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系統

熱力學系統是指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并與其周圍環(huán)境以任意方式相互作用著的宏觀客體。熱力學的研究對象,簡稱系統,或熱力系、熱力系統。它不僅是宏觀的,而且是有限的。熱力系與環(huán)境之間的界限稱為分界面。分界可以是真實的或虛擬的 ,固定的或移動的。一般把系統的周圍環(huán)境稱為系統的外界或簡稱外界。 

熱力學系統基本信息

中文名 熱力學系統 外文名 thermodynamical system
學????科 熱力學 特????征 由微觀粒子組成并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

由于不可能將系統與環(huán)境完全隔離開,而隔離的材料不可能是絕對不傳熱、不導電、不透光的,因此不存在絕對的孤立系統。在處理具體熱力學問題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可忽略一些不重要的因素而近似地把系統視為孤立系統。

系統與環(huán)境的選擇是人為的。同一個熱力學問題,如果系統選得恰當,往往能使問題解決起來方便簡捷。例如,在一個內部裝有電阻絲的絕熱密閉容器中盛有氫氣和氧氣的混合物,當此容器通電后,氫和氧便發(fā)生反應,生成水蒸氣。對此問題進行熱力學處理時,若選容器及其中所含物質為系統,則為封閉系統;若連同電源一起選為系統,則為孤立系統。系統的這種人為選擇完全是為了處理問題的方便,而不是系統和環(huán)境本身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 2100433B

熱力學系統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力學實驗桌 1200*600*780mm(鋁木結構,防火板臺面。)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四川科因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熱力 公稱壓力(MPa):4;公稱直徑DN(mm):200;品種:普通機械式熱量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遠江

13% 哈爾濱洪旭水暖儀表商店
熱力 公稱壓力(MPa):4;公稱直徑DN(mm):200;品種:普通機械式熱量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洪旭

13% 哈爾濱洪旭水暖儀表商店
熱力 公稱壓力(MPa):4;公稱直徑DN(mm):200;品種:普通機械式熱量表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龍泉

13% 哈爾濱龍泉水暖商店
熱力井蓋 600×600輕型材質:鐵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聚鑫

13% 聚鑫建材經銷處
熱力井蓋 600×600重型材質:鐵皮;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聚鑫

13% 聚鑫建材經銷處
煙感系統 煙感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中霍

13% 廣東霍曼實業(yè)有限公司
Corkeen軟木地面系統 厚度(mm):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繡林康體

m2 13% 廣州市繡林康體設備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2年2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1年3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1年2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廣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1年1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3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2季度信息價
高壓噴藥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1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書法教學系統 書法教學系統|1套 1 查看價格 北京華文眾合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市 2022-09-09
智慧教學系統 1.提供對學校、年級、班級、教師、學生等信息的管理,支持表格導入和手動添加兩種信息建立方式.2.提供多種用戶角色,如教師、管理員、學生,并針對不同角色提供不同的應用服務.3.提供數據同步策略,實現與|1套 1 查看價格 廣州賽瑞電子有限公司 廣東  陽江市 2022-05-26
云教室教學系統 含云服務器、云終端、鼠標鍵盤、軟件、投影機、話筒、機柜等部件|1臺 3 查看價格 上海大風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廣西  北海市 2022-08-23
全息模型教學系統 詳見線下技術要求文件|1套 2 查看價格 溫州貝爾教儀有限公司 廣東   2022-05-24
數字化音樂教學系統 、音頻升降調、音叉、記號筆等功能.(提供功能截圖或動態(tài)視頻) ▲2.編創(chuàng)與活動:比較聆聽兩種樂器的結構與音色.(提供功能截圖或動態(tài)視頻)▲3.測試:支持最初級的節(jié)奏聽辨、歌曲節(jié)奏聽辨,隨著學齡增加了記憶|1套 1 查看價格 上海大風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3-21
軟件(音樂教學系統軟件) 音樂教學系統為方便數據收集與分析拋棄傳統的單機版本采用賬號登錄,登錄時需要輸入賬號、密碼.下述所有功能需在統一軟件內實現系統具有注冊賬號及密碼找回功能,需要輸入手機號,系統會自動發(fā)送驗證碼到應對|1套 1 查看價格 浙江綠盾教學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   2021-08-12
網絡營銷教學系統 詳見清單|1套 1 查看價格 西安思沃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 廣東  河源市 2018-01-19
遠程教育同步教學系統 視頻輸入:4個即插即用PoE網口 視頻輸出:1路HDMI輸出接口|1臺 1 查看價格 廣州賽瑞電子有限公司 全國   2022-11-04

根據系統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情況可對系統進行分類:與外界沒有任何相互作用的系統稱為孤立系統;與外界有能量交換但沒有物質交換的系統稱為封閉系統,簡稱閉系;與外界既有能量交換又有物質交換的系統稱為開放系統,簡稱開系。還可以根據組成系統的物質的化學性質對系統進行分類:由一種化學純的物質構成的熱力學系統稱為單元系,因為它只含有一種化學組分,也就是只有一種分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組分構成的系統稱為多元系。也可根據系統各部分的性質對系統定義:各部分的所有性質完全一樣的系統稱為均勻系,又稱單相系 ;當系統的各部分的性質有差異時,稱此種系統為非均勻系;如果整個系統是不均勻的,但可分成若干個均勻的部分,則稱為復相系(見相和相變)。

嚴格意義上的封閉系統、孤立系統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它們作為特定的分析對象而被引用只是一種近似,其目的是使問題在研究時得以簡化。

熱力學系統常見問題

  • 動能與熱力學工程好嗎?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是華中科技大學前身之一的華中工學院建校時創(chuàng)辦的四個院(系)之一,也是華中科技大學辦學規(guī)模大、專業(yè)門類全、學科覆蓋面寬的學院之一。學院以能源、動力與環(huán)境工程為學科背景,設置寬口徑的本科...

  • 熱力學:絕熱過程為什么熵不變?

    在熱力學的絕熱過程中,如果內能不變那么熵就不會改變。熵,熱力學中表征物質狀態(tài)的參量之一,通常用符號S表示。在經典熱力學中,可用增量定義為 dS=(dQ/T)可逆 ,式中T為物質的熱力學溫度;d...

  • 高等工程熱力學

    我認為 咱們有緣呀!!!咱們好象是一個專業(yè)哦!沒辦法,同樣是一句二句說不清楚,只以加我,我才能告訴你具體的答案呀!!!

熱力學系統文獻

熱力學論文 熱力學論文

格式:pdf

大小:599KB

頁數: 13頁

評分: 4.4

北 京 化 工 大 學 課程論文 課程名稱:高等化工熱力學 任課教師:密建國 專 業(yè):化學工程與技術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活性炭吸附儲氫過程的熱力學分析 摘要 儲氫過程中熱效應的不利影響是氫氣吸附儲存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需要解決 的關鍵問題之一。文章首先介紹了活性炭吸附儲氫過程的熱力學分析模型 ,包括 吸附等溫線模型 ,吸附熱的熱力學計算以及氣體狀態(tài)方程。對吸附等溫線模型的 研究意義及選取、 吸附過程中產生吸附熱的數值確定方法、 不同儲氫條件下氣體 狀態(tài)方程的適用性及選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活性炭 ;吸附 ;儲氫;熱力學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研究背景 氫能 ,因其具有眾多優(yōu)異的特性而被譽為 21 世紀的綠色新能源。首先 ,氫能 具有很高的熱值 ,燃燒 1kg 氫氣可產生 1.25x10 6 kJ 的熱量 ,相當于 3kg 汽油或 4.5kg 焦炭完全燃燒

立即下載
熱力學文章 熱力學文章

格式:pdf

大?。?span id="glbsk14" class="single-tag-height">599KB

頁數: 6頁

評分: 4.8

熱力學一般關系式及其應用 一. 熱力學一般關系式 熱力學一般關系式是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以及某些狀態(tài)參數的定義式 而導得的一些微分方程式。 它們以微分的形式來表達各種熱力學參數之間的關系, 故也稱熱 力學微分方程式. 由于熱力學一般關系式是從熱力學的基本定律導得的. 因此,具有普遍適 用氏不僅適用于理想氣體,也適用于實際氣體,甚至還適用于固體和液體. 1).閉口系統的四個基本關系式 閉口系統熱力學第一定律表達式為 Q=dU+ W 對簡單可壓縮系統,當過程為可逆時,則上式變成 Q=dU+pdV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對可逆過程則 Q=TdS 根據上面的式子, 再加上焓, 自由能, 自由焓的定義, 可以得到簡單可壓縮系統狀態(tài)參數 間的四個基本關系式,如下: dU=TdS-pdV dH=Tds+Vdp dF=-SdT-pdV dG=-SdT+Vdp 這些式子可以用于閉

立即下載

表述

如果兩個熱力學系統中的每一個都與第三個熱力學系統處于熱平衡(溫度相同),則它們彼此也必定處于熱平衡。這一結論稱做“熱力學第零定律”。

熱力學第零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給出了溫度的定義和溫度的測量方法。

定律中所說的熱力學系統是指由大量分子、原子組成的物體或物體系。它為建立溫度概念提供了實驗基礎。這個定律反映出:處在同一熱平衡狀態(tài)的所有的熱力學系統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宏觀特征,這一特征是由這些互為熱平衡系統的狀態(tài)所決定的一個數值相等的狀態(tài)函數,這個狀態(tài)函數被定義為溫度。而溫度相等是熱平衡之必要的條件。

適用范圍

第零定律是在不考慮引力場作用的情況下得出的,物質(特別是氣體物質)在引力場中會自發(fā)產生一定的溫度梯度。如果有封閉兩個容器分別裝有氫氣和氧氣,由于它們的分子量不同,它們在引力場中的溫度梯度也不相同。如果最低處它們之間可交換熱量,溫度達到相同,但由于兩種氣體溫度梯度不同,則在高處溫度就不相同,也即不平衡。因此第零定律不適用引力場存在的情形。這與限定第二類永動機不成立的第二定律類似。

意義

熱力學第零定律用來作為進行體系測量的基本依據,其重要性在于它說明了溫度的定義和溫度的測量方法。表述如下:

1、可以通過使兩個體系相接觸,并觀察這兩個體系的性質是否發(fā)生變化而判斷這兩個體系是否已經達到熱平衡。

2、當外界條件不發(fā)生變化時,已經達成熱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其內部的溫度是均勻分布的,并具有確定不變的溫度值。

3、一切互為平衡的體系具有相同的溫度,所以一個體系的溫度可以通過另一個與之平衡的體系的溫度來表示,也可以通過第三個體系的溫度來表示。2100433B

熱力學的研究內容涉及一系列與系統的冷熱變化有密切關系的熱效應或熱現象。溫度是熱力學所特有的狀態(tài)參量,能具體、直接地表達系統的冷熱特點。

如果兩個熱力學系統中的每一個都與第三個熱力學系統的同一熱狀態(tài)處于熱平衡,則這兩個熱力學系統彼此也必定處于熱平衡。這一結論稱為熱力學第零定律,也叫做熱平衡定律。

熱力學第零定律為建立溫度概念提供了實驗基礎,這個定律反映出:處于同一熱平衡狀態(tài)的所有的熱力學系統都具有一個共同的宏觀性質,表征處于同一熱平衡的系統所具有的共同宏觀性質的物理量就定義為溫度。 因此,一切互為熱平衡的系統都具有相同的溫度,這也是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的依據。

第1章 Simulink基礎

1.1 Simulink簡介

1.2 運行Simulink演示程序

1.2.1 運行房屋熱力學系統演示模型

1.2.2 房屋熱力學系統模型說明

1.2.3 其他Simulink演示程序

1.3 建立一個簡單的Simulink模型

1.4 保存Simulink模型

1.5 打印及HTML報告

1.5.1 打印模型

1.5.2 生成模型報告

1.6 打印邊框編輯器

1.6.1 用戶接口

1.6.2 設計打印邊框

1.6.3 打印邊框示例

1.7 Simulink參數設置

1.7.1 常用Simulink參數

1.7.2 Simulink字體參數

1.7.3 Simulink仿真參數

第2章 Simulink模塊操作

2.1 模塊操作

2.1.1 Simulink模塊類型

2.1.2 自動連接模塊

2.1.3 手動連接模塊

2.2 改變模塊外觀

2.2.1 改變模塊方向

2.2.2 改變模塊名稱

2.2.3 指定方塊圖顏色

2.3 設置模塊參數

2.3.1 設置模塊特定參數

2.3.2 來自工作區(qū)的模塊參數

2.4 標注方塊圖

2.4.1 編輯標注

2.4.2 在標注中使用TeX格式命令

2.5 模塊屬性對話框

2.6 顯示模塊輸出

2.6.1 設置輸出提示

2.6.2 模塊輸出提示選項

2.7 控制和顯示模塊的執(zhí)行順序

2.7.1 指定模塊優(yōu)先級

2.7.2 顯示模塊執(zhí)行順序

2.8 查表編輯器

2.8.1 編輯查詢表數值

2.8.2 顯示N-維表

2.8.3 繪制LUT表曲線

2.8.4 編輯自定義LUT模塊

2.9 鼠標和鍵盤操作概述

第3章 Simulink信號操作

3.1 信號基礎

3.1.1 信號屬性及分類

3.1.2 信號的線型

3.1.3 確定輸出信號的維數

3.1.4 確定信號及參數維數的準則

3.1.5 輸入和參數的標量擴展

3.1.6 設置信號屬性

3.2 信號及示波器管理器

3.2.1 信號及示波器管理器對話框

3.2.2 信號選擇對話框

3.3 顯示信號

3.3.1 顯示信號屬性

3.3.2 信號標簽

3.3.3 信號標簽的傳遞

3.3.4 操作信號標簽

3.4 多維數組信號的連接

3.5 信號組操作

3.5.1 創(chuàng)建信號組

3.5.2 編輯信號組

3.5.3 編輯信號

3.5.4 編輯波形

3.5.5 設置輸入信號的時間范圍

3.5.6 輸出信號組數據及波形

3.5.7 用信號組仿真

3.5.8 仿真選項對話框

3.6 復合信號

3.6.1 混合信號

3.6.2 總線信號

3.6.3 總線對象

第4章 Simulink動態(tài)系統建模

4.1 創(chuàng)建動態(tài)系統模型的要素

4.1.1 方塊圖

4.1.2 系統函數

4.1.3 狀態(tài)

4.1.4 模塊參數

4.1.5 模塊采樣時間

4.1.6 用戶模塊

4.1.7 系統和子系統

4.1.8 信號

4.1.9 模塊方法和模型方法

4.1.10 仿真算法

4.2 Simulink開放式動態(tài)系統建模

4.3 動態(tài)系統數學模型分類

4.3.1 常微分方程

4.3.2 差分方程

4.3.3 代數方程

4.3.4 組合系統

4.4 建立方程模型

4.4.1 建立代數方程模型

4.4.2 建立簡單的連續(xù)系統模型

4.4.3 選擇最佳的數學模型

4.4.4 避免無效循環(huán)

4.4.5 建模提示

第5章 Simulink仿真設置

5.1 仿真基礎

5.1.1 設定仿真參數

5.1.2 控制仿真執(zhí)行

5.1.3 交互運行仿真

5.2 設置仿真算法

5.2.1 設置仿真時間

5.2.2 設置仿真算法

5.2.3 設置仿真步長

5.2.4 計算仿真步長

5.2.5 設置誤差容限

5.3 工作區(qū)輸入/輸出設置

5.3.1 從基本工作區(qū)中裝載輸入

5.3.2 把輸出結果保存到工作區(qū)

5.3.3 裝載和保存狀態(tài)

5.3.4 設置輸出選項

5.4 輸出信號的顯示

5.4.1 Scope模塊和XYGraph模塊的使用

5.4.2 懸浮Scope模塊和Display模塊的使用

5.4.3 返回變量的使用

5.4.4 ToWorkspace模塊的使用

第6章 Simulink動態(tài)系統仿真

6.1 Simulink動態(tài)系統仿真過程

6.1.1 模型編譯階段

6.1.2 模型鏈接階段

6.1.3 仿真循環(huán)階段

6.1.4 求解器的分類

6.2 離散系統仿真

6.2.1 差分方程的實現

6.2.2 指定采樣時間

6.2.3 采樣時間的傳遞

6.2.4 確定離散系統的步長

6.2.5 多速率系統

6.2.6 線性離散系統

6.3 連續(xù)系統仿真

6.3.1 微分方程的實現

6.3.2 線性連續(xù)系統

6.4 混合系統仿真

6.5 模型離散化

6.5.1 模型離散化GUI

6.5.2 查看離散化模型

6.5.3 從Simulink模型中離散化模塊

6.6 診斷仿真錯誤

6.6.1 仿真診斷查看器

6.6.2 創(chuàng)建用戶仿真錯誤消息

6.7 改善仿真性能和精度

6.7.1 提高仿真速度

6.7.2 改善仿真精度

6.8 綜合實例

6.8.1 坐標系及其轉換

6.8.2 轉換矩陣算法的Simulink實現

6.8.3 慣性測量輸出的Simulink實現

6.8.4 剛體角速度在慣性空間中矢量的Simulink實現

6.8.5 空間姿態(tài)角計算

第7章 高級仿真概念

7.1 過零檢測

7.1.1 過零檢測的工作方式

7.1.2 過零檢測的實現方式

7.1.3 使用過零檢測

7.1.4 關閉過零檢測

7.2 處理代數循環(huán)

7.2.1 代數約束

7.2.2 非代數的直接饋通環(huán)

7.2.3 切斷代數環(huán)

7.2.4 消除代數環(huán)

7.2.5 高亮顯示代數環(huán)

7.3 高級積分器

7.3.1 積分器模塊參數對話框

7.3.2 創(chuàng)建自重置積分器

7.3.3 在使能子系統間傳遞狀態(tài)

7.4 仿真診斷選項設置

7.4.1 仿真算法診斷設置

7.4.2 采樣時間診斷設置

7.4.3 數據驗證診斷設置

7.4.4 類型轉換診斷設置

7.4.5 連接診斷設置

7.4.6 兼容性診斷設置

7.4.7 模型引用診斷設置

7.5 仿真性能優(yōu)化設置

第8章 使用命令行仿真

8.1 通過命令行仿真

8.1.1 基本命令行語法--sim命令

8.1.2 設置仿真參數--simset命令

8.1.3 獲取仿真參數--simget命令

8.1.4 獲取模型屬性--get_param命令

8.1.5 設置模型參數--set_param命令

8.1.6 繪制仿真曲線--simplot命令

8.1.7 確定模型狀態(tài)

8.2 模型線性化

8.2.1 模型線性化命令

8.2.2 連續(xù)系統模型線性化

8.2.3 離散系統模型線性化

8.2.4 線性化模型分析

8.3 尋找平衡點

8.4 編寫模型和模塊的回調函數

8.4.1 跟蹤回調函數

8.4.2 創(chuàng)建模型回調函數

8.4.3 創(chuàng)建模塊回調函數

第9章 使用子系統

9.1 創(chuàng)建子系統

9.1.1 Simulink子系統定義

9.1.2 創(chuàng)建子系統

9.1.3 瀏覽層級子系統

9.2 創(chuàng)建條件執(zhí)行子系統

9.2.1 使能子系統

9.2.2 觸發(fā)子系統

9.2.3 觸發(fā)使能子系統

9.2.4 創(chuàng)建交替執(zhí)行子系統

9.2.5 函數調用子系統

9.3 控制流語句

9.3.1 If-Else控制流語句

9.3.2 Switch控制流語句

9.3.3 While控制流語句

9.3.4 For控制流語句

9.3.5 Stateflow圖和控制流語句的比較

第10章 封裝子系統

10.1 封裝子系統概述

10.1.1 封裝特征

10.1.2 封裝舉例

10.2 封裝編輯器

10.2.1 Icon選項頁的設置

10.2.2 Parameters選項頁的設置

10.2.3 Initialization選項頁的設置

10.2.4 Documentation選項頁的設置

10.3 創(chuàng)建封裝模塊的動態(tài)對話框

10.3.1 設置封裝模塊對話框參數

10.3.2 預定義封裝對話框參數

10.4 自定義庫操作

10.4.1 建立和使用庫

10.4.2 庫連接狀態(tài)

10.4.3 顯示庫關聯及信息

10.4.4 把用戶庫添加到Simulink庫瀏覽器中

10.5 可配置子系統

10.5.1 創(chuàng)建可配置子系統

10.5.2 映射I/O端口

第11章 Simulink調試器

11.1 調試器概述

11.1.1 啟動調試器

11.1.2 調試器的圖形用戶接口

11.1.3 調試器的命令行接口

11.1.4 調試器命令

11.2 調試器控制

11.2.1 連續(xù)運行仿真

11.2.2 繼續(xù)仿真

11.2.3 單步運行仿真

11.3 設置斷點

11.3.1 設置無條件斷點

11.3.2 設置有條件斷點

11.4 顯示仿真信息

11.4.1 顯示模塊I/O

11.4.2 顯示代數環(huán)信息

11.4.3 顯示系統狀態(tài)

11.4.4 顯示求解器信息

11.5 顯示模型信息

11.5.1 顯示模型中模塊的執(zhí)行順序

11.5.2 顯示模塊

第12章 編寫M語言S-函數

12.1 S-函數

12.1.1 S-函數的定義

12.1.2 S-函數的工作方式

12.2 在模型中創(chuàng)建S-函數

12.2.1 在模型中使用S-函數

12.2.2 向S-函數中傳遞參數

12.2.3 何時使用S-函數

12.3 S-函數的概念

12.3.1 直接饋通

12.3.2 動態(tài)設置數組維數

12.3.3 設置采樣時間和偏移量

12.4 編寫M語言S-函數

12.4.1 M文件S-函數模板

12.4.2 定義S-Function模塊特征

12.5 M文件S-函數范例

12.5.1 無狀態(tài)M文件S-函數

12.5.2 連續(xù)狀態(tài)S-函數

12.5.3 離散狀態(tài)S-函數

12.5.4 混合系統S-函數

附錄

附錄A 模型和模塊參數

A.1 模型參數

A.2 共用模塊參數

A.3 專用模塊參數

A.4 封裝參數

附錄B 模型和模塊回調函數

B.1 模型回調函數

B.2 模塊回調函數

附錄C Simulink模塊簡介

C.1 輸入源模塊庫(Sources)

C.2 接收模塊庫(Sinks)

C.3 連續(xù)系統模塊庫(Continuous)

C.4 離散系統模塊庫(Discretes)

C.5 數學運算模塊庫(Math Operations)

C.6 信號路由模塊庫(Signal Routing)

C.7 信號屬性模塊庫(Signal Attributes)

C.8 非線性模塊庫(Discontinuous)

C.9 查詢表模塊庫(Look-Up Tables)

C.10 用戶定義函數模塊庫(User-Defined Functions)

C.11 模型驗證模塊庫(Model Verification)

C.12 端口和子系統模塊庫(Ports & Subsystems)

C.13 模型實用模塊庫(Model-Wide Utilities)

附錄D MATLAB可用的TeX字符集

熱力學系統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