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高承臺樁基礎——承臺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變形不同于低承臺樁基礎。一般應用在橋梁、碼頭工程中。
②低承臺樁基礎——承臺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①端承樁——是指穿過軟弱土層并將建筑物的荷載通過樁傳遞到樁端堅硬土層或巖層上。樁側較軟弱土對樁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計。
②摩擦樁——是指沉入軟弱土層一定深度通過樁側土的摩擦作用,將上部荷載傳遞擴散于樁周圍土中,樁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樁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實,樁相對于土有一定的相對位移時,即具有摩擦樁的作用。
①鋼筋混凝土樁
可以預制也可以現澆。根據設計,樁的長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選擇。
②鋼樁
常用的有直徑250~1200mm的鋼管樁和寬翼工字形鋼樁。鋼樁的承載力較大,起吊、運輸、沉樁、接樁都較方便,但消耗鋼材多,造價高。我國現今只在少數重點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運轉的設備基礎和柱基礎使用了大量的直徑914.4mm和600mm,長60cm左右的鋼管樁。
③木樁
現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臨時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濕交替的環(huán)境下,極易腐蝕。
打樁,指把樁打進地里,使建筑物基礎堅固。因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就必須保證地面有足夠的抵抗壓力的強度,這個往往很難做到,所以就必須對承受建筑物的地面進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樁,讓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過樁傳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
溝寬一般不小于60cm,溝深視原有建筑物基礎等埋深而定,通常不小于2m。開挖時,溝壁應放坡或用板樁支護,以免塌方堵塞使振動傳播介質連續(xù)而起不到隔振作用。溝內如有積水應設法排除,可在溝底鋪設厚度50cm左右的濾水粗砂層,并于適當位置開挖集水坑,地下水流入井內用水泵抽出溝外。
防震溝是指為防止打樁震動危害而在臨近建筑物等設施附近開挖的隔震淺溝。
利用樁錘的沖擊能量克服地基土對樁的阻力,而將樁打入到預定深度,適用于軟塑或可塑的粘性土層。使用的主要設備有樁架、樁錘、動力設備等。常用的樁錘有落錘、單動汽錘、雙動汽錘和柴油錘等四種。落錘的錘體用鑄鐵做成,重量為250~2000千克,用人力或卷揚機提升,靠錘體自由下落的沖擊能量打樁。其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但打樁速度慢。單動汽錘是利用蒸汽或壓縮空氣的能量提升錘體,靠錘體自由下落的沖擊能量打樁;錘體重量為1500~10000千克,每分鐘錘擊次數為25~30次,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樁錘。雙動汽錘是汽缸固定在樁頂,靠蒸汽或壓縮空氣的能量推動錘體在汽缸內上下運動: 因其沖擊頻率高,不僅可打樁,還可拔樁,被廣泛應用于打樁施工。柴油錘有桿式和筒式兩種,其工作原理與柴油發(fā)動機汽缸的原理相似,打樁效率也較高,也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樁錘。樁錘的重量是打樁施工中的重要參數。打樁宜用重錘輕打,落距不宜太大,以免將樁頂打裂,或使樁頂以下1/3樁長范圍內產生水平裂縫;輕錘重打,錘擊動能很大部份被樁身吸收,工效低,還易于打碎樁頭。因此,錘重應根據土質、樁重和樁的類型慎重選用。打樁時為避免先打入的樁被后打入的樁推擠而發(fā)生水平位移,要合理安排打樁順序。多排樁時,可逐排改變推進方向; 同一排樁,可間隔跳打;大面積打樁時,一般從中間先打,逐漸向四周推進。
打樁時,把大功率的振動打樁機安裝在樁頂上,利用振動力來減小地基土對樁的阻力。在沙土中打樁效率很高,也可用于沉、拔鋼板樁和鋼管樁。
也稱為射水沉樁法。是錘擊法與振動法的一種輔助方法。利用高壓水流,通過安裝在樁側面或空心樁內的射水管,沖松樁尖周圍的土層,達到減少樁下沉阻力的目的。一般用于沙土層中,效率很高。當樁尖下沉到距設計標高約1~1.5米時,應停止射水,用錘擊法或振動法將樁沉到設計標高 。
借助樁架自重及樁架上的壓重,通過滑車換向將樁壓入土中。壓樁法可以減少錘擊或振動打樁時噪音以及對地基土和鄰近建筑物的振動,適用于較均質的軟土地基。在沙土及其它堅硬土層中, 由于阻力過大而不宜采用。由于壓樁架高度的限制,每一根樁需分節(jié)壓入,所以接頭較多,采用硫磺膠泥作為膠結劑的接樁新工藝, 已獲得成功和推廣 。2100433B
1 按承載性狀分(荷載傳遞方式) : 定義 圖示 端成樁 是穿過軟弱土層而達到堅硬土層或巖層上的 樁,上部結構荷載主要由巖層阻力承受; 施工時以 控制貫入度為主, 樁尖進入持力層深度或樁尖標高 可作參考 摩擦樁 完全設置在軟弱土層中,將軟弱土層擠密實, 以提高土的密實度和承載能力, 上部結構的荷載由 樁尖阻力和樁身側面與地基土之間的摩擦阻力共 同承受,施工時以控制樁尖設計標高為主, 貫入度 可作參考 按施工方法分 : 預制樁 灌注樁 定義 在預制構件廠或施工現場預制, 用沉樁設 備在設計位置上將其沉入土中的樁 是在樁位處成孔,然后放入鋼筋骨 架,再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 分類 可分為混凝土預制樁、 鋼樁和木樁; 沉樁 方式為錘擊打入、振動打入和靜力壓入等 種類繁多,大體可歸納為沉管灌注樁 和鉆(沖、磨、挖)孔灌注樁兩類;采用 套管或沉管護壁、泥漿護壁和干作業(yè)等方 法成孔 優(yōu)點 1.樁的單位面
格式:pdf
大小:247KB
頁數: 10頁
評分: 4.6
7 樁。若提前吊運,必須采取措施并經過驗算合格方可進行。 樁在起吊搬運時,必須做到平穩(wěn),避免沖擊和振動,吊點應同時受力, 且吊點位置應符 合設計規(guī)定。如無吊環(huán), 設計又未作規(guī)定時, 綁扎點的數量及位置按樁長而定,應符合 起吊彎矩最小的原則,可按下圖所示的位置捆綁: 4.5打樁設備 打樁設備包括樁錘、樁架和動力裝置 4.6 打樁順序 打樁順序直接影響到樁基礎的質量和施工速度,應根據樁的密集程度 (樁距大小 )、樁的 規(guī)格、長短、樁的設計標高、工作面布置、工期要求等綜合考慮,合理確定打樁順序, 具體事宜見下表: 逐段打設 自中部向四周打設 由中間向兩側打設 打設圖示 適用條件 1.樁的中心距大于 4 倍樁的邊 長或直徑 1.樁的中心距不大于 4 倍樁的直徑或邊長 2. 樁的中心距大于 4倍 樁的邊長或直徑 1.樁的中心距不大于 4 倍樁的直徑或邊長 2. 樁的中心距大于 4倍 樁的
門頭溝區(qū)防震減災中心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龍泉鎮(zhèn),新橋路中學院內,距區(qū)地震辦500米。處于門頭溝區(qū)的平原地區(qū),東臨永定河,地表主要以礫石層為主,深約60米見基巖,在永定河斷層附近。供電、供水充足,交通方便,是本區(qū)的中心地區(qū),生活條件優(yōu)越。
前身為大峪中學地震觀測點,位于操場東北角,76年建點,建房兩間,約36平米,當時安裝的是地電、751應力,751應力儀由于安裝礫石層中,受降水影響較大,反應不太好,但負責老師非常認真,真正成為了學生的科普基地。2001年安裝強震記錄儀一臺。
2000年在觀測點以北40米,又建門頭溝區(qū)防震減災中心,2001年在區(qū)財政和區(qū)計委的大力支持下,門頭溝區(qū)防震減災中心一期已完成200余平方米的基礎設施建設.2002年又經與市局協商,確定由市地震局與我區(qū)共同建設門頭溝區(qū)防震減災信息技術系統,2002年10月安裝鉆孔應變儀一臺。門頭溝區(qū)地震信息技術系統的建設,主要包括地震通信網絡系統、會商及指揮系統。2100433B
為預防地震災害損失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 旨在減少或避免由于地震引起的各種物質損失及人員傷亡。包括:加強震前預測,及時發(fā)出地震預報;加強對居民的防震知識宣傳,如地震的起因、震級、烈度、破壞程度、人的感覺、危害程度及震前預兆等的宣傳;按抗震標準改進建筑物的地基選擇、基礎抗震處理、房屋抗震結構、建筑材料選擇、施工技術等;建立防震組織、搭建防震棚、組織震前培訓、加強震中救助及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應急措施等。
所謂全面防震包裝法,系指內裝物與外包裝之間全部用防震材料填滿來進行防震的包裝方法,根據所用防震材料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壓縮包裝法
用彈性材料把易碎物品填塞起來或進行加固,這樣可以吸收振動或沖擊的能量,并將其引導到內裝物強度最高的部分。所謂彈性材料一般為絲狀、薄片和粒狀,以便于對形狀復雜的產品也能很好地填塞,防震時能有效地吸收能量,分散外力,有效保護內裝物。
2.浮動包裝法
和壓縮包裝法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在于所用彈性材料為小塊襯墊,這些材料可以位移和流動,這樣可以有效地充滿直接受力的部分的間隙,分散內裝物所受的沖擊力。
3.裹包包裝法
系采用各種類型的片材把單件內裝物裹包起來放入外包裝箱盒內。這種方法多用于小件物品的防震包裝上。
4.模盒包裝法
系利用模型將聚苯乙烯樹脂等材料做成和制品形狀一樣的模盒,用其來包裝制品達到的防震作用。這種方法多用于小型、輕質制品的包裝上。
5.就地發(fā)泡包裝法
是以內裝物和外包裝箱為準,在其間充填發(fā)泡材料的一種防震包裝技術。這種方法很簡單,主要設備包括盛有異氰酸酯和盛有多元醇樹脂的容器及噴槍,使用時首先需把盛有兩種材料的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按規(guī)定調好,然后將兩種材料混合,用單管道通向噴槍,由噴頭噴出。噴出的化合物在10s后即開始發(fā)泡膨脹,不到40s的時間即可發(fā)泡膨脹到本身原體積的100~140倍,形成的泡沫體為聚氨酯,經過一分鐘,變成硬性和半硬性的泡沫體。這些泡沫體將在任何形狀的物品都能包住。發(fā)泡的具體程序為:
a. 用噴槍將化合物噴入外包裝箱底部,待其發(fā)泡膨脹成面包狀;
b. 在繼續(xù)發(fā)泡的泡沫體上迅速覆蓋一層2μm聚乙烯薄膜;
c. 將待包裝物品放進泡沫體上成巢形;
d. 在物品上再迅速覆蓋一層2μm聚乙烯薄膜;
e. 再繼續(xù)噴入聚氨酯化合物進行發(fā)泡;
f. 外包裝裝蓋封口。
對于整體性好的產品和有內包裝容器的產品,僅在產品或內包裝的拐角或局部地方使用防震材料進行襯墊即可,這種方法叫部分防震包裝法。所用防震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的防震墊、充氣塑料薄膜防震墊和橡膠彈簧等。
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內裝物特點,使用較少的防震材料,在最適合的部位進行襯墊,力求取得好的防震效果,并降低包裝成本。本法適用于大批量物品的包裝,目前廣泛用于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儀器儀表等的包裝上。
對于某些貴重易損的物品,為了有效地保證在流通過程中不受損害,往往采用堅固的外包裝容器,把物品用帶子、繩子、吊環(huán)、彈簧等物吊在外包裝中,不與四壁接觸。這些支撐件起著彈性阻尼器的作用。
在實際緩沖包裝中常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防震方法配合作用。例如既加鋪墊,又填充無定形緩沖材料,使產品得到更充分地保護。
有時可把異種材質的緩沖材料組合起來使用,例如可將厚度相等的異種材料并聯使用,也可將面積相等的異種材料串聯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