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花粉報春(學名:Primula fasciculata Balf. f. et Ward):報春花科報春花屬多年生小草本,常多數(shù)聚生成叢。根狀莖粗短,葉片矩圓形、橢圓形或近圓形,先端圓形,鮮時稍帶肉質(zhì),兩面禿凈,無粉,葉柄纖細,花葶高可達2.5厘米,花生于花葶端;苞片線形,花萼筒狀,裂片狹長圓形或三角形,花冠淡紅色或鮮紅色,冠筒口周圍黃色,蒴果筒狀,6月開花,7-8月結(jié)果。
分布中國甘肅、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生長于沼澤草甸和水邊、池邊草地。報春花是人們經(jīng)常見的一種花草,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常用來美化家居環(huán)境。
中文學名 | 束花粉報春 | 拉丁學名 | Primula fasciculata Balf. f. et Ward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合瓣花亞綱 |
目 | 報春花目 | 科 | 報春花科 |
屬 | 報春花屬 | 種 | 束花粉報春 |
族 | 報春花族 | 分布區(qū)域 | 中國甘肅、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 |
播種是培育報春花的技術(shù)難點,因種子細小,壽命短,隔年陳種多不發(fā)芽或發(fā)芽率極低。所以適時采集種子是實現(xiàn)種子繁殖的前提。當年產(chǎn)種子萌發(fā)持續(xù)期一般在20天左右,播種后7-10天就開始萌發(fā),一般在萌發(fā)開始2-3天內(nèi)進入萌發(fā)高峰期。當然,種子萌發(fā)的具體情況還要視其種類、播種期而異,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最好,一般7-10天后開始萌發(fā),元旦至春節(jié)期間處于盛花期,而且植株營養(yǎng)期長,生長健壯;但如果秋季播種,萌發(fā)率較低,且植株矮小,冠徑較小,嚴重影響植株的觀賞價值。
種子粒重也會影響報春花種子的萌發(fā)情況,重種子萌發(fā)率高而且萌發(fā)速度快,播種后植株的生活力高,簇生葉多,花量大,種子數(shù)量多等。該種子是需光性種子,種子萌發(fā)時需要接受散射光以激活體內(nèi)酶系統(tǒng),且以散射光透光率55%為佳,在直射光下種子的萌發(fā)率和發(fā)芽率都很低,在遮光條件下的發(fā)芽率雖比直射光下高,但生長的幼苗全部倒伏。
ISTA(國際種子檢驗協(xié)會)的《國際種子檢驗室工作手冊》介紹,報春花種子萌發(fā)適溫為15℃-20℃,最高極限溫度為25℃。但有研究表明,只要加強養(yǎng)護管理,提高播種技術(shù),種子萌發(fā)的上限溫度至少可以提高到30℃。用赤霉素、ABT生根粉等對種子進行適當處理,可以促進萌發(fā)。此外,濕度、培養(yǎng)介質(zhì)等也是影響報春花屬種子萌發(fā)的重要因素??傊?,控制好各種理化因素,掌握好播種技術(shù),是實現(xiàn)植物引種栽培的關(guān)鍵。
采用分根法對少數(shù)低海拔區(qū)的品種進行了繁殖研究,分根時間以8月中下旬效果最好,既不影響第二年開花,而且植株生長健壯。但是,分根繁殖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對原生植株的破壞。
一般作溫室盆栽。當苗長出5-6片葉時先移植入小盆中,待長出7-8片葉時再移入大一點盆,口徑為15-17厘米的盆為宜。盆土選用腐葉土2份、園土3份、河沙1份混合的培養(yǎng)土,再加入適量腐熟的廄肥和熟石灰,栽植不宜過深,否則易爛莖,以根際與土平為準。定植時間最遲不遲于令其開花中期前的第90-100天。苗應選生長健壯、葉色好的苗。栽后澆水,置于陰涼處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進入正常管理。
喜涼爽,忌高溫是報春花對溫度的基本要求。適宜生長溫度,白天20℃,夜間5-10℃。在12-22℃均能生長良好。溫度過高植株生長緩慢,在較低溫度下則花色濃艷。在充分生長的條件下,進行10℃低溫處理,可促進花芽分化,在12℃溫度環(huán)境中則花朵開放的時間更長。花芽分化后,在15℃溫度條件下,葉只要保證長日照,可提前開花。夏、秋季要進行遮蔭或放在疏蔭處,進行降溫,避免陽光直射,并保持通風良好。冬季入低溫濕室,溫度保持在5℃以上。
初植苗要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生長發(fā)育。生長期要注意澆水,使盆土保持濕潤偏干狀態(tài),不可過濕。如跟缺水出現(xiàn)葉片萎蔫,可先往葉片上噴水,再適量澆水。生長期每月施3-4次稀薄液肥,忌施濃肥,最好多施磷、鉀肥,有利于花多,花色艷麗、施肥時,不要將液肥噴濺到葉上,若濺到葉上,應清水沖洗干凈。
修剪花凋謝后應及時剪去花梗殘花,摘除枯葉,加強管理,可延長花期。
束花粉報春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常多數(shù)聚生成叢。根狀莖粗短,具多數(shù)須根。
葉叢基部外圍有褐色膜質(zhì)枯葉柄;葉片矩圓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4-15毫米,寬2.5-7毫米,先端圓形,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鮮時稍帶肉質(zhì),兩面禿凈,無粉,中肋稍寬,側(cè)脈隱蔽或不顯著;葉柄纖細,具狹翅,比葉片長1-4倍。
花葶高可達2.5厘米,花1-6朵生于花葶端;苞片線形,長5-10毫米,基部不膨大;花梗長1.5-3厘米;有時花葶不發(fā)育,花1至數(shù)朵自葉叢中抽出,無苞片,花梗長可達10厘米,花萼筒狀,長4-6.5毫米,明顯具5棱,分裂深達全長的1/3-1/2,裂片狹長圓形或三角形,先端稍鈍;花冠淡紅色或鮮紅色,冠筒口周圍黃色,冠筒長4.5-8毫米,僅稍長于花萼,冠檐開展,直徑1-1.5厘米,裂片闊倒卵形,先端深2裂;長花柱花:雄蕊著生于冠筒中部,花柱長達冠筒口;短花柱花:雄蕊著生于冠筒上部,花藥頂端微露出筒口,花柱長約2毫米。蒴果筒狀,長5-10毫米?;ㄆ?月,果期7-8月。
花粉過敏實際上不是非常嚴重的,但是如果是急性過敏的話,那就是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后果的,因為很多時候過敏癥的發(fā)作是非常痛苦的;花粉過敏?就是指具有過敏體質(zhì)的人因接觸或吸入致敏花粉,身體出現(xiàn)各種過敏反應的免...
報春花栽培管理并不困難,作溫室盆花用的種類,自播種至上12厘米盆上市,約需160天。如在7月播種,可在年初開花。為避開炎熱天氣,在8月播種,也可在1月開花。
報春花又名藏報春花,年景花,櫻草,四季報春,原產(chǎn)中國。喜氣候溫涼、濕潤的環(huán)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不耐高溫和強烈的直射陽光,多數(shù)亦不耐嚴寒。屬報春花科、報春花屬。草本植物。葉基生,全株被白色絨...
產(chǎn)于中國甘肅、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生長于沼澤草甸和水邊、池邊草地,海拔2900-4800米。模式標本采自云南中甸。
報春花是春天的信使,當大地還未完全復睡,眾芳凋零,它已悄悄地開出花朵、在林緣、在溪畔、在草地上,或成叢,或成片,生氣盎然,春天即將來臨。拉丁文Primula,亦為早春開花之意。
報春花是人們經(jīng)常見的一種花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常用來美化家居環(huán)境。
格式:pdf
大?。?span id="31e37gm" class="single-tag-height">1.7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4
麥冬植物、花、花粉粒、切面圖 麥冬 (學名 : 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 百合科沿階草屬中的栽培 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 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 莖很 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 5-8 月,果期 8-9 月。 有粗葉麥冬細葉麥冬兩種類型。 麥冬功效: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 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麥 冬 植 物 開 花 了 中 藥 麥 冬 麥 冬 切 面 圖 麥 冬 花 粉 粒
格式:pdf
大?。?span id="t6vltw1" class="single-tag-height">1.7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切除羽狀柱頭后,在小麥花柱切面上滴注含有GUS與天花粉蛋白基因的質(zhì)粒DNA。共處理小花1495朵,結(jié)種子1194粒,結(jié)實率為79.9%,隨機取收獲的煙農(nóng)15種子125粒,室內(nèi)萌發(fā),PCR擴增證明了3株是含天花粉蛋白基因的轉(zhuǎn)基因植株,轉(zhuǎn)化率為2.4%,GUS與天花粉蛋白基因緊密連鎖,PCR檢測結(jié)果間接證明GUS基因也已導入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