調(diào)整對象
6.2.1 刪除對象
6.2.2 移動對象
6.2.3 旋轉對象
6.3 創(chuàng)建對象副本
6.3.1 復制對象
6.3.2 鏡像對象
6.3.3 偏移對象
6.3.4 陣列對象
6.4 修改對象的形狀及大小
6.4.1 修剪對象
6.4.2 延伸對象
6.4.3 縮放對象
6.4.4 拉伸對象
6.4.5 拉長對象
6.5 拆分及修飾對象
6.5.1 分解對象
6.5.2 倒角
6.5.3 圓角
6.5.4 打斷對象
6.6 使用夾點編輯圖形
6.6.1 關于夾點
6.6.2 使用夾點編輯對象
6.7 修改對象的特性
6.7.1 使用對象特性工具欄修改對象的特性
6.7.2 使用特性窗口修改對象的特性
6.7.3 使用CHANGE和CHPROP命令修改對象的特性
6.7.4 配對象特性
6.8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創(chuàng)建文字與表格
7.1 創(chuàng)建文字對象
7.1.1 設置文字樣式
7.1.2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
7.1.3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7.1.4 插入外部文字
7.1.5 編輯文字
7.1.6 查找與替換文字
7.2 創(chuàng)建表格對象
7.2.1 創(chuàng)建與設置表格樣式
7.2.2 表格創(chuàng)建與修改范例
7.3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標注圖形尺寸
8.1 關于尺寸標注
8.1.1 尺寸標注的概述
8.1.2 尺寸標注的組成
8.1.3 尺寸標注的注意事項
8.2 創(chuàng)建尺寸標注的準備工作
8.2.1 新建標注樣式
8.2.2 設置直線和箭頭
8.2.3 設置文字
8.2.4 設置尺寸的調(diào)整
8.2.5 設置尺寸的主單位
8.2.6 設置尺寸的單位換算
8.2.7 設置尺寸公差
8.3 標注尺寸
8.3.1 線性標注
8.3.2 對齊標注
8.3.3 坐標標注
8.3.4 半徑標注
8.3.5 直徑標注
8.3.6 繪制圓心標記
8.3.7 角度標注
8.3.8 基線標注
8.3.9 連續(xù)標注
8.3.10 引線標注
8.3.11 傾斜標注
8.3.12 快速標注
8.3.13 利用多行文字創(chuàng)建特殊要求的公差標注
8.4 標注形位公差
8.4.1 了解形位公差
8.4.2 標注形位公差
8.5 編輯尺寸標注
8.5.1 修改尺寸標注文字的位置
8.5.2 編輯尺寸標注
8.5.3 尺寸的替代
8.5.4 使用夾點編輯尺寸
8.5.5 使用特性窗口編輯尺寸
8.6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用圖層組織圖形
9.1 創(chuàng)建和設置圖層
9.1.1 了解圖層
9.1.2 創(chuàng)建新圖層
9.1.3 設置圖層顏色
9.1.4 設置圖層線型
9.1.5 設置圖層線寬
9.1.6 設置圖層狀態(tài)
9.1.7 設置圖層的打印樣式
9.2 管理圖層
9.2.1 圖層管理工具欄介紹
9.2.2 切換當前層
9.2.3 過濾圖層
9.2.4 保存與恢復圖層設置
9.2.5 轉換圖層
9.2.6 改變對象所在圖層
9.2.7 刪除圖層
9.3 圖層的應用舉例
9.4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三維繪圖基礎
10.1 關于三維圖形
10.1.1 了解三維繪圖
10.1.2 三維坐標系
10.2 觀察三維圖形
10.2.1 設置視點進行觀察
10.2.2 使用三維動態(tài)觀察器
10.2.3 顯示平面視圖
10.2.4 快速設置預定義的視點
10.2.5 以消隱方式顯示圖形
10.3 三維模型對象的分類
10.4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創(chuàng)建三維線和曲面對象
11.1 繪制三維線對象
11.1.1 使用3DPOLY命令繪制三維線
11.1.2 使用SPLINE命令繪制三維線
11.2 使用標高和厚度創(chuàng)建三維對象
11.2.1 關于標高和厚度
11.2.2 應用舉例
11.3 繪制三維曲面對象
11.3.1 繪制基本三維曲面
11.3.2 繪制三維空間表面
11.3.3 多邊形網(wǎng)格
11.3.4 繪制旋轉曲面
11.3.5 繪制平移曲面
11.3.6 繪制直紋曲面
11.3.7 繪制邊界曲面
11.4 思考與練習
第12章 創(chuàng)建三維實體對象
12.1 創(chuàng)建基本的三維實體對象
12.1.1 長方體
12.1.2 球體
12.1.3 圓柱體
12.1.4 圓錐體
12.1.5 楔體
12.1.6 圓環(huán)體
12.2 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
12.2.1 按指定的高度拉伸對象
12.2.2 沿路徑拉伸對象
12.3 創(chuàng)建旋轉實體
12.4 布爾運算
12.4.1 并集運算
12.4.2 差集運算
12.4.3 交集運算
12.4.4 干涉運算
12.5 思考與練習
第13章 三維對象的編輯與標注
13.1 三維空間的圖形編輯
13.1.1 旋轉三維對象
13.1.2 陣列三維對象
13.1.3 鏡像三維對象
13.1.4 對齊三維對象
13.2 三維實體對象的編輯
13.2.1 分解實體
13.2.2 對實體進行倒角
13.2.3 對實體進行倒圓角
13.2.4 剖切實體
13.2.5 創(chuàng)建實體的截面
13.2.6 編輯實體的面
13.2.7 編輯實體的邊
13.3 三維對象的標注
13.4 思考與練習
第14章 三維對象的外觀處理
14.1 三維對象外觀處理概述
14.2 三維對象的著色處理
14.3 三維對象的渲染
14.3.1 對象的簡單渲染
14.3.2 設置光源
14.3.3 設置材質
14.3.4 設置貼圖
14.3.5 設置背景
14.3.6 設置場景
14.3.7 三維實體渲染舉例
14.4 思考與練習
第15章 圖塊、屬性與外部參照
15.1 使用塊
15.1.1 了解塊
15.1.2 創(chuàng)建塊
15.1.3 插入塊
15.1.4 寫塊
15.1.5 創(chuàng)建塊/插入塊/寫塊的應用綜合舉例
15.2 使用塊屬性
15.2.1 塊屬性的特點
15.2.2 定義和修改屬性
15.2.3 編輯塊屬性的值及外觀特征
15.2.4 使用塊屬性管理器
15.3 使用外部參照
15.3.1 附著外部參照
15.3.2 使用外部參照管理器
15.3.3 剪裁外部參照
15.3.4 綁定外部參照依賴符
15.3.5 在位編輯外部參照
15.4 思考與練習
第16章 處理光柵圖像
16.1 使用光柵圖像
16.1.1 光柵圖像的特點
16.1.2 加載光柵圖像
16.2 光柵圖像的調(diào)整
16.2.1 調(diào)整亮度、對比度和褪色度
16.2.2 調(diào)整光柵圖像顯示質量
16.2.3 調(diào)整光柵圖像透明度
16.3 剪裁邊界與邊框顯示
16.3.1 剪裁光柵圖像
16.3.2 控制邊框的顯示
16.4 調(diào)整對象的顯示順序
16.5 調(diào)整光柵圖像的比例
16.6 光柵圖像管理器
16.7 思考與練習
第17章 使用輔助工具和命令
17.1 使用AutoCAD設計中心
17.1.1 熟悉設計中心的界面
17.1.2 AutoCAD設計中心的功能
17.2 計算與獲取信息功能
17.2.1 計算面積
17.2.2 計算距離和角度
17.2.3 顯示與圖形有關的信息
17.2.4 查看實體特性
17.3 其他輔助功能
17.3.1 重新命名對象或元素
17.3.2 刪除無用的項目
17.4 思考與練習
第18章 圖形的輸入/輸出以及Internet連接
18.1 圖形的輸入/輸出
18.1.1 輸入其他格式的圖形
18.1.2 輸入與輸出DXF文件
18.1.3 插入OLE對象
18.1.4 輸出圖形
18.2 布局與打印輸出圖形
18.2.1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
18.2.2 在圖紙空間中使用視口
18.2.3 新建布局
18.2.4 管理布局
18.2.5 使用布局進行打印出圖的一般過程
18.2.6 使用打印樣式
18.2.7 圖紙打印輸出
18.3 AutoCAD的Internet功能
18.3.1 輸出Web圖形
18.3.2 創(chuàng)建Web頁
18.3.3 建立超級鏈接
18.4 電子傳遞文件
18.5 思考與練習
第19章 樣板文件及圖形創(chuàng)建范例
19.1 范例1--創(chuàng)建樣板文件
19.2 范例2--繪制卡環(huán)的二維圖形
19.3 范例3--創(chuàng)建一個零件的2個視圖
19.4 范例4--創(chuàng)建一個三維實體模型
附錄A AutoCAD命令集
《房屋建筑學(第2版)》在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的基礎上全面講述了建筑規(guī)范和規(guī)程對建筑構造和建筑設計的要求,增加了新設計、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諸多內(nèi)容。
《房屋建筑學(第2版)》內(nèi)容主要分為建筑構造篇和建筑設計基礎篇兩部分。
通過《房屋建筑學(第2版)》的學習以及課程實踐過程,可以了解房屋建筑系統(tǒng)的構配件構造的基本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及施工要求。
《房屋建筑學(第2版)》的特點就是增加了部分學科前沿的技術資料,供學生查閱參考,對學生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有很大幫助。
《房屋建筑學(第2版)》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土建類(房屋建筑)本、??茖W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等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