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假衛(wèi)矛形態(tài)特征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小枝光滑,深灰褐色。葉革質(zhì),橢圓形、闊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5-8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或鈍急尖,有時微內(nèi)凹,基部楔形或漸窄,下延可達1厘米,邊緣稍反卷,側(cè)脈4-6對,斜直,距葉緣較遠處結(jié)網(wǎng);葉柄長2-12毫米。
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及腋生同時存在;花序梗長10-15毫米,通常為2-3次二歧分枝,稀為四次分枝,第一次分枝長1-4厘米,二次以下依次漸短,各次中央小花均無梗,最末兩側(cè)小花梗短或長達2.5毫米;花5數(shù),開放時直徑約5毫米,黃白色;萼片厚,闊半圓形,長1-1.5毫米,寬2-2.5毫米,邊緣具不整齊細齒,果期宿存;花瓣稍肉質(zhì),長方橢圓形,長約3毫米;花盤環(huán)狀,肉質(zhì),極淺5鈍裂;雄蕊具極短花絲,著生花盤邊緣;雌蕊具短粗花柱。蒴果長方橢圓狀,長1.5-2厘米,直徑0.7-1厘米,頂端短尖細小,表面具細縱棱線;種子倒卵橢圓狀,長1-1.2厘米,表面朱紅色或暗紅色?;ㄆ诩s在4月。
|
|
|
生長于林中。
分布于我國臺灣(蘭嶼島)。多分布于日本中部、南部及琉球等地。
衛(wèi)矛科是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喬木或灌木,常攀援狀。托葉小或無,早落;單葉互生或?qū)ι??;ㄐ驗橐干蝽斏木蹅慊ㄐ蚧蚩偁罨ㄐ颍换▋尚?,有時單性;萼小,4~5裂,宿存;花瓣4~5;雄蕊4~5,與花瓣...
喬木,高4-16米,樹皮深灰色或黑色,表面具線狀微凸,木材呈淡橘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對生,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長5-11.3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漸...
日本七葉樹于5-6月開花,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枝條頂端向上著生的花很漂亮,花黃白色,花瓣上有一紅點,葉為羽狀團扇形的大型掌狀復葉,由7枚小葉組成,株形端莊、美麗。七葉樹樹干聳直,冠大陰濃,初夏時繁花滿樹,...
格式:pdf
大?。?span id="gscyeoa"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span id="2a6iiei"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日本當代大空間建筑形態(tài)主要通過三種基本方式:①顯現(xiàn);②象征;③補充傳達與地域文脈的關聯(lián),表現(xiàn)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日本當代大空間建筑設計中,對地域文化特征的強烈關注是建筑師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建筑師們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特質(zhì)。在對傳統(tǒng)的認識上,日本建筑師已跨越了簡單的建筑形式的再現(xiàn),轉(zhuǎn)向了更深、更廣泛的文化意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