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蘋婆,(學(xué)名:Sterculia micrantha Chun et Hsue),別名:蘋婆果、富貴子,喬木,小枝粗壯,具廣闊的髓部和大葉痕。形似黑殼雞蛋,果實含豐富淀粉、脂肪、糖、蛋白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熟食菘香,可作烹飪的配料。
中文名稱 | 小花蘋婆 | 拉丁學(xué)名 | Sterculia micrantha Chun et Hsue |
---|---|---|---|
別稱 | 七姐果、鳳眼果、肥豬果、富貴子 | 二名法 | Sterculia micrantha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錦葵目 | 科 | 梧桐科 |
屬 | 蘋婆屬 | 分布區(qū)域 | 云南中南部景東縣,生于海拔1400米的疏林中 |
蘋婆喜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瘠薄及沙礫土中均能生長良好。
蘋婆的種子可食,果莢可入藥,樹皮含纖維,可用于制作繩索及麻袋等,因此可以說蘋婆全身都是寶。
小花蘋婆形態(tài)特征
喬木,小枝粗壯,具廣闊的髓部和大葉痕。葉矩圓 狀卵形,長7-14厘米,寬3.5-6.5厘米,頂端鈍或短尖,基部鈍,葉面幾無毛,背面沿葉脈散生星狀茸毛;側(cè)脈12對;葉柄長3-8厘米,略有星狀毛。圓錐花序柔弱,長約26厘米;花梗長3-4毫米,有關(guān)節(jié);萼白色,鐘狀,甚薄,長5-6毫米,5裂,外面略有短柔毛,內(nèi)面除近裂片處均無毛,但有乳頭狀突起;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與萼筒等長,邊緣有濃毛;雄花的雄蕊柄柔弱,長3毫米,無毛,花藥10個;兩性花有長約1.5毫米的雌雄蕊柄;子房圓球形,被柔毛。果實未見?;ㄆ?0月。
請說普通話
蘋婆(學(xué)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
蘋婆,梧桐科常綠喬木,又稱“鳳眼果”,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無花冠,花萼粉紅色,圓錐花序;果實分為四五個分果,外面暗紅色,內(nèi)面漆黑色??晒┦秤?,煨熟的味道如栗子。也可作為一味中藥使用,主要有溫胃,殺...
蘋婆喜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瘠薄及沙礫土中均能生長良好。栽培管理較粗放,但結(jié)果期需要較多營養(yǎng),為防止樹勢衰弱,可于采果后施用有機肥補充養(yǎng)分。
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因蘋婆的枝條發(fā)根容易,因此,多采用扦插法繁殖??捎诖?、秋兩季剪取當(dāng)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或二、三年生的木質(zhì)化枝條,甚至老枝均可扦插成活。扦插后保持空氣及土壤的濕度,約一個月即可發(fā)根,經(jīng)5-6年的栽培可開花結(jié)實。
蘋婆樹冠寬闊,樹姿、花形俱美,葉大而碧綠,遮蔭性能好,適于用于風(fēng)景樹及行道樹。
格式:pdf
大?。?span id="pvdf7x5"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CAD圖紙】假蘋婆(平面圖)
凹脈蘋婆
北越蘋婆
大圍山蘋婆
大葉蘋婆
短柄蘋婆
粉蘋婆
海南蘋婆
河口蘋婆
基蘋婆
家麻樹
假蘋婆
綠花蘋婆
羅浮蘋婆
蒙自蘋婆
蒙自蘋婆
膜萼蘋婆
蘋婆
屏邊蘋婆
絨毛蘋婆
臺灣蘋婆
西蜀蘋婆
香蘋婆
小花蘋婆
信宜蘋婆
樟葉蘋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