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綠色銅緩蝕劑 | 作????者 | 徐群杰 |
---|---|---|---|
ISBN | 9787122259752 | 頁????數(shù) | 192頁 |
定????價 | 88元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6年5月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第1章綠色緩蝕劑研究進展001
1.1聚環(huán)氧琥珀酸001
1.2聚天冬氨酸002
1.3植酸003
1.4結束語004
參考文獻004
第2章銅及其合金緩蝕劑綜述006
2.1銅緩蝕劑006
2.1.1無機鹽類緩蝕劑006
2.1.2有機化合物類緩蝕劑007
2.1.3天然高分子緩蝕劑008
2.2緩蝕劑的協(xié)同效應008
2.3結束語008
參考文獻008
第3章聚天冬氨酸與鎢酸鈉010
3.1綠色水處理緩蝕劑聚天冬氨酸的研究進展010
3.1.1引言010
3.1.2聚天冬氨酸對碳鋼的緩蝕作用研究010
3.1.3聚天冬氨酸對銅的緩蝕作用研究011
3.1.4聚天冬氨酸對銅合金的緩蝕作用研究011
3.1.5結束語012
參考文獻012
3.2聚天冬氨酸的吸附行為與緩蝕性能研究013
3.2.1引言013
3.2.2實驗方法013
3.2.3實驗結果與討論015
3.2.4小結019
參考文獻020
3.3復配聚天冬氨酸與鎢酸鈉緩蝕性能研究022
3.3.1引言022
3.3.2實驗方法022
3.3.3實驗結果與討論022
3.3.4小結034
參考文獻034
3.4光電化學法研究聚天冬氨酸與鎢酸鈉的緩蝕作用035
3.4.1引言035
3.4.2實驗方法036
3.4.3結果與討論037
3.4.4小結044
參考文獻045
3.5光電化學研究腐蝕離子對銅的腐蝕共同作用045
3.5.1引言045
3.5.2實驗方法045
3.5.3腐蝕離子對銅腐蝕作用的研究046
3.5.4小結055
參考文獻055
3.6SERS對銅緩蝕劑作用及機理的研究056
3.6.1引言056
3.6.2實驗方法056
3.6.3實驗結果與討論057
3.6.4小結060
參考文獻061
第4章聚環(huán)氧琥珀酸063
4.1綠色水處理藥劑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研究進展063
4.1.1引言063
4.1.2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研究063
4.1.3PESA阻垢性能064
4.1.4PESA緩蝕性能065
4.1.5結束語065
參考文獻065
4.2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吸附行為與緩蝕性能研究067
4.2.1引言067
4.2.2實驗方法067
4.2.3實驗結果與討論068
4.2.4小結070
參考文獻071
4.3復配聚環(huán)氧琥珀酸對模擬冷卻水中銅及其銅合金的緩蝕作用071
4.3.1引言071
4.3.2實驗方法072
4.3.3實驗結果與討論072
4.3.4小結078
參考文獻079
4.4復配聚環(huán)氧琥珀酸對3% NaCl溶液中銅及其銅合金的緩蝕作用079
4.4.1引言079
4.4.2實驗部分079
4.4.3實驗結果與討論080
4.4.4小結087
4.5光電化學法研究聚環(huán)氧琥珀酸與鎢酸鈉的緩蝕作用087
4.5.1引言087
4.5.2實驗方法089
4.5.3實驗結果與討論090
4.5.4小結096
參考文獻097
第5章植酸098
5.1新型綠色緩蝕劑植酸的研究進展098
5.1.1植酸的介紹098
5.1.2植酸對鋼鐵的緩蝕作用098
5.1.3植酸對銅和銅合金的緩蝕作用099
5.1.4植酸對鎂合金的緩蝕作用099
5.1.5結束語100
參考文獻100
5.2實驗部分101
5.2.1實驗材料與設備101
5.2.2實驗方法101
5.3實驗結果討論101
5.3.1植酸自組裝膜對白銅緩蝕作用的研究101
5.3.2植酸自組裝膜對白銅緩蝕作用的光電化學研究104
5.3.3植酸自組裝膜對黃銅緩蝕作用的研究107
參考文獻112
5.4小結113
第6章3-氨基-1,2,4-三氮唑114
6.13-氨基-1,2,4-三氮唑對銅的緩蝕性能研究114
6.1.1引言114
6.1.2實驗部分115
6.1.3實驗結果與討論115
6.1.4小結128
參考文獻129
6.23-氨基-1,2,4-三氮唑對白銅的緩蝕性能研究130
6.2.1引言130
6.2.2實驗方法131
6.2.3實驗結果與討論131
6.2.4小結140
參考文獻141
6.33-氨基-1,2,4-三氮唑對黃銅的緩蝕性能研究142
6.3.1引言142
6.3.2實驗方法142
6.3.3實驗結果與討論142
6.3.4小結150
參考文獻151
6.43-氨基-1,2,4-三氮唑自組裝膜對銅合金緩蝕作用的研究151
6.4.1引言151
6.4.2實驗方法151
6.4.3實驗結果與討論152
參考文獻165
6.5總結166
6.6展望167
第7章羧甲基纖維素鈉168
7.1羧甲基纖維素鈉對純銅的緩蝕性能研究168
7.1.1引言168
7.1.2實驗部分169
7.1.3實驗結果與討論169
7.1.4小結177
參考文獻178
7.2羧甲基纖維素鈉對銅合金的緩蝕性能研究180
7.2.1引言180
7.2.2實驗部分180
7.2.3實驗結果與討論181
7.2.4小結186
參考文獻187
7.3羧甲基纖維鈉的阻垢性能研究188
7.3.1引言188
7.3.2實驗方法188
7.3.3實驗結果與討論189
7.3.4小結192
參考文獻192
《綠色銅緩蝕劑》結合作者二十多年來開展綠色緩蝕劑的研究工作,系統(tǒng)地論述了綠色銅緩蝕劑的特點及發(fā)展,并詳細介紹了聚天冬氨酸、聚環(huán)氧琥珀酸、植酸、3-氨基-1,2,4-三氮唑、羧甲基纖維素鈉等幾種綠色緩蝕劑對銅和銅合金的緩蝕效果及作用機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穎的防腐蝕技術如自組裝膜技術等應用于銅和銅合金的防腐蝕。
該書可供腐蝕與防護領域的學生、科研工作者和企業(yè)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從事精細化工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參考。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英文縮寫CECS),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通過這個協(xié)會的認證的建材產品都...
綠色食品:無毒無危害的天然健康產品。綠色通道:表示通行,無阻攔的。綠色心情:健康,積極,樂觀,向上。
所謂綠色建筑,不是指顏色為綠色,而是指該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節(jié)能環(huán)保,而綠色施工則是指在施工的過程中盡量減少附帶的粉塵、噪聲、垃圾等污染,降低水電和基材等物質的消耗,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健康
格式:pdf
大?。?span id="pnqxfmz" class="single-tag-height">1.4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4
本文簡述了銅緩蝕劑在銅管腐蝕與防止過程中造膜的成功應用,指出了單一銅緩蝕劑造膜存在的弊端和解救方法。
格式:pdf
大小:1.4M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1綠色住宅綠色住宅是基于人與自然持續(xù)共生原則和資源高效利用原則而設計建造的一種能使住宅內外物質能源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無廢、無污、能源能實現(xiàn)一定程度自給的新型住宅模式。綠色住宅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為指導,意在尋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即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又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xiàn)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一般銅緩蝕劑有兩種,1、苯駢三氮唑(BTA)2、甲基苯駢三氮唑(TTA)3、巰基苯駢噻唑鈉鹽(MBT)
英文名:1H-Benzotriazole, 1,2,3 Benzotiazol. BZT.
別名:苯三唑,連三氮雜茚。
分子式(Formula): C6H5N3
化學式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19.12
CAS No.: 95-14-7
物化性質(Physical Properties)
1、色度:80號;
2、純度:99.45%;
3、水份:0.061%;
4、灰份:0.041%;
5、熔點:97.09℃;
6.沸點:201-204℃
7、PH值:5.8;
8、溶解性:溶于熱水,醇,苯及其他多數(shù)有機溶劑。易溶于堿性水溶液中,在中性冷水中溶解約 1.0g/l.
9. 穩(wěn)定性:對酸堿,氧化/還原劑穩(wěn)定。
毒性:LD50(小鼠/口服)937mg./kg.
質量指標(Specification)
外觀(Appearance): 白色針狀或顆粒狀
含量(Purity): ≥99.5%
包裝(Package): 20/袋
白色顆粒或粉末,可加工成大片狀、小片顆粒狀、柱狀、精細顆料狀、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