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鋼結構上冊:鋼結構基礎 | 作????者 | 陳紹蕃 [1]? |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yè) | 出版時間 | 2007年6月1日 |
頁????數 | 347 頁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112092857 [1]? |
陳紹蕃 男,1919年2月生,浙江海鹽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五屆理事,中國鋼結構協會理事,全國鋼結構技術標準委員會顧問委員。美國結構穩(wěn)定研究會終身會員。1943年重慶中央大學碩士。研究方向:鋼結構性能與設計原理,結構穩(wěn)定與抗震。擔任我國鋼結構方面多種規(guī)范、規(guī)程的起草工作并主持有并科研項目。參與國際標準《鋼結構材料與設計》編制工作并任我國專家組長。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鋼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壞機理和設計對策》。多次獲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優(yōu)秀國家標準規(guī)范獎和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等。著有:《鋼結構設計原理》等。主要論文:《鋼壓彎構件彎扭屈曲的研究》等。
第1章 概述
1.1 鋼結構的特點和應用
1.2 鋼結構的建造過程和內在缺陷
1.3 鋼結構的組成原理
1.4 鋼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和概率極限狀態(tài)法
1.5 鋼結構的發(fā)展第2章鋼結構的材料
2.1 對鋼結構用材的要求
2.2 鋼材的主要性能及其鑒定
2.3 影響鋼材性能的因素
2.4 鋼材的延性破壞和非延性破壞、循環(huán)加載和快速加載的效應
2.5 建筑鋼材的類別及鋼材的選用 習題
第3章 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強度
3.1 軸心受力構件的強度及截面選擇
3.2 梁的類型和強度
3.3 梁的局部壓應力和組合應力
3.4 按強度條件選擇梁截面
3.5 梁的內力重分布和塑性設計
3.6 拉彎、壓彎構件的應用和強度計算 習題
第4章 單個構件的承載能力——穩(wěn)定性
4.1 穩(wěn)定問題的一般特點
4.2 軸心受壓構件的整體穩(wěn)定性
4.3 實腹式柱和格構式柱的截面選擇計算
4.4 受彎構件的彎扭失穩(wěn)
4.5 壓彎構件的面內和面外穩(wěn)定性及截面選擇計算
4.6 板件的穩(wěn)定和屈曲后強度的利用 習題
第5章 整體結構中的壓桿和壓彎構件
5.1 桁架中壓桿的計算長度
5.2 框架穩(wěn)定和框架柱計算長度 習題
第6章 鋼結構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6.1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特點
6.2 拉桿、壓桿的剛度要求
6.3 梁和桁架的變形限制
6.4 鋼框架的變形限制
6.5 振動的限制 習題
第7章鋼結構的連接和節(jié)點構造
7.1 鋼結構對連接的要求及連接方法
7.2 焊接連接的特性
7.3 對接焊縫的構造和計算
7.4 角焊縫的構造和計算
7.5 焊接熱效應
7.6 普通螺栓連接的構造和計算
7.7 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性能和計算
7.8 焊接梁翼緣焊縫的計算
7.9 構件的拼接
7.10 梁與梁的連接
7.11 梁與柱的連接
7.12 柱腳設計
7.13 桁架節(jié)點設計
7.14 節(jié)點構造對構件承載力的影響 習題
第8章 鋼結構的脆性斷裂和疲勞
8.1 鋼結構脆性斷裂及其防止
8.2 鋼結構抗疲勞設計 習題附錄
附錄1 型鋼規(guī)格表
附錄2 螺栓和錨栓規(guī)格
附錄3 鋼材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附錄4 鋼材、焊縫和螺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
附錄5 各種截面回轉半徑的近似值
附錄6 工字形截面簡支梁等效臨界彎矩系數和軋制工字鋼梁的穩(wěn)定系數
附錄7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
附錄8 框架柱計算長度系數參考文獻
《鋼結構上冊-鋼結構基礎》(第二版)對2003年問世的前版作了較大的更新和充實,以適應當前鋼結構的發(fā)展和高等學校本科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教學需要。
全書分上、下冊。上冊《鋼結構基礎》著重闡述鋼結構的基本性能,包括材料、構件、連接和節(jié)點的性能和承載能力計算原理和方法。體系上改變過去按構件類型分章為按極限狀態(tài)分章。截面強度、單個構件穩(wěn)定、整體結構中構件穩(wěn)定、脆性斷裂和疲勞屬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不同側面和層次,分列四章論述。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也單列一章。
格式:pdf
大?。?span id="hn5rpnb" class="single-tag-height">49KB
頁數: 6頁
評分: 4.3
鋼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難易程度 有些鋼材硬度比較大 可焊性的因素:溫度 材料組成的成分 使用工具等 鋼材的力學性能為何要按厚度 (直徑 )進行劃分 ? 因為軋鋼機壓力的作用可使鋼錠中的小氣泡和質地較疏松部分鍛焊密實起來,消除鍛造顯 微組織缺陷和細化鋼的晶粒,所以鋼板越薄,壓縮比也就越大,鋼材也就越密實,強度也 就越高,所以鋼材的強度是按厚度分的,鋼板越薄,設計強度也就越高。 鋼材中常見的冶金缺陷有哪些 ? 要看礦的質量 鋼材產品和標準的含量比 選擇鋼材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 (1)鋼結構的重要性( 2)荷載情況( 3)連接方法( 4)鋼結構所處的溫度和環(huán)境( 5)鋼 材厚度 什么情況下不需要計算工字鋼簡支梁的整體穩(wěn)定? (1)有鋪板(各種鋼筋混凝土板和鋼板)密鋪在梁的受壓翼緣上并與其牢固相連接,能阻 止梁受壓翼緣的側向位移時( 2)H 型鋼或工字型截面簡支梁受壓翼緣的自由長度 L
格式:pdf
大?。?span id="p7tdjrl" class="single-tag-height">49KB
頁數: 44頁
評分: 4.7
1、 建筑體系 1-1 、 門式剛架體系 1-1-1 、基本構件圖 1-1-2 、說明 力學原理 門式剛架結構以柱、梁組成的橫向剛架為主受力結構,剛架為平面受力 體系。為保證縱向穩(wěn)定,設置柱間支撐和屋面支撐。 剛架 剛架柱和梁均采用截面 H 型鋼制作,各種荷載通過柱和梁傳給基礎。 支撐、系桿 剛性支撐采用熱軋型鋼制作,一般為角鋼。柔性支撐為圓鋼。系桿為受 壓圓鋼管,與支撐組成受力封閉體系。 屋面檁條、墻梁 一般為 C型鋼、Z型鋼。承受屋面板和墻面板上傳遞來的力,并將該力 傳遞給柱和梁。 1-1-3 、門式剛架的基本形式 a. 典型門式剛架 b. 帶吊車的門式剛架 c. 帶局部二層的門式剛架 1-1-4 、基本節(jié)點 a. 柱腳節(jié)點 鉸接柱腳 剛接柱腳一 剛接柱腳二 b. 梁、柱節(jié)點 柱頭節(jié)點一 柱頭節(jié)點二 梁間連接節(jié)點 吊車梁牛腿節(jié)點 抗風柱連接節(jié)點 ■局部二層節(jié)點參照多層框架體系。 1-1
本書對2003年問世的前版作了較大的更新和充實,以適應當前鋼結構的發(fā)展和高等學校本科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教學需要。全書分上、下冊。上冊《鋼結構基礎》著重闡述鋼結構的基本性能,包括材料、構件、連接和節(jié)點的性能和承載能力計算原理和方法。體系上改變過去按構件類型分章為按極限狀態(tài)分章。截面強度、單個構件穩(wěn)定、整體結構中構件穩(wěn)定、脆性斷裂和疲勞屬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不同側面和層次,分列四章論述。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也單列一章。
本書內容密切結合新修訂的《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除用作教材外,也可供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在工作中參考。
第1章 概述
1.1 鋼結構的特點和應用
1.2 鋼結構的建造過程和內在缺陷
1.3 鋼結構的組成原理
1.4 鋼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和概率極限狀態(tài)法
1.5 鋼結構的發(fā)展
第2章 鋼結構的材料
2.1 對鋼結構用材的要求
2.2 鋼材的主要性能及其鑒定
2.3 影響鋼材性能的因素
2.4 鋼材的延性破壞和非延性破壞、循環(huán)加載和快速加載的效應
2.5 建筑鋼材的類別及鋼材的選用
習題
第3章 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強度
3.1 軸心受力構件的強度及截面選擇
3.2 梁的類型和強度
3.3 梁的局部壓應力和組合應力
3.4 按強度條件選擇梁截面
3.5 梁的內力重分布和塑性設計
3.6 拉彎、壓彎構件的應用和強度計算
習題
第4章 單個構件的承載能力——穩(wěn)定性
4.1 穩(wěn)定問題的一般特點
4.2 軸心受壓構件的整體穩(wěn)定性
4.3 實腹式柱和格構式柱的截面選擇計算
4.4 受彎構件的彎扭失穩(wěn)
4.5 壓彎構件的面內和面外穩(wěn)定性及截面選擇計算
4.6 板件的穩(wěn)定和屈曲后強度的利用
習題
第5章 整體結構中的壓桿和壓彎構件
5.1 桁架中壓桿的計算長度
5.2 框架穩(wěn)定和框架柱計算長度
習題
第6章 鋼結構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6.1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特點
6.2 拉桿、壓桿的剛度要求
6.3 梁和桁架的變形限制
6.4 鋼框架的變形限制
6.5 振動的限制
習題
第7章 鋼結構的連接和節(jié)點構造
7.1 鋼結構對連接的要求及連接方法
7.2 焊接連接的特性
7.3 對接焊縫的構造和計算
7.4 角焊縫的構造和計算
7.5 焊接熱效應
7.6 普通螺栓連接的構造和計算
7.7 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性能和計算
7.8 焊接梁翼緣焊縫的計算
7.9 構件的拼接
7.10 梁與梁的連接
7.11 梁與柱的連接
7.12 柱腳設計
7.13 桁架節(jié)點設計
7.14 節(jié)點構造對構件承載力的影響
習題
第8章 鋼結構的脆性斷裂和疲勞
8.1 鋼結構脆性斷裂及其防止
8.2 鋼結構抗疲勞設計
習題
附錄
附錄1 型鋼規(guī)格表
附錄2 螺栓和錨栓規(guī)格
附錄3 鋼材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附錄4 鋼材、焊縫和螺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
附錄5 各種截面回轉半徑的近似值
附錄6 工字形截面簡支梁等效臨界彎矩系數和軋制工字鋼梁的穩(wěn)定系數
附錄7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
附錄8 框架柱計算長度系數
參考文獻
高聳鋼結構基礎頂面的錨栓有哪些設計規(guī)定
A、錨栓設計應兼顧上部鋼結構的精度要求、安裝調整的可能性以及混凝土基礎施工的實際可能性確定施工精度要求,并對塔柱底部錨栓孔做相應擴大,便于安裝時調整。錨栓孔擴大后應在安裝調整完畢后加焊厚墊片以滿足螺栓固定的要求。
B、錨栓宜用雙螺母防松?
C、錨栓埋設深度應按受拉鋼筋錨固長度計算。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