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山木荷(Schima Reinw. ex Bl.),山茶科木荷屬植物,喬木,高9-15米;幼枝疏被灰色微柔毛,后變無毛,褐色,具白色皮孔;頂芽密被灰色絨毛。葉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2-16厘米,寬4-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具疏鈍鋸齒,下半部或近基部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喜光,幼苗能耐蔭;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在中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
中文名稱 | 貢山木荷 | 拉丁學名 | Schima Reinw. ex Bl.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側(cè)膜胎座目 | 亞目 | 山茶亞目 |
科 | 山茶科 | 亞科 | 山茶亞科 |
族 | 大頭茶族 | 屬 | 木荷屬 |
種 | 貢山木荷 |
貢山木荷為亞熱帶樹種,適生于年均溫度15~22℃,年均降雨量1100~2000毫米的地區(qū)。喜光,幼苗能耐蔭;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能耐輕霜及短期-3℃低溫;忌水濕;對土壤適應(yīng)性較強,但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迅速,在堿性十壤中生長不良。
喬木,高9-15米;幼枝疏被灰色微柔毛,后變無毛,褐色,具白色皮孔;頂芽密被灰色絨毛。葉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2-16厘米,寬4-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邊緣具疏鈍鋸齒,下半部或近基部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背面淡綠色,干后變淡棕色,疏生平伏柔毛,后變無毛,中脈在葉面微凹,背面隆起,側(cè)脈10-12對,纖細,和網(wǎng)脈兩面突起;葉柄長約1厘米,背面疏被微柔毛。花單生小枝上部葉腋,白色,徑約4厘米;花梗長3-6厘米,多少纖細,疏被灰色粉狀微柔毛,有白色小皮孔;小苞片2,闊倒卵形,長約1.4厘米,寬1-1.2厘米,比萼片大,兩面疏生平伏柔毛,早落;萼片近圓形,長3.5-4毫米,寬約4毫米,外面密被灰色絨毛,邊緣具睫毛;花瓣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2.5厘米,寬1-1.3厘米,先端圓形,外面近基部被灰色絨毛;雄蕊長約1厘米,無毛,花絲基部與花瓣貼生;子房密被絨毛,花柱與雄蕊近等長,無毛。蒴果球形,較小,徑1(-1.5)厘米,5瓣裂;種子腎形,連翅長6毫米,寬約4毫米。
格式:pdf
大?。?span id="a5hpwpc" class="single-tag-height">391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7
格式:pdf
大?。?span id="xfxphz2" class="single-tag-height">391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從建設(shè)木荷生物防火林帶的必要性入手,著重介紹木荷育苗試驗及生物防火林帶營造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分析總結(jié)了木荷防火林帶建成后所產(chǎn)生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