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河邊或疏林中。
異于原變種處為葉狹披針形,長2-3-5(-4)厘米,寬5-7毫米(Gagnepain原始記載,謂葉長2.5-5厘米,寬5-10毫米,筆者所見的標本葉均稍小),花柱長2.5-3毫米,蒴果小球形,長5-5.5毫米,宿存花柱長約3毫米,果柄長6-10毫米,上有苞片多片。
原變種
楊梅黃楊
產(chǎn)于貴州西南部(鎮(zhèn)寧、清鎮(zhèn))、廣西西北部(天峨);分布于越南。
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地喜半蔭,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在上海栽培冬天葉易受凍變紅,華北地區(qū)南部尚可栽種。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稍耐濕,忌積水。耐修剪,抗煙塵及有害氣體。淺根性樹種,生長慢...
大葉黃楊葉斑病 危害嚴重時,造成黃楊提前落葉,形成禿枝,影響觀賞,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發(fā)生在新葉上,產(chǎn)生黃色小斑點后擴展成不規(guī)則的大斑,病斑邊緣隆起,褐色邊緣較寬。隆起的邊緣外有延伸的黃色暈圈,中心黃...
白楊樹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種樹,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楊樹的影子。白楊樹是不太講究生存條件的,大路邊,田埂旁,哪里有黃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貪戀陽光,只要能夠在哪怕板結的土地上,給一...
格式:pdf
大?。?span id="zb6c6io" class="single-tag-height">375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5
[目的]為開發(fā)以楊梅素及楊梅葉粗提物為有效成分的環(huán)境友好型農(nóng)藥提供重要依據(jù)。[方法]參照"化學農(nóng)藥環(huán)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測定楊梅素及楊梅葉粗提物對非靶標生物的毒性,并進行安全性評價。[結果]楊梅素和楊梅葉粗提物對蚯蚓、家蠶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標生物均為低毒;楊梅素對蝌蚪表現(xiàn)為低毒,楊梅葉粗提物則表現(xiàn)為中毒,高濃度的楊梅葉粗提物對家蠶有一定拒食作用。[結論]楊梅素及楊梅葉粗提物對環(huán)境非靶標生物毒性低,較為安全。
格式:pdf
大?。?span id="fr6vgtj" class="single-tag-height">375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4
以‘丁岙’楊梅(Myrica rubra Sieb.cv.‘Dingao’)為試材,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1—6月間,在浙江溫州開展設施大棚和露地楊梅觀測試驗,研究設施栽培對楊梅生長發(fā)育和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觀測期間,楊梅塑料大棚內(nèi)日均氣溫、日均空氣相對濕度、氣溫日較差和大于10℃的有效積溫較棚外分別高3.0℃、12%、6.7℃和237.5℃.d;設施楊梅單果質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糖、Vc含量及可食率分別比露地栽培楊梅提高了38.6%、11.1%、8.3%、56.6%和9.7%,有機酸含量減少了11.5%,每666.7 m2果實產(chǎn)量提高了17.7%;同時設施楊梅較露地提早成熟,楊梅果實直徑與累計溫光效應(APTE)較好地符合Logistic方程。利用逐步回歸分析,建立了楊梅品質與氣象因子的回歸方程,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日均氣溫、氣溫日較差和大于10℃的有效積溫與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Vc含量、酸含量及單果質量的相關性顯著;最高、最低氣溫及日平均空氣相對濕度與果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單果質量顯著相關。因此,設施大棚具有增溫、保濕作用,可有效調(diào)節(jié)小氣候條件,顯著縮短楊梅果實發(fā)育進程和改善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