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株:可在2-3月結(jié)合換盆時進行,分株時將生長過密的株叢,從盆中倒出,從根莖處用刀切開,另行上盆。注意不要傷根。切分時至少要讓每個筍芽都帶有一枝老竹,并盡量保留須根,以期保證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適中的盆內(nèi),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濕潤,置于半陰處養(yǎng)護,筍芽將迅速成長。
扦插:鳳尾竹扦插繁殖在5-6月進行,將一年生枝剪成有2-3節(jié)的插穗,去掉一部分葉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濕潤,當年可生根。
鳳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盆栽的培養(yǎng)土以腐葉土1份、園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礱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忌粘重、堿性土壤。
原產(chǎn)中國,華東、華南、西南以至臺灣、香港均有栽培。
鳳尾竹又名觀音竹,原產(chǎn)中國南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0℃。鳳尾竹株叢密集,竹干矮小,枝葉秀麗,常用于盆栽觀賞,點綴小庭院...
溫度:鳳尾竹為常綠叢生灌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0度。 光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
它不能和其它的花卉放一起養(yǎng),否則葉子會慢慢變黃。 平時用盆將自來水沉淀三天左右,然后倒入花瓶即可,不過,1個月左右要換水哦。很簡單吧,你可以試試。 我家里也養(yǎng)著觀音竹,長得很...
植株較高大,高3-6米,竿中空,小枝具9-13葉,稍下彎,直徑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彎,下部挺直,綠色;節(jié)間長30-50厘米,幼時薄被白蠟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節(jié)以下部分尤其較為密集,老時則光滑無毛,竿壁稍??;節(jié)處稍隆起,無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節(jié)即開始,數(shù)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較粗長。
竿籜幼時薄被白蠟粉,早落;籜鞘呈梯形,背面無毛,先端稍向外緣一側(cè)傾斜, 呈不對稱的拱形;籜耳極微小以至不明顯,邊緣有少許繸毛;籜舌高1-1.5毫米,邊緣呈不規(guī)則的短齒裂;籜片直立,易脫落,狹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脫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漸尖,基部寬度約與籜鞘先端近相等。
末級小枝具5-12葉;葉鞘無毛,縱肋稍隆起,背部具脊;葉耳腎形,邊緣具波曲狀細長繸毛;葉舌圓拱形,高0.5毫米,邊緣微齒裂;葉片線形,葉片長3.3-6.5厘米,寬4-7毫米,上表面無毛,下表面粉綠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漸尖具粗糙細尖頭,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巍?/p>
假小穗單生或以數(shù)枝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并在基部托有鞘狀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6厘米;先出葉長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狹卵形,長4-7.5毫米,無毛,具9-13脈,先端鈍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間小花為兩性;小穗軸節(jié)間形扁,長4-4.5毫米,無毛;穎不存在;外稃兩側(cè)稍不對稱,長圓狀披針形,長18毫米,無毛,具19-21脈,先端急尖;內(nèi)稃線形,長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脊間6脈,脊外有一邊具4脈,另一邊具3脈,先端兩側(cè)各伸出1被毛的細長尖頭,頂端近截平而邊緣被短纖毛;鱗被中兩側(cè)的2片呈半卵形,長2.5-3毫米,后方的1片細長披針形,長3-5毫米,邊緣無毛;花絲長8-10毫米,花藥紫色,長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畫筆狀毛;子房卵球形,長約1毫米,頂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長約1毫米的子房柄,柱頭3或其數(shù)目有變化,直接從子房頂端伸出,長5毫米,羽毛狀。成熟穎果未見。
鳳尾竹為常綠叢生灌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0度。
鳳尾竹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歡潮濕和溫暖,還喜歡半通風和半陰。冬天應(yīng)該搬到室內(nèi)有陽光的地方。鳳尾竹喜向陽高爽之地,有“向陽則茂,宜種高臺”之說;但也能耐陰,可作為室內(nèi)觀葉賞姿的理想裝飾。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窗口通風處,入冬放置在向陽處,就可良好生長。地栽的鳳尾竹,春后抽長新葉(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則四季常青。
鳳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為宜,忌粘重、堿性土壤。北方土壤堿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亞鐵。土壤最好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可用農(nóng)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巖作為基質(zhì),成活率較高。以保持姿態(tài)的優(yōu)美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質(zhì)土就可以了。
鳳尾竹喜濕怕積水,裝盆后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后保持盆土濕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jīng)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卷曲,此時,應(yīng)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鳳尾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jīng)腐熟后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鳳尾竹生長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
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葉斑病,易使葉片局部壞死,出現(xiàn)黃色斑點或斑塊,嚴重時整葉枯黃脫落,受到花葉病毒侵染后葉片上出現(xiàn)黃綠相嵌的斑駁,遭受介殼蟲、紅蜘蛛等為害,葉片也會變成局部黃枯,甚至整葉萎黃脫落。均應(yīng)及時噴藥防治。
適于在庭院中墻隅、屋角、門旁配植,植株較小的鳳尾竹可栽植于花臺上,也可制作竹類盆景,同時也栽于寺廟庭園中,在南方地區(qū)也常作為低矮綠籬的配植材料廣泛應(yīng)用。
格式:pdf
大?。?span id="bde7a1h" class="single-tag-height">9.0MB
頁數(shù): 12頁
評分: 4.6
高空壓條繁殖方法 高空壓條壓條繁殖, 相對扦插繁殖的優(yōu)點 在于: 1、可以直接繁殖更粗的枝條 ;2、保 險系數(shù)高,即使沒有成功發(fā)根,枝條也不會 死掉。 5月 21日高壓, 6月 4日 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 一條根生出來了, 里面還有沒有其它的根還 不得知。 一、選取你相中的枝條,可以是需要修 剪掉的多余部分, 也可以是你喜歡的適合做 盆景的曲折枝條; 二、在枝條下用鋒利小刀環(huán)狀刻皮,然 后環(huán)剝掉樹皮,寬度在 1-2 厘米; 三、用飲料瓶做成漏斗狀,中間剪開, 套在環(huán)剝處,用金屬線捆好; 四、飲料瓶里面放好沙子苔蘚或或培養(yǎng) 土等保水植料,外面用塑料布纏好,盡量做 到不漏水、不露土; 五、澆水,再用塑料布團成團,把漏斗 頂部露出的植料給塞上,以防止蒸發(fā)過快 (如果是像筷子一樣直來直去的枝條,就簡 單多了,塑料布兩頭一扎就可以 )! 以后隔幾天補點水,保持濕度,耐心等吧。 成了,把需要的枝條鋸
格式:pdf
大?。?span id="g1hzmyk" class="single-tag-height">9.0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香樟樹繁殖方法 香樟樹繁殖方法時間: 2009-05-24 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yīng)隨 采隨播,每公斤種子 7,200-8 ,000 粒,發(fā)芽率 70-80% , 每畝播種量 10-15 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 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卷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 為害。 樟樹育苗技術(shù) 一、簡介 :樟樹材質(zhì)優(yōu)良,有香氣,是上等的建筑、 家具、工藝的良材, 樟樹的樟腦和樟油廣泛用于工藝、 代工、 醫(yī)藥和國防工業(yè),此外樟樹還是“四化”中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 樟樹是常綠喬木, 喜光,主根強大, 根系發(fā)達,喜溫濕氣候, 適應(yīng)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 四旁,河灘沖積生長最好。 二、育苗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成熟的種子 采下,然后混沙貯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種。 2.整地。在 冬初進行第一次耕耙, 播種前進行第二次耕
鳳尾竹為叢生型竹子,固定在原地生長,不致蔓延成片,適于在庭院中墻隅、屋角、門旁配植,幽雅別致。植株較小的鳳尾竹可栽植于花臺上,也可制作竹類盆景,同時也栽于寺廟庭園中。在南方地區(qū),鳳尾竹也常作為低矮綠籬的配植材料廣泛應(yīng)用。
禾本科用途
禾本科是種子植物中最有經(jīng)濟價值的大科。是人類糧食和牲畜飼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加工淀粉、制糖、釀酒、造紙、編織和建筑方面的重要原料。
除了蕎麥以外,幾乎所有的糧食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豬、牛、馬、羊等各類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處處可見,在東南亞還有竹子造的房屋。大自然中的野草不止是動物的食物,還能制造大量氧氣,防止水土流失。
燕麥屬- Avena:燕麥(以麥片粥為名)
大麥屬- Hordeum:大麥
稻屬- Oryza:水稻
黑麥屬- Secale: 黑麥
高粱屬- Sorghum: 高粱
小麥屬- Triticum: 小麥
玉米屬- Zea: 玉米
狗尾草屬-Setaria:小米(粟)
香茅屬- Cymbopogon:檸檬香茅
甘蔗屬- Saccharum:甘蔗
鳳尾竹為常綠叢生灌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強光曝曬,怕漬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0度。
鳳尾竹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歡潮濕和溫暖,還喜歡半通風和半陰。冬天應(yīng)該搬到室內(nèi)有陽光的地方。鳳尾竹喜向陽高爽之地,有“向陽則茂,宜種高臺”之說;但也能耐陰,可作為室內(nèi)觀葉賞姿的理想裝飾。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窗口通風處,入冬放置在向陽處,就可良好生長。地栽的鳳尾竹,春后抽長新葉(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則四季常青。
鳳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為宜,忌粘重、堿性土壤。北方土壤堿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亞鐵。土壤最好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可用農(nóng)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巖作為基質(zhì),成活率較高。以保持姿態(tài)的優(yōu)美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質(zhì)土就可以了。
鳳尾竹喜濕怕積水,裝盆后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后保持盆土濕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jīng)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卷曲,此時,應(yīng)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鳳尾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jīng)腐熟后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鳳尾竹生長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