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巖指經常呈脈狀產出的火成巖。脈巖一般深度不大,規(guī)模較小,其成分常和一定的深成巖相關,以淺色礦物為主要成分的有細晶巖和偉晶巖,以暗色礦物集中呈現的為煌斑巖。主要類型為花崗斑巖和玢巖等。它們在空問分布上常與一定的巖漿巖體有密切關系,并產于巖體內或巖體周圍的圍巖中,少數也可遠離巖體分布。
從物質成分講,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具有與巖漿巖體相似的組分,如閃長玢巖、花崗斑巖等;另一類具有與巖漿巖體不同的組分。后者又可再分為兩個亞類:一種是淺色礦物特別富集的淺色脈巖,如細晶巖、偉晶巖;另一種是深色礦物相對集中的,如煌斑巖。有些脈巖與寶石礦物具有較密切的聯系,如偉晶巖中的綠柱石和托帕石,鉀鎂煌斑巖中的金剛石等。
脈巖是巖漿侵入古老巖體的裂隙中形成的類似墻體的巖體,野外常見的脈巖比較薄,厚度一般在10cm以下。有時,在一塊巖石上可以看到相互穿插的多條巖脈,這多條巖脈一般是不同期形成的,晚期的巖脈會穿捅在早期的巖脈中,容易辨認。
厚度比較大而且堅硬的脈巖在差異風化作用下會凸出于山體,形成獨特的地貌。常見的是正長巖。正長巖為肉紅色,質地均一,不容易風化,當同巖風化后,它矗立在山體上,似一堵蜿蜒的城墻,非常顯著。
伴隨著頻繁的構造與巖漿活動,脈巖廣為發(fā)育,巖性有基性、酸性及堿性巖共28種,其中以花崗斑巖脈、花崗巖脈和石英脈為主。脈巖走向與構造線方向相一致,以北東、北北東、北西向為主。
基性脈巖有輝綠巖和輝長玢巖等;中性脈巖有閃長巖、閃長玢巖、石英閃長巖、石英閃長玢巖、輝石閃長巖等;中酸性脈巖有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玢巖及少量二長花崗巖、二長花崗斑巖、石英二長巖、石英二長斑巖等;酸性脈巖有花崗巖、花崗斑巖、石英斑巖、細晶巖、流紋斑巖等;偉晶脈巖主要發(fā)育于沿海動熱力變質帶,多沿構造裂隙貫入,呈脈狀、團塊狀;堿性脈巖有正長巖、正長斑巖等。脈巖時代從印支期到燕山期,甚至喜山期均有。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dkkwj4o" class="single-tag-height">438KB
頁數: 6頁
評分: 4.7
桃山鈾礦田產于桃山復式花崗巖體內,巖體主體形成于三疊紀—早白堊世,在晚白堊世—古近紀,巖體內發(fā)育有NE向斷裂構造和脈巖帶;從北往南,依次形成了小布—麻田脈巖-構造帶、王泥田脈巖-構造帶、黃潭—岳源脈巖-構造帶、西陂—上羅脈巖-構造帶、雞婆嶺脈巖-構造帶、王冊脈巖-構造帶,以及石源嶺脈巖-構造帶;主干斷裂構造控制了脈巖-構造帶的形成和發(fā)展。這些脈巖-構造帶與鈾礦化在空間上一致,時間上相近,是桃山礦田鈾礦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鈾礦找礦預測的方向。
煌斑巖成分分類
云母煌斑巖新鮮時黑、灰黑色,風化后褐、褐黃色、斑晶主 要是黑云母,為深色脈狀巖石最初用來表示一種富含云母的脈巖,在肉眼觀察下,其標本閃閃發(fā)光,故名。用來表示主要由暗色礦物組成斑晶的暗色脈巖。全晶質,具有明顯的斑狀結構。斑晶都是自形程度高的暗色礦物(黑云母、角閃石、輝石等)。其主要是與斑晶同種的暗色礦物及長石組成。煌斑巖幾乎都是基性或超基性巖。煌斑巖的成因未定,有人認為它與相關的深成侵入體同期,有的人則認為是較基性的玄武巖漿貫入到花崗巖體的裂隙中,同化混染了一部分花崗巖物質。
黑色、黑綠色或綠色,斑晶主要是角閃石和透輝石,有些有橄欖石和黑云母;
礦物成分復雜,硅質含量低,斑晶主要是堿性輝石或堿性角閃石;
花崗閃長巖常與花崗巖伴生,見于花崗巖巖體中心或構成巖體的邊緣相,也有的呈單獨巖體產出,范圍有時很大,構成巖基。如著名的北美內華達山脈巖基主要由花崗閃長巖組成。我國安徽休寧巖體、北京周口店巖體及江蘇高資巖體也是單獨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忛W長巖的材料特征與花崗巖類似。它可以被各種手段加工并可以磨光。
《巖漿巖巖石學(第二版)》共十五章,主要內容包括巖漿及巖漿巖的概念,巖漿巖的物質成分、結構與構造、產狀與相、分類與命名,超基性巖類, 基性巖類,中性巖類,酸性巖類,中性堿性巖類、過堿性巖類及脈巖類,火山碎屑巖類,巖漿礦物的結晶作用,巖漿巖的成因,巖漿巖的共生組合及其形成的大地構造環(huán)境,21世紀初巖漿巖研究新進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