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多自由度系統
1.1 引言
1.2 自由振動方程舉例
1.3 影響系數法
1.4 拉格朗日方程法
1.5 主模態(tài)、特征值、特征向量
1.6 模態(tài)矩陣
1.7 特征向量的正交性
1.8 主坐標和方程解耦
1.9 正則坐標和正則模態(tài)矩陣
1.10 無阻尼系統的強迫振動——模態(tài)分析
1.11 比例陰尼系統和結構組尼系統
1.12 粘性陰尼系統模態(tài)矢量的正交性
1.13 阻尼強迫振動——模態(tài)分析
1.14 半定系統
1.15 等固有頻率的情況
第2章 離散系統
2.1 引言
2.2 瑞利法
2.3 鄧克列法
2.4 瑞利-里茨法
2.5 矩陣迭代法
2.6 子空間迭代法
2.7 傳遞矩陣法
第3章 連續(xù)系統振動——牛頓法
3.1 引言
3.2 振動弦
3.3 桿的縱向振動
3.4 軸的扭轉振動
3.5 梁的橫向振動
3.6 膜的振動
3.7 薄板的橫振動
第4章 連續(xù)系統振動——變分法
4.1 引言
4.2 變截面桿的縱向振動
4.3 變截面軸的扭轉振動
4.4 變截面梁的橫振動方程
4.5 剪切變形和轉動慣量影響下的梁橫振動方程
4.6 薄板的橫振動
第5章 連續(xù)系統的模態(tài)分析
5.1 引言
5.2 彈性體振動的特征值問題
5.3 模態(tài)函數的正交性
5.4 彈性體模態(tài)分析
5.5 拉格朗日方程法
5.6 無約束桿的縱向運動
5.7 簡支梁對集中載荷的動響應
5.8 簡支梁對分布載荷的動響應
5.9 簡支梁對移動載荷的動響應
5.10 板的動響應
第6章 邊續(xù)系統振動的近似解法
6.1 引言
6.2 集中質量法
6.3 廣義坐標法
6.4 假設模態(tài)法
6.5 模態(tài)綜合法
6.6 伽遼金法
6.7 瑞利-里茨法
第7章 有限元素法
7.1 引言
7.2 桿的縱向振動
7.3 梁的橫向振動
7.4 平面剛架的面內振動
7.5 薄板的面內振動
7.6 薄板的橫向振動
7.7 采用ANSYS軟件進行結構的模態(tài)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pgd4ran" class="single-tag-height">3.6MB
頁數: 28頁
評分: 4.7
例題B建模的具體操作步驟: 一.定義軸網與樓層數據 1. 點擊ETABS快捷圖標 ,運行 ETABS軟件,進入主界面。 2. 點擊文件菜單>新模型 命令或新模型按鈕 后點擊 Default.edb 按鈕。 ETABS自動彈出 建筑平面軸網系統與樓層數據定義 對話框。 3. 將單位設置成千牛 -米(KN-m)。 4. 軸網尺寸 使用默認值,不需要修改。 5. 把樓層數量 編輯框中的樓層數設為 4,底層層高 設為 3.6。 6. 選擇軸網按鈕并點擊 確定,程序將自動建立軸網。 主界面出現兩個縱向平鋪視圖窗口 (左 邊是平面視圖,右邊是 3D 視圖),如圖 2顯示。 圖1 建立平面軸網系統和樓層數據定義對話框 圖2 ETABS 主窗口 二.設置結構總體信息 點擊選項>首選項>結構總體信息 命令,彈出 一般首選項 對話框,按照圖 3進行設置。 圖3 結構總體信息 三.定義材料屬性 點擊定
格式:pdf
大?。?span id="qkge8gl" class="single-tag-height">3.6MB
頁數: 7頁
評分: 4.4
根據建筑結構的特點,本文發(fā)展了一種動力子結構法,該法適用于用小型計算機進行建筑結構的動力分析。
結構動力分析主要包括:特征值分析、反應譜分析、時程分析三大塊。
特征值分析也稱結構自振特性分析,主要求解結構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向量。
反應譜分析基于振型分解反應譜理論,是一種工程上最常用的計算地震作用下結構動力響應方法,但這種方法只限于線彈性結構,彈塑性階段振型分解法不再適用。
時程分析包括線彈性時程分析和彈塑性時程分析兩大類,與振型分解法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采用實測的地震波輸入結構計算結構的響應,彈塑性時程分析具體還可分為靜力彈塑性時程分析(也稱Pushover分析)和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兩類。
上述結構動力分析中,特征值分析和反應譜分析比較常用。而時程分析一般僅針對重要建筑以及體型非常復雜的建筑。小震水準下可進行結構線彈性時程分析,大震水準下需要采用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
現階段,彈塑性時程分析還屬于工程上比較前沿的分析內容,還屬于一部分實力較強的設計院和科研機構的“專利業(yè)務”。當然,隨著結構技術人員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軟件技術的發(fā)達,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在將來將會越來越普及,甚至成為結構設計人員的“家常便飯”。
《Ansys結構動力分析與應用》采用命令流編寫風格,給出了150余個應用實例,可供讀者參考使用。《Ansys結構動力分析與應用》適用于ANSYS中高級讀者,且應具有一定的結構動力學基礎?!禔nsys結構動力分析與應用》可作為理工科專業(yè)學習ANSYS結構動力分析的教材,也可作為該學科技術人員采用ANSYS實現結構動力分析的參考書。
結構動力分析主要包括:特征值分析、反應譜分析、時程分析三大塊。
特征值分析也稱結構自振特性分析,主要求解結構的自振周期和振型向量。
反應譜分析基于振型分解反應譜理論,是一種工程上最常用的計算地震作用下結構動力響應方法,但這種方法只限于線彈性結構,彈塑性階段振型分解法不再適用。
時程分析包括線彈性時程分析和彈塑性時程分析兩大類,與振型分解法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采用實測的地震波輸入結構計算結構的響應,彈塑性時程分析具體還可分為靜力彈塑性時程分析(也稱Push0ver分析)和動力彈塑性時程分析兩類。
上述結構動力分析中,特征值分析和反應譜分析比較常用。而時程分析一般僅針對重要建筑以及體型非常復雜的建筑。小震水準下可進行結構線彈性時程分析,大震水準下需要采用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方法。
現階段,彈塑性時程分析還屬于工程上比較前沿的分析內容,還屬于一部分實力較強的設計院和科研機構的專利業(yè)務。當然,隨著結構技術人員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軟件技術的發(fā)達,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在將來將會越來越普及,甚至成為結構設計人員的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