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西藏(墨脫)。尼泊爾、錫金、印度東北部。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生長于海拔850-1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陰濕地或江邊林下濕地。
錫金秋海棠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根狀莖伸長,粗厚,長3.5-9厘米,直徑約15毫米,扭曲,生有多數密集粗壯而長的纖維狀之根。莖直立,有縱棱,上部稍彎,無毛。
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兩側略不相等,輪廓近圓形,長12-19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淺心形,向外開展,邊緣有極疏而淺的帶短芒狀之齒,齒間距2-4毫米,并5-7掌狀深裂,深達2/3至3/4,裂片鐮刀狀披針形.基部裂片稍短.通常再1-3淺裂或呈齒裂,上面深綠色,局部帶紫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掌狀5-7條脈,至分裂處呈羽狀脈;葉柄長3-15厘米,有縱棱,無毛;托葉膜質,披針形,長約11厘米,先端漸尖,無毛。
花粉紅色,數朵,二歧聚傘狀,腋生;花序梗長8-12厘米,粗壯,有縱棱,一次分枝長約1.5厘米,二次分枝約5毫米,均無毛;苞片大,膜質,卵狀披針形,長2-2.5厘米,先端漸尖;雄花:花梗長1.5-1.8厘米,無毛,小苞片寬大,寬橢圓形,長約2.1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急尖,邊全緣;花被片4,外面2枚卵形,內面2枚較小,橢圓形;雄蕊多數,整個呈球狀,花藥倒卵球形,藥隔伸出,呈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鈍;雌花:花被片5,不等大,向內逐漸變??;子房2室,其中1室不發(fā)育,無毛;花柱2,基部合生,柱頭2裂,外向螺旋狀扭曲,并帶刺狀乳頭。蒴果下垂,梗長3-3.5厘米,頂端略膨大,無毛;輪廓倒卵狀長圓形,長1.5-2厘米,直徑6-7毫米,3翅不等大,大的長圓狀三角形,下部呈距狀,長2-2.5厘米,寬1-1.4厘米,先端圓鈍,無毛,有明顯條紋,另2窄翅長6-8毫米,上部圓;種子極多數,長圓形,淡褐色?;ㄆ?-9月,果期12-1月。
養(yǎng)好四季秋海棠水肥管理是關鍵。澆水工作的要求是"二多二少",即春、秋季節(jié)是生長開花期。水分要適當多一些;盆土稍微濕潤一些;在夏季和冬季是四季秋海棠的半休眠或休眠期,水分可以少些,...
喜光的肉質草本植物。放在教室里,就會因為缺光而生長不良。要適當的曬太陽,澆水不能太勤,盆底要容易透水,盆土要比較干一點好,
扦插法??伤募具M行,但以春、秋兩季為最好。因為夏季高溫多濕,插穗容易腐爛,成活率低。插穗宜選擇基部生長健壯枝的頂端嫩枝,長約8-10厘米。扦插時,將大部葉片摘去,插于清潔的沙盆中,保持濕潤,并注意遮蔭...
(西藏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52(1):2442100433B
細菌性病害由斑點病菌引起的葉斑病癥狀: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該種菌所侵染,但是許多生產者對之沒有足夠的重視,并不認為這是一種病癥,因為葉片邊緣壞死和葉片斑點是最常見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秋海棠都曾經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
控制方法:控制該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開始扦插繁殖之初就盡力避免感染病菌,發(fā)現(xiàn)病株后就及時集中銷毀;此外要盡量減少采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這樣也會抑制病情的發(fā)生和擴散;稍微降料的濃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發(fā)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葉斑病癥狀:病癥一般出現(xiàn)在秋海棠葉片邊緣、葉尖和破損葉片的葉脈上。壞死區(qū)域呈現(xiàn)黑褐色,然后是水漬狀。診斷方法是下部的葉片經常會不規(guī)則形狀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邊緣為白色。
控制方法:噴灑殺真菌藥劑、減少植株受傷和將肥料盡量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都可以減少該病生。
真菌病害(1)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癥狀:秋海棠葉片灰霉病經常發(fā)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莖處與基質接觸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潤的病斑很快會擴散到整個葉整個植株,受害區(qū)域呈現(xiàn)壞死斑點,逐漸由褐色轉變?yōu)楹谏.斠归g溫度較低、白天溫度較高而且濕高時,病原孢子生長加快,受害的葉片上會長出灰綠色的霉狀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擴散成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降低灰發(fā)生和擴散的重要方式是促進葉片加快干燥、降低溫室內的空氣濕度。
格式:pdf
大?。?span id="at9cn2t" class="single-tag-height">15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研究了大量元素濃度、瓊脂濃度、光照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玻璃化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培養(yǎng)條件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玻璃化影響的程度不同,適當減少大量元素的用量、提高瓊脂濃度和光照強度,可有效地降低玻璃化苗的數量,且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增殖、生長、生根有較好的促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