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無線電通信技術基礎入手,介紹了有關通信接收機的原理和特性,并以此為基礎重點闡述了有關接收機設計的內容。本書用詳實的內容、大量的公式、示例以及表格把接收機設計基礎的內容完整而細致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且,為了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這次的第三版除了對原有內容進行了大量更新,提供了許多有關最新技術以及數(shù)字技術的信息之外,還保留了接收機設計的基本原理。
全書共分為10章,分別詳細介紹了無線電通信系統(tǒng)、無線傳輸、噪聲、數(shù)字信號處理以及調制理論和技術的基本知識,無線電接收機的重要特性,接收機系統(tǒng)規(guī)劃,天線和天線匹配,放大器設計和增益控制技術,各種類型的混頻器,本地振蕩器頻率控制,解調器技術和解調器設計,典型無線電接收機所需的輔助和專用電路,現(xiàn)代接收機的設計趨勢等,并在每章最后都給出了詳細信息的參考資料。
本書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可供接收機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參考,是他們在相關工作中解決問題的首選參考工具書。
目前只有香港和日本真正使用高清地面數(shù)字電視廣播,大陸因為廣電壟斷的關系,只能用廣電自己的有線數(shù)字機頂盒,價格由廣電說了算,而無線地面波也絕大部分只用來插播垃圾山寨廣告,增加廣電自己收入.香港的電視機都...
涉及一種有線廣播音頻接收裝置,包括單一頻道調諧中放及鑒相電路、管理碼解調電路、微處理器與控制輸入裝置、LED顯示電路、多頻道調諧中放與鑒相電路、音頻功放電路、揚聲器和電源電路。有線廣播信號源輸入的音頻...
首先你們那里是光纖到戶了嗎,如果沒有,那是使用不了的。如果到了只需要到光纖插到光接收機的光纖接口上,射頻接口用射頻線到電視或其它設備上。
本書從無線電通信技術基礎入手,介紹了有關通信接收機的原理和特性,并以此為基礎重點闡述了有關接收機設計的內容。本書用詳實的內容、大量的公式、示例以及表格把接收機設計基礎的內容完整而細致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且,為了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這次的第三版除了對原有內容進行了大量更新,提供了許多有關最新技術以及數(shù)字技術的信息之外,還保留了接收機設計的基本原理。
本書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可供接收機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參考,是他們在相關工作中解決問題的首選參考工具書。
短波接收機概述
定義
短波接收機是指用以接收短波波段無線電信號的設備。
歷史
短波通信過去多使用雙邊帶調幅制。自單邊帶調制技術成熟后便逐漸取代了雙邊帶調幅制。為了提高頻譜利用率,在1959年世界無線電行政大會上建議短波通信除特殊情況外,都要使用單邊帶。
20世紀80年代初,微機廣泛應用于收、發(fā)信機后,接收機的操作和控制大為簡化,例如可在接收機中儲存多達100個信道的通信頻率、工作方式、濾波器帶寬、接收電報信號的差拍頻率以及AGC時間常數(shù)等參數(shù),可以從中選出幾十個信道進行自動搜索等。使用這種具有程序控制的收、發(fā)信機建立起來的短波電路,當通信情況變壞時就能自動通知發(fā)信端選用最佳信道頻率進行通信。有些接收機還具有機內測試設備(BITE)。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向某測試點送入一測試信號,并逐一檢查各檢測點的輸出信號,診斷出故障部位并顯示出來。
超外差電路
典型電路結構為超外差式。這種電路的選擇性、靈敏度及穩(wěn)定性都優(yōu)于士的接收電路。
超外差電路是用本地振蕩信號與外來高頻信號混頻變成一個固定的中間頻率,經(jīng)濾波和放大后再解調還原成音頻信號的。為進一步提高選擇性,改善抗干擾能力,可在第一次變頻放大以后,再加一次變頻放大,組成二次變頻超外差電路,即借助高中頻濾除低中頻鏡像干擾信號,再借助低中頻濾除高中頻鏡像干擾信號。這種電路的單邊帶接收機框圖見圖1。
外來信號經(jīng)高頻放大器后送入第一混頻器與第一本振頻率相混,輸出第一中頻信號;經(jīng)晶體濾波器濾除干擾和雜散分量后再放大,送到第二混頻器與第二本振頻率相混,輸出第二中頻信號;隨即送入上、下邊帶單元和載波單元。被送到上邊帶單元的信號先經(jīng)濾波器選出上邊帶信號,經(jīng)放大后在相干解調器中與重置載波相乘,解調出低頻信號后放大輸出。送到載波單元的信號先經(jīng)載波(窄帶)濾波器將載波分量選出,再經(jīng)放大限幅后作為解調用的相干信號。下邊帶單元的電路構成和工作原理與上邊帶單元相同。
自動增益控制電路
自動增益控制(AGC)電路由載波放大器和AGC整流器組成。整流后的AGC電壓用于控制各放大級的增益以保持輸出電平的穩(wěn)定。
自動頻率跟蹤電路
自動頻率跟蹤(AFC)電路是將外來載波放大限幅后與第三本振放大器產(chǎn)生的本地載波在鑒相器中對比相位,得出的誤差電壓用以控制第二本振的壓控振蕩器(VCO),從而校正全機的頻率誤差。
各本振頻率源
各本振頻率源是由頻率合成器產(chǎn)生,有很高的頻率穩(wěn)定度。第一本振頻率要求比接收頻率高一個第一中間頻率值,因此當接收頻率更換時,它必須和接收頻率跟蹤調諧,使混頻輸出的第一中間頻率保持不變。第二、三本振頻率因而也固定不變。第二本振的VCO實際上是頻率合成器的一部分。第三本振頻率為相干解調的標稱頻率(也稱載波頻率)。
RE-0030短波接收機
產(chǎn)品特點:
(1)短波全波段1.5~30MHz;
(2)內置15組等分預選濾波器;
(3).多種控制模式;
(4)低功耗,模塊化設計,高可靠性;
(5).標準PC串口及并口控制。
產(chǎn)品用途:
短波接收機RE-0030是用于短波頻譜檢測的通用專業(yè)接收機,在無線電頻譜管理及無線電測向中應用廣泛,為該類設備儀表中的核心部件之一。設備具有通用PC并口和串口控制,三種工作模式,具有適應短波信號的大動態(tài)MGC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