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地栽:宜在11月落葉后至第二年3月栽植。栽植時留主干高100~120厘米,剪去上部。待新的春梢生長后選留角度適宜的3~4個主枝,讓其開花。
⑵盆栽:用當年老枝插活的成苗進行盆栽是快速培養(yǎng)盆景的好方法。由于紫薇枝條柔軟,盆栽的紫薇可適當進行攀扎。一般在春梢生長停止,枝條趨半木質(zhì)化時進行盤扎和造形,用細棕繩牽引制成各種姿態(tài)的盆景。
一般管理比較粗放。3月上旬應(yīng)施抽梢肥,氮磷鉀結(jié)合: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一次磷鉀肥,以壯枝和催花;7月下旬和9月上旬各施一次花期肥,肥料為餅肥水等,使花開得艷麗。
發(fā)現(xiàn)病害,用波爾多液或600倍的多菌靈液防治。
銀薇的花是生長在當年萌發(fā)的春梢頂部,萌發(fā)力強,樹冠不整齊,因此需要進行修剪。
⑴冬季修剪:為保證正常開花,且形成大花序,冬季修剪很重要。地栽的應(yīng)在主枝定干(拳)高度處剪去當年生的枝條,使翌年抽出壯枝開花;盆栽的首先剪去所有的萌蘗枝、病枯枝、交叉重疊枝,為了美化造型,對其他枝條的飽滿頂芽的上方`1厘米處短截,一般只保留5厘米左右。
⑵花后修剪:在夏季開花后應(yīng)剪去一部分殘花,不讓其結(jié)籽,以減少養(yǎng)分損耗,促進萌發(fā)新枝和開花。生長期修剪切忌對春季萌發(fā)的新枝進行修剪或短截,否則易造成只長枝不開花。
繁殖通常用播種、扦插兩種方法,其中扦插法較好,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株快,開花早,苗木的產(chǎn)量也較高。
適于大量繁殖。在10月份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晾干,用小布袋裝好放在通風干燥處保存。到翌年3月份,首先用0.2%高錳酸鉀浸泡消毒24~48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40~50℃溫水中浸泡2~3天。播種前先將苗床整平,按20~25厘米寬的行距開好播種溝,溝深約3厘米,然后把種子均勻撒入,每隔3~4厘米撒l~2粒為好。播后注意遮蔭、保濕。約50天左右苗可出齊,澆一次透水,并進行中耕、鋤草,尤其要做好間苗工作,保證苗距10~15厘米。
春季扦插一般在4月下旬。冬剪時把頭年生、開過花的粗壯枝條剪下,埋入濕土貯藏。翌年谷雨后將其挖出,剪成長16厘米左右的插穗,插入準備好的疏松沙質(zhì)土中,苗距15~20厘米,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3,澆水后蓋約5厘米厚的細土。大約40天后即發(fā)芽。5月份開始為其遮蔭。7月份進行鋤草松土。10月份苗高50~60厘米時,澆一次腐熟液肥后過冬。翌年3月份,將苗的上部枝條剪去,留約30cm高的帶根苗移植即可。
夏季扦插可于6月份進行。選取一年生木質(zhì)化較好且無病蟲害的壯枝,剪成長15厘米左右的插穗,只留上部二三片葉子,插入已消毒的苗床中,深度為10厘米左右,然后罩以薄膜和葦簾,用于保濕和遮蔭。扦插后,每天噴1次水,使?jié)穸缺3衷?0%以上,45天后可生根。待插穗長出新芽后逐漸使其接受光照,兩個月后開始施肥。
中國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陜西、四川、云南、貴州及吉林均有生長或栽培;原產(chǎn)亞洲,廣植于熱帶地區(qū)。
⑴地栽:宜在11月落葉后至第二年3月栽植。栽植時留主干高100~120厘米,剪去上部。待新的春梢生長后選留角度適宜的3~4個主枝,讓其開花。⑵盆栽:用當年老枝插活的成苗進行盆栽是快速培養(yǎng)盆景的好方法。...
一、培養(yǎng)土與換盆 宜在肥沃、微酸性的沙質(zhì)土壤生長。 二、澆水與施肥 養(yǎng)護時應(yīng)保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澆水應(yīng)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 三、修剪與置放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也耐陰。 四、病蟲害及防治 (...
你好,天竺桂栽植要選擇疏松肥沃,排水量好的酸性砂壤土或壤土的地塊做苗圃地,整地后做成低畦,寬約1.2米。整地時,可加入適量的腐熟農(nóng)家肥與土拌勻。10月下旬,苗木高30--35厘米,地徑0.4--0.5...
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zhì)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 具4棱,略成翅狀。
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花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
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ㄆ?-9月,果期9-12月。
銀薇花色美麗,花期較長,栽培供觀賞;樹皮和葉含單寧。樹齡有達200年的,現(xiàn)熱帶地區(qū)已廣泛栽培為庭園觀賞樹,有時亦作盆景?;ò咨姆Q銀薇〔L. indica Linn. f. alba ( Nichols.) Rehd.〕,木材堅硬、耐腐,可作農(nóng)具、家具、建筑等用材;樹皮、葉及花為強瀉劑;根和樹皮煎劑可治咯血、吐血、便血。
銀薇的同胞姐妹-紫薇
銀薇是紫薇四個品種之一。亦稱癢癢樹、百日紅、滿堂紅。除紫色外,依其花色又分為3種。
銀薇:別名白紫薇。紫薇的變種?;儼咨?/p>
翠薇:花淡紫色,生長勢較弱;
紅薇:花桃紅色。在炎熱的夏季,正當缺花時節(jié),其花開爛漫如火,自夏至秋,經(jīng)久不衰,深受廣大園林工作者及市民的喜愛,因此在中國各地廣為栽植。另外,從美國、日本引進的矮紫薇為紫薇的一個栽培種,其花色有桃紅、紫紅、白色及桃紅鑲白邊等品種。因其株型低矮、緊湊,花色富于變化,適應(yīng)性強,發(fā)展前景看好。
大紅紫薇紫薇的栽培品種?;ㄐ痛?,紅色,十分艷麗。
大花紫薇別名大葉紫薇。為同屬常見種。半落葉喬木,葉柄短。葉革質(zhì),矩圓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0~25厘米,寬6~10厘米?;ǖt色、紅紫色?;ㄆ谙那锛?,花期較長。
格式:pdf
大?。?span id="cibrrxf"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1.選地、整地 宜選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堿性砂壤土種植,積水低洼地不宜 種植。忌連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蠶豆、黃花苜蓿和麥類為好。每畝施農(nóng)家肥 3000 千克,配施 100 千克過磷酸鈣和 100 千克腐熟餅肥作基肥,深耕 25 厘米, 整細耙平,作成 1.5 米寬的平畦。 2.繁殖方法 以小叢分株繁殖。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栽種。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 高壯苗,剪去塊根和須根,以及葉尖和老根莖,拍松莖基部,使其分成單株,剪 出殘留的老莖節(jié),以基部斷面出現(xiàn)白色放射狀花心(俗稱菊花心)、葉片不開散 為度。按行距 20 厘米、穴距 15 厘米開穴,穴深 5-6 厘米,每穴栽苗 2-3 株, 苗基部應(yīng)對齊,垂直種下,然后兩邊用土踏緊做到地平苗正,及時澆水。每畝需 種苗 200-250 ㎡左右。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進行 3-4 次,宜晴天進行,最好經(jīng)常除
格式:pdf
大?。?span id="jf988ww"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忠縣職教中心景觀工程 苗木栽植技術(shù)及養(yǎng)護規(guī)范 一、土壤準備 草坪及花卉的翻土深度不得小于 20cm,多年生木本花卉翻地深度不得小于 30cm。翻地深度內(nèi)土壤中的混雜物, 如雜草根、碎磚、石塊、玻璃等應(yīng)加以清除。 在布置夏季花卉和地被植物時,土壤中如有混雜物,應(yīng)將翻地深度內(nèi)的土過篩。 翻土后。應(yīng)施腐熟基肥,每平方米 1.0 一 1.5kg 。草坪鋪設(shè)面必須平整,排水良 好。 二、栽植喬木灌木的坑槽。 1、樹坑的直徑 ( 或正方形樹穴的邊 ) 應(yīng)較根系或土球直徑大 40cm。 2、樹坑的深度應(yīng)與根系或土球直徑相等。 3、喬木坑槽的有效土層至少為 1.Om,灌木 0.8m。 4、、坑槽內(nèi)土質(zhì)不符合栽植要求的需更換。 坑槽內(nèi)土質(zhì)符合栽植要求的, 在土球 ( 或主根端 ) 以下的土,只需翻松,不必取出。 5、坑槽必須垂直下掘,上下口徑相等。 三、栽植季節(jié)及規(guī)范 1、落葉喬木和灌木的挖掘和栽植
紫薇花種類
(1)紫薇:花紫紅色。
(2)翠薇:花藍柴色,葉色暗綠。
(3)赤薇:花火紅色。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
常見的有:矮紫薇、蔓生紫薇、銀薇、赤薇、翠薇等品種,矮紫薇以日本矮紫薇性狀比較穩(wěn)定。
紫薇品種最全的在江蘇紫薇基地:分別有高桿紫薇分枝點1.5米,叢生紫薇蓬徑10~100,數(shù)量100萬左右。
(1)紫薇:花紫紅色。 |
|
|
(2)翠薇:花藍紫色,葉色暗綠。 |
|
|
(3)赤薇:花火紅色。 |
|
|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叢生紫薇,大規(guī)格叢生紫薇苗以花瓣藍色的翠薇最佳,為圓錐花序,著生新枝頂端,長達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皺襞,似一輪盤?;ㄩ_滿樹,艷麗如霞,故又稱滿堂紅。結(jié)果為蒴果,狀如大豆,內(nèi)有種子多粒,11月成熟。 |
|
紫薇屬下種類
常見的有:矮紫薇、蔓生紫薇、銀薇、赤薇、翠薇等品種,矮紫薇以日本矮紫薇性狀比較穩(wěn)定。
目前紫薇品種最全的在江蘇紫薇基地:分別有高桿紫薇分枝點1.5米,叢生紫薇蓬徑10~100,數(shù)量100萬左右。
紫薇的主要品種有:
(1)紫薇:花紫紅色。
(2)翠薇:花藍紫色,葉色暗綠。
(3)赤薇:花火紅色。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
叢生紫薇,大規(guī)格叢生紫薇苗以花瓣藍色的翠薇最佳,為圓錐花序,著生新枝頂端,長達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皺襞,似一輪盤?;ㄩ_滿樹,艷麗如霞,故又稱滿堂紅。結(jié)果為蒴果,狀如大豆,內(nèi)有種子多粒,11月成熟。
紫薇(唐書·百官志) 癢癢花(山東),癢癢樹(河南、陜西),紫金花、 紫蘭花(廣 西),蚊子花、西洋水楊梅(廣東),百日紅(海南圃史),無皮樹(灌囿草木識) 圖版24: 1-2
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 Sp. Pl. ed. 2. 734. 1762; Benth., Fl: Hongk. 112. 1861; Koehne in Engl., Bot. Jahrb. 4: 19. 1883 et in Engl., Pflanzenr. 17(IV-216): 259. f. 55a. 1902; 廣州植物志 160. 1956; 海南植物志 1: 424. 1964; Furtado et Montien in Gard. Bull. Sing. 24: 190. f. 1. 1969;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2: 972. 圖3674. 1972.